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

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 定價:600
  • 優惠價:954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1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精神分析與發展心理學巨匠艾瑞克‧艾瑞克森,
開創心理、歷史與傳記研究新局之經典名著!

  艾瑞克森因提出「認定危機」(identity crisis)與「心理社會發展論」名響於世,這本《青年路德》是他的奠基之作,也是「心理傳記」的早期典範。艾瑞克森用自己開創的理論重新解析十六世紀掀起宗教革命的馬丁‧路德,刻畫了一個苦惱於自己「該是什麼樣的人」而瀕於崩潰的青年,如何一步步被心理危機推向世人眼中的偉大。

  一五一七年,三十四歲的路德公開反對教廷販賣贖罪券,開啟驚天動地的宗教改革。在艾瑞克森眼裡,這是路德「自我認定危機」的跨越,這個跨越撼動歷史,引領眾人渡過時代集體的危機。這說明了,心理學研究無法將個人與所處的社會、時代切割,而這本書,也可謂跨越史學與心理學的開創性鉅作。

  一如路德對天主教會的叛逆,撰寫本書時的艾瑞克森也正在脫離自己出身的正統精神分析,向世人展現他所開創的心理學新視野。傳者透過詮釋傳主自我確立(identity)的過程,同時邁向自身另一次專業生涯的確立,彼此生命交疊,頗有令人玩味的深意。

名人推薦

  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高榮禧/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曾慶豹/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列)

  這才是有深度、有厚度卻又細膩的心理學作品。艾瑞克森以長期心理治療累積出對人溫厚感通的修養,傳釋出看似瘋了的青年路德,承擔了多重個人的、家庭的、宗教的、歷史的重擔,以致於長期懸宕,但他一旦自我確定,不但化解了自己生命的危機,也成就了歷史性的偉大開創。──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艾瑞克森的分析給了我們基本的理解,宗教本質上與心理之間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但同時,心理與宗教之間構成的辯證性關係,卻也使得宗教存在著諸多我們不法解釋又不容否定的價值,這或許正是《青年路德》一書最為精彩之處。──曾慶豹/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這本《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正是艾瑞克森闡述自我認定概念及心理社會發展論的重要作品,有著基石般的作用;也是後世學者公認「心理傳記」研究的早期典範之作。──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


  德裔美籍發展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學者,以「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與「自我認定危機」(identity crisis)等理論的提出聞名於世。他並沒有大學學歷,但仍然以教授身分任教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匹茲堡大學等校。

  艾瑞克森師從安娜‧佛洛伊德而成為精神分析師,後移居美國發展其臨床與學術專業。他除了是兒童與青少年專家,更將心理發展的視野擴及社會與歷史,著有《童年與社會》(Childhood and Society)、《青年路德》 (Young Man Luther)、《甘地的真理》(Gandhi's Truth)等精彩作品。

審訂者簡介

丁興祥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專長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創造心理學、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質性心理學。

譯者簡介  

康綠島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博士。著有《K. T. Li and the Taiwan Experience》(Tsing Hua,2006),與《與李國鼎口述歷史》(卓越,1993,2002)。譯有《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狠角舍,2011),《第八類接觸》(Technologies without Boundaries,時報,1992),與《音樂欣賞》(Music: A Design for Listening,全音,1976)
 

目錄

【審訂者序】路德之為艾瑞克森,艾瑞克森之為路德 丁興祥
【導讀1】淺談艾瑞克森其人其事與理論核心精神 洪瑞斌
【導讀2】品嘗心理與宗教間的辯證性關係 曾慶豹
關於馬丁‧路德 編輯部


第一章 個案與事件
第二章 唱詩班中的發狂
第三章 對誰服從?
第四章 全有或全無
第五章 第一台彌撒與死巷
第六章 「真意」是什麼意思?
第七章 信仰與憤怒
第八章 結語

【附錄1】名詞對照
【附錄2】延伸閱讀


 
 

審訂者序

路德之為艾瑞克森,艾瑞克森之為路德


  歷史與脈絡之為閱讀視野

  這本《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可說是人格心理學家艾瑞克‧艾瑞克森成名的心理傳記作品。艾瑞克森在這本傳記中運用了他的「人生發展的階段論」,並以此「案例」說明了他所主張的「自我認定」危機 (identity crisis) ,傳主是宗教改革領袖馬丁 • 路德。書中艾瑞克森特別看重路德「青年時期」的心理衝突,尤其是與「父親」的矛盾衝突,以及自己人生方向的選擇問題,當然,也涉及「那個時代」(中世紀)的宗教改革問題。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其「個人」,也必須同時考慮當時的社會及此人所身處的歷史與文化,「人」總是鑲嵌於特定的社會與文化脈絡之中的。

