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心在西藏佛教:西藏佛教認知理論(精裝)

心在西藏佛教:西藏佛教認知理論(精裝)

Mind in Tibetan Buddhism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譯自Lati仁波切口述,而由E. Napper英譯的Mind in Tibetan Buddhism,主要介紹西藏佛教格魯派蔣悲桑佩格西依據印度學者陳那的因明著作《集量論》、法稱的因明著作《釋量論》及無著的阿毘達磨著作《阿毘達磨集論》等,依循隨理行經部宗的觀點,所撰寫的《認知理論要點總集:開新慧眼》。

本書特色

  本書說明了包含心與心所的各種類型認知的分類與定義,對於瞭解佛教的理論與實踐這兩個層面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到達覺悟的過程,就是一個有系統淨化和提昇心靈的過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蔣悲桑佩格西


  大約活動於二十世紀中葉,他是哲蚌寺洛色凌僧院的第七十二任住持,也是西藏流亡政府前總理顙東仁波切的親教師。據說他也曾擔任達賴喇嘛的家庭教師。

拉諦仁波切

  1922年生於西藏康區。早年進入位於拉薩的甘丹寺就讀,獲得格西學位後,繼續在拉薩北邊的密續學院修學,曾任位於南印度Mundgod地區甘丹東頂佛學院的住持,也曾擔任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的侍讀。他是當代格魯派三大寺極為重要的仁波切之一。2010年4月12日圓寂於達蘭薩拉 (Dharamsala)。

譯者簡介

E. Napper/英譯


  畢業於維吉尼亞大學宗教研究所,並在 Jeffrey Hopkins 教授的指導下獲得博士學位。她在印度及美國從拉諦仁波切和其它喇嘛處獲得大量的口傳教法。曾任教於維吉尼亞大學、史丹佛大學和夏威夷大學。她是 Dependent- Arising and Emptiness (Wisdom, 1989)、Mind in Tibetan Buddhism(Snow Lion, 1980, 1981, 1986 )、Fluent Tibetan(Snow Lion, 1993)等書的作者,內容涵蓋了佛教哲學和西藏語言等領域。E. Napper 從1991年開始旅居北印度的達蘭薩拉,推動「西藏尼眾計劃」(Tibetan Nuns Project)並擔任該計畫的共同主持人之一,在幫助西藏尼眾接受僧伽教育方面不遺餘力。此外,她的旅遊足跡遍及整個喜馬拉
雅山區。

廖本聖

  臺灣花蓮人,「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的西藏佛教組專任副教授暨推廣教育中心主任,長期兼任「慈氏學聖典漢譯計畫」主持人暨主校譯者。著有《實用西藏語文法》(法鼓文化,2002);譯有《藏傳佛教的第一堂課》(橡樹林,2006)、《當光亮照破黑暗》(橡樹林,2008)、《從懷疑中覺醒》(橡實文化,2011)、《西藏佛教認知理論》(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2012)、《藏本俱舍新譯——闡明界品第一》(彌勒講堂,2014)、《藏本瑜伽師地論新譯——五識身相應地第一及意地第二》(彌勒講堂,2018)等;合譯有《禪修地圖》(橡樹林,2003)、《生起與圓滿》(橡實文化,2008)、《慈悲與智見》(橡樹林,2009)等。
 
 

目錄

通序及新版序/19
導論/25
一、認知理論的相關背景內容/26
二、翻譯說明與體例/47
三、翻譯的緣起/50
重要書目略語/55
認知理論相關表格/65
一、認知的分類表/66
二、認知的七項分類與七項分類之間的可能性表/71
三、認知的三項分類與三項分類之間的可能性表/72
四、認知的六組二項分類與六組二項分類之間的可能性表/73
五、認知的七項分類與三項分類之間的可能性表/74
六、認知的七項分類與六組二項分類之間的可能性表/75
七、認知的三項分類與六組二項分類之間的可能性表/76
MITB/全文翻譯/79
前言/81
第一部、簡介/85
認知及其類型/94
第二部、翻譯/133
第一章、認知/135
第二章、現前知/145
第三章、比度知與再決知/185
第四章、不瞭解對境的覺知/209
第五章、認知的三項分類/239
第六章、量/247
第七章、認知的其他二項分類/267
MITB 書末注/291
詞彙表/301
參考文獻/323
附錄一、《認知理論要點總集:開新慧眼》藏文木刻本/335
附錄二、《認知理論要點總集:開新慧眼》藏漢對照讀本/341
中文索引/393
外文索引/417
 

