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地圖大歷史:探索世界上最具時代意義的偉大地圖

地圖大歷史:探索世界上最具時代意義的偉大地圖

Great Maps: The Worlds Masterpieces Explored and Explained

  • 定價:1200
  • 優惠價:9108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102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們要把北邊放在地圖上方?有哪一張地圖能告訴我們哪裡有通往天堂的道路?又有哪一張地圖能告訴我們「無暘國」或「食木國」在哪裡?

  本書透過製圖學追溯人類的發展與文明,從年代最久遠的岩畫一路談到晚近的地理空間科技,並以令人驚豔的放大影像詳讀地圖,找出製圖學如何在整個人類歷史進程中影響、並映射出我們的世界。

  地圖幫助我們理解的,不只是我們置身何方,還有我們如何與周圍的世界扣連。在文明之初,它們通常除了描述地理之外,還連帶說明精神信仰。某些最古老的地圖在解釋製圖人所不知道的事這方面,做得遠比解釋他們所知道的事要來的多。

  不過,隨著人類冒險推進,地圖也愈形複雜。有了航海圖,航海家才得以沿著地球的弧線前行;憑藉著科學研究的躍進,統治者才得以更精準地測量他們的轄域──因此法國進行第一次三角測量後,法王路易十四抱怨製圖師害他損失的國土比落到侵略者手上的還要多。

  本書中,作家與歷史學者傑瑞‧波頓挑選重要的特色、軼事及製圖技術,搭配豐富的圖片細節,道出隱藏在60多幅世界各地最重要地圖背後的故事。

書籍重點

  ●盤點世界歷史上最具時代意義的偉大地圖64幅,從最早約3500年前的岩畫,到最新的數位地圖。
  ●知名地圖學者傑瑞‧波頓按圖索驥,細說每一幅地圖的故事。
  ●包含地圖全貌和細部放大導覽,附詳細尺寸和實際大小比例,可透過繪製手法和表現形式,了解每個時代和地區的人如何看待他們的世界,欣賞到各式各樣的地圖藝術。
  ●豐富的邊欄文字介紹繪製者的簡歷、地圖上的特殊細節,以及相關考古、文化、商業、政治和宗教等背景。
  ●秉持DK一貫博物館式的精細圖文風格,宛如參觀一場超大規模的地圖特展,充分感受地圖藝術的視覺饗宴。

名人推薦

  「把歷史上最偉大的地圖集結成一本無比精采的書。」──Wired.com

  「一場視覺的饗宴……既是藝術書,也是考古歷史課題,也是世界最有趣、最重要的地圖的合輯。」──BoingBoing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傑瑞‧波頓(Jerry Brotton)


  倫敦瑪麗皇后大學擔任文藝復興學教授,也是地圖史和文藝復興製圖學兩個領域裡的翹楚。波頓著有《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welve Maps)和《變賣先王遺物:查理一世和他的藝術收藏》(The Sale of the Late King’s Goods: Charles I and his Art Collection),後者曾入圍塞繆爾・約翰生獎(Samuel Johnson Prize)和西塞爾-提爾曼史學獎(Hessell-Tiltman History Prize)決選名單。曾主持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電視節目《地圖:權力、掠奪與占有》(Maps: Power, Plunder and Possession)。

  創立於1974年的英國DK出版社(Dorling Kindersley)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科學、藝術、文史與生活類圖文書出版社,書種涵蓋成人與兒童各年齡層,擅長以精準而炫目的方式結合照片、插畫、圖解與文字,將主題概念徹底視覺化,令人嘆為觀止。

譯者簡介

王敏穎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博士。曾經從事建築設計,現為自由譯者,改用羅賽塔石解析巴別塔的構築。旅居美東逾15年,2008年獲第35屆香港大學青年文學獎公開組優異獎。譯有《國家地理封面故事》、《尋訪真實歷史上的耶穌》、《巴黎》等書。
 
 

