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創作展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紅經典作品!資深心理諮詢師帶你剖析自我,所有的陰暗面,都潛藏不可思議的生命力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紅經典作品!資深心理諮詢師帶你剖析自我,所有的陰暗面,都潛藏不可思議的生命力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點亮自己心中的光!
心理學暢銷作家的心靈成長經典之作

  剖析人性的中國禁書《巨嬰國》作者
  博客訪問逾2千萬人次,微博粉絲人數破250萬
  影響百萬青年的一代知名心理諮詢師

  每一種不完美都是心靈的贈禮,是讓你面對生命的武器。
  每一種看似「壞」的情緒、感受和體驗,都是成為你自己的必經之路。

  真實,勝過完美。
  當我們深深理解內心的不安與痛楚,
  反而能將黑暗轉化為美好,活出更真實、更完整的生命。

  生而在世,我們都想當個受人喜歡的好人。
  可是,一個人的內心既然有光,也必然存在黑暗。
  為了盡力當個好人,我們努力克制黑暗面,盡可能壓抑每一種不好的情緒。稍有行差踏錯,我們就覺得自己成了不可饒恕的壞人,也因此倍感痛苦。

  事實上,愈是拚命消滅內心的魔鬼,只會令痛苦愈加如影隨形;相反的,越懂黑暗,卻會讓我們越相信光明。
  那些悲傷、憤怒、內疚、恐懼、嫉妒……都是心靈在告訴我們,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是潛意識在引導我們,如何逐步看清生命的真相,從而產生不可思議的成長。
 
  ※越強迫自己快樂,反而會越悲傷※

 
  悲傷,具有拯救的力量。狠狠地大哭一場,坦然接納自己人生中的不幸,才能真正思考:我能為自己做些什麼?
 
  ※敢於憤怒,能讓我們保護自己※
 
  憤怒是一種信號,代表有人過度侵入我們的空間,對我們做出過度控制的舉動。感受到憤怒時,我們應當明白:無論對方的理由多麼美好,我們都該捍衛自己。
 
  ※恐懼是一把鑰匙,引導我們找出生命中最關鍵的答案※
 
  許多恐懼,無須戰勝。因為,恐懼往往是要強而有力地提醒我們,什麼對我們而言最重要。

名人推薦

  張德芬/知名作家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不朽/作者

  ──溫暖推薦

  這個世界上影響我很深的一些座標,其中就有武志紅。──豆瓣網友
 
  成為更真實的自己,這是一句說來簡單,卻值得我們一生追尋的事。──豆瓣網友
 
  完美像霧霾,讓我們看不清楚真實的自己。這本書,帶來了面對的力量,透過閱讀,吹散完美的自欺假象,讓內心更清澈明亮。──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一篇篇故事,即是一步步心法,引導我們接納原本就屬於自己的黑暗、焦慮與憂傷,進而找到轉化自己生命的方法。──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我們未必需要歌頌正能量的心靈雞湯,卻絕對需要這本幫你轉化負能量的好書。──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武志紅


  資深心理諮詢師兼心理學暢銷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著名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2001年獲得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曾主持《廣州日報》的「健康心理」專欄,首篇專欄文章〈吵架去看心理醫生〉便一炮打響名號。著有《巨嬰國》一書,在成為2017年3月暢銷書後被官方勒令下架。

  微博同名帳號「武志紅」現已累積逾250萬粉絲追蹤。2017年開始主持「得到」線上專欄:「武志紅的心理學課──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短短兩週便突破6萬人訂閱,目前訂閱用戶一年超過20萬人。現於北京、上海、廣州開辦了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致力於用心理學去深度剖析理解個人、家庭的種種典型現象,讀者遍佈世界各地華人區。

  個人著作銷量超過百萬冊,作品包括:《為何家會傷人》、《為何愛會傷人》、《為何越愛越孤獨》等十餘部。
 
 

目錄

新版序/擁抱內心的暗夜
首版序/擁抱你的不完美
 
01/悲傷是完結悲劇的力量
悲傷是完結悲劇的力量
每一次磨難都是生命的財富
越控制,越失序
對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越快樂,越悲傷?
超越挫折:變逆境為機遇
心靈成長咖啡館──《體驗悲哀》
 
