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食遇美國:固執台妹的異鄉冒險

食遇美國:固執台妹的異鄉冒險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Corrinne表示,她必須要坦白說──
  美國沒有想像中那麼好混。
  剛嫁去美國的第一個禮拜,她什麼都不習慣。


  本書不是食譜,而是一本私房日記。
  用三十二篇故事,紀錄從巴爾的摩到佛羅里達的居美生活,
  完整呈現出Corrinne在異國打拚的點點滴滴。

  三百六十五個日子過去了,還沒在美國發光發熱的Corrinne憑藉對食物及異國文化的熱情與執著,一天天和這個國家更靠近,一步步往夢想更邁進。

  她將一連串的經歷濃縮在其妙筆生花與幽默諧趣中,細細品味字裡行間所飄出的智慧香氣,你會看見Corrinne以食遇美國的心路歷程,你會被這位固執台妹在面對多重挑戰時的堅定勇敢所激勵;你能感受Corrinne與家人之間的相知相惜,你能隨著固執台妹的這趟浪漫冒險一起學著知足懂得感恩。這本書既能使你的味蕾滿足,也能使你的心靈富足。所以,快跟著Corrinne來一場精彩絕倫又美味可口的盛宴吧!

  她的異鄉冒險是要告訴你──
  Cross Cultural Romance不是你們想得那麼膚淺!
  她不崇洋媚外,也沒有所謂的美國夢。


  她有的是一份踏實,踏實地在有限的生命裡接受更多的挑戰、迎接更多的變化,成為一個有說不完的故事的人。

  她有的是一股熱情,熱情地製作點心,用點心點綴日常生活、用點心打造繽紛美好。

  從台灣移居到美國,她逐漸體悟到──
  製作「有故事」的點心比製作「漂亮」的點心更有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Corrinne


  1988年台灣台北出生,二十九年來沒離開過家的正宗台妹,個性固執又不切實際,或者用好聽點的說法──天真浪漫。

  喜歡書寫生活,喜歡煮也喜歡吃,前幾年愛上烘焙後,更常常窩在烤箱前築著甜點夢。

  因為一場異國婚姻,決定離開待了六年的電信業,向待了大半輩子的舒適圈說再見,帶著好幾箱的烘焙器材遠走高飛至太平洋的另一端,立志要到異鄉好好打拚一番。
 
 

目錄

作者序
 
編者序
 
ch01 我是義大利人,我不需要食譜
第一餐:金槍鮪魚taco &新鮮蕃茄莎莎醬(Ahi Tuna Taco & Pico de Gallo)
 
ch02 敦親睦鄰與重建信心的重要性
第二餐:南方桃子塔(Peach Cobbler Tart)
 
ch03 思鄉情濃
第三餐:荷包蛋(Over-Easy)
 
ch04 美國婆婆台灣媳
第四餐:林茲果醬餅乾(Linzer Cookies)
 
ch05 相愛容易相處難
第五餐:紅醬地瓜麵疙瘩(Sweet Potato Gnocchi with Tomato Sauce)
 
ch06 純素料理界的超級食物
第六餐:Pita餅與鷹嘴豆泥(Pita & Hummus)
 
ch07 學會放下不必要的執著
第七餐:法式白巧克力檸檬塔(White Chocolate Lemon Tart)
 
ch08 歡迎登上殘酷舞台
第八餐:佛羅倫汀杏仁餅乾(Florentine Almond Cookies)
 
ch09 戀愛靠激情,婚姻靠經營
第九餐:甜甜圈(Donuts)
 
ch10 學著把每一天當做是借來的
第十餐:可可香蕉塔(Chocolate & Banana Tart)
 
ch11 愛和布朗尼,永遠都不嫌多
第十一餐:布朗尼(Brownie)
 
ch12 擁有一份無敵的家傳食譜讓義大利女人更有魅力
第十二餐:義大利杏仁新月餅乾(Italian Almond Crescent Cookies)
 
ch13 從2歲到90歲都能擁有的超能力
第十三餐:平底鍋煎鬆餅(Old-Fashioned Pancakes)
 
ch14 婚姻帶來的改變
第十四餐:美式巧克力餅乾(Chocolate Chip Cookies)
 
ch15 見一面,少一面
第十五餐:肉桂蘋果塔(Cinnamon Apple Tart)
 
ch16 順應環境而生的新家鄉味
第十六餐:美式中國菜(American Chinese Food)
 
ch17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第十七餐:紅豆湯圓與台灣小吃(Red Bean Paste Tangyun and Taiwanese Street Food)
 
ch18 餐桌上談佳節傳統
第十八餐:蛋奶酒與潘納朵尼麵包(Eggnog &Panettone)
 
ch19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真諦
第十九餐:聖誕大餐(Christmas Dinner)
 
ch20 與枕邊人的早餐辯論
第二十餐:蔥抓餅(Scallion Pancake)
 