目錄


前言

古代地圖 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1300年
《貝多利納史前岩畫》製圖者不詳
《巴比倫世界地圖》製圖者不詳
《托勒米世界地圖》克勞狄烏斯‧托勒米
《波伊廷格地圖》製圖者不詳
《馬達巴馬賽克地圖》製圖者不詳
《敦煌星圖》李淳風
《奇書》 製圖者不詳
《禹跡圖》製圖者不詳
《給嚮往環遊世界人士的消遣》 謝里夫‧伊德里西
《梭利地圖》製圖者不詳
《比薩航海圖》製圖者不詳
《赫里福德世界地圖》哈爾丁罕的理查德

發現與壯遊 1300年至1570年
《卡塔蘭地圖集》亞伯拉罕‧克列斯克
《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權近
波特蘭型航海圖 祖阿尼‧匹茲加諾
《弗拉‧毛羅世界地圖》弗拉‧毛羅
《胡安‧德‧拉‧科薩世界地圖》胡安‧德‧拉‧科薩
《威尼斯地圖》雅可布‧德‧巴爾巴里
 《伊莫拉地圖》李奧納多‧達文西
 第一張美洲地圖  馬丁‧瓦爾德澤米勒
 《皮里‧雷斯地圖》皮里‧雷斯
 《烏托邦地圖》阿姆布羅修斯‧霍爾班
 《奧格斯堡地圖》約格‧賽爾德
 《世界地圖》迪歐哥‧列比路
 《特諾奇提特蘭的阿茲提克地圖》製圖者不詳
 《新法蘭西》吉亞科莫‧加斯達迪爾
 《世界放大新詮》傑拉德‧麥卡托

新方向與新信念 1570年至1750年
《北安布里亞郡地圖》克里斯多福‧沙克斯頓
梵諦岡地圖陳列廊  伊尼亞齊奧‧丹蒂
《摩鹿加群島》佩卓斯‧普蘭修斯
《坤輿萬國全圖》利瑪竇、李之藻、張文燾
《塞爾登地圖》製圖者不詳
《鄭和航海圖》鄭和
《「人居世界」圖》薩迪克‧伊斯法哈尼
《全新世界地圖》喬安‧布勞
《不列顛道路圖集》約翰‧奧格爾比
《新英格蘭地圖》約翰‧佛斯特
《校訂法蘭西地圖》尚‧皮卡爾、菲利浦‧德‧拉‧赫爾
《聖地地圖》亞伯拉罕‧巴爾-傑可布
通往加利福尼亞的陸路  伊烏賽比歐‧佛朗西斯科‧科諾
《新法蘭西地圖》瑟里的西薩-弗朗索瓦‧卡西尼

主題地圖 1750年至1900年
《耆那教宇宙圖》製圖者不詳
《大英帝國北美殖民地圖》約翰‧米契爾
《印度世界地圖》製圖者不詳
天下圖  製圖者不詳
《英格蘭、威爾斯與蘇格蘭局部的地層圖》威廉‧史密斯
《大日本沿海輿地全圖》伊能忠敬
《「印第安人保留地」地圖》亨利‧申克‧坦那
《約翰‧斯諾的霍亂地圖》約翰‧斯諾
《美國南方各州奴隸人口分布圖》愛德溫‧赫爾傑什米爾
《利文斯頓博士的非洲地圖》大衛‧利文斯頓
《傳教士地圖》製圖者不詳
《倫敦貧窮地圖,1898-9》查爾斯‧布斯
《馬紹爾群島木枝圖》製圖者不詳

現代製圖 1900年至今
《國際百萬分之一世界輿圖》阿布雷希特‧彭克
《倫敦地下鐵圖》哈利‧貝克
《戴馬克松地圖》巴克明斯特‧富勒
《登月地圖》美國太空總署
《等面積地圖》阿諾‧彼得斯
《世界海床圖》瑪麗‧沙普、布魯斯‧希森
《世界地圖》阿里傑羅‧波提
《統計地圖》世界繪圖者
《新烏托邦》史帝芬‧華特
Google地球  Google

索引
謝誌
 
 



  今天,地圖通常被視為定位或導航的工具。它以紙張製成,或者,更常見的是以數位方式瀏覽,提供我們周遭環境的相關資訊,或導引我們以最快、最有效率的方式從一個地點移動到另一個地點。然而,從古至今,地圖有過許多不同的功能。事實上,自從人類在4萬年前第一次學會如何在岩石上留下圖像記號以來,就已經懂得用創作地圖來概念化自己與周遭環境的關係。因此,地圖用來定義自身存在的作用,不亞於指引方向的功能。用空間的觀點理解周邊環境是人類的基本活動,心理學家稱之為「認知圖繪」(cognitive mapping)。別的動物只會劃分領域,我們是唯一一個能繪製領域的物種。

