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

  • 定價:350
  • 優惠價:7244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女性主義者最大的紛爭,為何總來自自己?
  從性論戰、文學論戰到文化論戰,
  重新召喚被遺忘的歷史爭議,
  重新挖掘被掩埋的歷史衝突。
  綜觀文學經典、社會運動與流行文化,
  重新定義二十世紀的女性主義另翼史。


  橫跨六〇到九〇年代,重探女性主義理論的發展脈絡,
  以論戰串起一部歷史,女性主義者為何而爭,為何而戰?

  從珍奧斯汀到吳爾芙,女性主義者的文學詮釋戰爭
  被視為女性主義先驅的吳爾芙,如何因為《自己的房間》引發文學界的世紀論戰?
  珍奧斯汀如何掀起女性主義的思想之戰?「酷兒珍奧斯汀」又如何成為經典文學的逃逸路線?

  從金賽性學到女同志S/M,情慾研究的崛起引發女性主義性論戰
  金賽研究團隊於一九五三年出版的《人類女性性行為》,如何被女性主義者挪用為解構父權的武器?
  一九八二年在紐約巴納德學院舉行的一場「性會議」,為何引爆女性主義史上最激烈的「性論戰」?

  從時尚到羅曼史,通俗文化開闢女性主義新戰場
  時尚為何一度是女性主義者不能提及的F-Word?
  羅曼史如何從洗腦女性大眾的「讀/毒物」,一舉翻身為女性主義文化研究的顯學?
  所謂的「男性凝視」又如何在七〇年代以後,開啟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的一系列論爭?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施舜翔 Paris Shih


  台灣台北人。畢業於政治大學英國文學研究所。
  研究興趣為莎士比亞,珍奧斯汀,女性主義理論,酷兒理論,性別與情慾史,流行文化政治。
  二〇一五年創立學術網站「流行文化學院」,現為「流行文化學院」總編輯。
  著有《惡女力:後女性主義的流行電影解剖學》、《少女革命:時尚與文化的百年進化史》。
 
  個人網站|shihparis.com
 

目錄

序/在地雷區舞蹈
 
第一部:文學論戰
──誰怕吳爾芙:女性主義文學經典論戰
──誰的傲慢與偏見:珍奧斯汀與女性主義思想之戰
──閣樓上的瘋女人:《簡愛》的女性主義論戰史
 
第二部:性論戰
──性革命:從金賽性學到女性情慾新浪潮
──性論戰:反色情與性激進的女性主義戰爭
──性別惑亂:從女同志連續體到T/婆美學
 
第三部:文化論戰
──壞教慾:羅曼史與女性主義愛恨史
──千面女郎:電影與女性主義觀看史
──偷穿高跟鞋:時尚與女性主義爭議史
 
 



在地雷區舞蹈


  一九八〇年,卡拉德尼(Annette Kolodny)在《女性主義研究》(Feminist Studies)上發表〈舞過地雷區〉(“Dancing through the Minefield”)。所謂的「地雷區」,指的是女性主義批評家在學院中面臨的重重危機。男人要不是指控她們扭曲文本,誤讀經典,就是嘲諷女性主義批評前後矛盾,散亂無章。相較於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女性主義批評似乎難以溯及單一源頭,缺乏中心思想。面對這樣的控訴,卡拉德尼倒不急著彰顯女性主義理論的共同根基。相反的,她坦承,女性主義批評的「去中心」正是她驕傲擁抱的特色。對卡拉德尼來說,所有的女性主義閱讀都是平等的。相較於中心思想,女性主義者應當擁抱「愉悅的複數主義」(“playful pluralism”),視多元差異為女性主義的可能,而非侷限。

  出乎卡拉德尼意料之外,〈舞過地雷區〉一出版便引發爭議。有人說,女性主義批評不像卡拉德尼描述得那麼缺乏體系,至少可以分為自由、基進與社會主義三條路線;有人不滿卡拉德尼只提及白人異性戀批評家,忽略了黑人與女同志;更有人說,卡拉德尼表面上擁抱「複數主義」,實際上卻打算把「好女性主義者」送入學院,建立權威1。  卡拉德尼原想邀請女性主義夥伴一同拆除地雷,好讓後輩能以輕盈的姿態「舞過地雷區」,最後卻反過來開闢另一片戰場,點燃女性主義學界的熊熊戰火。

