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創作展
福澤諭吉與《學問之勸》

福澤諭吉與《學問之勸》

  • 定價:380
  • 優惠價:9536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34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對青年學子而言,為學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學問可以兼顧有趣與有用嗎?而什麼樣的學問才稱得上是有用的學問?這些古今中外學子心裡經常存有的迷惘與疑惑,皆可從福澤諭吉《學問之勸》一書中找到解答。這本近代日本史上的首部暢銷書,自出刊以來歷一百四十年而不衰,日本社會每每遇上瓶頸時,例如,幕末維新的時期、太平洋戰爭敗戰之後,以及所謂「消失的二十年」之現在,《學問之勸》經常扮演救贖的角色,溫故而知新,人們試從作者福澤諭吉的教示中尋求處方箋,更突顯福翁思想的歷久彌新。

  身處瞬息萬變、前途多舛的二十一世紀,每個人心底多少潛藏著各種隱憂,《學問之勸》則引領讀者凡事應正面思考,以邏輯思惟的合理精神去面對各種困境,言動審慎,學習自尊自重而不損知識分子風範之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呈蓉


  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比較文化學研究人文科學博士(1993);
  學術專長為日本對外關係史、日治時期台灣史。

  現為淡江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曾獲取2003年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亞洲女性研究者支援獎助金,並擔任過台灣歷史學會秘書長、副理事長等職務。

  代表著作有《近現代史のなかの日本と中国(合著)》(1992)、《前近代日本對外方針之研究》(1998)、
  《Island in the Stream ~ A Quick Case Study of Taiwan’s Complex History(合著)》(2000)、
  《台北縣史料彙編~淡水篇》(2001)、《台灣史(合著)》(2003)、《樺山資紀蘇澳行》(2004)、
  《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台灣文明開化的進程》(2005)、
  《近代台灣的醫療衛生~從「安平追想曲」到「國家衛生原理」(莎士比亞版)》(2006)、
  《牡丹社事件的真相》(2006)、《皇民化社會的時代(莎士比亞版)》(2007)、《日本史》(2008)、
  《皇民化社會的時代(五南版)》(2010)、《水野遵—一個台灣未來的擘畫者》(2011)、
  《台灣涉外關係史概說》(2015)等。
 
 

目錄

前言 福澤諭吉:日幣萬元的肖像
明治日本最熱銷的教科書:《學問之勸》
歷史文脈中的未來:史學研究之真義
另一思考核心:民權論、國權論與實學

壹 福翁的心路歷程
一、福澤諭吉思考的形塑
二、聰明大智的境界
福澤諭吉的〈脫亞論〉

貳 《學問之勸》真義
往上提升的帝王之道
一、《學問之勸》之內涵
〈初編〉天不在人上造人亦不在人下造人
〈二編〉人際間的同等事宜
〈三編〉國際間的同等事宜
〈四編〉論學者之職分 其一
〈五編〉論學者之職分 其二
〈六編〉論國法之可貴
〈七編〉論國民之職分
〈八編〉不可以我心制他人身
〈九編〉學問之目的所為何事
〈十編〉提升學問的目標
〈十一編〉名分與職分之相違
〈十二編〉講演乃學問研究的一項重要手法
〈十三編〉怨念有害論
〈十四編〉心念的盤點與決算
〈十五編〉凡事存疑並斷然取捨
〈十六編〉守護眼前的獨立
〈十七編〉論人望
二、《學問之勸》解析
《學問之勸》之於二十世紀的意義
《學問之勸》之於二十一世紀的意義

參 《學問之勸》釋疑
偽本《學問之勸》
《學問之勸》釋疑

肆 再談福翁
一、福澤諭吉迷思之背景
福澤史觀的本質
講究實用之學
人間平等論
《學問之勸》的時代意義
福翁的文明觀
福翁對外觀之形塑
文明與野蠻的抉擇
國權與民權之間
二、福澤諭吉的思想進程
《美歐回覽實記》的啟示
「明治十四年政變」的衝擊
清日甲午戰爭:見證文明開化的成果

