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與用水的關係變化(1933-2012)

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與用水的關係變化(1933-2012)

  • 定價:380
  • 優惠價:9536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研究叢刊 

  大寮區是高雄市重要的農業區,區內的大寮平原受大寮圳灌溉。其中紅豆為本地的特產。

  大寮平原位於高屏溪下游右岸一帶,但以前沿岸尚未築堤,每逢雨季,溪水暴漲,平原低地易受水患,並缺乏水利設施,因此不利發展農業。

  隨著平原沿岸的堤防於1921年完成,以及1933年大寮圳竣工通水後,土地水田化,農業逐漸發展,盛產稻米與甘蔗,大寮圳成為農地經營的命脈。即使隨著戰後經濟環境的變遷,大寮區仍維持著農業區的特色,但晚近工業化的影響,讓農業發展式微,並且灌溉方式的轉變,讓農地經營對於大寮圳的依賴,不同以往緊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威權


  高雄市鳳山區人,生於1987年甫解嚴後的11月,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班,興趣是地理、臺灣史及古蹟。撰有〈大寮圳的興築和輪番灌溉的二三事〉,刊於《高雄文獻》第2卷第4期;學位論文〈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與用水的關係變化(1933-2012)〉,獲得2014年國立臺灣圖書館「103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佳作」,並於2015年獲得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15寫高雄——年輕城市的微歷史」文史獎助計畫協助出版。
 

目錄

高雄研究叢刊序  I
自序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的選定與自然環境特質 15

第二章 大寮圳通水前的農業發展(1895-1933)  31
第一節 下淡水溪築堤前的農作型態 31
第二節 下淡水溪築堤後的農作型態 52
第三節 小結 61

第三章 大寮圳通水後農地經營的改變(1933-1945)  63
第一節 大寮圳的興建背景與過程 63
第二節 圳路分布與給水的區域差異 81
第三節 大寮圳通水後的農地經營與用水 93

第四節 小結 115
第四章 戰後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的變化(1945-2012) 117
第一節 戰後初期農地經營與圳水供應的依賴(1945-1960) 117
第二節 工業化後農地經營的變化與用水方式的轉變(1960-1990)137
第三節 現今農地經營的轉變與用水自主性的提升(1990-2012)150
第四節 小結 173

第五章 結論  175

參考文獻  183
附錄  193
 

高雄研究叢刊序
   
  高雄地區的歷史發展,從文字史料來說,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中葉。如果再將不是以文字史料來重建的原住民歷史也納入視野,那麼高雄的歷史就更加淵遠流長了。即使就都市化的發展來說,高雄之發展也在臺灣近代化啟動的20世紀初年,就已經開始。也就是說,高雄的歷史進程,既有長遠的歲月,也見證了台灣近代經濟發展的主流脈絡;既有台灣歷史整體的結構性意義,也有地區的獨特性意義。
   
  高雄市政府對於高雄地區的歷史記憶建構,已經陸續推出了『高雄史料集成』、『高雄文史采風』兩個系列叢書。前者是在進行歷史建構工程的基礎建設,由政府出面整理、編輯、出版基本史料,提供國民重建歷史事實,甚至進行歷史詮釋的材料。後者則是在於徵集、記錄草根的歷史經驗與記憶,培育、集結地方文史人才,進行地方歷史、民俗、人文的書寫。
   
  如今,『高雄研究叢刊』則將系列性地出版學術界關於高雄地區的人文歷史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既如上述,高雄是南臺灣的重鎮,她既有長遠的歷史,也是台灣近代化的重要據點,因此提供了不少學術性的研究議題,學術界也已經累積有相當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卻經常只在極小的範圍內流通而不能為廣大的國民全體,尤其是高雄市民所共享。
   
  『高雄研究叢刊』就是在挑選學術界的優秀高雄研究成果,將之出版公諸於世,讓高雄經驗不只是學院內部的研究議題,也可以是大家共享的知識養分。
   
  歷史,將使高雄不只是一個空間單位,也成為擁有獨自之個性與意義的主體。這種主體性的建立,首先需要進行一番基礎建設,也需要投入一些人為的努力。這些努力,需要公部門的投資挹注,也需要在地民間力量的參與,當然也期待海內外的知識菁英之加持。
   
  『高雄研究叢刊』,就是海內外知識菁英的園地。期待這個園地,在很快的將來就可以百花齊放、美麗繽紛。

國史館館長
 
自序

  「認識環境的方式有很多種。於我而言,以『地理學』的觀點來認識環境,是最適宜的方式。」

  從研究所畢業迄今,即使已過數年,我仍懷抱著這句話,面對著生活與這變動的環境。喜歡地理,對於地理學研究的嚮往,甚是曾以地理老師做為我的志願,是源於高中的地理老師──林佳慧老師,她帶給我在地理學及研究上的啟蒙。

  然而升學之路繞彎,地理系未竟,來到久仰的花東縱谷,就讀位於木瓜山及鯉魚山下的東華大學,成為四年的壽豐鄉志學村村民。除了修課,「腳踏實地」參與登山社,投入「後山自然人社」,親近自然人文,是我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考研究所時,決心以地理系為目標,我以為是彌補當年大學時未竟的志願。

  大學畢業後,再次回到闊別四年的高雄。志學村四年的點點滴滴,成為山另一邊的事情了。高師大地理系三年,透過修課與田野實察,以及擬定論文研究方向和進行研究調查時,大量閱讀高雄相關的文獻,因此我重新認識既熟悉但陌生的高雄。

