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

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譯者最重要的是好奇心。」──科普譯者/台語音樂創作人黃靜雅的斜槓人生

    文/陳榮彬,|,楊詠翔,|,陳怡絜2020年09月15日

    台語音樂創作人、譯者黃靜雅。 黃靜雅 / 《生活是一條歌》專輯 午後的松菸一隅,OKAPI 邀請到兩屆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得主黃靜雅,和我們分享她的譯界人生。除了譯者之外,黃靜雅另一個為人熟知的身分是音樂創作人,曾獲頒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類最佳作詞人獎」、入圍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 more
 

內容簡介

  我們之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我們未來又將留下什麼樣的世界?
  
  本書作者寇柏特試圖追查的,是一場正在進行中的大滅絕事件,並將這事件放進更寬闊的生命史背景脈絡中。
  這脈絡所呈現的是,在跌宕起伏中,生命極為堅韌,卻非永遠如此。
  
  《第六次大滅絕》藉由五種已消失的物種(乳齒象、大海雀、菊石、筆石、尼安德塔人)以及七種瀕危生物(珊瑚蟲、顆石藻、巴拿馬金蛙、鬼針游蟻、雙翼果、避光鼠耳蝠、蘇門答臘犀牛)的故事,來探討地球環境的變遷與人類的處境。
  
  當前的大滅絕事件,起因既不是天災(小行星撞擊地球)、也不是地變(龐大的火山爆發或冰河時期降臨),而是「一場可能由人類引起的大滅絕」!
  
  「在迫使其他物種滅絕的舉動中,」我們是否無心或短視,也「正忙著鋸掉自己所棲息的枝幹」?

好評推薦

  寇柏特以很神奇的方式,
  將歷史和科學的線索編織在一起,
  她親臨現場(叢林、荒島、動物園)的報導,
  替科學研究成果與統計資料,賦予了活生生的意義。
  ——《國際商業時報》

  文風可親,充滿睿智與科學精確度,一拿起來閱讀,就不可能放下。
  ——《出版人週刊》
 
  就像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寇柏特的《第六次滅絕》
  注定成為定義我們這個時代的最重要書籍之一。
  —— 格雷恩(David Grann),《失落之城Z》作者

  雖然是討論物種的大滅絕,
  作者以縱古觀今的手法敘述物種如何利用適應及演化的方式存活下來,
  是一本保育生物學者必讀的科普刊物。
  —— 程一駿,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科學月刊理事長

  地球史上的幾次大滅絕中,順勢由另一批強勢物種來主宰宇宙萬物。
  在最近的生態紀錄中,由人類所主導的生態環境裡,從破壞到保育,
  是維持生態中適者生存定律,還是過度掠奪資源的分配者所造成的,
  值得我們省思。
  —— 蕭語富,石尚企業執行長、古生物化石修復專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寇伯特 Elizabeth Kolbert


  美國著名記者,《紐約客》雜誌環境專欄的特約作家。她的寫作側重於人類文明對地球生態系的影響。
  
  曾獲得2005年美國科學促進會新聞寫作獎、2006年美國雜誌類公共議題報導獎、Lannan文學獎、學術傳播獎,2010年又獲得第十六屆年度Heinz獎、美國雜誌類新聞評論獎、古根漢基金會科學寫作獎。著有《一場災難紀實:人類、自然與氣候變遷》(Field Notes from a Catastrophe: Man, Nature, and Climate Change)、《愛的先知: 以及權力與欺騙的其他故事》(The Prophet of Love: And Other Tales of Power and Deceit)等四本書。

譯者簡介

黃靜雅

   
  臺南市人,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碩士(主修大氣環境),著有《臺灣天氣變變變》(合著),譯有《看雲趣》、《觀念地球科學》(合譯)、《地震與文明的糾纏》、《大口一吞,然後呢》。
  
  除了大氣科學專長,也曾出版音樂專輯「看月娘」、「生活是一條歌」;創作兒童音樂專輯「春天佇陀位」及「幸福的孩子愛唱歌」等。
  
  2002年之後定居加拿大溫哥華,卻心繫臺灣的一舉一動,自稱是「用母親的眼睛與關懷萬物的心,跨界地球大氣與原創音樂」的家庭主婦。
 

目錄

自序 懷有一份感恩之情
第一章  第六次大滅絕——巴拿馬金蛙 Atelopus zeteki
第二章  乳齒象的臼齒——美洲乳齒象 Mammut americanum
第三章  原始企鵝——大海雀 Pinguinus impennis
第四章  菊石的運氣——澤西碟船菊石 Discoscaphites jerseyensis
第五章  歡迎來到人類世——曲折雙頭筆石 Dicranograptus ziczac
第六章  我們周遭的海洋——藍笠螺 Patella caerulea
第七章  海上的熱帶雨林——多孔軸孔珊瑚 Acropora millepora
第八章  森林與樹木——輪葉雙翼果 Alzatea verticillata
第九章  旱地上的群島——鬼針游蟻 Eciton burchellii
第十章  新盤古大陸——避光鼠耳蝠 Myotis lucifugus
第十一章 犀牛超音波檢查——蘇門答臘犀牛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第十二章 瘋狂基因——尼安德塔人 Homo neanderthalensis
第十三章 長了羽毛的東西——智人 Homo sapiens
誌謝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自序 

