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華格納(Richard Wagner,1813-1883)不僅是歌劇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對於十九世紀後半全歐洲的藝文發展,也有著全面且長足的影響。華格納的影響更穿時空,超越他的時代,還擴及歐洲以外的全世界,無遠弗屆。直至今日,音樂界、文學界、美術界、戲劇界,處處可見華格納藝術理念的踪跡,對於廿世紀新興的電影,亦有著至今未曾休止的影響。甚至今日流行文化裡,華格納亦無所不在,只是視聽大眾渾然不知。
2013年為華格納誕生兩百週年,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及音樂系為紀念這位音樂戲劇大師,以「華格納: 神話、詩文、樂譜、舞台」為題,於七月八至十一日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學界有云:全世界被研究最多的對象,第一為聖經,其次為華格納。由此可見,華格納研究質與量的驚人,參與人士早已不侷限於音樂界,議題代代推陳出新,任何領域幾乎都可以加入研究。本次研討會邀請不同領域學者,以不同議題探討華格納歌劇作品,議題擴及音樂學、劇場學、語言學、德語文學、接受及影響研究等等,期能反映華格納研究之跨領域、跨學科以及與演出實務結合之趨勢,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國內,與國際學界接軌。
華格納生前的音樂戲劇思考裡,演出佔了重要的一環,該次研討會與國家交響樂團(NSO)合作,最後一日於國家劇院大廳舉行,呼應作曲家的特質。研討會首日及次日議程,以不同角度探討華格納歌劇,除第一部《仙女》外,討論內容涵括所有其他浪漫歌劇與樂劇作品,各篇論文各有其切入之重點,展現華格納研究的多元角度, 期能透過精選之議題,管窺並總覽大師一生歌劇創作精華所在。七月十日為NSO年度製作華格納《女武神》首演,七月十一日為研討會最後一日,以綜觀視野,探討華格納劇本語言、華格納接受以及演出實務,並以NSO《女武神》首演後座談做結,期能開啟國內學術研究與演出實務的合作方向,做為紀念大師誕生兩百週年的獻禮。
感謝教育部、外交部、文化部以及臺灣師範大學的經費補助,讓研討會得以進行;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文教基金會的大力支持,是研討會能夠順利完成的重要推手,在此特別致謝!
研討會當時,許多現場聽眾都表示,希望能看到精采的論文出版。在會議結束後三年多,終能不負期望。本書集結該次研討會發表之十篇論文,文章排序依會議進行順序,大致亦依照華格納作品創作時間順序。全書以整理華格納歌劇作品簡表與劇情大意開始,以便讀者對大師整體歌劇創作有基本認知,並能對照、理解華格納各作品人物關係與劇情。也因此,各篇文章中提及華格納歌劇作品及其中之角色時,正文中不再標示原文資訊。另一方面,為便於閱讀流暢, 文中僅附上外文人名原文,生卒年代請見書末譯名對照表。由於全書以探討華格納歌劇作品為核心,相關基本資訊已在書前呈現,譯名對照表在華格納名字下,只列出文字作品以及非歌劇之音樂作品。
搭配文字內容,書中精選與演出相關之歷史圖片與演出照片,並於書末附上NSO2013年《女武神》製作之相關資訊,期能反映大師藝術理念裡的演出部份。
感謝各作者於會議後繼續悉心修訂論文,各譯者耐心地修改譯文。于真與偉明協助複雜的文稿整理及校對工作,減少疏失,功不可沒,在此致謝!在讀書風氣日益衰退的今日,高談文化一本初衷,不惜成本,投下心力,維持一貫的典雅出書品質,為研討會留下歷史見證,是我們一直感激不盡的!
羅基敏/梅樂亙
2017年二月十三日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