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經典儒家妙語談人生: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經典儒家妙語談人生: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以德修身,忠愛仁和
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
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用古人先賢修身、處事的理論與方法,來面對今天的現實生活,我們的人生則會奮進而從容。提升生活品質,讓我們浮躁的心得到寧靜,使空虛的日子變得更充實。

  本書以“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為依據,闡述了儒家關於什麼是人?如何做人?人應該怎樣生活?以及理想人格等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其睿智的人生的哲理,相信對每個人都具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瑞雅


  時間管理培訓師,自由職業者,八年培訓行業經驗,七年時間管理實踐與研究經驗,研究的問題包括:時間管理、拖延問題、效率提升、習慣培養等。某知名網路課堂好評最多的講師。
 
 

目錄

求 知 篇
以所有人為師,會變得更加強大
古人說:一事不知,儒者之恥。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的人是可恥的。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僅憑從某個名師名校學到的有限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多方求教,並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現實中,才會造就成功。以所有人為師,我們才會變得更加強大。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循序漸進是學習之道 
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怎樣利用時間
勤勞刻苦,謹慎謙虛,會有好的結果
勤勤懇懇地學習,踏踏實實地做事
三心二意的人難有收穫
學習和思考相結合,才會有所收穫
讀書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謙虛是成功之本,驕傲是失敗之源
教和學都會使人有所長進
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以所有人為師,才會變得更加強大
知識的獲取離不開格物致知這一條途徑
真理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
 
品 德 篇
品德是一個人的標籤,彰顯著人性的優劣
君子與小人之分,好人與壞人之分,都在於品德。品德是一個人的標籤,彰顯著人性的優劣。做人要做個有品德的人,這樣才不失為真正的人。一個人的好品德猶如金燦燦的光環,會終生圍繞著他。
 
品德如果不注意滋養,最後也會蕩然無存
一個人要有好的才能,更需要有好的品德
做人要有尊嚴,也要有骨氣
要想當好伯樂,自己必須是品德高尚的人
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
與人方便就是於己方便
不去記恨曾經作惡於我們的人
看到別人的優點並加以讚揚
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人生立世誠為本,巧言令色多有詐
貪是人生的大忌,不懂節制會惹出禍患來
 
修 身 篇
寵辱面前需不驚,去留之間需無意
人生到處都充滿著誘惑,引誘著人去犯各種各樣的錯誤。時刻保持清醒,不去貪圖虛榮,不貪圖短暫的快樂,才是一個對人、對己負責的人。我們應該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生活中的得與失、榮與辱、喜與悲。在寵辱去留間,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活得灑脫自在。
 
一個人可以沒有榮譽和鮮花,但不能沒有自尊
淡泊名利,內心才會得到安寧
保持平常心,才是人生之道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
人需要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
通過自省進行自我完善
文采和質樸兼備,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有美有善不足恃,有醜有惡不足懼
多批評自己,少責怪別人
不要賣弄才學,要知其可為而為
寵辱面前需不驚,去留之間需無意
坦蕩讓人活得瀟灑
 
誠 信 篇
誠實是金,守信是銀
常言道:“誠實是金,守信是銀。”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處世之道、齊家之要。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不講誠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時,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識破,他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其結果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誠信是做人立德的根基
敏於事而慎於言
一諾千金才是君子的作為
人前人後,做到表裡如一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對於饋贈當受則受,當辭則辭
把“義”看重一點,把“利”看淡一點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敢於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明智之舉
保持誠信,做堂堂正正的人
 
為 人 篇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為人之道,貴在善始善終。人生善始已不易,善終更難。古今豪傑,善始者眾,善終者鮮。究其因,則是很多人脫不了身外物的誘惑。我們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與人為善是件功德無量的事,所以說“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知恥是做人的必要條件
正人必先正己
為人要公正,不要以偏概全
丟掉規矩就等於放縱自己
付出愛與得到愛都是一種幸福
專心於路,路就不會太難走
經歷的任何苦難,都可能是成功的因素
先付出艱苦的努力,然後才有所收穫
適時放棄是一種智慧
逞匹夫之勇是一種愚蠢
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
 
處 世 篇
中庸之道,事時和諧
“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是儒家的重要倫理思想。其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諧,並能使人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人與自然的矛盾。
 
立身處世離不開一個“禮”字
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
只有尊敬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
做什麼事都要有分寸,說什麼話也要有分寸
做事要恰到好處
君子不失言
少說一句閒話,多做一件實事
鋒芒畢露的小聰明會招來災難
“忍”是一種人生的謀略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借用他人的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謹慎地做事,才能讓自己少一些後悔
 
工 作 篇
做對的事,並把它做對
一個人如果能認真地對待工作,自然會有回報。對待工作的態度是道德問題,敬業精神最為可貴。工作要講究方法和效率,要想把工作掌控於指掌之間,就要做對的事,並把它做對。
 
