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資訊展
東方化:中國印度將主導全球

東方化:中國印度將主導全球

Easternisation: War and Peace in the Asian Century

  • 定價:380
  • 優惠價:7266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美歐衰弱,中印成為世界重心,
《金融時報》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拉赫曼,
親身接觸全球世界級領導人,
剖析詭譎國際現況、洞悉未來30年世界布局

  →特別收錄台灣新版序,解析台灣在美中角力裡扮演的關鍵地位←

  ■美國與歐盟正在衰弱,財富權力正轉移到亞洲?

  二○一三年,英國首相、前義大利總理在內等各國菁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等待習近平的接見。當習近平與外賓一一握手,就連知名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都不禁脫口而出「我摸到他了,」假裝敬畏有加。

  二○一四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當上海與德里的房價直追紐約、倫敦,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欲主導世界經濟,種種趨勢皆使得眾人無法否認:亞洲的經濟力愈來愈強。

  從前,政治經濟的主力重心歐美,各國都嚮往「西方化」;但在未來,美國國力衰頹、歐盟政經混亂,西方強權再也無力主導國際事務,財富與權力將加快移往東方。

  ■《金融時報》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解開錯縱複雜的國際情勢

  在本書,《金融時報》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拉赫曼,以一場習近平接見外賓、氛圍卻宛如蠻夷晉見古代皇帝的外交盛會,展開了論述中國崛起的序幕。他絲絲入扣地描繪了亞洲各國如何被捲入中美兩大強國的角力,並在東方化的過程裡各自謀求最大利益。而衰退的歐盟、安穩如化外之境的澳洲、以及無力表態的德國,也在這場強國競逐中各占一席之地。透過耙梳各個國際事件與第一手觀察,拉赫曼帶領我們一覽國際新聞背後錯綜複雜的運作角力。

  當南海漸趨緊張、中國「一帶一路」搶占全球主導地位、各國強勢領導人崛起,我們需要如拉赫曼的眼光來洞悉情勢,看清這個權力轉移的過程。

名人推薦

  「這本書真正在探討的、也闡述得非常精闢的,是中國對其鄰國,以及對整個世界日益強大的影響力。」──《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拉赫曼的主題帶領他展開一場最有趣而刺激的環球旅行。他針對中國崛起在東南亞會造成何種衝擊的討論,和絕大多數的論述相反,既精闢又微妙……一部資訊豐富、可讀性高又饒富趣味的大作,值得大家閱讀。」──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衛報》(Guardian)

  「在他適時的新作《東方化》中,吉迪恩‧拉赫曼闡述了一個清楚而具說服力的概念…… (他)呈現豐富軼事、珠璣字句、扎實分析和原創洞見的本事,令人深深佩服……《東方化》達成了目標,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在思考即將到來的亞洲世紀時,一定要仔細思量本書各方面的論據和預言。」──庫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精湛的論述……好一段時間以來,我讀過最出色的全球事務概論……要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拉赫曼的著作是第一流的入門書。」──喬納森‧芬比(Jonathan Fenby),《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一部探討二十一世紀逐漸成形的權力鬥爭,見解卓越而引人入勝的紀錄。吉迪恩‧拉赫曼是少數真正洞悉全球情勢的新聞工作者。他親自接觸過從北京到華盛頓等地的世界級領導人,賦予他獨到的國際政治見解。」──安德魯‧羅伯茲(Andrew Roberts)

  「我們都是這十年全球權力平衡徹底重新洗牌的見證人……這個故事有許多人記錄和闡述,但最具洞察力、最合情理也最令人信服的是《東方化》。這真的是你希望我們的政治領袖會去讀,且思考其深刻意涵的一部傑作。」──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

  「卓越的論述……引人入勝、令人清醒的研究。」──史蒂芬‧羅賓森,《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東方化》文句優美、知識豐富……是一本中肯而睿智的著作。」──麥可‧伯利(Michael Burleigh),《文學評論》( Literary Review)

