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巡心者(上下冊套書)

巡心者(上下冊套書)

Mindwalker & Mindstormer

  • 定價:800
  • 優惠價:972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68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受創失常的心靈,是這個世界嚴密監控的全民公敵。
為了修復你,我會進入你的腦海、抹消令你憤怒痛苦的傷痕,
但是,刪除創傷後留下的空白,也可能填進更黑暗的噩夢……

《最好別想起》的創傷治療倫理爭議+《記憶傳承人》的烏托邦律法辯證
★《衛報》書評:「與眾不同的反烏托邦科幻小說。令人真心擔憂我們未來的科技究竟會往何處發展。」
★科克斯書評:「兼顧劇情與議題,令讀者省思『完整的人格』的定義與條件。」



※套書內含全系列上下二冊:

《巡心者I:甦醒》

「我宣誓盡力維護國家的安全,保持警戒;
只要周圍任何人表現出精神疾病的跡象,立刻通報;
隨時維持健康心智,遠離負面思維,令過去的暴行永不重演。」

在未來世界,經過諸多暴力犯罪與恐怖攻擊的慘痛教訓,人們發現唯有確保全民心理狀態健康、不受創傷與疾患的扭曲,安全與和平才得以維繫。於是,「神經科技倫理學會」負責為全體國民的精神穩定狀態進行監測和分級,並且發展出「記憶治療」的技術:受過專門訓練的「巡心者」經由腦波掃瞄儀器進入患者的意識,探測、鎖定、並刪除對方的創傷記憶,藉此避免患者的失控情緒惡化為精神疾病、甚或傷人傷己。

十七歲的蓮恩是一名正在接受訓練的巡心者,她的父親就是記憶治療技術的發明者之一,但在執行過無數次療程、「親身體驗」過眾多患者最痛苦的記憶後,他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自殺了。深受父親影響的蓮恩,努力想要成為優秀的巡心者以幫助他人,卻也下意識地壓抑情感、避免與患者交流,以免重蹈父親的覆轍。

某天,在學校備受排斥的陰鬱少年史蒂芬來向蓮恩求助。他兒時曾和其他六名孩童遭到歹徒綁架、監禁和虐待,雖然半年後僥倖生還,卻造成了他深重的創傷和日後不穩定的情緒。他希望蓮恩能消除他受虐的那段記憶。

可是蓮恩發現,史蒂芬被監禁的那段記憶有被動過手腳的痕跡,而且當她試圖搜尋綁架虐殺案的相關資料時,除了官方新聞稿外一無所獲。難道史蒂芬的那段記憶是被人偽造的?經過加工的假記憶,掩藏的會是什麼可怕的真相?


《巡心者II:風暴》

「自由不是輕鬆的選擇,不是別人恭恭敬敬送上的禮物,而是用鮮血簽署的契約。你必須自願接受那些犧牲——
為自由奮鬥,為自由而死,在必要時刻,為自由而殺戮。」

受訓中的巡心者蓮恩,為了探尋患者可疑的創傷記憶究竟是真是假,意外掀開了記憶治療技術發展過程中利用無辜兒童進行人體實驗的黑幕,引起的風波不但危及她自己的前途,更可能讓腦中存有證據的史蒂芬遭受徹底的洗腦重置。於是他們攜手逃出「神經科技倫理學會」掌控下的美國,前往加拿大。反對記憶治療和精神監測的叛軍組織「黑風衣」集團收留了他們,卻也要求他們效忠、一起以游擊式的暴力行動推翻掌權者。

史蒂芬接受了黑風衣集團的條件,立刻投入戰鬥訓練,但蓮恩心中卻充滿疑慮:這個集團從不露面的首領是誰?他的追隨者們是真正認同自由平等的價值,抑或只是走投無路?用這種以暴制暴的手段,真的能夠打敗腐敗扭曲的體制嗎?而即使集團真的獲勝了,又是否有能力建立起比現狀更好的制度?