工作沒有貴賤之分
並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願意做
小心謹慎不吃虧
任何事情本末倒置,都將得不償失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不要越俎代庖
批評他人應該點到為止
寬容是領導者必備的品質之一
作為上司應該以身作則
領導者應該近君子遠小人
在工作中要做到知人善任
處理事情時要做到對事不對人
團結才能產生最大的力量
 
交 友 篇
朋友易得,好朋友難得,而知己難求
權勢不足恃,金錢不足恃,浮名不足恃,唯有真摯的友情才靠得住,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人生在世,朋友易得,好朋友難得,而知己更難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不要刻意地要求朋友為你做什麼。對待朋友,要知道他們的優點,也要理解他們的不足。“友直、友諒、友多聞”是交友之道。
 
交友貴在交心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就有什麼樣的品行
道德高尚的人朋友會很多
結交朋友不可圖名圖利
真正的朋友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與朋友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贈送禮物講究的是心意
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朋友
與不是君子的人打交道要適時變通
朋友間更應該明算帳
只會耍嘴皮子的人站不住腳
 
情 感 篇
人有感情才會活得充盈
一個人若沒有感情,活著就如同是行屍走肉。在生活中,無論多忙,都不要忽視了愛情和親情。珍惜情感,體會情感,人才會活得有滋有味,才會活得充盈。
 
在家居住不要有壞情緒
佳偶並非天成,婚姻需要包容
不要因為誘惑而放棄夫妻間的真情
不要為一次愛情失敗而苦惱
坦然地面對失戀的痛苦
忘掉過去才能重新開始
情緒低落時,要學會自我調節
 
教 子 篇
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付出了難以計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孩子不幸成了“廢品”,則是全家人的痛苦;如果孩子平平庸庸,將是全家人的遺憾;如果孩子能夠成才,那是全家人的幸福。其實教育孩子全在於父母的方式方法。要知道,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孝”是人的天性
對父母盡孝是一種修養
贍養父母要滿懷愛心
“孝”就是愛父母一輩子
珍惜自己,別讓親人為我們擔心
親人之間和睦相處,才能體會家庭的溫暖
積極進取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做人要有知難而進的精神
學會用簡易的方式做正確的事
驕傲自滿會埋下禍患
育 人 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千里馬需要伯樂去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許多人的求知慾是盲目的,育人者要引導這盲目求知的人,教給他們求知的方法。
 
對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重點在於後天培養
捨奢就儉是一大美德
踏踏實實地去做,才能踏上成功之道
在安分守己的基礎上有所追求
人人都可以成為棟樑之材
知錯能改才不致犯更大的錯誤
考察一個人應該從大處著眼
做人做事要堅守自己的原則
瞭解別人比別人瞭解自己重要
選擇適合自己的師長
想收穫就必須先耕耘
切莫因貪小而失大
相互合作才能創造美好生活
少指責、多鼓勵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生活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成 敗 篇
盡人事,聽天命
“盡人事,聽天命”不是認命,而是要認認真真地盡最大努力去做事。如果失敗了,也不要耿耿於懷。因為你盡最大的努力了。這時要有“聽天命”的心態。莫以成敗論英雄。不是贏的人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能戰勝自己、做自己主人的人。
 
成功不僅是創業,還有守業
認準目標,不要半途而廢
不怨天尤人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要懂得察言觀色,把握好說話的時機
以冷靜的心態面對利益
掌握自己的情緒,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
欲求保身,當先明哲
顧全大局,不逞一時英雄
遇到困難時,要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
急功近利會阻礙我們成功
充滿私慾的人最容易患得患失
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
專注於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
 
勵 志 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對那些有自信心而不介意於暫時成敗的人來說,沒有所謂的失敗;對那些懷著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的人來說,沒有所謂的失敗;對那別人放手而他仍然堅持,別人後退而他仍然往前衝的人來說,沒有所謂的失敗;對那些每次跌倒而立刻站起來的人來說,沒有所謂的失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堅定信念、積極進取是君子所為。
 
君子自強不息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人生目標
堅持真理的勇氣源於對事實的堅定信念
永遠不要看輕自己
自以為是的人是不會有所成就的
為人處世要有像水一樣的精神
人格是信用的基礎,逆境能使人有所建樹
以百折不撓的精神走向成功
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盡力彌補
 
習 性 篇
習性決定行為,關乎命運
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複,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人的知識積累、才能增長、極限突破等等,都是習慣性動作、行為不斷重複的結果。如果學會運作潛意識技巧,就可以建立一種自動運作的“長效機制”,從而達到我們的目標。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心態決定人的健康,養生需要好心態
學會調整負面情緒,注意生活的細節
苦惱是一種執著,自己才是心靈的上帝
對所做之事產生興趣,才能做得更好
做事不要魯莽,也不要過於瞻前顧後
常常自我反省之人,是有賢德之人
 
 

前言

  儒學是一種關於人的學問,是講做人的學問,或者說是關於人生的學問。《大學》上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的道德修養提高了,社會也就安定了,天下也就太平了,所以根本的是修身。儒學關注的中心是提高人的素質和境界,它的核心內容就是講如何做人的道理。

