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問風問風吧

問風問風吧

  • 定價:320
  • 優惠價:7224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於世情緣,萍水相聚,
風兒吹啊吹,我們該往何處去?

  風之三部曲最終章——
  睽違一年,寫風的人——馮平,全新文字創作。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
  我不願意活在銅牆鐵壁的思想裡,
  我渴望大口呼吸,像風在蔚藍天空展翅遨遊——

  馮平的文字,總是予人一股清麗之感。單詞、語句在他的筆下,猶如被妥貼馴服的獸,靜靜地在紙上待著,卻又教人喜悅、驚奇。風之三部曲最終章,馮平細述人類尋求自我的心靈坦途,探討擺盪在理性與感性間的美好,念想人性、信仰與萬物生命的於世情緣及尊重。

  從此岸飛越彼端,從台灣到美國,從年少輕狂至穩重成熟,馮平如風一般飄流,自由來去,以他冷靜卻富含情感的視角,描寫對時光、對親人、對友人、對生活的深深眷戀與珍惜。也許,就是因為內心的感情過於熱烈,他才能如此沉著地寫出字字深情。

▓ 本書特色

  卷一「等」,生命是個等待的過程,等公車,等天下雨,等一個人……以九篇散文探索人性與信仰,愛與等待或許都是我們一生必修的功課。

  卷二「悔」,馮平以幽默、輕鬆的筆調,大彈文字排列變奏曲,領我們享受一場視覺、文學的饗宴。人生啊,沒有那麼多故事,又到處都是故事。

  卷三「哭」,童年往事,昔日故人,至親骨肉,有時選擇遠遠地抽離記憶、群體,是因為在乎得太沉重,禁不住太過濃烈的牽絆與愁緒。

  卷四「親」,寫貓,寫狗,寫無止盡的思念與悵惘。他相信有一個人可以思念,或被一個人思念,都是好的。

  卷五「軍」,回首年少的軍旅生活,深刻紀錄與同袍的相處點滴。他們,來自各方各校各階層,是一群形形色色性情迥異的男兒。來往如潮水,如流星,到底有何傳奇?

名人推薦

  詩人 許悔之

  專文盛讚

  作家/導演 陳俊志
  作家 劉梓潔
  乘風推薦

  「平靜,舒緩,卻好像世界有時就在眼前,這是像馮平這樣一位散文家,以隱士之姿,感覺了這個世界。」——許悔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馮平


  台灣新北巿人,現居美國,任文字主編。
  十三歲接觸教會和文學,自此成為人生所走的道路。
  中興法商法律系畢。得過文學獎若干。
  二○一四年出版散文集《我的肩上是風》。
  二○一五年出版旅行記事《寫在風中》。
 

目錄

推薦序 這不是一篇序——因馮平的散文而想起
自序

卷一:等
以名之名
恐懼進行曲

主宰






卷二:悔
萬聖節說鬼
美國警察開罰單
傳生的恐龍歌

如果在冬夜,一條雪路
那片牆上有光
東台路
友人書
信徒書
寫在一本聖詩之前

卷三:哭

不存在的節日
也是童年往事
好久不見
見面之後
雨霧基隆
南方潮溼
來看阿嬤
他,去南島了嗎
竹蜻蜓的恬靜冥想

卷四:親
親親
貓戀人
來了九隻貓
想起阿強
寫給凱莉
為誰而哽咽
提姆在寧海
尋浪啊

卷五:軍
尤加利樹的早晨
三個朋友
秋天的絮語
夜哨
火祭
鑰匙圈的聯想
蛇的故事
 

推薦序

這不是一篇序——因馮平的散文而想起
◎許悔之


  有鹿文化在二○一四年十二月出版了馮平的第一本散文集《我的肩上是風》,宇文正與黃麗群兩位小姐為之作序;二○一五年八月旋又出版《寫在風中》,呂學海、王盛弘、李時雍三位先生為之作序。對一位認真書寫多年、累積良久的作家而言,成果不可謂不豐碩,但其實馮平旅居美國,默默書寫已經很久了。這兩本散文集的作序者,都鍾愛他的書寫,談論他的散文取向和特質,自然深刻深入,其實也勾勒了馮平的散文書寫軌跡、所及與探看之處。

  二○一七年七月,有鹿即將出版馮平的第三本散文《問風問風吧》。

  三本散文的書名皆有「風」,讓我不禁思惟為何馮平那麼著迷於書名有「風」。

  風,可以是和風、暖風、狂風、暴風……,風,其實虛無飄渺,你看不到它、摸不到它,只能透過它的吹拂或吹襲,感覺到一種大自然的動能與神力。風生水起,水面生了波瀾,波瀾也終將被抹去,所謂風吹疎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馮平三書皆以「風」為題,就如同一聲長久的嘆息。

