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夜鶯
  • 定價:480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4年03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瑞絲•薇斯朋大推,生命讓我們更加看清面對愛與選擇時的自己

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但戰爭,卻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如果懦弱和莽撞是僅有的選擇,你怎麼辦? 這對姊妹用生命寫下了一頁歷史。

 

OKAPI 推薦

  • 為了不讓女性的故事總是被遺忘──專訪克莉絲汀.漢娜《夜鶯》

    文/Regan Stephens2018年11月15日

    克莉絲汀.漢娜最新中文版作品《夜鶯》。 克莉絲汀.漢娜原本似乎完全沒想過要走上寫作這一行。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公司,之後進了律師事務所。誰也沒想到,生產臥床那段期間,她開始寫第一本小說。寫了22本小說後,她以《紐約時報》圖書暢銷榜作家的身分接受採訪,聊起像她這樣一個平凡女性面 more
 

內容簡介

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但戰爭,卻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
――如果懦弱和莽撞是僅有的選擇,你怎麼辦?
★《紐約時報》暢銷書NO.1
★《華爾街日報》年度選書
★Goodreads年度最佳歷史小說讀者票選最愛第一
★讀者評價Amazon.com 5顆星、Goodreads 4.5顆星

  《紐約時報》暢銷書NO.1作家克莉絲汀•漢娜 長篇歷史小說力作
  暢銷逾200萬冊,售出全球43國語文

  「金髮尤物」瑞絲•薇斯朋驚豔力讚,大呼欲罷不能
  改編電影由《絕命毒師》、《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導演蜜雪兒•麥勞倫(Michelle MacLaren)執導,2019年上映


  《大象的眼淚》作者莎拉.格魯恩、《孤兒列車》作者克莉絲汀娜‧貝克‧克蘭、《雪花與密扇》作者馮麗莎、邁阿密大學猶太人大屠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瑪瑞安‧克蘭‧卡森諾夫博士;與臺灣知名作家群:彭樹君、艾莉、林書煒、侯文詠及廣播人蘭萱聯手推薦

  1939年,在法國寧靜的小村莊卡利弗,薇安拒絕相信戰爭已近,但滿街的士兵、卡車、坦克,無預警投擲炸彈的軍機,再再顯示事與願違。德軍徵用薇安的家,逼迫她和小女兒與敵人一同生活。她以為妥協就能平安、無求就能倖免,但不行,「名單」仍一再帶走她愛的人,挑戰她的信念。

  薇安的年輕妹妹伊莎貝爾個性叛逆,用滿腔熱情莽撞地追求人生意義。當成千上萬巴黎市民陷入混沌不明的戰局時,她遇見賈約丹,一腳踩進沒有明天的愛情,同時投身反抗行動,從庇里牛斯山到集中營,她用生命寫下了一頁歷史。

  「夜鶯計畫」拯救了無數人,但挽不回生命。那些來不及解釋的歉疚,來不及道出的愛,與那個永遠不願掀開的祕密――塵封在閣樓置物箱的那張身分證,讓這一切重新翻湧了起來。

好評推薦

  【國際讚譽】
  《夜鶯》以優美細膩的筆觸,喚起人們省思生命、愛、戰爭的摧殘,以及回應種種不可思議困境的艱難――更包括祕密如何層層積累成傷害。這小說的情節與情感都極具張力,勢必成為另一本暢銷書。我非常喜愛。――暢銷小說《大象的眼淚》(Water for Elephants)作者莎拉.格魯恩(Sara Gruen)

  這是一部氣勢磅礡、以二戰的法國為背景的小說,住在小村莊的姐妹對如何因應局勢各有看法。她們性格迥異,理念不同。一次次道德考驗和生死關頭,迫使她們各自找到出路。全書充滿張力,高潮迭起,令人難忘。――暢銷小說《孤兒列車》(Orphan Train)作者克莉絲汀娜‧貝克‧克蘭(Christina Baker Kline)

  我非常喜愛克莉絲汀•漢娜的《夜鶯》。她捕捉二戰期間法國獨有的一段歷史,細膩呈現出。但最撼動我的是姐妹間的心路,以及面對重大挑戰時該何去何從。該起義還是投降?該英勇還是懦弱?該忠誠還是背棄?作者以敏銳善良的心,巧妙地一一探索。――暢銷小說《雪花與密扇》(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作者鄺麗莎(Lisa See)