懷有一份感恩之情

  
  有人說,事情的開端往往難以捉摸。這則故事便是如此。故事得從大約二十萬年前,一種新物種的出現開始說起。此物種當時還沒有名稱(當時一切都沒有名稱),後來卻具有命名事物的能力。
  
  如同任何新生物種,此物種的地位並不穩固,數量甚少,且範圍局限在非洲東部的一小塊地區。起初,族群數量慢慢增加,但後來很可能再度減少——有人認為幾乎是災難性的,減少到只剩數千對而已。
  
  此物種的成員並不特別敏捷或強壯、或很會繁殖,然而他們格外機智靈巧。他們逐漸往各地推進,迎向不同氣候、不同天敵與不同獵物。任何棲地或地形的尋常限制,似乎都阻擋不了這個物種。他們越過河流、高原、山脈,在沿海地區採捕貝類,在內陸深處獵殺哺乳類。不管在哪裡定居,他們總是能適應並創新。他們來到歐洲,遇見和他們極為相似、但比較矮壯,搞不好更頑強有力的生物,這種生物住在這片陸地上久得多。他們和這種生物混種繁殖,然後,藉由各種手段,把這種生物殺光。
  
  這場事件的結局,後來成為一種示範。此物種擴張範圍時,遇到比他們大二倍、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動物,結局莫不如此;不管對方是巨大的貓科動物、高大的熊,或大象一樣大的烏龜、站立起來高達五公尺的樹懶。這些體形碩大的物種更強而有力,而且往往更兇猛。但是牠們繁殖得很慢,於是遭到徹底消滅。
  
  雖然是陸生動物,我們這個向來很有創造力的物種,卻越過了海洋。他們到達的小島上住著演化的異數:生的蛋長達三十公分的鳥、像豬一樣大的河馬、還有巨大的石龍子。這些生物習慣隔絕孤立,沒有能力對付新移民、以及他們的同路夥伴(多半是鼠類)。這些生物有很多也屈服了。
  
  這樣的過程三不五時發生,持續好幾千年,直到此物種(不再那麼新了)幾乎散播至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此時,許多事情幾乎一下子同時發生,讓已自稱智人(Homo sapiens)的人類,以空前的速率繁衍。單單一個世紀裡,族群數量便翻了一倍;接著又翻倍,再翻倍。

  廣闊的森林被夷為平地。人類刻意這麼做,是為了要養活自己。不那麼刻意的,他們將好些生物從某大陸遷移到另一個大陸,因而重組了生物圈。

  同時,某種更怪異且更重大的轉變正在進行中。由於發現地底下的能源儲藏,人類開始改變大氣的組成。接著又改變氣候,改變海洋的化學成分。有些動物、植物藉著遷移來調適。牠們爬到山上,往極地遷徙。但是有很多物種發現自己已無處可去——起初是幾百個物種、然後是成千上萬個物種、最終可能有幾百萬個物種。物種滅絕率飆升,生命的織構也改變了。

  以前從來沒有生物用這種方式改變地球上的生命,然而,倒是發生過可堪比擬的事件。在遙遠的過去,非常非常罕見的,地球曾遭受極為離奇的變化,以致於生命的多樣性驟減。這些年代久遠的事件當中,有五次非常慘烈,足以使它們自成一格:就是所謂的五大滅絕事件(Big Five)。在似乎是驚人巧合的情況下(但或許完全不是巧合),這些事件的歷史被還原的同時,人類也逐漸領悟到,他們正在引發另一次滅絕事件。要說這次事件會不會達到五大滅絕事件的規模,目前還言之過早,但已有人稱之為第六次大滅絕。

  追蹤十三種具有象徵意義的物種
  
  無論如何,我決定要來說說第六次大滅絕的故事。故事分成十三章,每章追蹤一種具有某方面象徵意義的物種,如美洲乳齒象、大海雀、於白堊紀末跟恐龍一道消失的菊石(ammonite)。

  最前面幾章提到的生物,都已經消失了,本書這部分大多是關於過去的大滅絕,以及發現這些事件的扭曲歷史,這得從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 Cuvier, 1769-1832)的作品開始說起。

  本書的第二部分,差不多發生在當前——在日益支離破碎的亞馬遜雨林、在迅速暖化的安地斯山脈坡地、在大堡礁的外圍地區。我之所以選擇這些特定的地點,是基於新聞工作者常見的理由:那裡有研究站,或是因為有人邀請我跟著考察團隨團採訪。諸如此類目前正在發生變化的領域,我幾乎每處都去過,並且在適當的導引下,發現變化的跡象。有一章涉及某種相繼死亡的事件,或多或少發生在我家後院(很可能也發生在你家後院)。