  理解世界

  所以,什麼是地圖?英語中的「map」這個字第一次出現於16世紀,雖然後來衍生出300多種不同的解釋,但目前的學者大多同意,地圖可以被定義為「一種圖像表示法,以空間的方式呈現人類世界的物品、概念或事件」。雖然這個定義看起來可能有些籠統,但它卻讓地圖跳脫只能被視為科學工具的框架,讓各式各樣的演繹都能被歸在「地圖」這個標題底下──天文的、占星的、地形的、神學的、信仰的、統計的、政治的、導航的、想像的、或是藝術的。這寬廣的定義也能廣納各種不同的文化傳統,包括不同的群體製作什麼樣的地圖、如何製作地圖、又為何製作地圖,從希臘文的「pinax」、拉丁文的「mappa」、中文的「圖」,到阿拉伯文的「şūrah」。本書會談到這些不同的傳統,從3500多年前刻在岩石上的一幅地圖說起,再逐一探究用黏土、馬賽克、莎草紙、獸皮、紙張和電子媒體製作出來的各種地圖。

  《地圖大歷史》主打在世界各地的歷史關鍵時刻製作出來的各種地圖,解釋它們如何為各自的時代最迫切的問題提出重要答案。本書告訴讀者,繪製地圖真的是種全球現象──它是每個民族、每個文化、每個宗派都有的活動,儘管大家都以自己獨特的方法描繪各自的世界。本書也指出,雖然史上有這麼多地圖師宣稱自己的地圖是完美的,但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地圖這種東西。地圖永遠是主觀的,而同一個地區的地圖,也總是有很多種方法可以繪製。《地圖大歷史》按年代分為五個章節,但這不表示愈接近現代,地圖就愈科學精準、愈「正確」。反之,每個章節都解釋一份地圖如何回應目標受眾的特定需求,也就是說,對原始受眾而言,一張把耶路撒冷放在中央的13世紀宗教地圖,就和我們今日常在手機上查詢的數位地圖一樣「真確」。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537728
  • 規格:精裝 / 256頁 / 25 x 30 x 3.5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古代地圖

古典世界涵蓋前基督教時代的巴比倫、波斯、希臘和羅馬帝國,當時的地圖有各種不同的功能──歌頌帝國的世界觀、解釋創世之說、描繪天堂,或是把宗教信仰化為圖象。還要再過很長一段時間,地圖才發展出規畫行程和引導的功能,而且這些功能通常是次要的,因為它們的比例和細節一開始還相當有限。學者在研究古典時代的地圖時,有一個難題:能保存到今天的地圖很少。倖存的文字記錄顯示,早至公元前7世紀,就有人繪製了世界地圖和區域地圖。有一本名叫《環遊世界》(Periodos Ges)的書,裡頭附有地圖,把世界描繪成一個被水環繞的圓盤,涵蓋了歐洲、亞洲、和非洲。

到了柏拉圖時代(公元前427-347年),希臘人已經知道地球是球狀的,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則認為它還可以被劃分成不同的氣候區。到了公元前3世紀,埃及的亞力山卓已經靠著它那座傳奇的圖書館,成為聲譽卓著的地理研究中心。首席圖書館員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約公元前275-194年)寫下了《地理學》一書,這本書是最早幾本以《地理學》為書名的著作之一,書中描述整個已知世界,並將之繪成地圖。埃拉托斯特尼運用數學和幾何學和來繪製他的地圖。他也是推算地球圓周的第一人,而且驚人的是,他算出的答案和正確的地球圓周只差了2000到4000公里。後來,克勞狄烏斯‧托勒密承襲了埃拉托斯特尼的科學方法。托勒密自己撰寫的《地理學》(公元150年)列出了希臘羅馬世界8000個地點的座標,並解釋如何運用幾何學與數學,把它們插入名為「方格圖」(graticule)的經緯線網格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