  我一口氣讀完《夜鶯》,徹底被帶回戰時的法國,忘了身在何處。克莉絲汀•漢娜以嫻熟的文筆,描繪家人間一言難盡、永不褪逝的情感糾葛,是會讓讀者愛不釋手的小說。――Marilyn Dahl,出版觀察書評網站「Shelf Awareness」

  《夜鶯》太吸引人了!有天晚上,我用餐後開始讀,原本只想讀幾章,卻停不下來。不只因為個性鮮活的角色引人深思,讓你愈來愈投入,還能增長歷史見聞。讀吧。它會讓你不斷猜想,薇安和伊莎貝爾這對勇敢的姊妹,在艱困的時局下如何做正確的事。用二戰史學者勞倫斯•蘭格爾(Lawrence Langer)的話來說,她們始終在做「無可選擇的選擇」。――瑪瑞安‧克蘭‧卡森諾夫博士(Dr. Miriam Klein Kassenoff),邁阿密大學猶太人大屠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國內好評】
  一對個性迥異的姊妹,一個充滿悲歡離合的大時代故事。
  戰火可能摧毁家園與軀體,讓人顛沛流離,但愛是信仰,比死更堅強,終將撫平生命的傷口,治癒一切苦痛。――彭樹君/作家

  從來沒想過,除了追劇之外,居然會有一本這樣的小說讓我捨不得放下、捨不得入睡。――艾莉/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克莉絲汀•漢娜(Kristin Hannah)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已出版二十二本小說,她曾是律師,而後轉行寫作,育有一子,與先生定居美國西北部與夏威夷。個人網站:www.kristinhannah.com

譯者簡介

施清真

  施清真,政治大學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美國西北大學博士,曾任教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現居舊金山,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括《蘇西的世界》、《英倫魔法師》、《控制》、《生命如不朽繁星》、《愛的歷史》、《大宅》、《遺愛基列》、《呼喚奇蹟的光》、《羅馬四季》、《拾貝人》等。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89236
  • 叢書系列:文學森林
  • 規格:平裝 / 512頁 / 14.8 x 21 x 2.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影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內容連載

1
 
一九九五年四月九日,奧瑞岡州海濱
 
如果在我漫長的一生中曾學到什麼,那就是: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戰爭,讓我們體會自己是怎樣的人。現在的年輕人想要知道關於每一個人的每一件事。他們以為談談說說,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那個世代比較靜默。我們了解遺忘是多麼重要、重新出發是多麼美好。
 
但近來我發現自己一直想著戰爭、我的過去、一個個我已遺落的人。
 
遺落。
 
這兩個字聽起來好像我忘了心愛的人們在哪裡;說不定我把他們留置在他們不該在的地方,然後掉頭離去,困惑得甚至不知如何追溯來時的腳步。
 
他們沒有遺落。他們也沒有置身更加美好的處所。他們已經逝去。隨著人生漸趨落幕,我已領悟哀傷有如懊惱與悔恨,進駐於我們的 DNA 之中,永遠成了我們的一部分。
 
自從先生過世、獲知診斷結果之後,這幾個月來,我老了不少。我的皮膚皺紋累累,看起來像是一張人們試圖壓平、重複使用的蠟紙。我的眼睛經常不管用 - 黑暗之中、車前燈一閃、或是下雨之時,我的眼前就一片模糊。視力變得靠不住,實在令人不安。說不定這就是為什麼我發覺自己回顧過去。往事之中懷帶著我現今再也無法瞧見的明晰。
 
我試著想像我逝去之時終將得到安寧,我也將與每一個我曾愛過、我已遺落的人相會。最起碼我會得到諒解。
 
但我應該知道不可能,不是嗎?
 