結語 獨立自尊
國民的品格:判斷力與行動力
綜觀福翁

附錄 福澤諭吉的學問論
附錄一 學問之獨立
附錄二 中津留別之書
附錄三 財富之外還有名譽

主要參考資料(依出版年份排序)

福澤諭吉年表
 
 



戰後的福翁情結


  福澤諭吉(1835-1901)在明治日本的時代發表過不計其數之著作,透過洋書翻譯,而扮演媒介西洋文明的角色。為了介紹歐美社會,有效傳達日本社會前所未聞的新觀念,福翁自創了各種「新語」,例如「自由」、「社會」、「權利」、「借方」、「貸方」、「版權」、「汽車」、「討論」、「改良」、「保險」等等(齋藤孝,49),而這些譯語又輾轉傳入了近代中國社會。福翁曾自詡他要把西洋文明切成一節節地賣出(西洋文明の一節つづの切り売り)。

  除了翻譯作品之外,福翁的著作、社論、詩文等汗牛充棟,多數都收錄於戰後出版的《福澤諭吉全集》全二十一卷(1958-1964), 近年來更有書簡史料大量出土。眾所周知,了解福澤諭吉、研究福澤諭吉乃了解明治日本、研究明治日本的捷徑之一,而書簡的出土更是掌握幕末維新期間日本社會情勢的重要史料。早在1918年(大正7)福翁的相關書簡約兩百五十四封被集結成冊,以《修養實訓 福澤先生の手紙》為題,出版刊行,但其數量亦難以與2001年岩波書店《福澤諭吉書簡集》全九卷之版本相比擬。 福澤諭吉之相關著作,數量龐大,可以等身高稱之。福翁仍在世期間的1898年(明治31)曾把部分作品編篡成《全集》五卷;到了大正年間,又有《福澤全集》全十卷(1824-1825)、《續福澤全集》全七卷(1933-1934)出版;戰後則有《福澤諭吉全集》全二十一卷(1958-1964)出刊;接著,在千囍年以後的當代,另有《福澤諭吉書簡集》全四卷(2001-2003)刊行。顯見福翁可謂是古今中外少見的多產作家,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日本第二十九任首相犬養毅(1855.6-1932.5)也是福澤諭吉門下生,他曾為《修養實訓 福澤先生の手紙》寫序,在犬養的認知中,福翁書簡的文體與氛圍,宛如家人之間談笑風生,顯見福澤諭吉的文筆之於近代日本而言,相對是平易近人,亦清楚展現福翁的人格特質(服部禮次郎,頁3-4)。

  福澤諭吉原本被明治政府視為是「鎖國攘夷論」者,即使相互之間並不對盤,但明治政府仍試圖延攬入閣,但仍遭福翁婉拒,他一心專注於洋學教育與著書翻譯上。然而,福澤諭吉卻成為日本社會新思惟的開創者。當明治新政府的歐化方針確立之後,福澤諭吉的態度一變,開始批判日本傳統舊思惟,並為新文明開啟社會啟蒙的新頁,而《學問之勸》則可謂是這一連串活動的重要文宣品。

  根據日本經濟學者小泉信三(1888-1966)之研究指稱,福澤諭吉立場轉換的主因在於,此一時期福翁的思想逐漸受到明治政府感召,欣見新政府的開明作為,乃決意從旁協助明治政府的革新事業,且以成為日本新思想指導者自詡,而其中一項具體作為,即《學問之勸》十七編的撰寫(大久保啟次郎,1)。

  福澤諭吉撰寫、出版《學問之勸》,始於1872(明治5)2月至1876(明治9)11月期間,歷時四年,福翁時逢三十九至四十三歲的壯年之際,其後再把陸續發表的十七編小冊結為一冊,而成為啟發明治人心、打破封建舊思的利器,亦成為福翁作品中首屈一指的重要代表著作(大久保啟次郎,1)。

