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
  • 定價:500
  • 優惠價:79395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隨著人工生命技術日益成熟,人類是什麼?誰又是後人類?
  後人類時代來臨,人類與機器的關係將大翻轉?
  人工智慧高度發展,人類與機器之間不再存有明顯的界線?

  這是DNA精密計算的時代,是人工智慧即將當道的時代,所謂實體信息已分散在茫茫的信號間,我們對於人類身體曾持有的概念,一度消失於虛擬空間中。某些人對於這樣的變化驚豔不已,但若將這樣的概念落載於電腦程式或人類的大腦想像中,卻變成了星際迷航的科幻風格,令大多數的人驚恐,沉溺於外星怪物在太空艙中沉思的驚怖畫面。

  當我們逐步成為後人類的這段過程中,知名人文學者的N. 凱瑟琳.海爾斯(N. Katherine Hayles在《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書中提出她的精闢見解,將妄想與事實清楚析離,深度研究信息時代的具體現象,成就本書最經典的論述核心。

  在技術、文化研究和文學批評的歷史脈絡下,海爾斯為我們展現出被抹去、被遺忘、被忽略之物,將信息想像成一個無形的實體。她從二戰後的梅西會議控制論談到1952年的控制論愛好者及小說家伯納德•沃爾夫(Bernard Wolfe);從自製的概念談到菲利普•迪克的幻覺與現實的文學探索;從人造生命談及後現代小說,探索人類作為控制論系統的意義。

  凱薩琳.海爾斯橫跨了科技史、文化研究和文學批評,將三個故事的關連編織起來:信息是如何失去其身體的,亦即概念化為與物質形式分離的實體;仿生人文化和技術的建構;以及控制論論述中的自由主義人文主體的解體。從控制論到人工生命的誕生,《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提供了關於你我如何抵達虛擬時代,以及從此處可往何處去不可或缺的記述。

  本書內容橫越數個專業領域,既有學術教科書的深度、文學批評理論的推演,亦有科普類科學史的介紹及大眾科幻作品的分析評論,是延續上個世紀徹底實踐跨文學科學「兩文化」的上乘之作,是本評論者驚嘆為耀眼的奇書(dazzling book)。

本書特色

  ☆後人類時代、人工生命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必讀經典之作!
  ☆勾勒虛實夾雜的後人類景象,梳理各種情境編織成的世界!
  ☆醍醐灌頂,提點探索後人類的感性層面!
  ☆賴淑芳、李偉柏雙譯者專文導讀!

推薦人

  林永隆(清大資工系講座教授、科技部AI創新研究中心辦公室主持人)
  李奭學(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李蔡彥(政大資工系教授)
  賴俊雄(成大外文系特聘教授)
  呂佩穎(高醫大醫學系教授、醫學與人文科主任)

好評推薦

  數位雲起時,二十一世紀物物大相聯,物物大增能,物物大蛻變。人們急忙從AI科技巨變的可能,想像與推論「後人類」。然而,無人可斷定「後人類」。可斷定的是:後人類時代中,科技不再僅是個人工具,不再以人為中心。在虛實交織與迴饋循環中,物的「人化」(圖靈)趨勢無可避免地也將造成人的「物化」。人,遂從萬物的主宰者,逆向往物物相聯中的被主宰物演化。海德格所謂科技本質的「聚置」(Gestell)正大規模地框架此後人類的演化。此書從「成為後人類」的視野,思考未來的人類,更進一步思索人類的未來。原文精彩,譯文精準,值得你我捧書詳讀。--賴俊雄 (成功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這是一個史上重大的計畫,處理了社會和文化方面極端重要的問題。海爾斯結合她絕頂的理論論述能力、調查科學史的小心謹慎、與批評閱讀小說作品的天賦,無人能項其背。--馬克.波斯特(Mark Poster),Cultural History and Postmodernity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凱瑟琳.海爾斯(N. Katherine Hayles)


  N. 凱薩琳.海爾斯寫作本書時任加州大學洛衫磯分校教授,現任杜克大學英文系「詹姆士 .杜克」講座特聘教授(James B. Duke Professor)。她擁有化學及英文高等學歷,著有《我的媽媽是電腦:數位主題和文學文本》,並編輯《混沌與秩序:文學和科學的複雜動態》,皆由芝加哥大學出版。代表作《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HOW WE BECAME THE POSTHUMAN: 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cs)已成為文學、人類學、社會學與媒體學等研究領域崇奉為經典之作。