 
我那棟名為「峰園」、百餘年前由一位林業大亨興建的屋宅已上市求售,我也已準備搬家,因為我兒子認為我應該這麼做。
 
他試圖照顧我,也想讓我看看在這段最難過的日子裡、他是多麼愛我,所以我耐著性子,任由他管控。我哪在乎我在何處離世?而這正是重點。我住在哪裡已經不重要。我在奧瑞岡州海濱住了將近五十年,這會兒我把過去的歲月裝箱打包,我想帶走的東西並不多,但我掛念一事。
 
我伸手抓住懸吊而下、操控閣樓階梯的把手,階梯從天花板伸展而下,好像一位紳士伸出他的手。
 
我走上閣樓,階梯不太牢靠,腳一踩就搖搖晃晃。閣樓帶著霉味,一個燈泡在頭頂上晃來晃去,我拉一下燈繩。
 
我覺得自己好像被困在一艘老舊的汽船裡。牆上鋪著寬長的木板,木板之間的蛛網密布,團團蛛網懸掛在空中,發出銀閃閃的光芒。天花板相當高聳,極為傾斜,我站在閣樓正中央才可以挺直身子。

會員評鑑

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故事是在二戰時期,德國納粹侵佔了法國後,法國的國家局勢呈現劇烈變化,身處於危機重重以及傷亡中,兩姊妹在第一時間所做的反應各有不同。

姊姊薇安一心一意的祈禱著戰爭能夠趕快結束,讓丈夫可以從國家的徵召中再次回到家中,恢復過往家庭和樂以及生活上的平靜。

妹妹伊莎貝爾則無時無刻的在關注著法國的局勢,用她滿腔熱情和莽撞去追尋她人生的意義,就如同她心中所崇拜的一個英國護士艾迪絲·卡維爾一樣在大戰中成為一個有貢獻的女英雄。
-
在二戰前,兩姊妹出生在一個支離破碎的家,爸爸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回來後一切都變了,變成另一個人,變得暴躁、刻薄、酗酒,隨著家中唯一僅剩的支柱媽媽過世後,爸爸便立刻遺棄了她們兩姊妹。

對於「愛」兩姊妹心中既匱乏又渴求,妹妹伊莎貝爾總是在反抗,有人拋下她,她就跟上去,就如同爸爸多次把她送去寄宿學校,但她還是都會一次次的回到家中,渴求爸爸給她愛。

姊姊則早已封閉自己對於爸爸的情感,不再去期望自己能從爸爸身上得到愛,轉而投奔到別的男生(安托萬)的懷抱,對她來說是安托曼解救了她,幫助她脫離喪母之痛、爸爸的遺棄、妹妹的哭喊、無人可排解的孤單,她十六歲懷孕,十七歲結婚,十分的依賴著丈夫的陪伴。
-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來臨,納粹佔領了法國,姊姊薇安失去了她的依靠(丈夫)並且還要去面對納粹的侵犯,在自己還是個母親還有女兒需要被保護的情況下,薇安不得不學會堅強以及勇敢,去保護周遭的人不被納粹侵犯、殘殺。

妹妹伊莎貝爾在這場德軍的侵佔中,與一開始姊姊的自保行為不同,她總是急著跳出來參與這場戰爭,並積極的做出行動,希望自己能夠派得上用場,即便這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又或者是殘酷的拷問,也在所不惜。

這分強烈的渴望,不禁讓人十分的納悶,這是否與早期失去爸爸、媽媽、姊姊以及不斷被送去各個不同的寄宿學校有關?她總是很努力的去證明自己的價值以及自己的存在,才能夠被看見。
-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見戰爭的醜陋、殘酷,但同時我們也能夠看見愛、勇敢、堅強、希望。

這場戰爭中,讓兩姊妹的爸爸漸漸的去省思、了解到,原來這一生當中,最令他感到懊惱、後悔的事是沒有對自己的女兒盡到父親的責任,他很抱歉,因為心中的傷非但沒有拉近他與妻女的距離,反而讓彼此更加疏離,他後悔自己抗拒她們,後悔自己一直以來把她們丟給別人照顧,從沒有想要修護父女間的情感,最後他想告訴女兒的是,對他來說她們是上天的贈禮,他始終愛著她們。
-
戰爭中看見德國軍人的道德矛盾以及心中的感嘆