  當然,閱讀這本《青年路德》,也不能只看這本書,而不去了解寫這本書的「作者」(艾瑞克森),以及他的「理論」(人生週期論)。

  有人說「理論」即是「自傳」。每個人格心理學家提出的理論及創見,多少都與他自己的「生命經驗」有關,尤其是「早年的生命經驗」。若要了解「理論」,就不能只有抽離式的理解,不但要進一步進入理論家的生命脈絡,進入到他書寫的原著文本(text),還要能考慮其身處的「時代」,體會他的困境,並進一步與我們「自己」的生命及時代「對話」,如此一來,就比較能夠「具體地」了解一個「人」及其「理論」了。

  我在教「人格理論」課程時,常要學生閱讀人格心理學家的「傳記」以及他的「原典」,然後才進入他的「理論」,這樣才能比較深入地「體會」其理論。三方對話或可形成一種「格式塔」(完形)的理解。

  孟子曾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孟子的論點重在「知人論世」,意即要了解一個人的「書」,也要了解這個人及他的時代。這種「知人論世」的讀法,可以是我們閱讀《青年路德》的方法,也是了解這本書的作者以及他的心理學理論的入口。

  我們常依賴二手的教科書背誦艾瑞克森的「人生八段論」,其中第五階段所講的「危機」,是自我認定與角色混淆的概念。這種「簡化」式的理解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讀艾瑞克森本人寫的原典,而這本《青年路德》便是他以一個中世紀的「案例」,用精神分析理論,去分析案主經歷「自我認定」的混淆、掙扎及最後決斷(認定)的過程。閱讀這本書,能對「自我認定」這個概念,有比較深入的理解。

  但在理解這本書時,如果不知艾瑞克森的生平,以及他寫這本書時所面臨的困境,就不易理解他為何提出「自我認定」的問題,以及他為何選擇「路德」。如果能進一步閱讀艾瑞克森的傳記,進入作者「生命經驗」的脈絡中,便可能發現,原來「路德」的問題,也正是艾瑞克森「自己」的問題,而他在寫這本書時,也正面臨「認定」的問題(在身分上、在學術取向上)。這也就是他為何投注(資)了許多時間鑽研的緣由了。

  艾瑞克森出版《青年路德》是在一九五八年及一九六○年,也是美國社會面臨青少年問題,尤其是「自我認定」問題相當嚴重時期。艾瑞克森身為臨床醫生,也正在處理許多「青少年」生命不知何去何從的困境。原先艾瑞克森是在寫青少年的「認定」問題,後來才擴展成為這一本書。如果「理論」不是從「真空」中冒出,我們也得去了解這本書以及當時的「人」所處的時代脈絡(historical context),以及艾瑞克森所處的社會及時代環境。知其「人」,讀其「書」(原典),識其「時」與「境」,對其間彼此相互作用的動態交疊關係進行較為「周全」的思考後,也許我們可以進入其「理論」及「生命」之堂奧了。

  心理傳記之為一種心理學

  傳記是一個人生命故事的敘述,心理傳記學(psychobiography)是以心理學的角度及知識,將人的生命事件及經驗連貫成有啟發性的故事。如果心理學目的是了解人的心理歷程及外在行為,而心理傳記是以敘事的視角來理解人的內在歷程及外顯行為,那麼,心理傳記學就不只是一種「研究方法」,也是一種心理學。艾瑞克森身為心理學家,在撰寫《青年路德》時,會受到他本人「理論」視框的影響,寫出他眼中的路德,也會因而選擇路德生命中某些「特定」的事件加以詮釋。當然,心理傳記不能只著重在「個體」內心的世界,也要關注身處的「外在」環境及其相互關連,因此也不能忘了身處的「時代」(歷史)脈絡,畢竟人是置身於處境之中的。綜合這些考量脈絡,心理傳記的敘事是要審慎評估的。而艾瑞克森強調「心理─社會」發展,便是在強調「個人內心」及「外在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甚至較重視「社會」層面,也就是人所身處的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這也是他不同於佛洛伊德之處,他試圖與佛洛伊德有所區隔,而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在這本書特別著重青年時期的路德,依其人生發展理論,一個人在青少年階段所面臨的危機,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誰,以及未來人生方向在何方,他稱之為「自我認定」的危機(self-identity crisis)。這個「議題」也正是艾瑞克森理論的重心,當然,這與他本人的生命經驗有密切關連。

