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創作展
修道與養生:如何追求健康與人生新境界

修道與養生:如何追求健康與人生新境界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老子》,是中華文化的古籍經典閱讀上,演譯版本最多的一本書,而「老莊思想」的時代閱讀,隨著歷史的前進腳步,總是一波又一波地掀起思想風潮與波瀾。從于丹到蔡璧名的暢銷書推動下,近十年的閱讀社會,瀰漫著道家思想浸潤的氛圍裡。
儒、釋、道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內涵。而「三教之道,聖道而已。儒曰『至誠』,釋曰『真空』,道曰『金丹』。要皆太虛一氣,貫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三教的內涵都是道,儒家、佛家、道家的言論,都離不開道的範圍,目的都在探究天、地、人之間的關係。而貫穿天、地、人的介質即是「太虛一氣」,因此,探究中華文化的根本與掌握中華文化的智慧寶藏之鑰,即在瞭解「太虛一氣」為何物。
很可惜,到了現在,「道」成了玄奧難解的形上學,道在人們的心目中也無具體的概念。在此情形下,研讀儒、釋、道的書籍或文獻的時候,對於文中涉及「道」的內容,常常是滿頭霧水無法理解,依據字面的意義妄加臆測,對於祖先的著作不免會有曲解原義的情形。
另外一方面,近一、二百年來,科學進步飛速,尤其二十世紀的前半期出現了量子的概念之後,許多物理學家將量子力學視為瞭解和描述自然的基本理論,因量子力學而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波耳(Neils Bohr)和湯川秀樹(Hideki Yukawa),更是推崇道家思想與量子力學的契合。呼應了《老子‧第二十五章》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真知灼見。
本書作者,有三十多年的道家實證修煉經驗,同時廣覽古籍與科學群書,期能貫穿古今整理出現代人能看得懂的「道」理。本書名為「修道與養生」,內容包括上篇「修道隨筆」及下篇「養生漫談」兩部分。「修道隨筆」是作者長期閱讀、修煉所體悟的一些心得;「養生漫談」則是針對多類的養生方法提出淺見,以供讀者追求健康之參考。
《莊子‧大宗師》說:「有真人而後有真知。」這句話的涵意是:中華傳統文化,必須親身修道、體驗之後才能完全瞭解;期待作者的修煉心得能成為國人進入「道的殿堂」的入手處,同時也藉著本書的整理而在身心靈健全上獲得助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湛若水
1949年生,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職於新光人壽,並曾從事腳踏車貿易事業,現已退休,目前擔任台灣氣功聯誼會會長。
自小體弱多病,高中時期還曾胃部出血,並罹患紫斑症以致全身皮下出血,多次進出醫院,差點丟了性命。此後身體狀況一直很差,直到拜師學習氣功之後,健康逐漸轉佳,至今雖已年近七十,仍如年輕人一般健康。
修煉氣功三十餘年,博覽道家典籍,精心研究氣功基礎理論,著有《氣的原理》、《內經呼吸養生法》、《圖解氣的原理》、《健走功》等書。
以氣功的義工自居,長年致力於氣功之推廣,期望能夠重燃世人研究道家文化的熱潮,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得以發揚光大。

 

目錄

自序

上 篇 修道隨筆
01 靜的力量
02《黃帝內經》是醫書,也是道書
03 賢人隱山中,能知天下事
04 尊師,也要重道
05 老子所言「柔、弱」的涵意
06 我讀《因是子靜坐養生法》
07 道家典籍中揭示的修道SOP
08 氣功與丹道之異同
09 修行的目的
10 給修煉拙火瑜伽者的幾點建議
11 孟子養氣論充滿道家思想
12 守竅的作用
13 莊子鼓盆而歌所傳達的生命真相
14 解開莊子「真人之息以踵」之謎
15 莊周不是夢蝶,而是化蝶
16 瀕死經驗的啟示
17 修行的次第
18 開穴的原理及功用
19 管子是法家,也是道家
20 打太極拳如何有氣?
21 紅遍歐洲的道家經典《太乙金華宗旨》
22 讀《丹道薪傳》有感
23 你打通任督兩脈了嗎?
24 談「精氣神合一」
25 天啟派與修煉派
26 氣功與科學
27 新世紀的「新道派」
28 氣功「零售店」與「互聯網」
29 促進道教文化科學化的一點建議