  「西方正在衰弱,東方正在崛起。對於今天這個至關重要、支配一切、不明白就無法理解現代或未來的現實,吉迪恩‧拉赫曼是極少數能通盤掌握的人士之一……一部可讀性高、富有見地的紀錄,說明這個不可抗拒的事實。」──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當中國統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曾擔任華盛頓、曼谷及布魯塞爾通訊記者,後效力《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十五年,現為《金融時報》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他的前作《零和世界》(Zero Sum World)大受好評,並一舉榮獲歐洲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歐威爾獎(Orwell Prize for Journalism),以及獲得歐洲新聞媒體獎(European Press Prize)年度評論員提名。文章散見於各媒體。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在一起孤獨》、《到遠方》、《如何獨處》、《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告別施捨》、《獨居時代》等非小說作品,以及《應該相信誰》、《浮生》、《靈魂的代價》等小說。
 

目錄

台灣版序


第一部:亞洲的東方化
一、    從西方化到東方化
二、    戰爭的風險
三、    中國不再韜光養晦
四、    美國的反應
五、    日韓的兩難
六、    東南亞的爭鬥
七、    印度:亞洲第二大的超級強權

第二部:亞洲以外的東方化
八、    質疑美國的權力
九、    中東──西方秩序的崩解
十、    歐洲,和它的氣密窗
十一、    俄羅斯向東轉
十二、    邊境
十三、    非洲和美洲──中國出後院了
十四、    西方制度上的優勢

結論:超越東西
謝詞
註釋
 

台灣版序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是革命性的時刻。他的勝選在國際政策方面的含意相當深遠。自一九四五年以後,歷任美國總統皆戮力支持仰賴兩大中心支柱的國際秩序。一為促進國際貿易;二為以美國領導的盟軍為基礎的全球安全體系。

  川普揚言拆毀這兩條支柱。這位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信誓旦旦,要力行貿易保護主義。他也始終如一地質疑聯盟的效益:他說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過氣了」,並暗指日本和南韓一直在敲美國竹槓,而未盡其防禦的本分。

  川普對全球事務的革命性論點,是以民眾對一種現象的不滿為後盾,即本書所稱的「東方化」(Easternisation)現象──權力和財富正從西方轉移到亞洲。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資料,若以購買力為基準,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退居第二,讓出自十九世紀末盤據至今的寶座。二○○九年,中國也成為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國:擠下二次大戰以來年年居首的美國。而中國的崛起,只是更大規模板塊遷移的一部分:亞洲的經濟力愈來愈強。誓言「讓美國再次偉大」,川普的言下之意就是要扭轉東方化的過程──讓美國回到昔日無可匹敵的地位,包括生活水準和全球影響力。

  川普重建偉大美國的願望,很可能造成美國和亞洲新興勢力之間的衝突,特別是中國。在二○一二年習近平接任國家主席、大權在握後,中國也朝向更激進的民族主義邁進。早在川普發誓「讓美國再次偉大」之前,習近平就推銷過類似緬懷民族主義的思想,承諾要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隨著習近平和川普先後在北京和華盛頓掌權,美國民族主義和中國民族主義可能在太平洋對撞的舞台已布置就緒。

  最可能發生衝突的顯然是貿易。如果川普貫徹他的威脅、對中國貨物實施任意調動的關稅,勢必引來報復。貿易戰爭將接踵而至,戕害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的商業關係。

  川普勝選後,美中發生實質戰爭的威脅也愈來愈高。本書也投入不少篇幅關注美中地緣政治的對抗,在歐巴馬執政期間如何漸趨激烈。川普入主白宮可能大幅加快這個過程。歐巴馬政府一直刻意但小心地試著防堵中國在亞太地區的野心,這個努力也可能被川普的新做法所取代:那比先前更咄咄逼人,也更逞血氣之勇。甚至在就任前,這位新美國總統就展現了和北京作對的意願──打破美中關係於一九七○年代正常化以來歷任美國總統的慣例,和台灣總統直接交談。