  明治初期的福澤諭吉除了獲取今東京都內的三田台地,經營私校「慶應義塾」;又把過去三度西遊的歐美海外見聞,著書介紹,此一時期的福翁可謂是對西洋文明與國家未來,充滿熱情與期待的年代(西田毅,頁6)。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1882年(明治15),福澤諭吉創刊〈時事新報〉(1882.3.1-1955.10.31),每天的報紙社論基本上是由福澤諭吉撰稿,然而福翁再怎麼關心時政,果真在1901年過世以前都是由福澤諭吉執筆撰寫?1971年,日本岩波書店出版《福澤諭吉全集》二十一卷,其中〈時事新報〉的部分占占了九卷。部分研究者根據福翁的習慣用語推斷,在九卷的〈時事新報〉中,福澤諭吉親筆撰寫的社論,充其量是亦不過是兩、三卷而已。

  福澤諭吉研究者認為,這些社論中部分是福翁親自起稿,部分則是由旗下的少壯記者撰寫。畢竟從福澤諭吉撰寫慣習用語觀之,福翁幾乎不太使用「有」、「無」等字眼,而多使用「可」與「不可」;其次,除了四字成語之外,福澤諭吉在撰寫社論時則儘可能地隱藏自己的漢學造詣;而在用詞遣字上,福翁更有自己固定的筆癖。而大妻女子大學教授井田進也的研究則認為與〈脫亞論〉相關的幾篇文章,如〈東洋の波蘭〉、〈戦争となれば必勝の算あり〉等侵略主義或皇室中心主義的文章,乃由少壯記者高橋義雄、渡邊治等人起稿的可能性較大(井田進也,頁7)。

  明治日本最熱銷的教科書:《學問之勸》

  近代日本最重要的思想家福澤諭吉,其執筆撰寫的論作以「等身高」形容,絕不為過。即使距今近兩世紀,然而其代表作之一的《學問之勸》、《文明論之概略》、以及《福翁自傳》等作品,或可稱之為福翁的三部曲,至今在日本社會仍有廣大的閱眾市場。其中,《學問之勸》不僅在當代,更是明治時期、或稱日本史上第一本暢銷書。據聞明治時期的日本總人口數約三千萬,但該書在當時共賣出了三百四十萬冊次,《學問之勸》的熱銷景況可見一般。

  福翁撰寫《學問之勸》的契機源自於九州中津一帶(今大分縣中津市)想辦教育,乃委請同鄉的福澤諭吉撰寫一部足以因應新時代,建立國民基本精神,且能提供社會大眾廣泛閱讀的的教學講義。福翁早在江戶時期的1858年(安政5),利用中津藩的江戶藩邸開設蘭學塾,教授洋學,因此他便以「慶應義塾」名義出版《學問之勸》。然而,〈初編〉的部分是福翁與小幡篤次郎的共著之作。由於〈初編〉一推出便熱銷,人氣沸騰,福澤諭吉乃乘勝而獨力完成其餘各編,最後的〈十七編〉的完稿之際已是1876年(明治9)11月,而兩年後的1880年(明治13)7月,則將各編合刊,另以《合本 學問之勸》全一冊之姿,重新刊出。合本的自序中記載如下,「該書乃自己讀書餘暇隨筆之所記,自明治五年二月執筆撰寫初編開始,同九年十一月則以十七編告終」 、又毎編「撰稿篇幅約十頁」左右 。

  《學問之勸》〈初編〉的熱銷景況,依福翁自己的說法,正版狂賣了二十萬部,外加偽版、盜版印刷本等共二十二萬部流通市面。換言之,以當時日本的社會人口三千五百萬計,平均每一百六十人便有一人購買該書(大久保啟次郎,1)。

  然而,何以《學問之勸》在當時如此受到社會矚目呢?翻開該書開頭,「天不在人上造人、不在人下造人」 一句,便足以驚艷四座,而一如福澤諭吉其他的論作一般,福翁習以平易語調之文筆,一針見血地點出問題癥結。撰寫《學問之勸》的當時,則是以民間普遍讀本、抑或是小學教科書為出版目標,因此從〈初編〉乃至〈三編〉之內容,則儘可能地以簡易字眼深入簡出;〈四編〉與〈五編〉的內容,其所設定之閱讀社群是知識分子,因此用詞遣字相對艱澀;〈六編〉以後則再度回復簡易文體,以方便閱讀。 無論如何,《學問之勸》仍不可不謂是影響明治日本大眾思惟的重要作品之一。