在一次失敗的突擊行動之後,蓮恩再度落入神經科技倫理學會手中。她發現質疑記憶治療和精神監測體系的聲浪,已經擴散到全國,但掌握學會的頂尖科學家們開發了另一種武器來面對這個挑戰:能夠遠端影響大規模群眾心智狀態的共振裝置「心靈風暴」。蓮恩猶豫不決,她該繼續堅持她所相信的和平原則、先假意合作再等待機會,或是立即和黑風衣集團聯手將神經科技倫理學會炸成碎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A. J. 史泰格A. J. Steiger
畢業於芝加哥的哥倫比亞學院,主修小說創作。她一直住在芝加哥郊區,但也喜歡不時神遊到其他的銀河系和別的次元。她現為自由作家,並對動畫與鬆餅屋充滿狂熱。
《巡心者I:甦醒》是她的第一本青少年小說。

相關著作:《巡心者II:風暴》《巡心者I:甦醒》

譯者簡介

楊佳蓉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背負文字橫越語言的洪流,在翻譯之海中載浮載沉。近年譯有《檸檬圖書館》、《傀儡師殺手》、《閣樓裡的小花5》、《奇蹟博物館》、《尋找消失的女孩》、《我會在你身邊》、《闇影愛麗絲》等書。

相關著作:《巡心者II:風暴》《巡心者I:甦醒》《闇影愛麗絲》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356920
  • 叢書系列:Q小說
  • 規格:平裝 / 824頁 / 21 x 14.8 x 5.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內容連載

第一章

隔著眼中的鮮血,我幾乎看不清。血液沾濕我的衣服與雙手,胸腔隨著呼吸灼痛。一根肋骨斷了。不過我還站著,已經比對手好上許多。

他躺在我腳邊喘息,身下散開一灘血。他探向皮帶上的槍,我將子彈用盡的霰彈槍槍托往他手指砸去。男子高聲嚎叫。

好噁心。

我提醒自己他是恐怖分子。不能同情。

「求妳。」他痛苦地啞著嗓子低喃。「拜託不要。」他扭曲的手指依舊往佩槍移動。我踹上他的臉,一顆牙齒飛了出來。他翻翻白眼,在一瞬間,我看見自己內心的恐懼反射回來,不禁猶豫了。

但我有命在身。不留活口。要是立場逆轉,他一定不會高抬貴手。這可是戰爭。我的腳緩緩抬到他頭頂上。一道聲音在我心底高喊:不!可是我停不了。我的身體不聽使喚,靴子朝他的臉踩去。啪嚓。我忍住反胃,一次又一次地踩下。

他抽搐幾下,身軀僵硬地顫抖,最後一動也不動。我站在恐怖分子位於地下室的水泥巢穴裡,身旁只有我剛才殺害的男子。

我沒有哭。

耳邊傳來清晰的電子音——叮——還有錄製好的女性嗓音:「療程結束。」

我猛然睜開雙眼,但眼前只有黑暗。皮製手銬陷入我的手腕,自己的刺耳呼吸聲填滿耳朵。臉上的眼罩被人取下,黑暗終於消散,突如其來的亮光照得我瞇起雙眼。融合實驗室單調的白色與銀色裝潢在周圍發光。

我茫然了好一會,不知道這是哪裡,也不知道我在這裡做什麼。接著我想起自己的身分,顫抖著緩緩吐了口氣。

我是蓮恩.費雪,今年十七歲。這裡是神經科技倫理研究中心。我掌心沒有血,那個死人只是一段記憶,甚至不是我的記憶。

身旁的儀器嗶嗶響著,監測我的心跳和腦波,我望向坐在旁邊柔軟躺椅上的老人。我的客戶。他的護目鏡也摘下了,溼潤的藍眼仰望天花板。透過我們之間的牽繫,我感覺得到他渾身緊繃,但他的思緒平靜無波。或許這是他長久以來面對痛苦的方式——不去想就對了。像機器般自動運作。

幸好他聽不見我的想法。我不認為他會喜歡這個比喻。

我輕喃:「解開。」皮手銬啪地彈開。我摘下頭盔,涼爽的空氣掃過我沾滿汗水的腦袋。「今天到此為止。」我說,「標記的階段已經幾乎完成。從下一段療程開始修正。」

他咕噥一聲,坐了起來。他飽經風霜的臉龐佈滿皺紋,下顎冒出灰白鬍渣。「之後我就不會再想起戰爭了?」

「沒錯。」

會員評鑑

4.5
6人評分
|
6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18/10/29
咸少接觸歐美系少年小說的筆者,若非試讀機會,絕少主動去發掘這類題材的作品,因此總是容易錯過精彩的作品。一翻閱《巡心者I:甦醒》就無法自拔,只花了二天便結束閱讀,馬上迫不及待進入《巡心者II:風暴》。坦白說,不得不由衷佩服作者的本事,打從翻開第一頁起,保證讓你馬上陷入書中的精彩世界,和主角展開一場刺激的冒險之旅,然後陷入與自我內心掙扎的矛盾對峙之中,久久無法自己。