  當然,學界針對卡拉德尼的批評不盡公平。卡拉德尼自己說了,她在文章開頭提及的女人之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女同志;而黑人與「第三世界」女性主義的貢獻,是她在下一篇文章才要專心處理的主題。之所以不以自由、基進與社會主義來區分女性主義批評,是因為她相信流派的界線曖昧模糊,難以對應文學評論的複雜面向2。  但是,卡拉德尼真正的盲點,或許不在於對流派的迴避,也不在於對黑人與女同志的忽視,而在於她還沒意識到,女性主義閱讀並不總是「平等」的,女性主義者所面對的批評聲浪也並不總是來自男人。一九八〇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理論得來不易的學院認可,更是女性主義運動無從掩飾的內部矛盾。是這樣的內部矛盾粉碎卡拉德尼的烏托邦理想,讓我們明白,談女性主義,我們不可能只談多元,不談衝突;只談流派,不談分裂。一旦迴避衝突與分裂,女性主義的歷史就不可能完整。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正是一部由衝突與矛盾組成的女性主義史。書名的靈感來自六〇年代的經典神話:性、藥與搖滾樂。這三個元素分別象徵了女性主義論述的三大戰場。吳爾芙(Virginia Woolf)對應的是女性主義者的「文學論戰」。對很多人來說,珍奧斯汀(Jane Austen)、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與吳爾芙是無庸置疑的「女性主義作家」,《簡愛》(Jane Eyre)與《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也是無庸置疑的「女性主義經典」;對八〇年代的女性主義學者來說,這些「經典」卻是開啟論戰的起點。我們將看到《自己的房間》如何在八〇年代掀起文學界的世紀論戰,體現出英美與法國女性主義在大西洋兩岸的激烈衝撞;珍奧斯汀如何點燃女性主義者的「思想之戰」,間接推動酷兒文學批評的發展;《簡愛》又如何引發女性主義學界的「內在革命」,化為新歷史主義與後殖民理論的核心戰場。這些論戰一再告訴我們,沒有永恆的「女性主義經典」,也沒有不變的「女性主義閱讀」,這些文學作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在半個世紀以來,反覆開啟女性主義學界的詮釋戰爭,讓我們得以透過文本的裂縫,一窺情慾、階級與殖民問題的多重矛盾。

  性對應的當然是「性論戰」(feminist sex wars)。作為核心爭議,性論戰幾乎貫穿了整部女性主義當代史。一般而言,我們將一九八二年的「巴納德性會議」(the Barnard Sex Conference)視為女性主義性論戰的起點。不過,性論戰有前因,也有後果。我們將回到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社會,看看戰後性學如何帶起女人的「性革命」,而女性主義者對「性革命」的矛盾情結,又如何間接導致八〇年代的「性論戰」。我們也將重返巴納德性會議,以及「巴納德」前後的相關戰爭,看看「反色情」(anti-pornography)與「性激進」(sex radical)的意識形態矛盾,如何從七〇年代下半葉的舊金山灣區一路延續至今。當然,性論戰不只是女性主義的,更是女同志的。從七〇年代起,「女同志女性主義者」與「性激進女同志」對性政治的詮釋歧異,掀起了女同志社群內部的激烈論爭。一如文學論戰,「性論戰」體現了性別、情慾與種族的複雜交織,迫使我們看見黑人、T/婆與愉虐實踐者的地下慾望。這是為什麼,女性主義的性論戰會間接催生「酷兒理論」(queer theory),讓酷兒學者在九〇年代以後,繼承性論戰的思想遺產,開闢屬於自己的全新戰場。

