世界閱讀日
100年前的中日韓(2)人物‧思想篇

100年前的中日韓(2)人物‧思想篇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3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東亞風雲再起,中、日、韓三國衝突一觸即發!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亡,知己知彼,才能奪得先機,立於不敗。

  筆者在長期比較研究東亞歷史過程中,對中日韓三國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文化、藝術、社會、風俗、民眾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劃分,並以特寫予以還原。本書共分三冊,第一冊《文明‧風物篇》、第二冊《人物‧思想篇》、第三冊《政治‧軍事篇》。

  筆者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再發現、再思考對我們而言不太了解或者已隨風而逝的歷史場面。擺脫單一國家歷史觀點,以多國、多層次的視角,省察整體的歷史環境,重新審視東亞近代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金文學


  比較文化學者,文明批評家,作家。1962年生於中國瀋陽,198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外語系日本文學專業。1991年以亞洲第一名的成績獲日本「新島獎學金」赴日本著名私立大學─同志社大學留學,後在京都大學、廣島大學大學院專攻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及文化人類學博士後期課程。

  歷任廣島文化學園大學、安田女子大學、放送大學特任教授。在東京、首爾、北京、上海等大學和研究機構任客座教授及客座、兼任教授。現任中日韓國際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

  主要著作有《東亞三國志》、《中日韓三國人性格》、《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醜陋的韓國人》、《醜陋的日本人》、《100年前的中日韓》、《「混」的中國人》、《中國人進化了嗎?》等。
 