ch21 這個吃了對男人很好哦!
第二十一餐:韭菜盒子(Fried Chinese Chive Pocket)
 
ch22 踏出求職的第一步
第二十二餐:草莓生乳酪蛋糕(Strawberry Raw Cheese Cake)
 
ch23 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
第二十三餐:聖多諾黑泡芙塔(SaintHonore)
 
ch24 不將就的人生
第二十四餐:希臘千層核桃酥派(Baklava)
 
ch25 烘焙要精準,料理憑感覺
第二十五餐:克拉芙提(Clafoutis)
 
ch26 飄洋過海只為了變成一個有故事的人
第二十六餐:義式薄皮披薩(Thin Crust Pizza)
 
ch27 兩分鐘的事
第二十七餐:招牌番茄紅醬(Signature Marinara Sauce)
 
ch28 法國口音的魅力
第二十八餐:玫瑰帕林內糖(Rose Praline)
 
ch29 補子彈的人
第二十九餐:法式三明治(French Style Cheese Sandwiches)
 
ch30 該重新排列組合的人生優先順序
第三十餐:Nutella餅乾(Nutella Crunch Cookies)
 
ch31 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三十一餐:瑪格麗特披薩(Pizza Margarita)
 
ch32 新的旅程
第三十二餐:熱壓古巴三明治(Pressed Cuban)
 

作者序

  一年以前,提著一大一小兩咖行李箱,我滿懷夢想地來到美國,追逐我的美國夢——

  然而,事情沒有想像中的順遂,不論是新手人妻的身分,還是無業遊民的身分,都讓我無所適從。我想,我大概不是能在家裡悠哉當貴婦的料吧!不勞動勞動,總覺得手癢,於是廚房變成了我忙碌的所在,也是能夠寄託心靈的空間。

  每一天,我在異國的小廚房裡做著自己喜歡的烘焙,學著以前從沒吃過的美國菜,偶爾思鄉情濃,也會想盡辦法複製台灣味。洗手作羹湯並非我一人的特權,我的先生——保羅——也常跟我在廚房裡較勁廚藝。透過各種菜色,我一邊記錄著美國生活的點點滴滴;透過這些書寫,多少安慰自己遠離家鄉寂寞的心情。

  在美國的生活並不容易,即使我的英語溝通能力還算可以,許多的文化差異、衝擊並不是「會說英文」就能排解的。這一年中的成長和波折,從無業到終於能夠開始投履歷找工作,從開始面試到找到工作,從第一份工作到下一份工作⋯⋯就這樣一晃眼,一年過去了,雖然依舊思念台灣,但我對美國這塊土地也漸漸有了感情。我感謝這一年裡曾出現在我生活中的人,我的先生、我的公婆、我的朋友、我的老闆,我從一個嘴饞了只想著來碗滷肉飯、貢丸湯的台妹,晉升成一個每到週二就會自動到taco店報到,買一份taco Tuesday deal的新移民;也從討厭和人在電話裡打交道(因為總是聽不清楚對方在咕噥什麼),轉變到可以惡狠狠地斥退詐騙集團。

  從自家廚房,到工作場合中的廚房,從業餘到職業,我的廚藝從中式慢慢擴張到西式,版圖從做飯給自己和老公吃,到給顧客吃,在與客人的互動中,我的自信心又漸漸地回來了。每一次把餐點遞給客人,餵飽一副疲累饑餓的腸胃,我的心中就有著無限的滿足。

  雖然這不是一本食譜書,但這是一本私房日記,一本記載著我在異國打拚的日記,一個人遠渡重洋,每當夜幕低垂或者遭逢挫折而心情沮喪時,我總不敢隨便地打電話回家訴苦——一想到這世界上、這塊土地上還有很多像我一樣離鄉背井的人,便不敢輕易地放棄。寫一些文章,串連我與台灣親朋好友的情感;寫一些文章,也以此與和我有相同境遇的遊子們互相安慰。不敢說自己有多好的文筆,僅希望能透過最平凡的事物,最真實的經歷,帶給自己和別人一點啟發、一點共鳴。

  最後,謝謝本書的編輯,謝謝閱讀這些文章的讀者們,你們都是我的伯樂和知音,是我一個台妹在美國奮鬥的動力之一。這場旅程還在繼續,而我也會一直寫、一直寫下去!

編者序

  該怎麼跟讀者說明這本書是如何創生的呢?