下篇 養生漫談
30 談「抗老化」
31 治未病與治已病
32 氣功養生原理
33 何謂「氣感」?
34 如何增強免疫力?
35 莊子「緣督以為經」養生說
36 營養學面面觀
37 養生的正確觀念
38 健走的困擾──談退化性關節炎
39 道家養生原則
40 治療失眠的要訣
41 身體痠痛怎麼辦?
42 讀〈道教養生學的近代價值〉的省思
43 尋找養生之道的科技新貴
44 漫談排毒養生
45 上班族應有的保健觀念
46 健康產業方興未艾
 

專文推薦
攤開本書作一次訪道之旅
文/李豐楙
這本隨筆集收錄了七十五篇養生心得談,按照性質分為上下兩篇,都代表了一位養生家的實踐經驗。不同於作者先前所寫的大作,比較屬於規劃性質,此本主要在匯集讀丹經所得。一般來說,凡對修道、養生有興趣的,總會搜尋各種丹經古籍,想要從中汲取一些經驗法則,並印證自己的修煉心得。這是古今許多方家常做的,唯真要達到此一目標乃是有條件的:其一自古以來道經、煉丹秘籍繁多,如何選擇方能適為己用,其實是一門學問;其二縱使是大家公認的丹經要籍,怎樣才能讀出其中秘妙,就有賴真修實練的經驗印證;其三古代道經丹籍特多隱語,縱使有些並不艱澀,卻常停留在字面上或者有意強作深解,到底如何才能使現代人也可理解,就亟需現代知識(通常指科技新知),所作的詮釋才契合現代知識。從這三個條件閱讀上下兩篇,採用隨筆方式就是一種方便法,既可和有經驗者分享,也可引發初學者的興趣,就可避免一些閱讀養生秘笈常見的障礙,以為面對傳統丹籍就必須在字裡行間作戰!
作者既然是深於此道的行家,本身融合了實修與閱讀,他所閱讀的範圍頗廣:上篇較多中國古典和史籍,都選擇從仙道修煉者的視角切入。這些隨筆大多要言不煩,篇幅雖然不長,也不大量引經據典,不過實修者讀後,不管贊成與否,都可莫逆於心。對於剛想開始閱讀修道典籍者,是一個良好的指引,原來古今讀物可以如是解。下篇則是作者長期接觸的當代新知,現代人有許多養生實踐,一般都會要求符合科學,這些隨筆都是興之所至,其養生經驗聯接了養生和新知。他將這些經驗談公開與有緣者分享。在臺灣坊間已有各種養生書,作者依據個人的閱讀興趣,反映同一年齡層所關心的問題:諸如抗老化、退化性關節炎或排毒養生等。諸如此類問題,認真實踐者不少,然則效果如何?隨筆就是言簡意賅加以論述,雖然每個人都會同中有異,無疑在此本書作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平台。
如果不想花費太多心思,面對大部頭古籍或科學知識,這種不大不小的養生隨筆集,應是一個聰明的選擇;不必擔心負擔太重,可以一篇一篇依序讀去,也可以先看題目擇其有興趣者,重要的是讀後就可放下,想想自己的經驗又是如何?在上海時期圓頓子陳攖寧先生首開風氣,借由新媒體形式分享養生經驗,使得仙學風氣曾經盛極一時。現在面臨數位化時代則可採用網站,大家交流心得分享經驗。作者這個世代正是面對時代丕變,曾關注這樣的新交流平台,但無論如何,這些經驗能夠結為一集,總是便於集中閱讀,而非零散的讀法。在此建議嗜好此道者,將其作為平台分享個人看法,丹道本來就是「道法千百門,各執一苗根」,師承不同,入門有異,但這也無坊,就將攤開此書作為一次訪道,如此在紙上交談各有領會,這也是修道者的一種趣味吧!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兼任研究員