《巡心者》系列的故事設定,讀來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飢餓遊戲》三部曲,同樣是設定在一個虛構的未來世界,主政者對百姓施以最嚴密的監控。第一集以主角「巡心者」的工作做為題材;到了第二集則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弱者對抗極權統治者,端看反抗軍如何反敗為勝。原本以為又是舊瓶裝新酒的老掉牙「少年奇幻冒險小說」,而後才驚覺書中討論的東西還不少。 (至於故事情節,在此就不贅言。)

《巡心者》全書以女主角-蓮恩・費雪的觀點、第一人稱的敘事口吻來書寫,所以從一開始讀者就不難得知她的「巡心者」工作內容,她協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消除部分記憶,當然包括男主角。已經知道結果了,還需要看下去嗎?故事精彩不在於最後的結局,而是在於她是如何獲勝的過程,尤其是她一開始完全不知敵人與對手的情形下,矛盾之處是她究竟該不該幫助男主角?該不該相信他?如果繼續幫助他,蓮恩可能會丟掉工作、失去一切……,她有勇氣承擔這些嗎?不同身分、出身的男、女主角如何交集到最後在一起……。

閱讀《巡心者I:甦醒》時,身為男主角的史蒂芬・班特由於幼年時的創傷,彷彿他是社會未來的一顆未爆彈,許多人都認為他遭遇了那樣的事件,情緒不穩定、只能靠藥物治療……,他必定沒救了,最終只能選擇自殺一途。而女主角-蓮恩・費雪是一名年僅17歲的「巡心者」,她不顧一切地進入史蒂芬的心理世界,願意協助他消除童年那段陰暗、不堪的記憶,但這是最好的方法嗎?如此就能改變現狀嗎?讓一切回歸正常。如果只要消除自己內心的某段記憶,生活的一切不順遂就能重來嗎?如果可以,你我又想消除哪段記憶?遺忘哪個人?閱讀故事前半段時,這樣的問題一直縈繞在筆者的思緒。

「信任」是諮商與心理輔導很重要的一環,蓮恩選擇無條件相信與幫助史蒂芬,然而代價之一就是那無止境的痛苦深淵,她發現自己的內心也受到了影響,潛藏的威脅不斷靠近,似乎史蒂芬的童年回憶並不單純。接著,蓮恩發現史蒂芬的那段記憶有被動過手腳的痕跡,而她唯一能求教的對象-史汪醫師,感覺並不能完全相信,且背後不為人知的祕密與陰謀已超乎蓮恩的想像,她該如何協助史蒂芬走出心靈的創傷,重回正常的生活……。

儘管科技日新月異,「複製人」縱或有許多道德上的爭議,但大多數人仍相信那是未來不可取代的趨勢,抑或相信某天人類的生活周遭不可避免地充斥著「機器人」。就算如此,我們還是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完全複製,正是這樣,「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才更引起關注,尤其是那些犯罪者的心理狀態與大腦神經,更是引人注目,特別是每每當台灣發生重大刑案的當下,我們總是好奇是怎樣的成長環境與心理狀態,造就出這樣殺人不眨眼的怪獸。如果能早一步防範,不是很好嗎?如果能剖開他的大腦研究一下,是否能避免下一次的憾事發生?

人不是上帝,任誰都不能決定人的記憶,更何況是一個人的生命。《巡心者》裡的組織-「IFEN」(神經科技倫理學會),所做的人體實驗,已是先預想有些人是不適合生存在社會上的,只能選擇消除記憶,更甚者只能消滅,甚至是無孔不入的監視,將人分成不同類型,只要到了第四型就只能選擇被毀滅……。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阻止暴力犯罪與恐怖攻擊的再次發生。

讓讀者不寒而慄的是,連自己最相信的記憶有時都不是真實的,一切都是偽造的。以筆者撰寫心得的同時,「普悠瑪事件」發生的原因,主政者全指向司機駕駛一人超速肇禍,當所有媒體都如此報導的同時,觀眾也相信了。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偽造的謊言,都是政府相關單位與新聞媒體所操縱。當閱讀到史蒂芬內心的記憶可能被人動過手腳的這一段,我不禁冷汗直流,原來我們所處的正是另一個「楚門的世界」,一個被扭曲、被誤解的世界,究竟眼睛所見、耳朵所聽的都是真實的嗎?還是這一切都是騙局?