02/憤怒是對憤怒者的保護
憤怒:你的力量之泉
向OK繃式的愛說「不」
如何與傳銷者談話
「走飯」之死與快樂王子的「鉛心」
 
03/不要內疚,這世界沒有絕對的清白

從承受內疚開始
你的欲望不是罪
自卑,只是因為缺乏愛
心靈成長咖啡館──《女心理師》
 
04/恐懼告訴你什麼對你更重要

無須戰勝恐懼
好好活著是最好的想念
人生為什麼會輪回?
溫柔地對待你的疾病
身體是心靈的鏡子
心靈成長咖啡館──關於壞人我們需要知道的一切
 
05/壞習慣不是你的敵人

認識惡習:它一定曾讓你獲益
帶著心理問題積極生活
心靈成長咖啡館──《克服焦慮》
 
06/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認識自己
在關係的鏡子前審視自己,理解自己
關上車窗,關上心房
我們為什麼需要崇拜誰?
心靈成長咖啡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07/說出「我接受」,讓心靈回歸自由

學會接受自己
寬容自己,才能寬以待人
讓你的身心重歸流動
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結語/給自己一個儀式,開始一段征程
 
 

新版序

擁抱內心的暗夜

 
  生活中我們總是要感謝很多事情,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想過:感謝自己。感謝自己的什麼呢?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或者叫作「擁抱內心的暗夜」。在我做心理諮詢的過程中,也包括自己之前的經歷中,我發現,我們能否擁抱自己內心那些痛苦的部分、黑暗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呢?
 
  完美的往往存在問題
 
  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有一次去講課,見了來聽課的三位女士。我經常自豪於自己有一眼斷人的本領,於是見面之後,我從她們臉上的神情評估她們最近的問題。有兩位女士對我說,她們是我的忠實粉絲,但是她們覺得自己的家庭關係是完美的。
 
  她們一說自己是完美的,我就知道肯定有問題,其實我在她們的臉上已經看到了兩個字:崩潰。
 
  第三位女士看著是最健康的,但是她對我說:「武老師,我家裡有很多問題,我內心有很多痛苦。」這就是一個正常人、健康人。等後來我們聊開了,我非常乾淨俐落地指出那兩位女士可能有什麼樣的問題,結果基本上都被我說中了。我們要警惕這種感覺:「我們的人生是完美的,我們的家庭是完美的。」
 
  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有個說法:世界是相反的。其實,真實勝過完美,一旦我們懂得什麼是真實,如何接受自己的真實,如何跟自己真實地在一起,就會深刻地感知到真實是比完美更好的東西。
 
  在剛才那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女士自身的問題很大,但她們說自己是完美的,而另外一位女士說家庭問題很多,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這三位女士對真實的接納程度是不一樣的。這裡所謂的真實就是痛苦,她們對痛苦的接納程度不同。
 
  覺得自己家庭是完美的,這樣的人是把自己的痛苦分裂出去了,消滅了,她自己腦袋裡意識不到痛苦,所以她會說自己的家庭是完美的。而相對比較健康的女士,因為她對痛苦有接納能力,所以她會直接說她的家庭有問題,她有痛苦。這時候,我們看到一個簡單的評價標準: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與接納痛苦的程度成正比。
 
  痛苦意味著什麼?這本書裡有一個故事很受歡迎,叫〈悲傷是完結悲劇的力量〉。故事是這樣的:女孩Z的童年非常不幸,兩三歲時父母離婚,父親掙不到錢,她基本上是跟著姑姑長大的。她不斷更換寄養家庭,小學時就已經覺得自己充滿痛苦。她努力討好老師、同學,卻總是不如願,她連一個朋友也沒有。
 
  學校要換新課桌,需要交幾十元人民幣,她因為出不起這個錢,被調到了教室最後面,前面坐著的都是個頭比她高、擁有新課桌的人,她感覺非常痛苦,充滿羞恥。她曾經很認真地計畫過自殺,也就是所謂的「哲學式自殺」,即經過很認真的計算、衡量,覺得自己的人生確實是不值得擁有的。她曾經在一張白紙的兩邊分別寫下活著的理由和死去的理由,結果死去的理由遠超過活著的理由,於是,她認為自己應該自殺。
 
  我在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的一個師妹也做過同樣的事情,不同的是師妹自殺成功了,而女孩Z沒有成功。她感到很悲哀,進而很傷感。然後,她開始哭泣。她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在哭泣的時候,她回憶起人生中的種種不幸,但是她哭到最後,心裡有個聲音出來了,那個聲音對她說:是的,你很慘,但是你還可以做很多事。結果這個聲音改變了她,這個女孩感覺她獲得了一種力量,讓她真的開始思考:我可以為我的人生做些什麼事情?
 