  艾瑞克森筆下的青年路德,往往會與他臨床所面對的「案例」以及自身的經驗,彼此參照對話。艾瑞克森人生階段理論認為,人生是一個不斷追尋自我完成的歷程,不同的階段會不同的課題。這就如同孔子所言:「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自述中的青年時期(十五至三十歲),尋求的也是自己的「安身立命」。青年期處於童年及成人之間,是個「不確定」的模糊交界區,因急切想要找到自身在「成人世界」的「位置」而焦慮。艾瑞克森認為這是一個「危機」(關鍵時期),但也是一個「機會」。他在臨床個案中發現了這種狀況,希望找到治療方式,而發現藥方常常是找到一個「使命」(cause)。因此,他稱青少年的危機是一種「認定」危機。「認定」危機之產生,是由於每個青少年都必須在童年的殘留與對成年的憧憬中,創造自己的重心感與方向(central perspective and direction),以及一個行得通的「統一感」。他必須在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別人對自己的判斷和期望之間,找到一個有意義的相同點。這是青年面對的一個「關口」(a critical period),一種「再生」(second birth)。因為這種危機,青少年很容易¬患上神經疾病,或疾患因思想的不安而惡化。這在某些民族、階層、時代裡,表現尤烈。

  艾瑞克森的《青年路德》,敘述了青年路德所面對的「自我身分之確定」的困境。艾瑞克森特別關注路德的生命中幾個關鍵事件:二十一歲時,進入修道院,二十三歲發生唱詩班中瘋狂事件,二十八歲的「塔中的啟示」,以及發狂事件後十年,在威登堡教堂釘上《九十五條論綱》。

  心理傳記學家歐文‧亞歷山大(Irvin Alexender,2005)研究艾瑞克森的心理傳記,特別強調在《青年路德》中,艾瑞克森主要從兩個方向關注路德,一個是路德「發現了自己的聲音」,即他能夠用自己的方式來反抗無能的權威;另一個是「使它有意義」。對於「發現自己的聲音」,艾瑞克森指的是「唱詩班中的發狂」事件。這件事的真實性仍有不少爭議,為什麼艾瑞克森還要用它來做本書之引子呢?艾瑞克森的解釋是:當我透過研究這許多種不同的事實與解釋,以從中為自己對路德認定危機的研究尋找方向時,我似乎聽見路德在憤怒與嘲笑中怒吼著:「我不是!」而這個「我不是」,好像是一個人在釋放長期的壓抑與憤怒。當然可用來解釋路德當時進入修道院之後,原有的「內心」衝突未能解決。

  這似乎也是可能是艾瑞克森本人的早年經驗,以及當時撰寫《青年路德》時的焦慮。艾瑞克森的母親是猶太人,不知生父是誰,因此童年在德國時可能常被同儕嘲笑,那時他也可能說著「我不是,我不是」,這與路德被壓抑的憤怒相似。而艾瑞克森寫路德傳記時,正對正統精神分析理論發出自己的反抗聲音,他可以不再考慮忠誠於正統,自由開展自己的研究。

  艾瑞克森對「聲音」有其特別的關注。能發出聲音,象徵有了「自我」。艾瑞克森有一次在寫給心理學家亨利‧莫瑞(Henry Murray)的信中提到,當時為了慶祝佛洛伊德百歲冥誕(一九五六年),他在法蘭克福演講,在德國總統面前,他聽到了麥克風傳出「自己」的「聲音」,他同時提到他剛寫了一本德國人馬丁‧路德的故事,試圖抓住青年路德的「聲音」。對一九五○年代的艾瑞克森來說,「聲音」成為個人力量、溝通及真實的象徵。他筆下的路德,似乎就是他自己。以這個事件為例,艾瑞克森以「自身」的生命經驗及理論詮釋了路德,而路德的生命困境,也使艾瑞克森找到了「返身」問題的共鳴,甚至得到「啟示」,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及「確定」之感。

  艾瑞克森自己一生面臨多重的「自我身分認定」問題,他生父成謎,母親改嫁,有了「繼父」,外表不像猶太人,血緣背景一直困擾他。童年在德國長大,讓他倍受歧視。他不想聽繼父的話成為醫生,而去「自我追尋」;高中畢業後在外「懸宕」,也不能決定該從事何種工作;想成為「藝術家」,又發現自己不適合。這些正是「自我認定」的危機,因此他選路德為案例,絕不是沒有原因的。