  做為一名編輯,馮平這樣的作家,如同一名隱士,默默地寫作,也自然不介入台北所謂的文化圈;他的寫作既存有巨大的熱情,也有廣闊的觸及,包含宗教、文學、政治、社會,皆勾連於他私己的感覺與感受而終究連為一氣,其實讀他的散文是非常愉快的事。

  在《問風問風吧》這本散文集裡,愛貓的朋友可以讀到〈貓戀人〉、〈來了九隻貓〉、〈想起阿強〉、〈寫給凱莉〉、〈為誰而哽咽〉、〈尋浪啊〉諸篇;做為一個原來不愛貓,但後來因緣之故,日日和三隻小貓相處的我,在馮平看似淡遠的敘述裡,讀到幾乎欲淚。因為貓不只是貓,而是愛的容器、愛的行動、愛的能力。我們的一生終究是在各種相互隸屬的關係裡,覺察做為人最珍貴的特質之一,就是「有情」。

  做為馮平散文的出版者,這不是一篇序,這也不是一篇推薦語,這是一則因為馮平的散文而讚歎文字可以如此連結我們與世界的隸屬關係,我安安靜靜地讀著馮平的散文,若有想,若非有想,遂感覺到了自己更清晰的呼吸和心跳。

  平靜,舒緩,卻好像世界有時就在眼前,這是像馮平這樣一位散文家,以隱士之姿,感覺了這個世界。

  所謂「心生萬法」,讀馮平的散文,或許透過他寫貓,或寫其他的人事物,我們可以印證:做為有情眾生之一,真好!

  《大智度論》上說:「衰利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違,能動物情,名為八風。」

  我知道有時我們從別人的書寫裡感覺到第九種風,叫作愛,有時名為慈悲。

自序

  卡爾的弟弟問我,下一本書叫什麼名字?
   
  我說,還不知道,應該也有風吧。

  為什麼那麼喜歡風呢?他問我。
   
  到普瑞他斯街辦事,一支iPhone手機在中國丟失了,不知如何恢復通話?來了一次,燈亮著,門上了鎖。回頭再來時,門開了,卡爾的弟弟在。這是一間代理各家電信公司業務的小鋪子,兼賣舊手機和配件,也幫人代繳水電費。這種鋪子多由黎巴嫩人經管。
   
  卡爾很高,弟弟略矮,兩人都是濃眉大眼、長相俊逸的青年人。他們在這裡打工。卡爾的弟弟幫我辦通話時,來了幾位客人,一位包黑頭巾的老婦人,一位抱怨帳單每月不同日期的中老年人,一位買預付卡的中年人,我都由他們優先。老婦人有時說幾句簡單英語,有時不知說什麼話。
   
  卡爾的弟弟說,那是阿拉伯語。
   
  辦完通話,他一時興起,問我的職業,又問新書說什麼呢?
   
  這問題我也在問自己,經他一問,我答:「說宗教和人之間的事吧。」我不敢確定這答案能完全叫自己滿意,但我知道,我仍然觸碰了這本書最核心的思緒。既然說到宗教,我就問他,你是回教徒?
   
  是的,他答。
   
  而我,是基督徒。
   
  「起初,神創造天地」,三十年基督徒,我在這信仰裡不能說不深,其實很深了。我從不諱言,我是天天疑惑,天天相信,反過來說亦可。我不會因遭逢蹇運就否認神褻瀆神,我也不會因凡事平順就到處作見證,我更多是在愛祂事奉祂的途中問:什麼是人?
   
  基督信仰給人以存在的意義,給人類以平等博愛的啟發,但是,當昨天的昨天,整個世界都喧譁了,歡騰與憤怒之聲交響而起的時候,我看見:真理與真理壁立對峙,聖言與聖言水火攻詰。我看見:神的兒女們時而溫柔,更常是強暴。從創世紀到啟示錄,隨手一拾都是武器。他們,都說是神的代言人。他們為神發怒,急於變了面孔,想張開喉舌,吩咐硫磺烈火下來,如同神也燬滅所多瑪、蛾摩拉。我看見:魚也吃魚。在最聖潔的殿堂,有最殘忍的火焰,最無情的刀劍。我以為我們該是金燈臺,眾發光之體,不想也可能成為害人命的。
   
  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那位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可曾允我們當劊子手?可曾賜予我們權利去恨人,排撻人,殘虐人?於是我怕。我怕我們全面否定人的良心了。我怕我們堅信自己是道德的審判官。我怕我們以神之名站立於世,卻直線墜入撒旦自義自視自傲的深淵。我怕宗教的狂熱,我怕執迷的意識形態,恐怖的暴力分子。纏繞之蛇。

  道心堅冷如鋼的宗教徒真可怕。
   
  到底,什麼是人?