  本書是由碩士論文修改而成的,以位於大寮區的大寮圳灌溉區做為研究範圍,以地理學的人地傳統和歷史的研究途徑,透過文獻與官方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地圖比對與分析,以及半結構式問卷訪談的田野調查,探究在大寮圳通水前和通水後,以及在不同歷史時期和經濟環境下,灌溉區的農地經營和灌溉用水兩者各呈現什麼差異,並企圖理解灌溉區的農地經營與用水之間的關係是如何轉變。

  我的田野調查,是從炙熱的盛夏七月開始,為期近一年的調查。從小在都市成長的我,對於農村相當陌生,我對於農村的認識,僅限於過去耳聞家中長輩所傳遞的知識。直到自己親身訪問農家,我才能理解農家的辛苦,也認識農村一年的農事作息。我們在餐桌上所吃的食物,都是農人辛苦栽植,並且要設法避免每年難以準確預測的天氣災害,才能歡喜收穫。

  那一年的田野調查,是我人生中珍貴的經驗,第一次一個人騎著輕型機車,走在對我來說是陌生的鄉間道路;第一次必須突破心裡的障礙,跨出內心的障礙與素未謀面的受訪者打交道,並且要在研究訪問過程中,適時地參雜著閒聊交談,以延續及深化訪問內容,獲取更多的訊息。雖然調查訪問偶有挫折,但多數人的熱心及對我的信任,是我繼續前進論文和田野調查的動力。現在想想,能回到家鄉就讀研究所,並且能為家鄉記錄屬於這裡的人地故事,何其有幸。

  碩士班三年,從懵懵懂懂地修課及撰寫報告,到完成田野調查及論文,這一路上很謝謝我的指導老師──許淑娟老師的諄諄教誨及鼓勵。謝謝許老師願意收我這非本科系出身的研究生,並比照本科系出身的研究生,一視同仁地要求我。謝謝吳育臻老師在人文地理調查法、地理論文寫作研究,以及讀書會時的教導。老師們嚴謹、實事求是及腳踏實地的研究精神和工作態度,是我畢生追求的目標。

  再者,謝謝大學母系英美語文學系的王君琦老師,啟蒙我批判及多元思辨的能力,以及邏輯辯證的重要性,啟發我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世界。君琦老師的學思歷程,也鼓勵我要勇於追求自己喜歡的地理。

  歷史學系的陳鴻圖老師開啟我對於臺灣史研究的視野,對於臺灣史有更深度的認識;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的許世璋老師,於教育學程開設的環境教育,以及環境解說與戶外教學課程,啟蒙我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懷與思考,謝謝阿圖老師與世璋老師對我的鼓勵。

  最後,謝謝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及國立臺灣圖書館,對於本文的肯定,並謝謝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協助出版拙作。身為高雄人,能為高雄留下人地關係的記錄,是身為高雄市民的我之榮幸!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538748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若欲找尋曹公圳舊圳頭,可從高雄市鳳山區的中山東路(臺1戊線), 直行往屏東市區方向的鳳屏一路和鳳屏二路(臺1線),左轉入九和路後,繼續直行接九大路(臺29線), 往高雄市大樹區九曲堂的方向。當留心該在哪個路口右轉時,眼前即是曹公圳橋,而橋下是曹公圳導水幹線。在過橋前,橋頭右側有條沿著導水幹線,並可到達曹公圳圳頭的小徑。
小徑路口的右邊有一方果園,並且路邊鄰近果園處,有座約一個人高的長型石碑,立於寬平的圓石上,而石碑連同底部的圓石,直立於方形的水泥基座平臺上,整體佇立在果園邊。面對小徑的石碑面上有著銘刻,並被漆以金黃色顯著其刻字:
 
曹公水利組合
大寮圳竣功記念碑
高雄州知事野口敏治書
 
而面向果園的石碑面上,鑿有長方形的淺狀凹面,上頭有著清楚的刻字:
 
昭和七年一月十三日著手
昭和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竣功
工事資金五十二万千二百五十圓也
灌溉總面積一千八百五十餘甲步
 
從記念碑上記載的年代推算,石碑已在此地佇立迄今超過八十年,而當地人會以「石頭公」敬稱「大寮圳竣功記念碑」,興許有著感謝大寮圳讓田園得水灌溉而豐收的心意。
 
若是不清楚本地歷史者,一般人會誤以為曹公圳也灌溉著大寮區,而從「大寮圳竣功記念碑」可知道大寮區到日治昭和8 年(1933)才有大寮圳來灌溉當地的田園。何以即在清朝道光年間(1821-1850),由鳳山知縣曹謹以官方力量發起,並結合地方業戶,合力興建灌溉鳳山平原的「五里舊圳」和「五里新圳」,未能灌溉大寮區的平原?卻遲至八十餘年後才興築大寮圳?
 
一般而言,在臺灣土地開拓史的研究上,往往把水利事業開發視作臺灣農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其說法的成因來自於,當埤圳等水利設施開發完成後,促使當地水稻栽植的普及。而水利事業的開發對於當地農業經濟有莫大影響,同時因為灌溉用水的使用和灌溉設施的經營與維護,也會促使灌溉區內社會結構的變動。 換言之,水利設施的興築常被視為土地開墾的一部分。當灌溉系統建立後,土地開墾即宣告完成。
 
水利設施從開始興築到竣工通水後的經營,需要資金的投入和人力的維護和管理,使之運作不息,通常也被視為一種事業的經營模式,因此又稱作「水利事業」,而臺灣早期的發展稱之為「埤圳事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