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自行車上的中國壯遊:一位韓國企業家的深度文化觀察

自行車上的中國壯遊:一位韓國企業家的深度文化觀察

  • 定價:460
  • 優惠價:79363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1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 CHINA BY BIKE ◆

上海、西安、北京,歷史上的三個頂點,
60天,長達4800公里的自行車旅程!

韓國最大通訊軟體Kakao Talk首席副社長,
探看中國古往今來與深刻內在的人文紀行,
全面比較中韓兩國政經社發展現況!

  ▍從上海騎向北京,途經南京、西安、洛陽、鄭州、開封、安陽,再沿著京杭大運河南下杭州,最後回到起始地上海。
  ▍一位韓國人,一輛自行車,騎遍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文化圈!
  ▍前《東亞日報》華盛頓特派員及伊拉克戰地記者,現任韓國最大通訊軟體Kakao Talk首席副社長,深度比較中韓政經社發展現況!

  貧富差距嚴重,為何中國農民對未來仍樂觀面對?
  中國料理種類數百款,為何逐漸走向連鎖企業化?

  以平等客觀的角度體察21世界兩大國的想法,不斷縈繞在作者的心頭。因此在騎自行車橫越美國之後,便著手準備這趟中國的自行車之旅。對於引進市場經濟後產生劇變的泱泱中國,亟欲親見其面貌。為了深入觀察中國的真實內在,他決定從最繁榮的都市上海開始,走一趟連接八大古都的三角路線,並且以最貼近人們視線的交通工具「自行車」來目睹中國的都市與鄉村,聆聽老百姓最真實的故事,也才得以遇見這塊大陸的古往今來。如果說日本是「距離最近卻最遙遠的國家」,那中國正是「看似了解卻一無所知」的國家,就讓我們跟著作者的這趟旅遊紀行,從政治社會、民生經濟、歷史文化等層面,澈底感受中國最深刻的內在氛圍。

本書特色

  1.韓國最大通訊軟體Kakao Talk首席副社長,探看中國古往今來的深度人文紀行,全面比較中韓政經社發展現況!

  2.用最貼近人們視線的交通工具「自行車」來目睹中國的都市與鄉村,聆聽老百姓最真實的故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洪銀澤


  曾任《東亞日報》華盛頓特派員及伊拉克戰地記者,於美國密蘇里州大學新聞學院獲得碩士學位,並於美國廣播節目Global Journalist擔任製作人。歷任OhmyNews國際編輯部總編輯、NAVER(NHN)理事、NHN NEXT人文社會學教授,現任Kakao網路公司首席副社長。著作有《追尋藍色美國》,《美國自行車之旅》,《騎行首爾指南》,譯作有《呼喚我的森林》、《飢餓星球》(合譯)。

譯者簡介

林侑毅


  韓國高麗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韓國政府獎學金受獎人。國立政治大學韓文系、中文系雙學位,副修日文系。譯作涵蓋政治、經濟、文學、旅遊、語言學習,譯有《安哲秀的想法》、《像三星一樣工作》、《抒情的力量》、《我在首爾慢慢散步》、《我的第一本泰語課本》等四十餘本及多篇韓國漢學論文。
 
 

目錄

前言/萬里長程出師表

1.在櫻花紛飛的日子,走一趟中原的「三角路線」
2.究竟能否順利離開機場?
3.早在預料中的「你推我擠」
4.上海,遙想一九三○年代
5.旅行是迷「路」得「道」的過程
6.「蘇州的人間天堂」,Eton Village(伊頓小鎮)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在博物館被追憶的資本家
9.中國的手機與怪談
10.人民之友──走訪賽珍珠故居
11.連鎖加盟化的中國
12.死而成神的男人──孫文
13.如果鄭和繼續西進
14.丟了錢包迷了路,卻沒忘了笑
15.初遇中國農民
16.中國人不畫簡易地圖
17.比季風汙濁多變的中國政治風向
18.追著貨車車尾跑的高速公路闖越記
19.市中有市?
20.河南處處矗立的紅色十字架
21.前進中國創世神話的發祥地
22.統一全國時間的共產黨與南水北調
23.龍首吐珠,蟾蜍銜珠──地震預報
24.那一夜,坐上她的摩托車
25.麵食之路──三一二號國道
26.賭上三天的時間趕抵西安
27.鄉間喪禮上品嘗的貓耳麵
28.成功挑戰三角路線的一邊,繼續轉往東邊!
29.從飯店員工的朝會看中國的集體文化
30.一步一生,步履維艱
31.在道教本山探問未來的人生
32.洞窟之家,從窯洞窺看農民的日常
33.一道禁止進入的城牆,一位為我開門的「大哥」
34.發現中國老百姓
35.在「羊群之路」上思索農民工
36.開封的猶太人都去哪兒了?
37.碰壁拐彎,卻又日益擴張的黃河……,我亦如斯?
38.神聖不可侵犯的漢字?亡國的漢字!
39.在位者掌權一時,詩人長存千年
40.荒唐又荒謬的北京觀光團體驗
41.在袁世凱故居見證歷史的評價
42.中國的大學聯考──高考當天
43.聽過嗎?從小洞爬上泰山的故事
44.目標打造媲美麥當勞的「洪燒餅」帝國
45.四八七三公里長程完勝,邁向三角路線的終點
46.這裡沒有什麼事不可能發生

