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誰怕黃禍?!:關於黃禍論的全面性研究(二版)

誰怕黃禍?!:關於黃禍論的全面性研究(二版)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記憶 成了21世紀的新議題
 
  21世紀中國經濟崛起,國際政治上,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更勾起了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記憶,黃禍論又成了當前熱門的議題,引發熱烈的討論。
 
  本書在諸多的黃禍論相關書籍中,是由中國人撰著,除了在研究與寫作上表現了高水準的品質,在角度上也有別於西方學者的研究。

  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記憶,是來自亞洲人種、文明、經濟、政治、資源與環境的威脅。

  「黃禍」也就成為歐洲人對中世紀的一個歷史記憶,它是種族主義的集體優越情懷,在充分運用巨大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優勢之後,西方論述從知識論、人口論、進化論、國民經濟學說、貿易和幣值理論、地緣政治理論,開啟了「黃禍論」東西歷史宣戰之端。

  但此一議題,在中國自50年代以來相關研究上僅止於哥爾維策爾所著的《黃禍論》譯本,以及由呂浦、張振鵾編譯的《「黃禍論」歷史資料選集》一書,與專題論文十餘篇。本書作者因此對於「黃禍論」的歷史背景做了完整系統的研究。

  ※本書原書名《黃禍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福惠


  1945年生,湖北武漢人。華中師範學院歷史系史學碩士,目前任教於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專長領域為近代思想文化史、中日關係史、地域文化史、中日關係史。著有《國情、民性與近代化──以中日文化為中心》(1988)等。
 

目錄

前言
引言
(一)歷史記憶與現實焦慮的倒錯重疊
(二)圍繞「黃禍論」的論辯史
(三)有關「黃禍論」的研究史

1 德國與奧地利的「黃禍論」
2 俄國的「黃禍論」
3 法國及比利時的「黃禍論」
4 英國與澳洲的「黃禍論」
5 美國的排華浪潮與遠東戰略
6 文學作品和電影中的黃種人形象
7 西方社會的不同聲音
8 中國近代報刊的輿論回應
9 辜鴻銘的「文明論」回應
10 孫中山先生的綜合回應
11日本與「黃禍論」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

  「黃禍論」是十九世紀後期在西方主要國家出現的,針對中國和日本的煽動、污衊和詆毀的核心話語之一,一直流行到二戰結束。其敗壞中國人和中國的形象,對中國造成了很大困擾和不良影響。西方國家和日本對「黃禍論」不乏研究,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原西德的海因茨.哥爾維策爾的《黃禍論》(中國有一九六四年商務印書館作為「內部讀物」的譯稿)、美國湯普森的《黃禍論》(未譯成中文)、英國亨斯曼的《中國,是黃禍還是紅色希望》(未譯成中文)、日本橋川文三的《黃禍論》(未譯成中文),是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四本著作。此外有關研究文章更不勝枚舉。不過這些研究成果很少,甚至基本沒有涉及當時中國人的回應情況。

  而在中國,五十年代以來,此一問題的研究幾為空白。出版的資料文獻,也只有兩種一是翻譯過上面提到的哥爾維策爾的《黃禍論》(因是內部讀物,傳播範圍有限),一是呂浦、張振鵾等編譯的《黃禍論歷史資料選輯》(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版)。該書收集了部份國內外有關資料。可以說,對這一問題尚無深入系統的研究(詳見引言中之黃禍論論辯史和黃禍論研究史)。

  作者對此問題關注和研究前後已有七年之久,正是由於這一問題的重要研究價值和學術現狀,該項研究二○○三年被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計畫,本書稿就是這項研究的最終成果,也可以說是迄今中國人自撰的第一本研究「黃禍論」的作品。

  本書稿建立在充分利用中外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國內資料方面,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直到現在的報刊上、專著中有涉及黃禍論者,幾乎全部收齊並作了認真辨別;國外方面,我們在中譯資料外,設法收集各種外文文獻,前面提到的四本代表作中未譯的三本,我們全部找到並做了中譯。因此,在資料的完備性上,有充分的信心。

  書稿的內容,十分之四用於再現和分析近代幾個西方國家喧嚷「黃禍論」的背景、言論及其特色;另十分之四則系統發掘並分析近代中國人對「黃禍論」的各種回應;十分之二寫日本對此問題的關注和反應,這一結構安排,既彌補了外國成果中對「中國回應」的研究不足,又可讓今日的讀者對西方、日本相關情形有所了解,寫作中盡可能集中體現出「黃禍論」這一特定思想文化問題的動態的攻辯過程,並在這種歷史軌跡中尋找思考解決現實問題的策略。

  作者寫作意圖和結論,書稿的具體結構,請參看目錄、引言和結語。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601005
  • 叢書系列:新世紀叢書.文化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5 x 21 x 2.0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引言
 
西方文化的古老源頭有希臘和希伯來精神。而「兩希」精神共同的特色之一是對人類(實指自我)無法避免的「命運」之預言。預言原本是「神啟」或由「祭司」表達出來的對自己可能遭遇厄運的憂患意識,此後西方歷代的「智者」和思想家都帶有這種特徵。所謂「黃禍」就是來自外部災禍的預言;所謂「白種人的衰落」和「歐洲的沒落」,則是出自內部災難的預言。此類預言對於人們的思想影響,並不在於預言實現與否或者以某種變形出現,而是首先在於使人產生憂患和惕怵,或先發制人預杜外部可能出現的所謂災禍,或設法療治自身,提高和改善自己應對災禍的能力。預言、歷史記憶、現實感受三者結合,從消極面來說會使「災禍」的陰影揮之不去;從積極面來說,則有可能轉化為持續不斷的進取力。
 
近現代的西方人既然以支配世界、按照其價值觀安排世界的等級秩序為「使命」,就決定了他們儘管對別人知之不多不深,卻依然要說三道四、指手劃腳。自古希臘開始的「好辯」傳統一脈相承,使得西方的政治領導人和外交家一般都辯才無礙,而現代化的社會更造就了一大批或專門「生產思想」,或以舞文弄墨為職的才俊之士,普及的教育和發達的輿論,更有助於將各種學說、觀點、思想傳播給大眾。這當中當然有許多真知灼見和合理性的價值,但也會有謬誤、偏見和謊言。在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看來是子虛烏有、不值一駁的「黃禍論」,在西方世界卻長期占有一定的市場,其中應有多種原因。
 
「黃禍」由歐洲人對中世紀的一個歷史記憶,在十九世紀後期發展成為引人注目的思想學說,顯然與當時歐美國家各種「學說」的發達有關。閱讀西方有關「黃禍論」的著作或論文,即可發現「黃禍論」者在援引為根本依據或具體問題的分析方法時,廣泛運用和涉及到哲學、歷史學、地理學、社會學、語言學、民族學、心理學、人種學、政治學。具體地說是涉及知識論與思維方法、人性論、人口論、進化論、國民經濟學說、貿易和幣值理論、地緣政治理論,外交學說、軍事與戰爭學說等等。反映出當時的西方不僅具有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優勢,而且也是各種「學說」、思想、輿論的產生和發散中心。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西方掌握了「話語霸權」。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