  儒家思想主要是由歷代儒士傳承、研究、改進和推廣的。那些儒學大師往往代表了當時儒學所達到的最高水準。不管他是熟讀儒家經典的人,還是不知《論語》為何物的人,都熟諳儒家思想。我們每做一件事,每想一個問題,往往都帶著儒家文化的色彩。儒家思想早已融入華人的靈魂中,融入華人的血液中,融入華人的一言一行中。它已經成了華人先天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儒學提出,要認識人和禽獸的區別。當然,人與禽獸也有相同之處。人也有物質生活方面的追求,所謂“食色,性也”,這一點是與禽獸相同的。只解決了吃飯、穿衣、住房等物質生活的問題,還沒有真正擺脫禽獸的境界。人能夠高於禽獸,在於人能組成社會。有社會,就有人倫關係;有人倫關係,就要有道德和政治種種規範。有道德,懂得怎樣處理人倫關係,才能夠擺脫禽獸的境界,堂堂正正地做一個人。人與禽獸的區別就在有“情”和“義”。正是從這樣的認識出發,所以儒學強調要學會做人。而所謂做人,就是要提升自身修養,懂得正確對待人際關係。這是儒學思想一個基本的出發點。

  中庸思想作為儒家的辯證思想方法和道德行為準則,在孔子的大力推崇下延續至今。一提到中庸,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平庸、折衷、調和”,這是對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中庸的確有“平庸、折衷、調和”的含意,但這些絕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則《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後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為經典了。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為《中庸》題解時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中庸思想所主張的是“中道”,反對的是“過”與“不及”這類極端狀態。

  儒學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曾長期處於獨尊地位,儒是人類智慧的偉大結晶,儒文化影響到每一個中國人的人生。儒家是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其中的永恆因素需要每一時代的人去重新發掘,重新詮釋。儒家「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契合的。孔子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正是今日我們工作和學習的目標。怎樣做人的問題,是儒家人生哲學的根本問題。

  儒學不僅是對中華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人生哲學,其中也有頗多生活中的實用內容。儒家理想人格是儒家整個思想體系的重要內容,其睿智的人生哲理對當代人的人生觀具有啟迪作用。儘管儒家講人性善,但並不認為人天生都是君子。它強調要進行教化,要自覺提升修養。所以傳統文化裡關於修養的內容非常豐富。儒學是關於人生的學問,是一種講人的學問。帶著目標生活,是儒家奉獻給世界的最好忠告。儒家的目標極具彈性,可大可小。大則濟天下,提升人類生活品質;小則善其身,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隨才具時運,進退俯仰,人生也因此具有獨特的價值。

  本書以“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為依據,闡述了儒家關於什麼是人?如何做人?人應該怎樣生活?以及理想人格等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其睿智的人生哲理,相信對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564502
  • 叢書系列:創智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求 知 篇
以所有人為師,會變得更加強大


古人說:一事不知,儒者之恥。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的人是可恥的。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僅憑從某個名師名校學到的有限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多方求教,並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現實中,才會造就成功。以所有人為師,我們才會變得更加強大。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

【釋義】

子貢問孔子:孔文子為什麼被諡為“文”呢?孔子回答他,孔文子勤奮好學,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所以被諡為“文”。

孔文子是衛國大夫,姓孔,名圉,諡號“文”。古代君主、大臣、貴族死後都要依據其生平事蹟給一個稱號,這就叫“諡”,所給稱號也就叫諡號。關於“文”的諡號,《逸周書.諡法解》列了道德博厚、勤學好問、慈惠愛民等多種品德。也就是說,凡是有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諡為“文”。那麼孔文子到底是因為哪一方面的品德而被諡為“文”的呢?子貢由此而發出了疑問,孔子於是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對一般人來說,敏而好學似乎還比較容易做到一些,而不恥下問就非常之難了。因為敏而好學不外乎是聰明而勤奮罷了。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而不恥下問則是要向不如我們自己的人請教。這不僅僅是個好不好學的問題,而且還牽涉到自尊心、虛榮心在內的問題。

俄國學者、詩人羅蒙諾索夫徒步兩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學,因為不是貴族子弟而被拒之學校門外。後來他裝成外城貴族的兒子混進學院學習。因為不懂拉丁文,老師讓他坐在最後一排。班上的孩子大都是十三、四歲。他們笑他:“二十來歲的大傻瓜來學拉丁文!”但羅蒙諾索夫對老師的冷淡、同學的譏笑佯作不知,只是專心聽講,虛心求教,學習拉丁文造句。後來他以卓越的才能和優良的拉丁文水準被派往德國學習。他最終由一個打魚的青年,成為一位著名的科學家。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渺小的,所能知道的也很有限,總有比自己在某些方面強的人,總會有自己不懂的事,那就必須得問。請不要讓虛榮心堵住了自己的嘴。堵住了自己的嘴,就是堵住了開啟知識的大門。若你將別人說過的話當做是廢話,那它就到此為止;而你當它是道理,它便會因你的虛心而開啟生機。在生活中有虛懷若谷的精神,是會受益終生的。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