譯者簡介

賴淑芳

  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人文暨教育學科)合聘教授。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文學博士,曾獲梁實秋文學翻譯獎、台大文學翻譯獎。學術專長為十九世紀英國文學、文學科學、文學翻譯,目前教授維多利亞小說、臺灣文學外譯等課程。
 
李偉柏

  英國愛丁堡大學人工智慧博士,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人工智慧、仿生系統、資料探勘,目前教授人工智慧、資料探勘等課程。
 
 
 

目錄

謝辭
推薦語
導讀
序幕

第一章 朝向具體化的虛擬
第二章 虛擬身體和閃爍標誌
第三章 信息實體之爭:探討自動控制論的梅西會議
第四章 岌岌可危的自由主體性:諾伯特.維納和自動控制焦慮
第五章 從連字符號到拼接:《地獄邊境》(Limbo)中的控制論句法
第六章 自動控制學第二波:從反身性到自我組織
第七章 將真實內外、左右翻轉:菲利普.狄克六零年代中期小說中的邊界研究
第八章 信息的重要性
第九章 人工生命的故事
第十章 虛擬的符號學:映射後人類
第十一章 結論:何謂「成為後人類」?

注釋
索引
 
 

譯者導讀

  凱薩琳.海爾斯的原書(N. Katherine Hayles’s How We Became Posthuman: 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cs,直譯為《我們如何成了後人類:控制學、文學、資訊學中的虛擬身體》)於1999年芝加哥大學出版,對照邁進工業4.0的現今,人工智慧、人工生命、認知科學、巨量資料、物聯網領域最新研究發展與趨勢而言,雖說是較早之作,但作者整理後人類論述之歷史脈絡、切中關鍵議題、對承先啟後驅勢之掌握,開創後人類研究與理論功不可沒,至今已是後人類論述必讀之經典。作者探討機器/人類界面、主觀性、仿生控制三波發展期等議題,提供數位時代對人、機器與環境之間關係之省思。本書內容橫越數個專業領域,既有學術教科書的深度、文學批評理論的推演,亦有科普類科學史的介紹及大眾科幻作品的分析評論,是延續上個世紀徹底實踐跨文學科學「兩文化」的上乘之作,被評論者驚嘆為耀眼的奇書(dazzling book)。
  
  在西方思想上,文學/科學兩文化關係探討從十九世紀以降已是經典議題。從1880年代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與阿諾(Matthew Arnold)之「兩文化論戰」(Two Culture Debates),到上世紀1959~1962年間李維斯(F. R. Leavis)和斯諾(C. P. Snow)延續論戰,兩位譯者過去曾著文〈科技與文學〉探討。進入1990年代,呼應這股反思,有所謂「第三文化」興起。約翰.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於1995年出版的《第三文化》(The Third Culture),倡導科學家將科學思想與大眾共享,創造「第三文化」來驅動時代新概念,這也是他所謂的「新人文主義」,將科學新知如分子生物、基因工程、人工智慧、人工生命、混沌理論等等納入為文化新概念。著手翻譯這部作品,我們意在順應這股新人文主義風潮,並且在當前全球人工智慧AI大浪潮衝擊下,臺灣尚在摸索研發方向,但已依實用主義方針,急欲以半導體利基搶灘,渴望發展金融科技與醫療實務應用,希望藉引介本書來提供一點從文學科技兩端整合的、基礎的、理論的參考。
  