  後來,女孩擁有越來越多好朋友。有一年耶誕節,在廣州,她邀請我去她家參加聖誕派對。我去了,發現一屋子人,我數了一下,大概有二十八個外面來的朋友。這很有意思,這個女孩很悲切地痛哭了一次,她的人生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涉及了我們的不完美中,第一個重要的東西:悲傷。
 
  悲傷:被接納的悲傷是一股能量
 
  心理學書籍經常會強調悲傷,專業的說法叫哀傷過程,意思是:任何一份失去都會引起我們心中的悲傷,如果我們讓這悲傷流動,就意味著我們接受了喪失、接受了失去。悲傷的流動是需要時間的,所以當巨大的失去引起巨大的悲傷,讓巨大的悲傷在一定的時間內流完,這就是所謂的哀傷過程。
 
  你必須在面臨巨大的失去時,完成這個哀傷過程,這樣才意味著你接受了你人生的不幸。
 
  這個女孩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她接受了她過去的人生中存在的那些痛苦。然而,在她沒有接受這些痛苦前,就會希望能夠在痛苦中看到所謂的正能量,於是她特別想討好他人。
 
  如果你有一個討好型的朋友,你會發現他做十件事情,九件做得很好,一件做得不夠好,結果他會不在乎那九件,只對那一件耿耿於懷。為什麼會這樣呢?女孩Z過去的人生充滿黑暗、不幸,她不想接受這些,於是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就很害怕那些線索會讓她想起這些痛苦。也就是說,她在和她的人生較勁,她想否認這些痛苦。結果跟她相處的時候,你發現,一旦有什麼資訊讓她回憶起痛苦,她就會對這件事耿耿於懷。
 
  當她完成了這個哀傷過程,實際上一次哭泣並沒有真正徹底消除悲傷,但是對她來講,這是個很重要的過程。當她完成了哀傷過程的很大一部分,也說明她接受了這個事實:是的,我的人生有很多不幸,我不再和這個事實較勁,我接受我人生的真相。她接受了這個真相之後,她的能量就在這個不幸中獲得很大的釋放,她就可以真的去思考自己能為自己做些什麼。
 
  當你的人生遇見各種不幸,你會產生一個很本能的感覺,這個感覺就叫作悲傷,悲傷也許是所有的感受裡最重要的一種。你能否讓你的悲傷流動,意味著你是否能夠真的接受人生的真相,你是否真的有智慧。
 
  攻擊性與恐懼:敢於攻擊,才是真正的「好人」
 
  接下來是憤怒,或者也可以說是我更喜歡的另一個詞,叫作「攻擊性」,這個過程展示了人性的奧秘和複雜。我原來以為我的心理醫生會給我講許多人性的奧秘,其實不然,我們的話題大部分涉及攻擊力。我壓抑了我的憤怒和攻擊力,結果讓我活得不自在,透過老師的引導,我慢慢清晰地認識了攻擊力,碰觸到我內心深處具有攻擊性的部分,讓我變得和以往不同。在深度睡眠治療中,我夢到自己變成巨大的恐龍、土匪頭子……
 
  作為心理諮詢師,我有幾十個來訪者,我的個案都是長期的,他們就是我故事裡的人物,他們變成我的文章、書裡的人物,我就是靠劫掠他們的故事,來維持我的生活。這樣一想,我意識到自己不是拯救者,而是土匪,也就是壞人,結果深深產生了一種崩潰感;同時,我卻又覺得自己是知名心理諮詢師,收費根本就不貴。
 
  藉由這次學習,我真正明白、接受了自己就是土匪頭子,攻擊性的惡魔才能出來,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是很自私的人。我接受了事實,心裡自在了許多,自己的攻擊性就出來了,我能真正放鬆了。我的氣質變化來自這裡。
 
  如果一個人不能直接對別人表達憤怒,而是拐彎抹角地表達攻擊性,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被動攻擊」。例如,不直接拒絕別人,而是拖延。每個人心裡都有大量的憤怒,你能否覺察到自己的憤怒,能否合理表達你的憤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佛洛伊德說過:「一個人能否合理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是健康與否的重要標準。」如果一個人做不到,必然有心理疾病。
 