目錄

作者前言      011

1. 彷徨的魯迅      013
2. 伊藤博文與戊戌變法      016
3. 跨越國界的革命家孫中山的背影      018
4. 成為孫中山的拐杖的日本人      022
5. 近代朝鮮獨立自主的先驅者金玉均      025
6. 東亞聯合的思想家--金玉均      029
7. 形象模糊的國母--明成皇后      032
8. 朝鮮的三大天才      035
9. 「賣國奴」的代名詞李完用的另一副面孔      038
10. 愛國志士黃玹的悲壯之死      041
11. 朝鮮三大新小說作家      043
12. 清末民初中國「第一女性」是誰?      046
13. 百年之愛      049
14. 「中國革命的恩人」梅屋莊吉      052
15. 世界人類學家鳥居龍藏      055
16. 大學者內藤湖南與中國      058
17. 對中國近代教育做出巨大貢獻的大學者服部宇之吉      062
18. 「生百名政治家,不如生一文學家」      064
19. 韓國獨立運動之父--安昌浩      067
20. 周作人的悲哀      070
21. 近代中國的教育之父--蔡元培      074
22. 被忘卻的卓越地質學家--丁文江      077
23. 狂熱的政治論客--戴季陶      080
24. 孫中山和南方熊楠的友誼      083
25. 慈禧太后也曾計畫進行改革      086
26. 朝鮮鐵路的始祖朴琪宗      088
27. 安重根和日本      091
28. 日本最早的女留學生      094
29. 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巨人--胡適      097
30. 將東西方文化融於一身的林語堂      100
31. 百年不遇的文化大師陳寅恪      103
32. 熱愛朝鮮美術的日本人柳宗悅      106
33. 變成朝鮮一把泥土的日本人--淺川巧      109
34. 「韓國孤兒的父親」--曾田嘉伊智      111
35. 朝鮮王朝末代太子妃--李方子      114
36. 重新評價袁世凱      117
37. 對朝鮮民俗學研究做出貢獻的秋葉隆      120
38. 民國時期中國知識份子的精神生態      123
39. 民國才媛第一人--呂碧城      126
40. 岡倉天心說:「亞洲是一體的」      128
41. 支援中國和亞洲革命的犬養毅      131
42. 為大亞洲主義獻身的頭山滿      134
43. 朝鮮的大智者崔南善      136
44. 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      140
45. 「朝鮮學」的開拓者文一平      143
46. 植物遺傳育種學界國際著名學者--禹長春      145
47. 近代東亞的教養主義      148
48. 「近代中國留學之父」容閎      151
49. 中國近代知識份子的鼻祖--嚴復      154
50. 近代中國翻譯大家--林紓      157
51. 中國近代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梁啟超      159
52. 死無葬身之地的朝鮮女先覺者--羅蕙錫      162
53. 朝鮮女性的一片綠葉--金一葉      164
54. 第一位出版女子文學作品集的朝鮮作家--金明淳      167
55. 被中國雇傭的日本知識份子      170
56. 辛亥革命第一位英雄      172
57. 革命爆發以前的百家爭鳴      175
58. 日本近代民主主義思想家--吉野作造      178
59. 基督教思想家內村鑑三和朝鮮      181
60. 文人安倍能成「發現」的朝鮮之美      184
61. 宋教仁為何要對抗孫中山      187
62. 毛澤東給予高度評價的近代中國巨匠--張謇      189
63. 大文豪夏目漱石和殖民地朝鮮      192
64. 近代日本對韓國(朝鮮)歷史的研究      195
65. 為韓國獻身的西方人哈爾伯特      197
66. 熱愛中國的西方人--荷馬李      200
67. 中國革命的幕後舵手--莫理循      202
68. 亞洲留學生教育的先驅者--嘉納治五郎      205
69. 「黃禍論」的具體內容      208
70. 思想家安重根      210
71. 「革命和尚」      213
72. 中日民間交流的先驅者--岸田吟香      215
73. 被「支那趣味」深深迷惑的日本人      218
74. 日本陸軍的「中國通」      220
75. 近代中國和日本的軍事顧問      223
76. 善鄰書院和宮島大八      225
77. 被忘卻的朝鮮近代大文豪--金澤榮      228
78. 卓越的民族史學家、媒體人--朴殷植      231
79. 超越了「民族」的傑出知識份子--申采浩      234
80. 新民會提出的獨立戰爭論      236
81. 「中國的孫中山,韓國的申奎植」      239
82. 中國近代第一家族      241
83. 穩健的親日開化派宰相--金弘集      244
84. 李鴻章對百日維新的兩面態度      246
85. 李鴻章的眼淚      249
86. 李鴻章和森有禮的歷史對話      252
87. 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的三次會面      254
88. 李鴻章、伊藤博文、金弘集「三相」比較      257
89. 李鴻章其人      260
90. 李鴻章為何未能替代慈禧太后      262
91. 明成皇后的理想      265
92. 開化派精英的設想      268
93. 開化派的「家教」--李東仁      271
94. 文化民族主義的興起      273
95. 近代「武士道」的誕生      276
96. 溫和的親日愛國者汪精衛      279
97. 背運政治家汪精衛的真面目      282
98. 伊藤博文其人其事      285
99. 身穿韓服的伊藤博文      287
100. 具有超強國際意識的朝鮮
近代文明論者--尹致昊      291
101. 西方博覽會上「醜陋的中國人」形象      295
102. 熱愛中國美術的日本智者--內藤湖南      297
103. 韓國的愛國啟蒙運動和日本的「共存」關係      300
104. 打造日本「惡」的神話      303
105. 開化派「不倒翁」領袖朴泳孝      306
106. 川島浪速:創建中國近代最初的員警學校      309
107. 「大亞洲主義」譜系中的安重根      312
108. 安重根和伊藤博文的方程式      315
109. 在日本得到鍛鍊的蔣介石      317
110. 青年毛澤東「改造中國」的雄心      320
111. 「國魂」是如何誕生的      324
112. 萬海韓龍雲的《建白書》      327
113. 發現中國的「土匪原則」      330
114. 百年前的訛傳      333
115. 福澤諭吉「脫亞入歐」的實質      335
116. 「東洋」的發展與「東洋學」的興起      338
117. 「人」和「自我」的發現      342
118. 日韓維新思想的「引爆劑」      344
119. 明治維新--世界罕見的文化革命      348
 

作者前言

  回顧歷史,近代東洋(東亞)的文明發展,是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開始起步的。中國和韓國、日本立志於西洋的近代化,開始了一場類似於龜兔賽跑的競爭。不幸的是,日本帝國通過明治維新,率先實現了西洋近代化。隨著這一力量的侵入,東洋近代史的格鬥正式展開。

  近代東亞的文化、思想、社會,在這一幸與不幸的歷史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在建構壓制、抵抗及適應的多層版圖的同時,逐漸形成其明暗面。如文明史學家所說,從地緣政治學上講,介於大陸和島國夾縫中的朝鮮半島,是遭受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般的慘痛,並在一系列變化中立於歷史之中的。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種教訓。」這一古訓至今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從這一視點出發,通過重新審視、重新揭示亞洲近代的明與暗,重新發現和思考不被我們充分了解的近代史,這對生活於21世紀的我們而言,都是一件極其重要,且具有深遠意義的事情。

  什麼是歷史呢?歷史正是以堅韌的紐帶,把昨天連接起來的今天。但是,我們今天對於100年前的近代史,持有怎樣的態度呢?對於中國的近代史,我們通過學習教科書中的知識,對其有了一定的認識,可對我們民族自身的近代歷史,我們又了解多少呢?另外,對於具有密切關聯的鄰國--日本的近代史,我們又有多少關注呢?