導讀

  長久交遊親友各分離,辛勤累積財富身後遺,
  心識旅人遠離身客舍;心捨現世即是佛子行。


--佛子無著賢《佛子行三十七偈》(第4偈)

  一、認知理論的相關背景內容

  究竟離苦得樂

  學習佛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究竟離苦得樂。我們所受的苦有兩方面,一方面來自於生理,而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心理。一般而言,一切有情都或多或少有這兩方面的苦,只是程度的差別而已。就像聖提婆(聖天)在他的《四百論》當中說的:「富貴人家受意苦,貧賤之人從身生,由於身意二種苦,日復一日壞世間。」(II.8)1缺乏財富、受用的窮人有身、心(意)二苦;而富貴人家或許暫無身苦,但是卻有時時擔憂自己財富不保,以及嫉妒別人比自己富有等等意苦。而身、心二苦中,心苦為主。因為只要心苦去除,即使是貧窮之人也能樂天知命;反之,若心苦不除,則即使家財萬貫,亦食不知味、經常擔憂害怕。佛法或許無法立即解決我們的身苦,但是它能徹底解決我們的心苦,達到「身苦心不苦」的境界。而到了聖位菩薩成就「意生身」(yid kyi rang bzhin gyi lus)時,則不僅沒有心苦,連身苦也能斷除。而斷除身、心二苦必須從內心下手,這便是佛法認知理論的價值所在。就像第十四世達賴喇嘛(rGyal ba rin po che,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說的:「所有科學的研究,無論物理學或生物學,都是只在第一聖諦苦諦裡打轉。關於物質的研究,包括所有外在環境,只是研究了我們生命所居住的容器而已。至於容器裡的內涵,有情的生命,則屬於精神領域的研究對象,如心理學、意識、憂傷與業等。我們發現這些可以算是第二聖諦的範圍:集諦。至於第三與第四聖諦:滅苦和成道,都是科學分析之外的領域。」2 從上述內容可以得知,世間學問頂多只能處理苦(苦諦)與苦的來源(集諦)等問題,但對於苦滅(滅諦)與滅苦之道(道諦),則付之闕如。而大多數的人就像寂天在《入菩薩行論》當中所說的:「雖有欲除痛苦心,然卻偏往苦中馳;雖求安樂然因癡,摧毀安樂如滅仇。」(I.28)3無法辨別苦因(煩惱與有漏業)是痛苦(苦苦、壞苦、周遍行苦)的來源,而無漏的善心與善業才是究竟安樂的泉源;此外,也不懂得取善捨惡之法,因此經常事與願違。 如宗喀巴大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4的「中士道次第」當中所說的:「成辦生死之因,雖俱須惑(煩惱)、業,然以煩惱而為上首。若無煩惱,雖有宿業超諸量數,然如種子(比喻業),若無潤澤及其土等(比喻煩惱),定不發芽。如是諸業缺俱有緣(煩惱),亦定不能發苦芽故。又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無間新集,取後有故。如是亦如《釋量論》云:『超度諸有愛(煩惱),非餘業能引,滅盡俱有(煩惱)故。』又云:『若有愛(煩惱),仍當出生故。』是故開示煩惱對治極為重要。」5因為痛苦的源頭來自於我們心中的煩惱,而安樂則源自於我們的善心,因此透過「認知理論」辨認煩惱(包含六根本煩惱與二十隨煩惱等心所)產生的因、煩惱的本質,並加以對治、斷除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究竟離苦得樂這個目標。

  認知是什麼?

  「認知」的定義就是「清淨而明知者」6。其中,「清淨」的意思就如同達賴喇嘛所說的:「在《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佛陀解釋心的本質是清淨的。從這個觀點來說,我們各種惱人的情緒與思想都是外來的,也就是說,這些並非構成心的本質的一部分,因此是可以去除的。」7而關於「明知」,達賴喇嘛則說:「 心的基本性質是清淨的,而能夠認知事物與事件的能力則是心的本能。」8「認知」、「覺知」和「明知」,這三者是同義詞,皆包含心與心所二者。根據不同的觀點,認知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例如從認知的正確與否這個觀點而有「認知的七項分類」;從認知執取的對境不同而有「認知的三項分類」;從認知瞭解對境是否透過自力(例如量與非量知)、進入對境的方式(例如遮遣趨入知與成立趨入知)、或者主與從(心與心所)等等不同角度,而有各種「認知的二項分類」。因此,認知、覺知和明知三者,是包含各種面向心態的最廣義的精神體,也是這本書所要探討及說明的對象。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526616
  • 叢書系列:研究譯注系列
  • 規格:軟精裝 / 448頁 / 17 x 23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