 
 

前言

萬里長程出師表


  不能再坐以待斃了。想起身行動,卻又猶豫不前,不知道已經是第幾次了。現在該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像是一頭在獵物四周逡巡,不動聲色地逼近,最後如飛箭般衝向獵物的獅子。

  「為什麼偏偏是騎自行車旅行?不能像別人一樣搭車嗎?為什麼是中國?又為什麼辭掉上一份工作?」對於妻子提出的疑問,其實我也沒有答案。現在起,得好好思索這些問題。

  人類經過坐著使喚他人(奴隸社會)、交由機器生產(工業社會)、付費達成目的(資本社會)的歷程,長久以來與行走、奔跑、飛行的動物過著不同的生活。坐著工作,也就是從事腦力工作,違背了數百萬年來演化為最適合行走、奔跑的人類基因。坐著不動、只用頭腦思考,必然造成身體與大腦的失衡。

  當然,人類並非全然久坐不動。平時上健身房或游泳池,假日從事登山與馬拉松等活動,皆可達到身心理的調和。但是這些只是被豢養的活動,與嗅聞風迎面撲來的滋味,穿過窸窣擺盪的草葉,跨越下一道地平線的活動截然不同。那不過是活動的模仿,而非真正的活動。所謂「活動」,是啟動五感對空間產生知覺的行為,也是拓展空間相關知識的行動。透過這樣的活動,人類發現了可食用的蘋果,甚至向巴布亞紐幾內亞遷移。活動有時也與發現畫上等號。在A地所看見的風景,不可能與B地看見的風景相同,因此由A地向B地移動,便是一種發現的行為。

  簡單來說,比起在跑步機上複製跑步的動作,我更想在原野上奔跑,更想闖蕩無法起身去目睹的世界。那是順從我體內DNA的命令所做的決定,使我得以脫離長久以來因填鴨式教育與坐著工作而被馴化的生活。追求不受限制的人生,也許更接近我的本性吧。

  這趟中國之旅,是我很早以前就有的想法。在我升上大學二年級,選擇東洋史學系就讀時,開始對中國產生了興趣。只是在當時,大學生不被允許出國旅遊,即使獲得允許,也沒有足夠的旅費。從那時開始,中國這個國家便不斷搔動著我的心。位在朝鮮半島旁,人口要比韓國多上好幾倍的中國,人們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著實令我好奇不已。好比在求學期間,隔壁村有一所學生多達十萬人的學校,不會想去瞧瞧那是什麼樣的學校嗎?更別說那所學校過去還曾經爬牆過來,欺負我校的學生,或者那所學校曾經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名校了。

  七年前完成橫越美國後,我開始準備這趟中國之旅。中國之旅的主題也想好了──「追尋紅色中國」,這將是繼二○○五年出版之《追尋藍色美國(블루 아메리카를 찾아서)》的續作。「藍色美國」是從美國總統選舉時,以藍色標示民主黨候選人勝選州而來,用以象徵勞工、農民的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勝選州,則以紅色標示。特別的是,在美國勞工、農民密集的地方,反倒是被稱於富裕政黨的共和黨候選人占有優勢。《追尋藍色美國》是我走訪實際上為藍色美國,政治上卻是紅色美國的地方,針對美國文化與歷史所撰寫的書。在中國,紅色象徵著社會主義。儘管在引進市場經濟後,從各大媒體接觸到「紅色中國褪色」的說法,我仍想親眼證實社會主義的平等文化與價值究竟還留下多少。

  從平等客觀的角度體察二十一世紀兩大強國的想法,不斷縈繞在我心頭。為了實踐這樣的想法,我開始學習中文。當時在曾經就讀的美國學校旁聽中文課,同時向住家對面的中國大媽學習發音,一切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妻子對我說出這番話:「在孩子求學期間,父親要是有個工作就好了……。」

  密蘇里州(Missouri)哥倫比亞市(Columbia)史密斯頓中學(Smithton Middle School)的孩子導師,曾經向前來參加家長面談的我問道:「您何時從韓國過來的呢?」我心想,明明生活在一起,問的是什麼愚蠢的問題啊。原來孩子在家庭狀況調查表的家長欄上,寫著只和母親同住。是因為身旁朋友的父親,都是教授、律師、醫生之類的身分,所以討厭寫自己的父親待業中嗎?父親以四○歲的年紀來到美國留學,碩士課程結束後,在家遊手好閒,這個情況想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毫不避諱地說出口的。再加上經濟情況也不允許,於是我再度回到韓國工作,當時中學二年級的孩子,也在去年上了大學。呀呼!