  也許,要先從我跟Corrinne的緣分開始說起……

  Corrinne是我幼稚園的同班同學,拍完幼稚園的畢業照,參加完幼稚園的畢業典禮,我們就沒有再同班過,即使我們就讀同一所小學、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學。

  雖然我們早已建立Facebook好友關係,卻一直都沒有透過Facebook重新見上彼此的Face,甚至,我們沒在網路上聊過,也很少看彼此的動態。

  直到某一年,共同好友買了Corrinne自製的蛋糕,我已不記得買的是老奶奶檸檬塔還是草莓蛋糕,但我記得,我就是從那時開始關注Corrinne和她的蛋糕。

  一開始,當然是為了買Corrinne的蛋糕來為家人慶祝,所以開啟了我和Corrinne的對話,只是那時我們的關係是製作蛋糕的老闆和想買蛋糕的客人。

  雖然後來蛋糕沒買成,但我已成為關注Corrinne圖文的小粉絲。

  後來,我到出版社工作,想起她那些美麗的甜點圖片和發人深省的短文,我決定用另一種身分重新和Corrinne聯繫,於是,我們變成了編輯與作者的關係。

  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我看著Corrinne從OL變為人妻,看著她從台灣移居到美國,我們周遭的一切都在改變,不變的是她積極樂觀的個性、堅持創作並持續製作美味食物的堅定態度。

  身處在網友們總是嘲笑台女如何重洋媚外的氛圍中,我衷心希望能透過這本書讓大眾知道──Cross Cultural Romance不是你們想得那麼膚淺!

  當然不排除會有網友們說的那些情況,但是就現實面來說,Corrinne也好,我嫁到日本、北京、新加坡的朋友們也好,她們都是非常堅強、很有能力的女性,她們不崇洋媚外,她們有足夠的能力把自己照顧好,只是緣分來臨,她們在面臨抉擇與取捨時,比我們多了份果斷和勇氣。在國外的生活其實非常艱辛,面對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必須用不那麼熟練的語言在不那麼熟悉的環境中生存,身邊沒有幾個親近的家人和朋友可以訴苦,我相信這不是一直待在舒適圈裡的我們能夠體會的。

  所以,我很感謝Corrinne願意將居美的生活用如此俏皮可愛的方式展現出來,用她的妙筆生花,用她的諧趣幽默,將圓融的智慧透過字裡行間傳達給讀者。

  這本書不是食譜,不是要教讀者如何製作點心,而是要教讀者如何調適生活、規劃生涯,無論讀者是否是在外遊子,相信都能從中汲取樂活養分,為平凡的生活營造出無限的繽紛美好。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44815
  • 叢書系列:好心情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5 x 21 x 0.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ch07 學會放下不必要的執著
第七餐:法式白巧克力檸檬塔(White Chocolate Lemon Tart)


我接到了一個訂單。

第一個訂單耶!還是送長輩的。受人之託、誠惶誠恐,我從前幾天就開始苦思要怎麼做。

指定內容是檸檬塔,因為要幫長輩慶生,不要任何的蛋白霜裝飾,也不要太酸,檸檬餡要做的比之前的版本更凝固一點。

檸檬塔我做過,對方的要求也不算太難。我只是一直在想⋯⋯在沒有蛋白霜裝飾的狀況下,要怎麼樣才能讓人一眼就看出這不是超市或連鎖蛋糕店買的?要怎麼樣才能在最簡單平凡之中展現出特色?

不要那麼酸⋯⋯是不是可以搭配其他水果?像是鳳梨、百香果,那要怎麼做出不同層次的口感?在檸檬蛋奶餡上疊一層慕斯?還是果凍?

我腦力激盪了好久。

今天做好兩個塔皮(一個交貨用,一個預備用),填入檸檬餡,另外也做了蜂蜜檸檬果凍,只是還沒想好怎麼搭配。

老公下班回家,問我打算怎麼收尾,我大概跟他描述了一下我的創意,老公想了想,建議我:「這個塔是要做給老人的,老人就是想吃最單純、簡單的味道,太多的創意也許不是他們想要的。你做這些年輕人會覺得特別,但是老人會覺得奇怪。」

我沈默了,窩回沙發沮喪了半小時之久。唉!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創意,是我想了好久好久才想出來的⋯⋯

回到廚房,看著做好的蜂蜜檸檬果凍片,想想他們的點綴效果其實沒有我想像中那樣好,所以就捨棄不用了。

我很喜歡自己用馬卡龍做檸檬塔的裝飾,然而,仔細想想,老公說的也沒錯。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我很想展現我的創意,但對方的要求就是一個新鮮、單純、用心製作的檸檬塔。

好多年前,我帶阿公阿嬤去吃法式料理嚐鮮(法式餐廳並不便宜,荷包整個大失血),那法國菜可稀奇了,有冷湯、分子料理,上菜還會噴乾冰呢!

結果花了大筆鈔票,卻被兩老嫌到不行,直說吃不飽又難吃。

隔天,我們去吃了土雞城,換阿公阿嬤請我吃飯,不是什麼精緻料理,但全家吃得很開心。

回想那一餐,我知道自己執著錯方向了。

我的目的應該是讓享用的人感受到幸福,而不是看我炫技。我可以花好幾天把我會的全部運用上而做出一個最特別的蛋糕,也可以為對方做一個最簡單純樸的美味。符合對方的需求才是成功的,對吧!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生活風格、飲食、旅遊、親子教養】高木直子新作《便當實驗室開張》!跟著高木直子一起回憶屬於她的便當記憶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