  如果滅絕是個令人害怕的話題,大滅絕更是令人驚恐萬分。但是大滅絕也是一個令人著迷的話題。在以下的篇幅裡,我試著表達大滅絕事件的一體兩面:對於所學事物的興奮,以及恐懼。但願讀者看完本書之後,對於我們生活其中的非凡當下,能懷有一份感恩之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06156
  • 叢書系列:科學文化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第六次大滅絕—巴拿馬金蛙
 
巴拿馬金蛙的顏色是小黃計程車的那種黃色,具有深褐色的斑點,是安東谷附近地區的特有物種。金蛙在巴拿馬被視為幸運的象徵;金蛙圖像曾經印在樂透彩券上。
 
十年多前,安東谷附近的山坡上還很容易發現金蛙。這種蛙具有毒性(有人算過,單單一隻金蛙皮膚上所含的毒物,就能殺死一千隻普通大小的老鼠),身上如此鮮豔的顏色,讓牠們在林地襯托下,顯得很突出。安東谷不遠處有條小溪,當地人暱稱為千蛙溪。人們沿著溪邊散步時,會看到非常多的金蛙在岸邊曬太陽。有一位去過很多次的爬蟲學家這麼跟我說:「荒唐!實在太荒唐了!」
 
後來,安東谷附近的蛙類開始消失。這個問題(當時還未視為危機)首先在西邊、靠近巴拿馬與哥斯大黎加的邊界處引起注意。一位美國研究生正好在那裡的雨林研究蛙類。她回美國一段時間,寫她的學位論文,等她回來時,竟然找不到任何蛙類;或者這麼說吧,找不到任何一種兩棲類。她不知道究竟怎麼回事,但是因為她需要蛙類來做研究,便在更東邊的地方設立新的研究地點。
 
剛開始,新地點的蛙類似乎還很健康,後來卻又發生同樣的事情:兩棲類不見了,疫情遍及整個雨林。到了2002年,位於安東谷西方約八十公里處的小鎮聖塔菲(Santa Fe),周圍山坡與溪裡的蛙類基本上已消失殆盡。2004年,小屍體開始出現在更靠近安東谷的小鎮埃爾科貝(El Cope)附近。到了這時候,一群生物學家(有些來自巴拿馬,有些來自美國)做出結論:金蛙正面臨嚴重的危機。他們決定試著保護殘存的金蛙,從森林裡抓來雌蛙、雄蛙各幾十隻,將牠們飼養在室內。
 
然而,不管害死金蛙的是什麼,動作顯然比生物學家擔心的還要快。在他們按計畫行事之前,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
 
大洪水中的方舟
 
我第一次讀到關於安東谷的蛙類,是在我們家小孩的兒童自然雜誌上,隨意翻到的。那篇文章附有巴拿馬金蛙和其他色彩鮮豔物種的全彩照片,敘述疫情蔓延的故事,以及生物學家面對這個問題如何努力解決。生物學家原本希望在安東谷建構一套新的實驗室設備,但來不及準備好。他們試圖盡快拯救動物,愈多愈好,即使沒有地方可以飼養。那他們後來怎麼辦?「當然是把牠們養在蛙旅館囉!」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17/07/22
原來我們這麼接近「末日」!這是看完本書後的第一個想法。

作者透過訪談多位專家以及實地勘查世界各地生態環境的方式,訴說因人類導致的生物滅絕(或瀕臨滅絕)事件,而令人尤為震驚的是,這些事件都是現在進行式。從蛙類、鳥類、珊瑚、昆蟲、蝙蝠,到菊石、古代大型哺乳類及我們的表親尼安德塔人,滅絕事件不斷上演,不論是均變抑或災變所使然,其實都可歸因於自然法則,但唯獨這次—第六次—卻是由單一物種「智人」所引起,若我們不改變心態並採取行動,我們這一代人很有可能就得見證由我們自己引發的大滅絕。不同於以往的是,這次的滅絕清單上,也包括了我們自己。

本書敘述生動且論理有據,淺顯的敘事文句佐以專業的硬科學知識,加上翻譯品質頗佳,著實適合任何背景及年齡層的讀者閱讀,真的非常推薦!
展開
user-img
5
|
2016/12/12
單看書名
還以為會是本很科普或大聲疾呼呼要有環保意識之類的內容
沒想到 完全跟想的不一樣
作者用很平易近人有趣的說故事方式來述說
學到新知的過程中 自己也會自動的去深思相關的議題
是本一翻開就沒辦法停下來的好書
可惜該作者只有寫這本書 不然好想把她寫的書都搬回家看
展開
user-img
5
|
2014/12/03
雖然是寫生物大滅絕的故事

但卻沒有太多專業術語的名詞,讀來十分順暢,作者假想了一個生態滅絕的情境,藉以去深思大自然背後的運作機制,通篇讀來很有味道,也充滿了深刻的反省,是一本很適合一探究竟的通俗生物書籍!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