  亞洲最令川普耿耿於懷的莫過於經濟。長久以來,傳統經濟理論相信亞洲國家的財富增長對美國是好事,因為那能為美國公司開拓更大的市場,也為美國消費者創造更便宜的商品。但川普和他的顧問顯然不認同這種想法。他們怪罪「全球化」──也就是國際貿易和投資──是美國勞工生活水準低落的主因。川普的白宮首席顧問史蒂芬‧巴農(Stephen Bannon)就主張:「全球主義者把美國勞工階層開腸剖肚,創造了亞洲的中產階級。」在他看來,亞洲財富與日俱增已害美國一貧如洗──絕非主流經濟學想像的互蒙其利。

  從選戰期間,川普就發自內心地譴責中國,宣稱──「我們對中國有五千億美元的赤字……我們不能繼續任中國強取豪奪──它是世界史上的頭號竊賊。」那些希望川普會在就任後放棄貿易保護主義的人士,馬上大失所望。《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一書和同名電影的作者彼得‧那法若(Peter Navarro)被任命為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他的智囊兼合著者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則獲派為商務部長。

  那法若的電影一開場就呼籲觀眾「別買中國製。」電影指出美國製造業工作在二○○一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大量流失,並將此怪罪於一連串「不正當」的中國貿易措施,包括寬鬆的環保標準、貨幣操控、侵犯智慧財產和非法的出口補助。在那法若強調的禍害之中,有些確有其事,例如商業間諜活動。但其他的怨言,例如貨幣操縱的指控,已是明日黃花。

  川普、那法若一派的分析還有個更大的爭議點:他們宣稱要讓製造業工作回到美國本土,但這個承諾是虛妄之辭。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持續發展,意味現代工廠不需要再像過去雇用那麼多工人。製造業的就業人數有減無增,就連中國也一樣──生產線上的人工被機器人取代,低技術性工作則移往南亞和非洲更貧窮的國家。川普政府逕行貿易保護主義的作為反倒可能提高美國的生活成本,而對提振就業沒什麼幫助。

  實施貿易保護政策的意涵遠遠超過經濟學的範疇。中國會將部分封閉美國市場視為敵對行為,不但危害其經濟健康,更連帶破壞國內政治安定。美國公然針對中國進行貿易保護,也會從根本瓦解數十年來美國因應中國崛起所採取的策略。過去,這個策略是建立於這樣的假設上:急遽拓展與中國的貿易,會使中國更有興趣維持華盛頓設計和維繫的全球秩序,進而鞏固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喬治‧布希政府的副國務卿勞勃‧佐利克(Robert Zoellick)以這句話總結這個理論:中國將成為國際秩序「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

  歐巴馬時代,這個寬慰人心的想法便面臨嚴峻考驗,因為事情愈來愈明顯:中國亟欲成為亞太區域的霸權。川普政府向貿易保護主義傾斜,就代表「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一論來到窮途末路。那也表示美中合作最重要的領域──貿易與投資──將化為戰場。隨著雙方的戰略和經濟競爭愈演愈烈,美中在太平洋的權力爭奪將更趨白熱化。

  唐納‧川普竟會對中國利益構成威脅,這點恐怕令北京政府相當錯愕。我在二○一六年九月訪問中國時發現,對於再六星期就要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國官員刻意對其結果表現得漠不關心(和俄羅斯大力支持川普形成強烈對比。)但,在表面之下,可以察覺中國對於川普有可能當選總統之事,某種程度是興奮的。這部分反映了中國官方對希拉蕊‧柯林頓的敵視,中國政府認為她正是美國努力防堵中國在太平洋擴張勢力的始作俑者。川普向來對美日和美韓同盟語多質疑,也讓中國備感溫馨。中國一些人士懷疑,這是否意味川普的美國較無興趣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繼而優雅地將東亞的「勢力範圍」讓與中國。