為了遂行一個看似理想的偉大計劃,究竟可以如何不擇手段;表面道貌岸然的人,內心卻是如此恐怖險惡。相反的,被看成最有害的史蒂芬,其實是最無辜、最善良的好人,他什麼都沒做,卻當成怪人。而當所有人都將他拒絕於門外,正一步步將他逼入死胡同、懸崖邊時,只有蓮恩選擇相信,及時伸出援助的手……。反觀我們是不是跟著人云亦云、只看外表,不論是非的以貌取人,只是聽信政府相關單位片面之詞或新聞媒體斷章取義的報導,就將某人貼上標籤,誤解、傷害了某人而不自知,最終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

《巡心者I:甦醒》書中有許多兩難的抉擇,為了未來科技是否能犧牲那些不重要的人?抑或為了安全而放棄得來不易的自由?為了避免社會案件的發生,提早將那些心理有狀況的人貼上標籤?人類社會真的存在「烏托邦」嗎?未來科技真的能操控人腦的記憶嗎?……價值觀不斷被衝擊、被挑戰,才驚覺書中討論的議題還真不少,值得不同年齡階層的讀者來探討。本書提供了一個無解的答案,因為答案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

第二集《巡心者II:風暴》,在命運的安排下巧妙相遇,蓮恩與史蒂芬將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呢?倆人因環境的差異,從一開始蓮恩對他的同情、憐惜,歷經磨合與了解,到後來的患難與共而產生情愫。如果僅僅將重點放在「女孩VS男孩」的情生意動上,那故事不是太老套了呢?蓮恩知道自己是史蒂芬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她心裡不斷掙扎,她得避免對他產生喜歡與愛上他,這是「巡心者」的守則(諮商輔導的第一原則,避免與當事人發生關係);而史蒂芬也需要蓮恩的幫忙,這是他最後一條路。

蓮恩得罪了「IFEN」,開始得面對一連串新的挑戰,她在第二集一開始便遭受逮捕,史蒂芬該如何來拯救她?他們得面對更厲害與更困難的敵人……。他們逃到加拿大加入了反對記憶治療和精神監測的叛反抗軍組織「黑風衣」集團,這是一條不歸路抑或光明大道?他們如何以小博大、反敗為勝?作者似乎也將反戰思想與對抗極權統治的卑鄙心態的厭惡表露無遺,不過似乎就沒有前一集來得好看、沒有那麼精彩。

A.J.史泰格(A.J.Steiger)所寫《巡心者》系列,是一個虛構的未來世界,將時間點定位在不久將來的美國,是否有所影射設?!以「巡心者」的題材做穿插,但實際上我以為作者的用意還影射了現今人類社會的族群強權壓迫、階級統治、戰爭的殘酷本質以及弱肉強食、悲天憫人等矛盾的人性糾結等許多議題。(當然也不需聯想太多啦!)

作者細膩的妙筆,讓書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呈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忍不住與蓮恩一同面對她內心矛盾與抉擇。緊湊的劇情高潮迭起,彷彿身歷其境;主角們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與挑戰,心情也隨之起伏,毫無冷場、緊張刺激、娛樂性十足。作者對環境的細膩描述,人物心境的轉變掌握得恰如其分,刻畫得很寫實,讓讀者讀來感同身受,尤其是那些鮮明的心理治療過程歷歷在目。

《巡心者》系列故事震撼人心,衝擊主角的同時,也衝擊著每位讀者,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青少年小說。儘管結局出人意表,也不甚完美,但這不正是真實的人生寫照,縱或人生不是十全十美,但讀者不也從錯誤中學習與成長。很多事情,即便你有粉身碎骨的決心與勇氣,想要改變卻也無能為力。我想,正因愛與信任,我們的社會不也很可愛,不是嗎?這是一本結合科幻、愛情與冒險的精采之作,推薦各位一本值得省思的A.J.史泰格的《巡心者》。
展開
user-img
5.0
|
2018/10/26
巡心者的世界以情緒管理作為人民在社會上的階級之分,第一型情緒最為穩定,通常也都是家庭背景較為優渥,是未來巡心者最好的人選,第二型的人情緒上稍有波動,只需要稍微接受「調整」就可以很快恢復到第一型,第三型已經開始出現情緒暴躁,疑神疑鬼的症狀,這若不快接受調整,很快就會落入第四型,第四型的人有暴力行為,情緒暴躁失落,就是現在我們說的憂鬱症,躁鬱症,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這類人的脖子都會被戴上電子項圈,只要項圈一偵測暴力行為,項圈會啟動電流讓人軟化昏厥來達到阻止暴力行為,第五型完完全全的全國警戒通緝,通常是犯罪者或是反叛者,抓到直接洗腦,洗到連最本的吃飯,穿衣服都會無法自理,等同廢人。