  凱薩琳.海爾斯本身擁有跨文學科學的教育背景。她在大學時主修化學,並於1969年得到加州理工大學化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任美國生物醫學器材公司(Beckman Instrument Company)化學研究顧問。她繼而轉向攻讀文學,先後取得密西根大學文學碩士(1970)與博士學位(1977)。海爾斯著作本書時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文學系教授,目前為杜克大學文學系教授。她的後人類論述橫跨不同學門,將電腦和控制科學、神經科學、認知科學、語言學、人類學、心理學、動物行為學等研究納入範疇,研究對象亦囊括極專業的人工智慧及機器人課程與研究,從大腦與感測訊號處理、生物調控模型的建立、自我調控機制的設計、自然現象的模擬,到實體機器人的建造、人機互動模式建立、知識表示及推理。相較於臺灣目前人工智慧倚重資訊工程、自動化或電機控制學門,著重硬體發展,我們期待這類系統化思想建構,與人文學門的融合。作者既然是實踐文學與科學跨學科背景,故翻譯工作由兩方面領域專長學者合譯:譯者一人專長在中英翻譯與文學翻譯;另一人的專長在人工生命、特別是自我演化機器人學。前者有研究十九世紀科學論述經驗,從事翻譯研究及教學;後者有機器人學理背景與實體和虛擬設計實際經驗。
  
  現今,人們可從科學、醫學、心理學、文學與文化研究、宗教、哲學、倫理學、社會學、藝術等各個不同面向來思考我們正在經歷的後人類世界。後人類領域發酵熟成。2017年劍橋大學最新出版之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iterature and the Posthuman先按照年代看從中世紀、浪漫時期、現代一路到後現代文學中的後人類想像,整理相關文獻探討,再來又分文類(科幻、傳記、電影、網路文學)、最後分主題(非人類、身體、物件技術、未來等)探討,可謂是最好的入門手冊。臺灣本地亦與西方呼應,產生不少在地後人類論述作品,臺大廖朝陽教授於2007年在《中外文學》發表論文,引領風潮,他從增能輔助的觀點對武俠敘事傳統進行省思,探討電影《功夫》(周星馳導演)的武術作為身體控御技術如何重建個體對他界的存認,跨越人、非人的控御框架下發展以互卸為主的對外應接模式,形成機器控御學轉向,又全球化時期「風險社會」下無規律成為常態的現象。自此各校學者更是紛紛投入耕耘,運用後人類概念在各自關注的場域上,閱讀不同作家文本、各種文類與次文類,例如臺大黃宗慧教授從後人類觀點,在動物與社會學上探討人與動物關係、動物倫理等議題;師大黃涵榆教授探討後人類科技文化中恐懼、生命政治、附魔等主題,亦佐以後拉岡精神分析大師紀傑克(Slavoj Žižek)思想,來進行理論批判;中興大學邱貴芬對臺灣紀錄片爬梳檢視,同校的李順興教授以後人類視角探討新舊媒體交織、比較等研究媒體、數位文學等主題,以及林建光教授反思後人類主義研究之今昔,利用英國當代後人類文本處理涉及之政治社會、美學、藝術等問題,更回頭從後人類視角研討八○年代臺灣科幻小說;高雄師範大學楊乃女教授從心理分析理論家如佛洛伊德與拉岡對亂倫禁忌的看法,討論有關性的議題如無性生殖,探討增能輔助與倫理主體之關係;東吳大學蘇秋華以後人類觀點,循海德格到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的思想脈絡,針對斯氏之可程式性及其後人類論述之潛能做出回應,剖析十九世紀魔術舞臺運用光學與電磁技術(具非真特質),銜接轉向現代電影。《賽伯格與後人類主義》(2014)收錄上述一些學者精彩的作品。臺大教授廖勇超亦挾後人類觀點探討日本動漫科幻作品中的後人類倫理。限於篇幅,此處僅舉一些例子。另外在藝術領域及創作上也出現一些後人類觀點作品,如臺北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輔大應用美術學系所、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紛紛有應用後人類理論的學位論文(請參見以下書目)。我們清楚看出本地學界受後人類理論啟發,勇於嘗試,蔚為一股充分運用後人類理論,除西洋文學文化外,更來檢視東亞流行文化的研究風潮。未出版之大學碩博士生論文,尤其自2014年本書翻譯計畫執行的幾年間,後人類論述和其他類似的跨學科論述不斷出現,可說百花齊放,從以下所羅列的書目,尤其看出近年來臺灣在後人類教育開枝散葉的景象。
  