專文推薦
將修道術應用在養生的寶典
文/羅錦興
  養生祛病是全世界健康追求的目標,過去醫學不昌明,治病就依賴醫學的日新月異,但沒想到的是醫學發達不一定換來健康的身體,壽命的增長也不意味著健康生命的拉長,以至於層出不窮的病症隨著壽命增長而增多,使得醫學疲於奔命地研發,而健康保險也一直瀕於破產邊緣。
  湛老師秉持中華文化道統,推動修道養生不餘遺力,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道的妙用,尤其推崇莊子,直指以「炁」養生的重要性,來貫串道家練炁養生兼修道的千年歷史。更舉出範例,說明修道如何對治病症與日常養生的應用。對於修道者而言,本書是將所修道術應用於養生的寶典;對於非修道者而言,可引發健康追求方向的省思。
  道之最深在於「恬靜虛無」,以獲得強大能量於養生(真炁從之的意思)。若難以入靜,則守竅和炁沉丹田也可練氣化精和練精化炁而獲得能量來養生。道之淺可與太極拳連結,使得大家可以透過正確的太極拳運動,得以容易地體驗到炁沉丹田和意守丹田的能量感覺。
  由於道能尚無標準量測指標,縱然有千百修煉道能的技術,還是無法有一套標準公式,使得每一個人可以複製經驗,導致信者恆信而不信者恆不信。但是面對現代醫學在健康維護上,越來越力不從心之下,那麼我們不管信或不信,就是要去體驗修道的感覺。
  各式各類的儒道武術書籍有關炁能的描述文字,都是親身體驗的成果,因此光從文字去辯解或釐清,是越辯越模糊,導致歷代理學大師也會自己無體驗而落入世智辯聰的會錯意了。
  個人略懂佛學而能淺講經典,以佛入道主要從太極拳下功夫,《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有如看不懂的天書,就盡量天天看,天天練太極拳來比對書本內容,歷經二十多年才漸漸看懂鄭大師的珠璣言語,也才了悟大師惜言,因為言中皆是體驗珍品,非體驗到家,逐一拾級而上,永遠不瞭解中華道學的玄奧。
  理雖越辯越明,但道能非辯能解,唯有體驗或發明量測儀器才能辯能解。現代道能的標準量測儀器尚未發明,那麼面對科學昌明仍然對養生健康無法得到滿意的時代,本書提供淺而易顯的體驗方式,各位不妨嘗試深入體驗,也許您就能掌握養生的鑰匙,開啟越老越健康的旅程,享受越長壽越仙風道骨的人生。

本文作者為前中山大學醫科所所長、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目前專事脈診儀與中醫研究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507011
  • 叢書系列:Sky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1 x 14.8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內容連載

01 靜的力量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道德經》
 
《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這一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它的涵意卻不容易理解;若以一九七一年宣化上人在舊金山的演講為例,宣化上人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如果能夠保持清靜,天地都歸回到我自己這裡了。」聽了上人的話,相信大家還是霧煞煞,無法明其究竟。
 
不過,清靜能夠「天地悉皆歸」,可見得「靜」含有某種神祕的力量;文殊菩薩也說:「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同樣指出,「靜」的力量很宏大。同時,西元前三百多年的莊子就說「靜然可以補病」,現代科學家也證明了靜坐的確可以治療許多慢性病,顯示老祖先早已發現「靜」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目前,全世界的各個角落,靜坐的人不計其數。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要靜坐?則人人各有目的:有的人為了養生,有的人為了解除壓力,有的人為了修道。靜坐的功能如此多,關鍵在於「靜」的狀態產生了作用。在「靜」的情況下,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詳加探究。
 
老子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老子認為,在萬物蓬勃生長的現象中,其生命的能量來自本根,只有在虛靜的狀態下,才能尋得本根,讓生命重獲生機。
 
現在,我們就試著根據「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這句話進一步說明「靜」的內涵。最能夠直截了當呼應老子這句話的,是《黃帝內經》所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這段文字。「天地悉皆歸」的天地,並非一個天覆地載的物體,而是指天地的能量。將《清靜經》與《黃帝內經》這兩句話對照來說,老子所說「人能常清靜」即是《黃帝內經》所說的「恬淡虛無」;而「天地悉皆歸」即與「真氣從之」同義。「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及「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這兩句話,改換成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說,就是:「人在清靜的狀態下,天地的能量即可進入我們身體。」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楊定一全新作品!重啟人生,再次出發,我們亟需一個全新的開始,走出有毒的關係,看清自戀的倒影,突破受害心態的枷鎖,活出這一生的祝福《水仙:從自戀談起,一種逆風的解讀》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春旅遊
  • 小天下暢銷展
  • 兒童節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