史蒂芬是第四型,他的人生從小就是悲慘世界,他被綁架者擄走,七個孩童有六個被殺害,而他被兇手關在地下室長達半年,這樣的噩夢與經驗讓他的精神狀態處於非常不穩定,政府放棄輔導調整他,直接給他「索那多」,那是自殺藥丸,意思就是被這世界遺棄的人,其實他想要活下來,只要消除他那段痛苦的記憶,或許他就可以重新過他的生活,但是政府並不願意協助他,因此他找上蓮恩,請求她幫忙消除他的記憶。

巡心者的主角個性以及情感交流以心理學為基底去架構整個故事,史蒂芬在書裡所描述的心理狀態大多為精神疾病症狀,有誰想要一輩子都因精神疾病而捨棄自己的人生,求生意識是人們最基本的生存法則,雖然偶然被負面思考淹沒無法思考時會有尋死的念頭,但總會有清醒的時候,狀態良好時也會想要擺脫這一切,想要迎來光明的未來。

蓮恩,史蒂芬與伊安這三人之間的情感互為牽絆。
蓮恩待在伊安身邊時感到最安心,伊安與她背景相似,從事同樣都是巡心者的工作,彼此間很早就相識也最為孰悉,伊安是除了她父親之外在世上,她唯一可以信賴依靠的人,他們既是親密的夥伴也是家人般的互相扶持。

史蒂芬與蓮恩彼此間有著深刻的親密情感,蓮恩看過感受過史蒂芬的黑暗與深刻痛苦,在蓮恩的心中,史蒂芬與她共享他人都無法擁有的經歷。
在這兩人之間擺盪猶豫不定,到底哪個他才是她最終的人生伴侶?

之前在其他書中看過要如何與他人快速建立良好信任關係的方法,書中提到若是能夠將自己的脆弱暴露在對方面前,很容易喚起對方的同理心,當然有時候也會有同情心,同情心是比較不好的狀態,史蒂芬喚起的是蓮恩的使命感進而同理,蓮恩與她的父親一樣都是無法放棄那些身在負面情緒苦海的人民,那是一種極為深層的心靈交流。

史蒂芬與蓮恩之間擁有他人無法擁有的共同經歷,那些可怕的記憶與強烈的傷痛,換句話來說他們之間擁有彼此的心靈秘密,秘密會讓人感覺自己特別,人都是希望自己是有價值,值得被愛被信任,希望自己是在這世上獨一無二無法被取代,他們彼此之間所擁有彼此的是心靈中最私密的部分,縱使那片心靈多麼幽暗破碎不堪,眼前的這個人完全無條件的接受最真實的自己,沒有否定批判,甚至沒有因為發現看見這些醜陋而選擇離去,甚至協助自己去面對這些恐懼,不論是過去的恐懼或是未來的恐懼,身邊的這個人都會陪自己一同去面對。

引發精神疾病的起因有多種類型,有的是先天基因所致,生理上的缺陷以致,而大多是因為在孩童時期所遭遇到的痛苦經歷,以致在人格的發展上有了缺陷,倘若在未來的世界裡如巡心者般,有種科技可以深入人腦皮層,尋找到讓人患病的痛苦點,刪除其記憶區塊,這樣患者醒來是否就真的可以回復到正常的生活呢?