  路德在歷經「自我」追尋而發展出自己的聲音之後,終於過了十年「使它有意義」歷程。最後,路德決定貼出《九十五條論綱》,並將《聖經》譯成德文,如此有了「自己」的聲音。

  艾瑞克森在寫出《青年路德》後,在學界得到了認可。他在一九六○年被特聘為哈佛大學教授,內心的、身分地位的以及與正統精神分析的衝突,得到了緩解。在哈佛教書,他得到了同儕、精神分析界以及學生的肯定,他的「心理學」觀點也受到相當歡迎。他要面對的是下個人生階段的問題了。

  艾瑞克森由於自身的「自我認定」問題,選擇了撰寫《青年路德》,運用他自己的理論(人生週期論及認定理論)詮釋了馬丁‧路德的生命困境。「路德」是中世紀的人,因艾瑞克森的詮釋而鮮活起來,而使「自我認定」的議題成為「現代生活」的議題,促使我們自己進一步反思(反身)自身的「確立」問題。艾瑞克森的這種研究「傳記」的取向,可稱之為「互為主體」的「對話」與「共構」,對路德這樣「歷史」人物,進行一種「跨歷史」的對話。我們常言:「尚友古人」,這樣的取向可接續某種文化(歷史)的傳統。

  懸宕探索之必要

  艾瑞克森在研究路德時,發現青年在最熱忱的獻身之中,可能會有很激烈的改變,因此社會也常會提供一個時間上的「懸宕期」(moratorium)。也就是,他們不再是兒童,而又還沒有在行為與道德上形成未來的「自我認定」時,給他們一段探索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們不必馬上決定自己到底是什麼人,或將來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對路德而言,進修道院可以是個「懸宕」;對佛洛伊德來說,則是獻身於實驗生理學;聖奧古斯丁獻身於摩尼教也是如此;達爾文則是在學醫失敗後,偶然上了獵犬號,使他能環球仔細觀察自然。這個「懸宕期」的發現,也可說是艾瑞克森自己的生命體驗。他自己進入「精神分析」之前,也在歐洲懸宕探索,尋尋覓覓將近十年。艾瑞克森在懸宕探索時,還好有母親的全力支持與寬容,雖然繼父不怎麼贊成,認為他在浪費時間。

  艾瑞克森強調,「自我認定」危機發生時,往往就是在一個人對世事半知半解,可能過分地獻身給自己並不十分喜歡的角色的時候。艾瑞克森以老人(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的話為這種過分獻身的苦境做見證。蕭伯納在回憶中說,他不是因為危難或失敗而改變職業,而是因為那種事事順利卻毫無意義的感覺。他事業順遂,但覺得自己不像是活著,而像是被事情拖著走。蕭伯納描述自己的危機:「儘管我不喜歡,我卻幹得挺不錯。我驚慌地發現,商業並沒有使我變成一個毫無價值的騙子。它緊緊抓著我,完全不放鬆。我二十歲那年,抓著我的東西,是我的商業訓練帶給我的職業。我痛恨這個職業,就像所有正常人痛恨他逃不掉的東西一樣。在一八七六年三月,我終於掙脫了。」蕭伯納脫離了原有的「職業」,經過八年的孤獨之後,才投入八○年代英國人的社會主義復興運動。像蕭伯納這樣具有創作潛力的人,都是在「懸宕」探索中,奠下了成就的基礎。

  上述的例子,包括艾瑞克森自己的生命體驗,使我們領會到解決自身「身分認定」危機的過程猶如「創造力」發展個歷程,而這須要一個探索遊蕩的時間,創造力理論稱此為「醞釀期」。青年人面對自身的「認定」危機,也會有這個階段。這時,成人及社會需要給予一段探索「懸宕」的時間,給予支持、溫柔的等待及理想的陪伴,而不是嚴苛地要求青年人去面對其茫然。成人世界的支持及關鍵人物的陪伴,可為青年茫然時期的指引,青年人才可能有機會面對自己的「真誠」,進而勇敢「做自己」,以解決自身「認定」的混亂與迷散。