  許多中國評論家也指出,對北京而言,共和黨籍的總統通常比較容易相處,從尼克森到喬治‧布希都是如此──因為他們大多會聚焦在商業和經濟,而非人權。我試著暗示我的東道主:川普絕非傳統的共和黨員。但北京多數專家覺得川普的保護主義只是選舉辭令,並未放在心上。同樣奇妙的是,中國好像也不在乎川普陣營所提出,要將美國海軍艦隊擴張至三五○艘軍艦的計畫──遠高於歐巴馬時代的二七○艘。但美軍艦隊這般大幅擴編,最可信的理由應該是賦予美國更厚實的戰力來挑戰中國在南海的影響力。在川普出乎意料的勝選後,知名中國評論員李世默在《紐約時報》專欄發表標題為〈與特朗普﹝川普﹞共創中美美好未來〉(How Trump Is Good For China)的文章。他自信地聲稱:「北京很期待華盛頓改弦易轍……中國願意與一個就事論事,而不是與一個時刻想著重塑世界的美國打交道。」

  但中國對川普過度膨脹的信心維持不到一個月。十二月二日,川普和台灣總統蔡英文講了十分鐘的電話──這通熱線打破近四十年的慣例。這位美國準總統決定跟被中國視為「叛省」的台灣島領導人對話,對北京猶如晴天霹靂。之前還有不少中國領導人天真地以為川普可能會默認中國在南海主張的領土,如今卻赫然發現,這位美國新總統竟然在更敏感的議題──台灣的地位──挑戰他們。幕後,美國和中國官員已公開討論有朝一日兩國為台灣開戰的可能性。中國的軍事支出,特別是潛艦和飛彈,有一大部分是為了可能入侵台灣而花費。

  非常有可能,川普不大明白接聽蔡總統賀電的弦外之音。要了解台灣對中國政府有多重要,需要略懂亞洲現代史。在中國共產黨於一九四九年贏得國共內戰並取得政權後,戰敗的國民黨員逃往台灣。此後,北京便視台北為敵對的權力中心,並一直企圖孤立台灣政府。當美國和中國於一九七九年恢復邦交,北京也成功地要求華盛頓和台北斷絕正式外交關係。

  近數十年來,台灣讓中國焦慮的根本原因已然改變。中國共產黨不再擔心台灣政府謀劃反攻大陸,反倒煩惱起台灣可能宣布脫離中國獨立。這會牴觸官方的「一中」原則。中國民眾學習的歷史一再強調,從一八四○年代起,在飽受屈辱的一個世紀,中國積弱不振、四分五裂、屢遭外國人剝削,但在一九四九年後,強大的共產黨挺身捍衛中國,並收復失土,包括先後於一九九七年和九九年收回香港和澳門。把台灣「輸」給支持獨立的勢力會嚴重損害官方版的故事,可能對共產黨延續統治構成威脅。因此,對習近平主席而言,風險高得不能再高了。

  中國嚴詞譴責美國與台灣接觸,不代表這樣的接觸是不對的。稱台灣是中國大陸一省的說法愈來愈荒誕。台灣自一九四九年以後獨立治理至今──也造就經濟繁榮。現代台灣有開放、民主的文化,和一黨專政的中國大陸有天壤之別。因此也有相當多人主張:美國總統不應任由外國政府規定他們可以跟誰說話。誠如歐巴馬總統指出,在川蔡熱線後,「再看一眼」美國對台政策本質上沒有什麼錯。不過這位即將卸任的總統也表示:「現狀,雖然無法讓涉入的每一方百分之百滿意,至少維持了和平……如果你推翻了這項共識,就必須徹底思考後果。」

  川普之前並未對台灣展現過什麼興趣。但川普圈子裡的顧問和遊說人士可不是省油的燈。那通電話是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鮑勃‧杜爾(Bob Dole)牽線促成,他是拿錢辦事的親台人士;《致命中國》作者和川普貿易顧問彼得‧那法若則公開呼籲美國多多親近台灣。在一篇於二○一六年七月發表、沒什麼人注意到的文章中,那法若主張美國應賣潛艇給台灣來抗衡中國的海軍擴建,還說:「我們不能再犧牲像台灣這樣的朋友,來安撫另一個正從貿易夥伴兼戰略對手,逐漸變成仇敵的國家。」