  此外,我們透視歷史的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一點尤其令我感到焦慮。我認為我們有必要擺脫單純的二分法思維方式的桎梧,而採用一種更為溫和、更為多樣化的視角。巧合的是,所謂歷史,並非是根據某種特定性的目的論、認識論展開的。歷史也是將個人和民族、集團社會、國家糾纏在一起,在穿越時空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所以,在歷史中,我們和他者、此方和彼方,要麼在彼此影響過程中形成和諧關係;要麼與此相反,彼此反目成仇,進而在格鬥過程中形成極其複雜的形態。因此,歷史這一巨型連續劇的主人公,總是由自我和他者構成,是一種複合的形態。那麼,他者成為鏡子,並起到照出我們真實面貌的作用,這本身是否就是歷史的真實面貌呢?

  「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比較、回顧100年前的中國、韓國、日本,也是反觀我們自己的好方法。

  筆者在長期比較研究東亞歷史過程中,試圖在該書中以類似於MRI(核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對中日韓三國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文化、藝術、社會、風俗、民眾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切分,並以特寫鏡頭予以還原。

  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對我們曾經不太了解的,或者已經隨風而逝的歷史場面,進行再發現、再思考。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已逝的近代史的光明與黑暗,同時也能感受到溫和而又冰冷的近代史的體溫。

  筆者所希冀的是,擺脫單一國家歷史的視角,並以多國的、多層次的視角,省察我們和我們周邊的歷史環境。

  本書中文繁體版共分三冊,第一冊《文明‧風物篇》、第二冊《人物‧思想篇》、第三冊《政治‧軍事篇》,由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21994
  • 叢書系列:HISTORY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5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 彷徨的魯迅
 
開創中國近代語言文學先河的偉大文豪魯迅,從周樹人變成魯迅,其實經歷了漫長的彷徨與思考。
 
從魯迅年譜中我們可以發現,他結束了在日本長達7年的留學生活,歸國後成為杭州、浙江兩省師範學堂的生理化學教員,是在1908年8月炎熱的夏天。在魯迅的文學生涯中,通過漫長的沉默,他終於踏上了由周樹人變身為魯迅的飛躍期。
 
從各個意義上講,魯迅就是在中國和日本近代史上彼此擺脫不了的關係中生活過來的國民作家。不僅如此,從更為普遍的意義上講,他也是近代精神史的象徵性人物。此外,他的形象也不應簡單地用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加以形容。事實上,魯迅同時具有更為複雜和多層次的性格,是一個超越了國界的具有國際眼光的「世界人」。
 
在中國,關於魯迅的研究,最近以來也非常活躍,一些新銳學者的「魯迅批判」也非常尖銳。但是,在筆者看來,對於魯迅進行的更有深度的分析研究,似乎還應首推把魯迅視為東亞代表作家的日本學術界。原魯迅博物館館長、魯迅研究領域的中堅學者孫郁也曾在與筆者的交談中,對此表示過贊同。
 
筆者對魯迅觀察的一個切入點是:為什麼魯迅終止日本留學回國以後,變得消沉,在沉默中經歷著精神上的彷徨?另外一點是,他為何以那種刻骨之痛,對中國、中國國民的劣根性進行批判?又為何始終將其視為自己神聖的使命?
 
關於這些問題,無論是中國學者,還是新聞工作者,都無法得到準確擊中要害的答案。對於魯迅的評價,向意識形態或革命家層面傾斜,變得表面化了。同時,這也成為定型魯迅的一個框架。
 
深刻剖析魯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觀察魯迅歸國以後的行跡之前,還是讓我們來比較考察一下他在日本7年漫長的留學生活吧。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4/11-4/30 防災推薦書籍199元,紓解不安延伸書單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