  靈魂在傑作中冒險

  閱讀這本《青年路德》,可以以自己的生命體驗與本書的內容彼此「交遇」及「對話」。「靈魂在傑作中冒險」是朱光潛在《談美》書中的話。他認為在閱讀一本文藝作品時,可採取「欣賞」與「交談」的態度。他引用了批評家佛郎士(Anatole France)的一段話:「依我來看,批評和哲學與歷史一樣,只是給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說,精密地說起來,都是一種自傳。凡事真批評家,都只敘述他的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朱光潛認同這種讀書之法。他認為遇到一篇「作品」,如果始終保持著批評的態度,則我是我,作品是作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中,如此將永得不到經驗。他支持一種印象派的批評,是一種「欣賞」的批評。欣賞的態度則排除自己的任何成見,能設身處地,把自己放在作品裡去分享它的生命。

  朱光潛在《談美》中也提到,「一首詩的生命不是作者一個人所能維持住,也要讀者幫忙才行。讀者的想像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詩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藝術作品」並非一成不變的,一切藝術作品都需要在被欣賞中再度創造。

  閱讀這本《青年路德》時,正需要這種讀者「創造」的態度。艾瑞克森這本《青年路德》可為「心理傳記」的範例之一,可稱之為一本「傑作」。透過與本書內容的「對談」及「交談」,讀者可與青年的路德「相遇」(encounter),經由「對話」及精神之互通,共感的「互動」,逐漸進入所謂「自我認定」之處境。「自我認定」的危機雖然在青少年期發生較多,但這個議題在「人生週期」(人生旅程)中會經常出現,路德的「危機」,也是我們人生旅程中會遇到的。這時就不只是一個抽象的「理論」,而是在面對生命困境時的具體指引。

  艾瑞克森以自己的生命經驗,以及與五百年前的青年路德「互為主體」的對話,共感交融凝聚成了《青年路德》。艾瑞克森青年時期正處於世代迷惘的時代(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當時的他一路追尋「自我認定」;他選擇的傳主馬丁‧路德,當時也臨一個歷史上變遷急遽的時期(文藝復興),他倆同樣面對著世代變遷,該何去何從?艾瑞克森在這種跨世代,甚至是跨文化的「交遇」中,精鍊出人類生命發展中青年時期的重大心理現象──「自我認定」危機。他們的經驗,正可為我們之借鏡,也可鼓勵同樣在世代迷惘中成長的青少年,去追尋自己的「確立」,形成新世代自己的文化方向。

  「心理傳記」可使作者、傳主及讀者之間,彼此相互滲透生命經驗,進行一種「主體間」的「對話」及「體會」,甚至去「創造」。透過閱讀者的想像及情感,一本好的傳記是生生不息的。因為「情感」生生不息,「意象」也生生不息,正如朱光潛所言:美並不是天上掉下的,它一半在物(外),一半在你──在你的手裡。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71018
  • 叢書系列:Master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個案與事件

在汗牛充棟的路德作品與路德研究當中,有關他童年及青少年可信的材料卻十分貧乏。他在歷史上的角色,尤其是他的人格,一直是十分曖昧不清的。有人稱他為聖人,也有人稱他為惡棍。許多有為有守的學者花了極大的功夫來研究路德的原始材料,但是一旦想把他套進一個公式,他們製造出來的路德,要不是超人,就是一個機器人,好似路德從來不曾像正常人一般呼吸、走路和講話似的。在本書裡,我是否企圖做得更好?

齊克果,一位與路德同為宗教人格(homo religious)而能將心比心去客觀判斷的人,曾經說過一句話,很可以用來總結我想處理的問題。他在日記裡寫道:「路德是基督教世界中一個意義重大的病人。」我斷章取義地引用這句話,並不是想說齊克果認為路德是一個臨床醫學上的病人,而是想說明齊克果在路德身上看到一種最正宗、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態度(病症)。以這句話為本書提綱挈領,就是要說明本書並不只限於臨床醫學的探討。我將把臨床醫學的角度擴大到包涵病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一種強加的受難,一種對於治癒的強烈渴求以及「一種想表達及描述自己痛苦的激情」(如齊克果所說)。

齊克果的意思是說,路德過分地強調了自己主觀的、「病態」的一面,一直到老年還是無法得到「醫生權威性的解釋」。這後半句話,我們目前暫且不論。

至於「病人」這個主題,則是我想用我個人處理天賦極高但情緒不穩定的年輕人的經驗來討論的大問題。我並不想把路德看成一個病例來診斷(在某種限度之內,這種方式頗具說服力)。我想做的,是以我處理其他現代年輕人的方式,來描述他生命中的一個危機。這個危機常使他們無論是否自覺、是否受過治療,都成為病人,一直到他們找到治療的藥方為止。而這個治療的藥方,常常是一個使命(cause)。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心理勵志】2024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