就我的觀點,這些負面的記憶就算人為刪除了,那時所經歷的恐懼與痛苦其實根本就沒有離開,記憶可以刪除,但是潛意識卻是無法移除,那些痛苦只不過被壓得更深層了,那些虛幻的影像與情緒會在真實世界裡遇到類似場景及經歷時,人的生理會被潛意識喚起而做出相對不自主的反應,當這種情形發生時,人豈不是更納悶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狀況,疑惑會使人不停思考與尋找起因,當發現自己曾經被削除的記憶是如此不堪時,那時所承受的衝擊不就是更強烈的二次傷害。

眼前這個人為何讓自己深愛,是因為彼此共同經歷過這些革命,雖然也是因為這些傷痛讓自己身陷憂鬱,但是精神疾病的發生,其實都是一件件人們對自己人生的課題,藉由這些不同程度的撞擊與喚醒來觀看不同面向的自己,雖然這些過程很艱辛,或許會想要放棄掙扎,但是,為了那些始終深愛我們,不願意放棄我們的人撐住,選擇勇敢的一次又一次面對戰勝這些傷痛,就像蓮恩與史蒂芬都不願意消除那些讓自己無法承受的傷痛,不願意移除記憶是因為不想忘記彼此的存在,或許我們總是痛苦的希望這些讓自己心碎的過往可以從來不曾發生,但是想想,倘若沒有這些傷痕又怎麼能夠成就現在的自己呢?

很喜歡這部巡心者,故事的內容完全有別於一般市面上的小說,在讀的過程非常能感同身受,描述情緒字詞貼切順暢,故事劇情進展讓人完全不想放下書。

推薦給喜歡烏托邦故事及喜歡鑽研心理學的朋友閱讀。

字詞語意翻譯流暢度 五顆星 ★★★★★
精彩好讀指數 五顆星 ★★★★★
展開
user-img
4.0
|
2018/10/23
史泰格女士的第一部反烏托邦作品,以近未來的美國變成極權國度作為故事背景,多少帶有諷刺涵意。
故事節奏輕快且流暢,同時提供許多背景資訊供讀者猜想這個未來的美國變成了甚麼模樣。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變化也是本作的看頭。
既不會太沉重,也充滿娛樂性,對於想接觸反烏托邦故事的讀者,可以嘗試看看《巡心者》!
展開
user-img
4.0
|
2018/10/21
有個經典的哲學思考:載滿人而失控的列車上,是要選擇輾過一個胖子而讓整車乘客都得救,或是讓他們全部因失事而罹難?

蓮恩是個實習巡心者,可以藉由探看人們的記憶,找到潛藏在人內心深處的不安與痛苦,並將其抹去,不僅可以讓人們過著不被過去傷痛所侷限的日子,同時也能減少潛在的危險因子,讓整個社會趨向安定。這原本是蓮恩深信的價值,直到她遇見史蒂芬,一個戴著項圈的第四型男孩,他希望蓮恩為其消除腦中深處的恐懼。

當蓮恩深入探索史蒂芬的記憶時,才發現他的記憶遭到竄改,而當她深入去追尋才發現,她所隸屬的「神經科技倫理學會」(IFEN)使用一套美好的謊言包裝種姓制度,儘管整個社會看似祥和而無爭鬥,卻是犧牲了極少數人的美好人生所換來。

對蓮恩來說,是要揭發這一切的錯誤,還是繼續服膺她所曾經深信的規準?

A. J. 史泰格的《巡心者》是部反烏托邦小說,共有上下兩集,書中有幾個值得思索的點:為了多數人的幸福,犧牲少數人的福祉是否為必要之惡?當惡還未成型,國家是否有權阻止、甚或消滅可能的威脅?而國家又是否有權力,掌握、監控、或限制有可能為惡者的人生發展,甚至生命?最後,國家又能否以社會安定為由,操縱、修改或刪除人們的記憶與情緒?

日本漫畫家佐藤秀峰曾在《醫界風雲》中提到,精神疾病患者的攻擊性其實比正常人低上許多,然而經由媒體與有心人士的刻意渲染,以及精神疾病的標籤化,都讓人產生過度的恐慌,也使得精神疾病患者的生存權及工作權被限縮。

另一個日本漫畫家間瀨元朗也在《死亡預告》中讓讀者去反思,藉由犧牲極少數人的未來,是否真能讓人更加積極、尊重生命,進而使國家邁向繁榮興盛?

史帝芬從第三型被判定為第四型的起因為,他想阻止他的朋友被另一個同學傷害,而咬下了對方的一塊肉,因此得終生戴著項圈,當他再次情緒失控時,項圈會產生作用,甚至讓他昏厥,以減少可能產生的危害。史蒂芬的情緒不穩,即使在蓮恩介入其生活之後,也多次出現攻擊行為,幾乎要讓人相信精神控制有其必要性了(甚至本人都這麼想)。但等等,那個侵犯人的同學,難道不是更危險的存在?還是只因為他的背景優良,就比較值得被信任,與具有活著的價值?