  以上可見臺灣本地大專院校師生在後人類文化概念上展現的動能與學術貢獻。雖原著屬於較為學術性的圖書,但是譯者們仍然希望產生易讀易懂的經典中譯本,在許多地方和翻譯選擇上,儘量不設限讀者於人文學科,特別設想外文學門背景較熟稔理論術語的師生以外的讀者也可及的範圍,故本譯著更希望幫助在地普羅讀者,能跨學科了解如「後人類」、「仿生控制」等議題之歷史、哲學、理論背景,即使無文學理論背景者,也能一窺究竟,從這基礎論述,來理解我們所處的數位世界和智慧機器時代,迎向人機共存的社會。
  
  如上述後人類研究涵蓋範圍廣大,本書重點包含控制論(cybernetics,指「生物體或機器中溝通和控制的理論或研究」)與機器人學。robot這個字源自捷克語robota,首度出現在卡雷爾.恰佩克(Karel Kapek)1920年的劇本R.U.R.(Rossum’s Universal Robots,1920)。學者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在1980年代倡導以模仿自然界生物體來建造機器人,改變傳統之機器人設計哲學,無論從結構或行為上,都以自然界生物體為模範。歷經三十餘年以來,人們對於此急遽發展的智慧控制領域,從機器人、人機合體人(Cyborg),到運用雲端技術和穿戴式與植入式智慧型電子裝置,種種體內、體外進行的人機合體。因人工智慧高度發展,使人與機器界限越來越模糊,終結人類時代的思維在在刺激更多人文省思,有一系列著作:例如打造會思考的機器,或智慧機器人對人類的影響(夢魘式負面影響、機器人取代人類、奪走工作機會),或人與機器人共生共存社會關係,和這關係激發的道德省思,或如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所推導的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的感覺的假設,也是甫出版的馬克斯.泰格馬克(Max Tegmark)的Life 3.0: 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7年8月)、保羅.杜莫契爾(Paul Dumouchel)與Luids Damiano的Living with Robots(2017年11月)。上述一系列著作顯現人類看待機器人從預期到恐懼,再到接受並預期在共同生活空間建立秩序,當今人類物種與機器依然不斷的演化中,從科技、生活、到社會與倫理道德的種種,已然蔚為你我切身相關、刻不容緩的火熱議題。

  我們已經成為後人類!

  回到海爾斯當年使用過去式became來表示我們已經成為後人類,這對於不少人而言,無疑是相當震撼的宣告。到底何謂「後人類」呢?
  
  在她之前,據牛津科幻小說字典記載,posthuman這個字最早出現於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1985年的小說(posthumanism、posthumanity亦出現於同本小說)。結合了自動控制機器與生物有機體的cyborg(cybernetic organism的簡寫),人機合體人,音譯為賽博格(又稱電子人、機械化人、改造人、生化人、等),指任何混合了有機體與電子機器的生物,該定義更是早在1960年〈紐約時報〉已出現,後也陸續出現在幾部小說中。半人半機器的人機合體人當然是進入人類生活的「後人類」。
  
  耶魯大學人類學家及女性主義者丹娜.海勒威(Donna Jeanne Haraway)教授,在1988年發表對海爾斯等人影響力甚巨的文章〈人機合體人宣言:二十世紀晚期之科學、技術、社會學的女性主義〉(Manifesto for Cyborg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1980s)中,提出人類與機器逐漸模糊的分界,並宣揚流動的主體身分。既然顛覆了過去固定的人類主體,後人類觀念逐漸浮現、濫觴。如此發展了「後生物學」(postbiology)的範疇,這是有機生物為能適應更惡劣的和過度開發的當代環境繼續生存,結合生物演化與人類技術以突破身體限制所發展的一套系統。在此系統中,有機生物不斷演化身體構造,發展了能承載人類技術物的載體,用延伸及結合如同義肢的構造,以適應和克服環境。哈拉韋在二十世紀末,更將「生物控制論」連結到女性主義的性別政治議題,主張跨族群、國家與性別的類同政治(politics of affinity)取代舊有的「身分政治」(identity politics)。例如在本書中第五章舉伯納德.沃爾夫小說《地獄邊境》(Limbo)以闡明控制論如何重建的人類身體,將自動控制的拼接並置於附屬肢體與軀幹連接來看,又牽涉性別身體領域受到質疑的性別政治議題。沃爾夫和大衛.威爾斯(David Wills)將概念引申到寫作,談書寫合併(conflation)問題。威爾斯《義肢》書中視寫作為作者身體向外界延展的方法,就像技術輔助,與他連結如同義肢般地運作(見本書第五章)。
  