  最後,高跟鞋象徵的是女性主義者的「文化論戰」。如果有什麼與色情同等爭議的話題,那顯然是同樣出自文化工業的時尚、羅曼史與好萊塢電影。在早年女性主義論述中,「反時尚」與「反羅曼史」是普遍的立場;自七〇年代下半葉起,新興的女性主義學者接連翻轉通俗文化的既有定義。羅曼史原先被視為洗腦女性大眾的「讀/毒物」,卻在精神分析與讀者反應理論的重新詮釋之下,化為抵抗婚姻與家庭體制的「雙重文本」;時尚原先也被視為箝制女性身體的工具,卻在後結構女性主義的嶄新視野之中,化為改寫性別與慾望結構的重要媒介。如果七〇年代的女性主義者認為好萊塢電影單單滿足「男性觀者」(the male spectator),八〇年代以降的女性主義者則強調女人進行「跨性認同」(trans-sex identification)、「同性凝視」(homoerotic gaze)與「酷兒閱讀」(queer reading)的可能。這一系列的辯證不只讓陰性文化產物獲得學界重視,更讓流行文化發展為另一個核心的女性主義論述戰場。

  無論是性論戰、文學論戰還是文化論戰,一波又一波的爭議提醒我們,女性主義未必照著「流派」平行發展,也未必循著線性敘事前進。曾有人說,女性主義終有一天會死去,因為我們將會抵達性別平等的未來。但這樣的說法預設的是女性主義的進步史觀,性別政治的齊頭並行。在寫完這本書的當下,我反而深信,女性主義不會有死去的一天。只要還有矛盾的可能,曖昧的空間,女性主義就會反覆重生,不斷進化,持續伴隨我們在地雷區上無畏地舞蹈。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31565
  • 叢書系列:人文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誰怕吳爾芙:女性主義文學經典論戰
 
「女人若要寫作,一定要有錢與自己的房間。」
 
一九二八年十月,當吳爾芙在劍橋大學的紐納姆(Newnham)與格頓(Girton)學院進行系列演講時,她意圖釐清女人與創作之間的歷史關係。這系列演講的原稿因此名為〈女人與創作〉(“Women and Fiction”)。當然,吳爾芙對女人與創作的反思,絕對無法容納於幾場演講之中。因此,她在隔年將原稿擴充改寫。後來我們知道,這篇文章會成為眾人耳熟能詳的女性主義經典,《自己的房間》。
 
〈女人與創作〉是《自己的房間》的前身,兩者在文學舞台上卻有著迥異的登場方式。一九二九年三月,當〈女人與創作〉出現於《論壇》(The Forum)雜誌時,《論壇》編輯搭配莎弗(Sappho)、珍奧斯汀與喬治桑(George Sand)的肖像,透過文學史上一系列女作家的並置,將這篇文章打造成高雅的文學評論。同年十一月,在《自己的房間》正式出版一個月之後,吳爾芙卻決定在《時與潮》(Time and Tide)雜誌發表兩篇節錄。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決定。畢竟,《時與潮》雖然以左翼政治著稱,支持女性主義思想,在戰間英國卻佔據了曖昧的文化位階,廣納了通俗的大眾議題。對比《論壇》雜誌對吳爾芙的高雅再現,《自己的房間》在《時與潮》中甚至連同商業廣告一起現身。吳爾芙的意圖很明顯──她要讓這本書走出文化菁英的藩籬,實際接觸女性大眾1。
 
吳爾芙成功了。《自己的房間》不只走出文化菁英圈,更以超乎想像的規模,成為席捲全球的女性主義經典。這樣的暢銷與流行,或許是吳爾芙當初意想不到的事情。不過,還有一件事情,可能同樣超乎吳爾芙的想像之外。《自己的房間》雖然批判了父權社會對女性創作的壓抑,勾勒出女性書寫的理想境界,卻在八〇年代引發了女性主義學界最轟動的一場論戰。在《自己的房間》出版半個世紀以後,吳爾芙不只成為女性主義的全球符號,更成為性別研究的爭議人物。從此,當女性主義者提到吳爾芙,她們想像的不再是浪漫的神話,而是激烈的爭戰。
 
究竟吳爾芙如何因為《自己的房間》,化身二十世紀最受爭議的女性主義文學象徵?

會員評鑑

1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1
|
2021/04/19
非常後悔買這本書,我不想看論文呀⋯⋯好像在看一堆小論文。
雖然對女性主義跟吳爾芙很有興趣,但本書讓我完全讀不下去,到有點像在賣弄文字遊戲,看似專業的文字批評,卻沒有實質的內容。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用一代人的努力終結氣候危機《再生》|自然科普展7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