  把中國當「仇敵」的觀點,其實川普未明確背書。但一旦遭到質疑,川普的反應就是更好鬥。因此當中國抱怨川蔡熱線,準總統在推特的回應是:「中國有先問過行不行才讓貨幣貶值……給我們的商品課重稅……或在南海中央建造大規模軍事設施嗎?」

  川普的回應很有意思──除了負氣鬥狠,也展現夾雜安全和經濟議題的意願。傳統上,美國在和亞洲國家打交道時,會嚴守軍事和經濟事務之間的分際,因此美國對日本的軍事承諾,從來不會被拿來影響兩國的貿易爭端。川普的本能似乎截然不同。他將軍事安全的承諾視為議題組合的一部分,可在全面性協商時做為討價還價的籌碼。

  這種手段會令美國安全機關深惡痛絕。軍事結盟的承諾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如果被丟進談判的大雜燴裡,那美國的「可信性」──以及與之密不可分的「威懾理論」(doctrine of deterrence)──將嚴重削弱。對日本乃至台灣等盟友來說,這套全新川普理論的含意令人不安,因為那暗示安全可能被拿來做為其他談判的交易條件。可想而知,川蔡熱線讓台灣支持獨立的群眾興奮莫名,但這份興奮也摻雜著對未來的憂慮。萬一川普的做法引來中國軍事反制怎麼辦?又該如何防範這位美國新總統哪天為了促使中國在貿易上讓步,就把對台灣的支持給賣了?

  如果台灣成了美中關係急轉直下的扳機,在許多方面來看,這都是不必要的危機。中國和台灣的現狀固然需要某些獨特的外交折衝,但近二十年來尚稱穩定。相形之下,川普任期內的北韓危機,也許就難以避免了。

  (未完)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70859
  • 叢書系列:NEXT系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二○一二年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的十天前,華盛頓派了一支四人代表團出訪亞洲。由於歐巴馬和羅姆尼(Willard Mitt Romney)選戰方酣,沒什麼人注意到這次低調的北京和東京之行。但這個離開美國的團隊,卻肩負一項對美國、甚至對世界的未來至關重要的任務。簡單地說,他們的工作是防止一連串可能導致美中開戰的情事發生。
 
這支美國代表團完美詮釋了「政治止步於大洋之濱」這句箴言。在國內,歐巴馬和羅姆尼無所不用其極地打擊對方,但這支出訪北京和東京的使節團,民主黨員和共和黨員各半。這個團隊是吉姆.史坦柏格(Jim Steinberg)的心血,那時他剛辭去副國務卿,也就是希拉蕊.柯林頓的副手一職。與他同行的有主導前布希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史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前布希政府國務院第二號人物理察.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和曾在柯林頓時代任職國防部的哈佛大學教授喬.奈伊(Joe Nye)。中國人和日本人完全不必懷疑,他們即將接見的代表團就是代表美國整個國家。
 
這支以史坦柏格為首的使節團一接獲通知便集合起來,因應中國附近海域日益嚴重的危機。中國和日本對東海幾座無人島的主權長期日趨惡化的爭執,已驟然激烈到前所未有的危險程度。中國和日本的船艦及飛機正在釣魚台列嶼周圍的海域你推我擠,互相較勁,兩國的民族主義言論也日益高漲。在中國,反日暴動四起,大肆破壞、搗毀日本人的商店和工廠,而日本則即將選出安倍晉三領導的政府──他們決意修改日本半和平主義的憲法,讓日本軍隊得以在國家並未遭受直接攻擊時出戰。外交人員判斷,安倍將會是一九四五年以來,日本最具民族主義色彩的首相。
 
這支代表團裡的美國人決心扮演和事佬,但他們也很清楚,美國正面臨被捲入中日衝突的危機。美國透過美日安保條約(US-Japan Security Treaty)保障日本的國防安全──美國人也想要表明,釣魚台列嶼在美日安保條約的涵蓋範圍內。其言外之意非常明確,也令人擔憂,那就是如果中國出兵攻打這些島嶼,美國就有義務協助日本。而這也就意味著,世界最大的三個經濟強權要開戰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暢銷榜
  • 共和國領券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