  海爾斯指的「後人類」,其實是一種概念。深受哈拉韋影響,海爾斯的後人類思想,指向「開闢新思維方式以思考人類意義那振奮人心的願景」,相信人類是「新的文化配置」(new kinds of cultural configurations),並質疑「一個穩定的、連貫的自我,足以見證一個穩定一致的真實」(a stable, coherent self that could witness and testify to a stable, coherent reality)的舊想法(原文285頁)。換言之,本書在在昭示所謂成為後人類,應該不只是成為人機合體人(cyborgs),不只是她在第九章提到的、如多數人相信就是「將義肢裝置植入人的身體」的狹義定義,而是「意味著想像人類為信息處理機,特別是智慧型電腦,具有基本類似其他種類的信息處理機器」,問題不在我們是否會成為後人類,「因為後人類早已經在此」,她的意思是我們一直都是後人類,問題在於我們即將成為何種後人類(原文246頁)。所以在從後人類觀點看,「存在的身體和電腦模擬、控制論機制和生物體,機器人目的論(teleology)和人類目標之間,沒有本質上的不同或絕對的分野」(原文第3頁)。林建光教授在《人文社會科學簡訊》上有篇前瞻學術議題的深入報導,中文他針對後人類議題點出海爾斯撰寫此書的「企圖」:「企圖在去身體化與強調『離身性』(disembodiment)的時代氛圍中找回身體與『即身性』(embodiment)的位置與重要性」;同時,「海爾思的後人類書寫政治即是企圖將『人』視為生活在即身世界與即身文字裡的即身後人類(24)」。
  
  本書分為十一個章節。海爾斯非常有系統的,以科學家冷靜的思路、文學批評家流暢的文筆,訴說後人類三個彼此緊緊相連的核心主題故事:有關信息如何失去了它的身體、人機合體人如何在戰後的年代成為技術的人造物和文化表徵,以及人類如何成為了後人類。在本書開卷第一章,交待了她受莫拉維克(Hans Moravec)「將人類意識下載至電腦中」、將心靈能從身體分離出來的想法啟發,而著手本書。接著她相當清晰地羅列定義「何為後人類」的四個重點假說:後人類觀點視信息模式的重要性高於物質例證,實體化非生命必要的;意識為人類主體身分的所在;身體是原始的、我們最早學會控制的義肢,因此用其他義肢擴展或取代更換,只是延續我們出生前已經開始的進化過程;後人類重新配置人類,故可和智慧機器無縫接合(原文2-3頁)。就時序來看,全書追溯自動控制學三波發展,各自有核心概念:第一波是從1945到1960年,以「恆定狀態」(homeostasis)為重點;第二波大約從1960到1980年代,主要圍繞著的「反身關係」(reflexivity)議題;第三波從1980年迄今,強調「虛擬」(virtuality)概念(原文第6頁)。以上三波概念和科學理論分別在第三、六、九章討論;第四、八、十章是理論的特定應用,分別為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的作品、磁帶錄音技術和人機互動主題。這三個部分都涵蓋了與科學理論和控制論技術同時期發展的文學文本章節(第五、七、十章)。
  