當蓮恩在車站看到一對母子脖子上都戴著項圈,而兒子也才十二歲左右,她納悶著這麼小的孩子,是要怎麼能對社會產生危害?精神疾病的成因受到環境與遺傳的影響,然而在書中卻刻意把遺傳因素放大,如同反抗集團中一個角色的控訴:她只是想阻止母親被國家傷害,而攻擊執法人員,她就被迫戴上項圈。

有意思的是,蓮恩認為這一切都不對,她認為不管人的精神狀態如何,都有權獲得必要的協助與支持,而不是上流階層得以判生,而下層階級的人只能等死,甚至只能透過國家認證的死亡,才具有其意義。但她同時也對反抗集團所採取的武力攻擊產生疑惑:革命無可避免地會傷及無辜,然而這豈不也是「為了多數人的幸福,犧牲了少數人的美好未來」?

然而,真有可能有一個美好的社會,其中每種類型的人都能安居樂業,「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嗎?而這樣的天真,又將會使眾人獲得救贖,還是讓有心人利用,成為另一種烏托邦的災難?

不過,最可怕的還是,當權者無比堅定地認定其信念必然正確,就好像IFEN主任兼蓮恩的監護人史汪醫師那般,當這類有某種潔癖性格的人主事,或許有天只有純潔無瑕的人才有生存價值,因為汙點可能傳染災難,而唯有控制與滅絕才能解決問題。這才真正地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這很超現實嗎?想想新疆的維吾爾人集中營吧,當中國政府以維穩名義而控制著整個族群時,我們何時才會真正察覺,其實現實真的比小說還要離奇?
展開
user-img
4.0
|
2018/09/26
未來,地球人不僅得忍受食品加工的食安風險,還有腦子再造的腦安風暴。

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不光適用於個人身心健康,對治國家社稷的整體健全也管用。試想,心智失衡和精神扭曲,是多少罪行、暴力、恐怖攻擊的肇因?所幸在不久的將來,精神醫學登峰造極,透過分級制度和記憶療法,那些無所不在的負能量將無所遁形,在犯罪發生前防患未然,消弭一切暴力因子的病灶,多好?!

至於那些無法打消的悲傷、抑鬱、陳年舊痛呢?乖乖將你的人生痛苦交給「神經科技倫理學會」,訓練有素的「巡心者」將貼心為心靈創痛的人們鎖定、調節、刪除腦中的相關記憶體,確保你的情緒只有OK沒有NG,天天心情美。

這世上哪來的十全十美!每次看到完美嬌妻、完美老公、完美世界、完美系統… …這類完美字眼,我便油然升起恐懼的雞皮疙瘩。想像這世界若只有正能量,地球人免於不安、不快和人際衝突,舉目盡是真善美,和平、太平、世界大同就擺在那裡,諾貝爾和平獎沒有存在的必要,數十億人口全是你兄我弟… …我只能繼續抖落雞皮疙瘩。

看到蓮恩居然連虛擬射擊都下不了手時,我腦子飆過烏鴉群飛,默默背離聖女主角,剎時有種傾向女配的衝動。可怕的是當我發現自己蠻欣賞芮伊、莎娜等人當斃就斃、佛擋殺佛的鮮明性格時,是不是代表以暴制暴確實比和平漸進更讓我感到爽快?我自以為具備的基本道德操守遠比想像中來得薄弱?「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我們究竟有多容易從某種變態切換成另一種不完全變態?

反烏托邦作品常見的特定方式操作的集權、科幻或科技、主角覺醒、革命或不革命、兩難或者多難、管你們是依賴共生或真愛,對看太多而麻木不仁的讀者我而言較為稀鬆平常。反倒是隨著《巡心者》的情節進展的腦內革命很熱鬧,我在上冊思索科技若始於人性,盡頭可會止於人性崩壞。進入下冊尾隨主角投奔加拿大,當主角痛苦並且負疚地爭取自由時,彷佛也跟著自我巡心,往復省思,人們的記憶和認知可以多麼含糊不清,人們的道德背德可以多麼能屈能伸,人們的自我原諒機制和粉飾太平功能又能如何無限上綱。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