  事實上,受到影響之閱讀大眾從南至北,從庶民布衣乃至達官貴人,不計其數。以北海道地區為例,明治初期的日銀總裁川田小一郎之子,川田竜吉於1874年(明治7)曾在慶應義塾學習,竜吉後來到英國學習造船技術,回國後除了擁有造船事業之外,並在北海道的上磯創設農業試驗所,因成功栽培日本馬鈴薯而聞名;無獨有偶的,1874年同時在慶應義塾學習的伊豆豪農依田勉三,畢業該校後便組成土地開拓集團「晚成社」,前往北海道的帶廣闢地開發。

  再以九州為例,1881年(明治14)創立的〈鹿兒島新聞〉(今〈南日本新聞〉)之關係者元吉秀三郎(編集長)、矢野可宗(編集員)、野村政明(社長)等,皆為福澤諭吉的旗下門生,1882年(明治15)8月的一篇社論中,以「與其生為奴隸之民,勿寧死為自由之鬼」的斗大標題,大肆宣揚福翁的自由與民權精神;北九州佐賀武士之子的高取伊好,也曾進入慶應義塾學習英學與炭礦學,其後從事石炭業而成為日本大正時期的石炭王,除了活躍於炭礦界之外,更熱心於地方文化的發展(石板嚴,頁1-4)。 在明治十年代以前,帝國大學尚未設立,福澤諭吉創辦的「慶應義塾」,則是培育日本近代人才的搖籃。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193953
  • 叢書系列:經典哲學名著導讀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二編〉人際間的同等事宜
 
延續〈初編〉所謂的人與人之間、國民與政府之間應該各司其職,相互敬愛,而非弱肉強食、相互掣肘。在〈二編〉開頭,開宗明義「學問」之定義,區分為「有形」的學問與「文形」的學問兩類。心學、神學、理學乃無形之學問;而天文、地理、窮理、化學等則屬於有形之學問。我們應該增長知識、擴大見聞,才能明辯事非道理,了解自我職責之所在。為了增廣見聞,必須聽取前輩經驗,或是精進技藝,抑或是博覽群書。因此為學的前提莫過於具有閱讀能力,但閱讀卻不等於為學(二編,頁19)。 福澤諭吉以「讀論語但不懂論語」,定義之。
 
另一方面,福澤諭吉雖稱人際之間乃對等存在,但其所指的是「權理通義」之事,但現實上卻有貧富、強弱、愚智之別(二編,頁21)。 所謂「權理通義」乃指個人的生命、財產、名譽應該受到保障(二編,頁22)。 福翁認為平等的權利與義務,乃是每個人所與身俱有的,然而倘若欠缺學問之修得,便難以伸張自我權利,更遑論善盡己任與義務,而其撰寫勸學的意義則莫過於此。
 
人與人之間皆有同等的地位、平等的權利,出生之際是沒有上下階級的區別。每個人皆具有尊重生命、保守財產的權利,而人格與名譽更遠勝於一切。無論身處什麼狀態,這個權利是不容他人任意侵犯。在舊幕府時代,武士與平民之間的社會地位天壤之別,武士總是逞其猛威,視百姓町人為罪人。而政府與平民的關係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是幕府,地方大名亦在自家領地開設小政府,任意支配平民百姓,不認可他們的基本人權。
 
事實上,當政府與民眾之間皆擁有對等權利的同時,兩者所應承擔之義務亦同,但現實上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確具有強弱之別。政府向民眾收取年貢米與稅金,就應該正當運用,保護民眾,這是政府所應善盡之職務,畢竟國家的財富收入乃取之於國民。因此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相互關係既有契約、亦有義務,應該以禮相待(〈二編〉,24-25)。
 
福澤諭吉認為無學者既不解國法,亦不知己任,天生就是遭致政府壓制的對象,因為政府勢必會以苛政處置無學、文盲的投機取巧者。因此,唯以學問為職志,修煉自己的能力與品格,才能有效與政府抗衡,避免招致苛政之禍,確保國民之於政府能擁有對等的資格與地位(大久保啟次郎,2)。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4/11-4/30 防災推薦書籍199元,紓解不安延伸書單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春旅遊
  • 小天下暢銷展
  • 兒童節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