  在首章,她從梅西會議與會者談起,逐一歸納介紹三波自動控制論朝後人類發展的過程,將信息視為模式而不與特定實例綁在一起,可在時空中自由旅行。在第二、三、四章中,她探討第一點有關「信息如何失去了它的身體」的假說。這部份整理二十世紀期間、二次世界大戰戰後信息與自動控制學說的沿革史,說明解釋信息在網路中流動的概念與信息理論的演進發展。在第二章中,她將當代小說所呈現的世界、文字處理中隱含的表意模型、和信息技術互動所造成的實體化經驗等編織在一起。她用閃爍意符(flickering signifers)來指稱信息學的波動影響下代碼以及所代表的主體的變動。於是按模式和隨機性,意符運作,不再被視為單個標記,而是「存在一連串彈性標記,由相關代碼指定的任意關係綁定在一起」(原文31頁)。這閃爍的表意「將語言與人類面對後人類的象徵時刻產生的心理動態性結合在一起」(原文32頁)。第三章回顧從1943年起前後九次梅西會議幾位與會科學家,從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維納、夏農(Claude Shannon)、莫拉維克、麥卡洛克(Warren McCulloch)、米德(Margaret Mead)、皮茨(Walter Pitts)等人提出的主張,追溯梅西時期結束後反身認識論的發展、調整修改為第二波控制論的科學知識,例如對反身性觀點的種種精彩辯論。本章一方面記載一段科學史,一方面透過這些科學家的辯證,提出信息超越物質性的研究論述。信息具體化了,人類可被視為信息流。假設我們能理解外界世界的複雜性,只是因為建構內在世界的法則同樣也是有差異和複雜的。在這意義上,我們每個人是自己的象徵,世界是相連結的,建構為一元論單一的系統。這章最後,作者轉而聚焦討論會議紀錄的祕書珍妮特.佛里德的角色,她以轉錄技術謄寫保存會議紀錄,這是準備朝向下一個革命性的想法。第四章從維納的機率研究談起,他運用溝通、類比、邊界的研究,為新的控制論領域提供議題,朝向取代自由人本主義的自我。本章後半將熵與信息關聯起來,維納仍欲保護自由人本主義而對控制論產生的一些焦慮,尤其是戰後對控制論軍事潛能的擔憂和情色焦慮。
  
  第五、六、七章探討第二個主題故事,即人機合體人如何成為技術的或象徵的圖像。事實上,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使用人工關節、人造皮膚、心跳節律器等醫藥方面的身體植入,更為象徵性地,有使用電腦鍵盤、電玩等延展身體,在在都讓人類成為人機合體。第五章以概念小說《地獄邊境》(Limbo)為例,借這本緊隨維納思想的小說中對人機合體的夢魘式想像和關聯到的真實技術,驗證人機合體人確實存在現今社會,並反映作者對人機合體人革命性潛能的焦慮。(未完)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72693
  • 叢書系列:文化思潮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7 x 23 x 2.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書展活動

 

內容連載

序幕
 
你獨處一室,昏暗中僅有兩部電腦終端機微微閃爍著光。你用它們和另一個房間中兩個看不見的個體聯繫,僅憑兩者對你所提問的回應來判斷是男或女。或者說,按照艾倫.圖靈(Alan Turing)在1950年經典論文〈電腦機器與智慧〉(Computer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所提議的著名「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來判定何者是人、何者是機器。其中一個個體想幫你做出正確猜測,圖靈指出,他(或她、或它﹚的最佳策略也許就是忠實地回答你的問題。另一個個體想誤導你,以顯示在你的終端機上的文字,試圖複製其他個體的特徵。你的工作是提出問題,以便將實體事實從言語表現區分出來。圖靈認為,若無法分辨有智慧的機器和有智慧的人類,你的失誤就證明了機器能思考。
 
在此電腦時代的初始時刻,去除實體化(the erasure of embodiment)後,「智慧」成為正式操控符號的特性,而非人類生命世界中的行為。「圖靈測試」(Turing test)為未來三十年的人工智慧確立了議題。研究者為了推動完成會思考的機器,一遍又一遍地執行圖靈測驗核心的去實體化,而信息模式正式產生和操控才是最要緊的。依照克勞德.夏農(Claude Shannon)和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正規化定義信息,有助於推進將信息概念化為實體的過程,這和攜帶這些信息的基底不同。此種表達方式是將信息視為一種無形的、流體的一小步,可在不同基底間流動,而不流失其意義或形式。繼圖靈之後約四十年,漢斯.莫拉維克(Hans Moravec)寫道,人類的身分在本質上是一種信息的模式,而非實體化的表現。他主張人類意識可以下載到電腦上來呈現,他想像出一個場景來表明,原則上這是行得通的。如果可以的話,我且稱之為「莫拉維克測試」,這是圖靈測試在邏輯上的繼承者。「圖靈測試」是設計來驗證機器可以執行過去認為是人類心智所獨有的思考,「莫拉維克測試」則設計來驗證機器可以成為人類意識之儲藏所――機器可以為所有實用目的而變成了人類,這意味你是人機合體人(cyborg),而人機合體人是你。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用一代人的努力終結氣候危機《再生》|自然科普展7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