  恐懼是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它的重要之處在於,越讓自己害怕的東西就對自己越重要。我們平時怕的「鬼」、「冤魂」,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壓抑在心裡的憤怒、恐懼久了,多了,就變成了我們心裡的「鬼」。它告訴你有些東西在生命裡非常重要,你必須學會面對。你真正恐懼的是悲傷、是喪失,比如,你越是沒有安全感,就越害怕一個人離開你。
 
  我也有怕「鬼」的時候,那時我跟女朋友提出了分手,雖然分手是我提出來的,但是仍然喚起「我失去了」這樣的恐懼。要是失去她,我就是一個人了。在這個時候,我很害怕這種失去,這種恐懼向外投射,就變成了一個「鬼魂」。等我在這個恐懼裡待了一陣子,我發現這個恐懼過去了,我可以輕鬆地去面對這件事了。
 
  我們要知道,我們對自己情緒的擔心和害怕,其實往往來自童年。當你還是嬰兒時,如果有許多感到孤獨的時刻,或者當你是孩子時,如果有許多感到受傷的時刻,這會導致你害怕痛苦,也讓你希望能夠逃離那些痛苦。因為當時你面對和化解痛苦的能力非常弱,你除了父母,沒有別人,如果那時候的你經常有這種感覺,事實上你也面對不了自己的痛苦,於是只能藉由逃離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按照佛洛伊德的說法,這叫壓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壓抑自己。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你是一個成年人,痛苦往往不再是一種真實的東西,僅是你內心的一種感受,一旦你好好地去體會它,讓它在你心裡流動,這種感受就會成為一份能量。
 
  內疚:我錯了,那又怎麼了
 
  內疚,也很重要。內疚和羞恥,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最不願意面對的感受。為什麼呢?內疚和羞恥是這樣的:我傷害了你,所以我內疚;我覺得自己是個壞人,所以我羞恥。內疚通常是我們所不願意面對的東西,因為它意味著「我錯了」。而前面說的悲傷、憤怒、恐懼,這三種感受是在說「對方錯了」。
 
  所以,很多人選擇成為聖人,卻不願意成為壞人。我在博客上的一篇文章︿內向是對內向者的保護,外向是對外向者的嘉獎﹀中提到,很多外向者在社交層面如魚得水,生意也做得很成功。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其實我們都是依賴關係的動物,我們很希望在關係中得到認可、得到愛。如果一個外向的人靠近我們,向我們傳遞這樣的資訊:「我喜歡你,我歡迎你,我想跟你交往」,那麼這就意味著他打破了我們的孤獨,所以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受歡迎的。大家覺得外向的朋友具有很大的價值,而且外向的人經常有一個特點,他往往是會索取的,可以很輕鬆地說出他要什麼。
 
  對於不能夠提要求的人而言,每當你建立一個關係,就意味著你在喪失你的資源,你在付出。也就是說你朋友越多,你付出得越多,你就越累。例如,我便經常要斬斷自己的一些關係,這會讓我內疚,但現在我會好好地看待這份內疚,讓內疚的能量流動,而不是為了避免有內疚的感覺,就不再向別人提出要求。過去,我不會攻擊別人,不會拒絕別人,也是因為我會感到內疚,所以我以前在自己的關係中非常不自由。
 
  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就意味著你在處理內疚這方面,其實有很大的問題。建議這樣的朋友認真思考自己的這個問題,試著學習,內疚一點又怎麼了?我錯了又怎麼了?
 
  嫉妒:壓抑嫉妒,便是削弱競爭力
 
  嫉妒也許同樣是我們特別不願去面對的一個東西,因為大家都知道,吃醋、嫉妒狂,都是在描述那些看上去很不受歡迎的人。其實嫉妒和競爭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如果你克制自己的嫉妒,就意味著你在克制自己的競爭力。這會造成很多問題,例如無法在職場成功升遷。
 
  接納黑暗,打開生命的通道
 
  悲傷、憤怒、恐懼、內疚和嫉妒,還有簡單談到的羞恥,我想說,這些都是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能量。
 
  我的書籤上有一句話:「成為你自己。」什麼是自己呢?其實,在這個所謂的自己身上,所謂壞的東西,往往比所謂好的東西更加凸顯本質。悲傷、憤怒、恐懼、內疚、嫉妒和羞恥中,藏著我們生命的本質。我們想成為一個真實的人、一個更好的人,想把真正的自己活出來,就需要去觸碰這些東西,需要理解和接納這些東西。
 