  我也不諱言,我有一種矛盾:我既願意教會中的弟兄讀我的書,又不願意他們讀──他們睜大眼睛會讀出什麼不敬不虔的東西來?從來,在教會中的我是真的我,在文學中的我也一點不假。(從來我也知道,一切辯論都無用。)

  為什麼那麼喜歡風呢?卡爾的弟弟問我。

  因為我覺得自己像風。
   
  我們都來自他鄉,像風一樣飄流而來,不是嗎?卡爾的弟弟以他深邃的眼神看我,輕輕點了頭。其實我更想說的是,我不願意活在銅牆鐵壁的思想裡,我渴望大口呼吸,像風在蔚藍天空展翅遨遊。

  「你看這個題目如何?」他說了一個書名:「The Wind Blows Together(直譯:風吹在一起)」。我覺得驚喜,請他再說一個。他不假思索,說:「The Wind Blows The Same Everywhere(直譯:風吹何處皆同)」,接著又說:「The Wind Is Our Witness(直譯:風是我們的見證,或譯:風都看見了)」。

  卡爾的弟弟說,他叫──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將三個題目寫在名片上當作禮物遞給我。啊!The wind blows,吹動的風,一開始使我想起木心的詩,「風來兮/吹散了家庭的界限」(〈通俗小夜曲〉),那麼,人與人的界限,種族與種族的籓籬,宗教與宗教的衝突,也吹散了吧。後來,我又想起巴布.狄倫的歌《Blowin’ in the Wind》: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一個人得有多少雙耳朵
  才能聽見人們的哭泣

  還得有多少人死亡
  他才能明白已有太多人喪生
  答案啊!朋友,飄在風裡
  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裡)

  「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風裡」(〈江湖上〉,余光中),既如此,那些宗教和人之間的事,那些人之為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美好,那些與人與動物與世間的情緣及其對生命的尊重,不如都讓我們問風、問風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510806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那片牆上有光
 
朋友們來到我的新居,不免要發問的一個問題是,「這牆上的作品都是你照的嗎?」
   
這問題有三個關鍵字,一是「牆」。我從小小的一個湖景套房,搬到兩室兩廳的一層房子裡面,居處面積擴充,牆面也多出數倍。這些牆面有的被刷成新柳色,有的是米黃色,也有鵝黃和白色。
   
牆面都不是赤裸的,它們身上披掛著第二個關鍵字,就是一些被稱作「作品」的東西。朋友們一眼都看出來,掛在牆上的不是賣場裡被大量複製的成品,當然也不是拍賣會上登錄名冊的高價藝術品。
   
它們以作品的身分呈現在那裡,說出它們是被某個富有靈感的創作者創作出來的。誠然如此,我一位藝術經紀人朋友,也是一名業餘畫家,看了這些牆上作品,就說它們的image非常強烈。image,可以把它領會成影像感。
  
這些作品的影像感之所以強烈,因為它牽涉到第三個關鍵字,照。用相機照相的「照」。所有影像都是照出來的,那便是攝影作品。這些作品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黑白照,又百分之八十都是京都。
  
是京都的電車鐵軌,京都的玻璃模特兒櫥窗,京都的寺台樹影佳人,等等。除京都以外,也有一些北歐影像,都是攝取於一般日常。日常生活及其氣味透過相框裡的影像,自然而然地流動一種氛圍,好像在說著什麼已完成的,或正在進行中的故事。
  
大大小小共二十多張。
  
看著牆上種種城巿日常,我回答朋友的問題,說:「不是。」
  
這些作品都不是我的,是我在台北的朋友送的。朋友清華大學畢業,不知何時起就熱愛攝影。(他的嬌妻恐怕要站起來說:不是熱愛,是視攝影如命啊!)他臉書大頭貼是手擎一台老相機自拍。寫這文的時候,他正在愛爾蘭旅行,帶七台各式相機──含手機可算八台吧。我兩次從台灣返美,他沖印這些相片送我,他知道我是喜歡的。
  
這是人人都攝像的時代;臉書、網路,加上智慧型手機,影像就無時不在竄流、複製、傳播。影像爆炸。影像是一個國度。前兩個月,朋友從遠方寄來一本書,阮義忠《攝影美學七問》。封面文字說得太好了,「攝影,是一種信仰,」下一句又說,「他選擇以光來發聲。」
  
是的,光。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光說,要有影像,就有了影像。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4 山德森之年The Way of Kings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