  一轉眼就是七年的歲月。對於中國旅行一事,就讀大學的孩子態度轉為全力支持。妻子儘管勉強接受,仍不停追問為什麼非得騎自行車不可。我並不是熱衷自行車的人,只是自行車還算適合作為旅途中移動的工具,所以做了這個決定。當然,用走的也可以。步行不僅可以充分接收空間傳達出的訊息,也具有絕佳的機動性。可以前後左右隨心所欲地變換方向,進退自如,擁有任何動力設備都無法媲美的優點,只是速度太慢。

  步行好比說話。同樣的語言,每個人說出來的話都不一樣。即使按照文法這種語言內在規則說話,音色、音量也不盡相同,有時說出的話不符合文法,有時說出陌生的詞彙,日後竟成為新的單詞。步行也是如此。雖然沿著名為文法的道路前進,每個人的步速、步幅都不盡相同。天底下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步伐。有時偏離了道路,日後竟成為一條新的道路。由此看來,步行正如同說話,是人類普遍的行為,也是特殊的經驗。

  在此,我只是將步行換成了踩自行車。踩自行車並非千篇一律,不僅速度不同,轉速(RMP)也不同。它繼承了步行的多數優點,卻沒有步行的無聊。打個比方,自行車不只是說話,它更像是唱歌。其實在騎自行車旅行的途中,經常不自覺地哼起遺忘許久的歌曲。也許是因為自行車的轉動,就像KTV前奏的曲調吧。風迎面吹來,唱成一首R&B;風在身後飛揚,譜成一段RAP。當然,還有美景從身旁掠過的感受。即使大片風光稍縱即逝,道路的曲折起伏卻更刻骨銘心。身體感受著風的方向與強弱,時而反過來助長風的形成,任憑你自在優遊。騎自行車好比紋身,是將陌生的地點銘刻於肌肉的好辦法。

  妻子不解的是,利用汽車或火車不也可以旅行?而在我看來,利用雙腳以外的動力設備,充其量只是「移動」,不是真正的旅行。我希望從離開家門的那一刻起,每一分每一秒都處在旅行之中,直到結束旅程返家為止。過程中儘管備嘗艱辛,最終仍以歡喜收場的旅行,是我夢寐以求的旅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452392
  • 叢書系列:釀旅人
  • 規格:平裝 / 340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在櫻花紛飛的日子,走一趟中原的「三角路線」】

攤開中國地圖,想在地圖上畫出一條線,卻不知從何下手。該從哪裡走到哪裡,才能橫越整個中國?中心點在哪裡?我完全沒有頭緒。大致看來,西安似乎是中國大陸的中心。如果創世神話由我來寫,我會說這是一個宛如一滴黑墨落在西安,呈不對稱形狀暈開的國家,可見其領土的不規則狀。這滴墨水暈開的外圍,也就是中國大陸的邊境線,長達二萬二八○○公里。

在中國,大陸外形被比喻為一隻雞,而雞心是北京,這麼說來,嘴巴的位置就像咬著狀如兔子的朝鮮半島。我想,這肯定是一隻肥胖的雞。如果單就相似度而提出形狀像雞的主張,那麼在我眼中看來,中國倒像是一隻蟾蜍。我的意思是從西邊來看的話。從中印邊境交界處至崑崙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間的部分,就像是蟾蜍的嘴巴。各位覺得像什麼呢?無論如何,在中國地圖上畫條直線並不容易。

中國的國土面積,可以排得上世界第三、四名。恕我只能這麼模糊地介紹。俄羅斯與加拿大排名世界前兩名,已是無庸置疑的事實,至於第三、四名的地位,仍與美國存在爭議。根據中國政府出版的資料,中國以九六○萬平方公里對美國九三六萬平方公里,面積比美國多出二十四萬平方公里。在英國大英百科全書中,也是以九五七萬比九五二萬的數字,證明中國面積較大。相反地,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世界概況書》(World Factbook)中,卻是以中國九五九萬比美國九八二萬的數字,說明美國面積略(slightly)勝一籌。我特別在意「略勝一籌」這個詞。二十三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比南北韓組成的朝鮮半島實際面積(二二萬二三○○平方公里)還大。因為統計上的差異,決定了朝鮮半島面積的存亡,泱泱大國的土地算法果然與眾不同。

那麼,我們該相信誰的說法?根據聯合國二○○八年的資料,為中國九五九萬對美國九六二萬,顯示美國面積略勝一籌。數字變動較大的原因,在於我們認為固定不變的領土,其實具有流動性,而這個流動性來自於容易蒸發的水。國土內的水面積,也包含在國土總面積內。要連同湖泊或江河等內陸水域一起測量,並不容易。即使是站在現代科技尖端的美國,依然持續透過核算來增加國土面積。美國在一九九○年代後期發表的數字,還只是九三○萬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的水域面積後,國土立刻增加為九八○萬平方公里。該說這是地圖上的開墾國土計劃嗎?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