  心理學家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說過:「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通常我們認為這句話是對別人說的,但是其實這句話同樣可以放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需要深深地理解和接納我們自身。接納自身什麼呢?如果你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那還有什麼要接納的呢?大家都知道,所謂要理解和接納的東西,通常就是你心理上的那些黑暗面。
 
  非常有意思的是,當你深深地理解和接納了這些所謂的黑暗面時,它們就是美,就是生命中最棒的東西,你會覺得它們根本就不是黑暗,而是從黑暗轉化成了光明,從醜陋轉化成了美好。同時,你會深深地體驗到什麼是自由。這時候,你就知道能量流動、生命力流動的感覺是怎樣的了。
 
  本書要談的是負能量比正能量更具有價值,當我們積極地追求所謂正能量的時候,其實就割裂了和所謂負能量的連結,這種割裂是一個重大的損失。悲傷、憤怒、恐懼、內疚、嫉妒和羞恥,我們要打開這些感受的管道。當我們打開這些管道,生命力就會在我們身上流動。
 
  真實勝過完美。我們要做的不是消滅掉內心的魔鬼,而是去認識並擁抱它,使我們逐漸了解,原來它是這麼好的東西。希望大家都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3782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0.9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越快樂,越悲傷?
 
越悲傷的時候,我們常表現得越快樂。

很多人將這個辦法當作戰勝悲傷的法寶。

然而,這樣做的終極結果,勢必會是:越快樂,越悲傷。

當你非要壓制自己的悲傷,並表現出極大的快樂時,你最終收穫的,會是更大的悲傷。

這,可能是香港藝人「肥姐」沈殿霞人生悲劇的核心。

肥姐被視為香港第一「開心果」,數十年以來透過電視電影,給無數香港人帶來快樂。但是,她自己快樂嗎?

本來,我對肥姐的故事並不了解,但前兩天晚上,和一個朋友聊天,她說起了肥姐。她說,肥姐最大的人生創傷自然是愛情。四十歲左右的時候,肥姐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一個女兒,但女兒不到八個月時,她的「最愛」堅決和她離了婚。此後,肥姐患了嚴重的憂鬱症和糖尿病,頭髮都快掉光了。這時,她去加拿大看望親人,被粉絲認出。粉絲說,好些時候沒看到你的節目了,快些拍片,你可是「香港開心果」,我們都等著你帶給我們快樂啊。

肥姐說,這句話救了她,她隨即克服困難重返演藝工作。

與最愛的人分手,自己的價值感跌到冰點,憂鬱症由此而生,但粉絲告訴她,你當然是有價值的,你的「香港開心果」形象帶給我們多少快樂啊。於是,肥姐繼續她的開心果形象,因為這是她核心價值的源泉。

我們都在尋求價值感,如果童年時,某一種方式令我們找到了價值感,此後我們便會執著於這個方式。此外,這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通常只找到一套尋求價值感的方式,越困難的時候,我們會越執著於這一套方式,認為這是唯一的,但其實在最困難的時候,改變或調整這個方式會更好。

譬如,肥姐的開心果形象,給大眾帶來了巨大的快樂,並為自己贏得了名聲和利益。但在私人生活中,她的這個形象似乎只是對別人有利。一段似乎是肥姐自述的文字中寫道,朋友們很喜歡和肥姐聊天,把苦惱傾訴給她,也很喜歡帶著戀人和她在一起,男人這樣做,女人也這樣做。
 
被需要但不被重視
 

但為什麼要做別人的垃圾桶呢?

真愛極其珍貴,我們應該給值得的人。很多傾訴,多半是自戀式的絮絮叨叨,這時的傾聽並沒有價值。更重要的一點是,當別人垃圾桶的人,一般都不會受到別人的重視。大家都需要你,但沒有人會重視你、愛你。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1/05/07
讀武志紅老師的書,總是能讓我檢視自己的生活。再小的事件,只要留在你的記憶,它都有所意義。做真實的自己,多令人嚮往又難以達到的目標,因為武志紅老師,我小小的往這個方向踏了一步。願我能一直前進,成為真實的自己。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心理勵志】2024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春旅遊
  • 小天下暢銷展
  • 兒童節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