「我受訓成為軍人,為我的國家而戰,讓家人引以為傲,那是光榮的抉擇。但等我們返家,大家怎麼看我們?怎麼看我?」

但也不乏看見法國警察在德國的統治下的屈服以及痲痹,漸漸的成為對生命視若無睹、粗暴、殘忍的人,就像大多數的德國軍人、黨衛軍、蓋世太保一樣蹂躪、輕蔑他人的生命。
-
看到書的最後,我深深地感受到戰爭使人的身心靈殘破不堪,也讓人們更加珍惜在戰爭時的相處以及對於愛的表達,因為在戰爭的當下,有可能下一秒就再也沒有機會再相見了。
-
小說說到因為戰爭,所以失去的東西有太多、太多了⋯,所以比起「恨」,「愛」更加使得人們有勇氣活下去;比起懷疑、絕望,人們更希望的是去相信。

❝ 如果在我漫長的一生中曾學到什麼,那就是: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但戰爭,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現在的年輕人想知道每個人的每件事。他們以為談談說說,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們那個世代比較沈默。我們了解遺忘是多麼重要,重新出發有多美好。❞
展開
user-img
5
|
2019/10/14
劇透警告
作者在寫書前蒐集資料時發現二次大戰一位比利時年輕少女---Andrée de Jongh,協助被納粹打下來的同盟國戰機飛行員,翻越法西邊境的庇里牛斯山,再送往當地英國領事館,讓飛行員能不在法國、比利時(被納粹佔領)被捕入獄,而有機會回國繼續為戰爭效力。
這位勇敢女性的故事震驚了作者,而一直有想為其著書的想法。除此之外,戰爭多半以男性視角呈現,也讓作者想為戰時女性發聲,因此故事中除了伊莎貝爾(原型為Andrée de Jongh)外,還有各種不同身分、性格的女性故事,讓這本書的精彩度大大提升。
展開
user-img
5
|
2018/11/26
「如果在我漫長的一生中曾學到什麼,那就是: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但戰爭,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現在的年輕人想知道每個人的每件事。他們以為談談說說,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那個世代比較沉默。我們了解遺忘是多麼重要,重新出發有多麼美好。」

  ─ ─《夜鶯 The Nightingale》Kristin Hannah

又是一本淚流滿面不捨闔上的小說,也許有人會埋怨,為何集中營總是寫不膩、二次大戰總是拍不完,但這就是戰爭,永遠倒扣在被無情撕裂的天空之上,至今仍橫臥於無數張雙人床中間,撞碎好幾世代,扭曲無數家庭,掏空千萬靈魂,滿目瘡痍的軀殼與血跡斑斑的歷史覆蓋之下,親身走一遭的人渴望遺忘,江水滔滔我們努力銘記,為何在撐過生離死別的苦難摧殘後終究需要讓愛大於恨?為何愛比恨容易康復?因為非如此不可,人們至少還可以擁有希望。

國外書評與媒體時常將 Anthony Doerr《呼喚奇蹟的光》與之並論,但《夜鶯》其實可以和 Tatiana de Rosnay《莎拉的鑰匙》對照閱讀,同樣發生於法國,同樣經歷巴黎冬賽館事件,同樣從納粹魔爪送入了泯滅人性的集中營深淵,也同樣將時間線拉長至三代以上。

《夜鶯》敘述在亂世之中,法國一對性格有著天壤之別的姊妹,自幼寄人籬下相依為命,姊姊薇安溫柔順從惹人憐愛,年紀輕輕便走入婚姻;妹妹伊莎貝爾則自我意識強烈,嫉惡如仇且衝動魯莽。隨著二戰戰線延燒,德軍入侵法國,遂成為西歐第一個妥協與納粹合作的國家,伊莎貝爾眼睜睜看著被侵門踏戶的家園,不願只像一般女性一樣被動接受坐以待斃,因此開始救援盟軍被擊毀的空軍飛行員,鋌而走險徒步攀越底比牛斯山,地形與天候的險惡遠比落入納粹手中還有存活機會,意圖從西班牙開闢出一條救援路徑,這就是「夜鶯」計畫,成為漫長黑夜裡的一線光明。

《夜鶯》為層次分明、情感細膩、文采優美又有所突破的故事,視角頻頻交錯,時空遠近穿梭。談愛情,是繁華落盡後的懾人光輝,又是跨越千里的時不我與;談親情,是超越血緣的奮不顧身,又是生死兩茫茫的互相牽引;談戰爭,是委曲求全的隱忍行善,又是翻山越嶺的巾幗英雄;談理念,是無法明言的犧牲小我,也是賠上一切才寫下的歷史註解;談女性主義,書寫女性所遭受到的身心折磨不亞於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又呈現浪漫主義滿腔熱血的驅動之下,十九歲的少女跌跌撞撞竟能成就多數男性也望其項背的壯舉。

「男人講述事蹟,女人繼續過日子。對我們而言,那是一場虛幻的戰爭。戰爭結束時,沒有人為我們辦遊行,我們沒有獲頒勳章,歷史教科書裡也沒有提到我們。大戰時,我們做了我們必須做的事,大戰後,我們收拾殘局,重新來過。」
 
其實最一開始德國集中營是為了關押戰俘和政治犯等設立的,因此不只是猶太人會送入其中,但最後結局一樣是殊途同歸至生命盡頭。薇安從逆來順受逐漸學會堅強,然而伊莎貝爾一生拯救 117 位陌生飛行員的性命,挺過喪心病狂的集中營煉獄,她卻也不再是過去目光如炬明豔動人的那隻夜鶯,在那黯淡空洞的靈魂之窗裡,只剩下殘破不堪的一具折翼空殼,幸好,幸好,愛包覆著恨,希望包覆著苦痛,諒解包覆著滄桑,戰爭讓我們看見了彼此真正的美麗模樣。

「生命是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擊。
愛。
萬物始於愛,也因愛而告終。愛是基石,愛是穹頂,愛是飄揚在其間的空氣。她的心靈殘破,容貌醜陋,但這些都不要緊。他愛她,她也愛他。終其一生,她始終等待、始終祈盼人們的愛,但此刻她了什麼是真正重要的。她已經懂了愛,也受到了愛的庇護。」
展開
user-img
5
|
2018/11/23
第二次世界大戰,無論是誰都非常清楚那樣的痛楚在歷史上所占有的篇幅,那些經歷過的戰火燃燒的國家傷痕從未癒合過,當時的血淚、面對的處境和逝去的笑聲,都令人難以想像這般的種族屠殺曾經發生過,同時也慶幸自不是活在動盪的世代。

作者利用歷史的疤痕作為背景,敏感的去刻劃出家庭中手足、姊妹之間的情誼,複雜卻又強烈的不可抹滅。爭執是難免的存在,然而在砲彈可能隨時隨地落下的時候,這些無傷大雅的事情卻顯得格外地珍貴,畢竟誰知道說出口的話會不會是人生的遺言。

那些悔恨、那些秘密,故事藉由回憶的方式去描述當時面臨的絕望,已經知道的結果、早就失去的生命,雖然試讀版本給予了近乎整本書的四分之三,但可以漸漸預料到姊妹倆即將面對的是更多的打擊還有懷疑。

為何伊莎貝拉始終不和兒子分享自己曾經做過的偉大之舉,有些不說的答案一旦沉寂,便會說服自身或許當中的痛楚只能讓自己承擔,畢竟時間無法回溯,唯一能做的只有捫心自問當時還有沒有其它的選擇可以避免之後的結局。揪心的過程領悟的是那些失去還有無法緊握的幸福是顯得如此剎那。

夜鶯,是一種在黑幕蒞臨時才會高歌的物種。牠們的鳴叫習慣使之聞名,但在書名上的夜鶯卻有著『姊妹』的含意,無論身處怎麼樣的絕境,她們知道擁有彼此,或許當中有些無法解開的心結和無法驅散的陰影,但是家人不會那麼容易地拋下彼此,只是戰火創造的不只是距離,還有那遙遠的生死。

期待光芒的時候,努力地提醒包圍自己的黑暗很快地就會消失,殊不知原來希望的存在是充滿了考驗。伊莎貝拉得以用自己的力量捍衛了信念,但是堅強之後總是傷痕累累,才能如此勇敢的去面對所有未知的考驗,若從未跌落那麼一旦遭受的衝擊,那樣的痛楚是任誰也無法承受的疼痛。

另一種說法,夜鶯晚上的鳴叫實際上是悲鳴,哀戚輓歌著失去的同伴,砲火提醒了所有人笑淚可以一瞬之間改變,也能見證人們最真實的模樣,只是往往那樣地認清總是為時已晚。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