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運命理展
尋找無限的盡頭

尋找無限的盡頭

Turtles All The Way Down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340
  • 優惠價:930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8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作者最新感人作品,首部半自傳性作品,售出35國版權!

  人生,就是要學會適時地放過自己。

  ▎獲選為誠品書店「12月推薦書」!
  ▎甫上市即盤踞紐約時報與亞馬遜網站暢銷榜TOP10,蟬聯至今超過50週!
  ▎慈善家 比爾‧蓋茲盛讚:「故事有趣而感動人心,充滿古怪卻又會為人著想的角色。本書適合闔家一起閱讀!」
  ▎OKAPI專欄作家 曾志傑,心理作家 海苔熊,主持人 邵庭,作家 李偉文、洛心,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臨床心理師 林俊成 感動推薦!(依筆劃順序排列)
  ▎尚未出版即售出電影版權,再度由《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之福斯影業改編!
  ▎囊括各大書籍獎項,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華爾街郵報、出版人週刊、校園圖書館期刊、書單雜誌、美國公共廣播電臺、波士頓環球報、美國娛樂週刊、南方生活雜誌、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巴諾書店、亞馬遜、好讀網等皆遴選為「2017年最佳選書」。

  對艾沙而言,世界是個不斷往內繞的螺旋,永遠找不到盡頭。她的命運被他人所編寫,她的生命更無法由自己掌控。父親的驟逝加深了這個想法,使得她時常深陷自我懷疑之中,唯有在感覺到「痛」的瞬間,才能尋得短暫的慰藉與認同;戴維斯的父親收受賄賂卻無故失蹤,因而遭到通緝。他疲於應付警方的訊問與照顧弟弟,常在夜深人靜時將心情宣洩於網路。為了尋找戴維斯的父親,曾為兒時玩伴的艾沙與戴維斯再度相遇。

  有著相似痛苦的兩人彼此吸引、萌生曖昧。然而隨著關係越漸親密,艾沙越來越常墜入自我否定的迴圈。沒有人能夠理解她的世界,包含她自己……

  【關於約翰‧葛林】
  ‧普林茲獎得主
  ‧普林茲榮譽獎得主
  ‧愛倫坡獎得主
  ‧《泰唔士報》百大最有影響力人士
  ‧富比士百大名人
  ‧著作於全球銷售逾5千萬冊

名人感動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OKAPI專欄作家 曾志傑
  心理作家 海苔熊
  主持人 邵庭
  作家 李偉文、洛心
  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
  臨床心理師 林俊成

  --感動推薦!

國外網友票選金句

  ‧現在的你,不會是永遠的你。

  ‧戴維斯和我沒有說太多話,甚至沒有看著彼此,但是這不重要,因為我們一起看著同一片天空,而這或許比視線接觸更親密。任何人都能看著你,卻很難找到人跟你看著同樣的世界。

  ‧會說再見,代表著還想再次相見。

  ‧你同時是火焰與熄滅火焰的水,同時是敘述者、主角和配角,同時是說故事的人和被說的故事,同時屬於某人又屬於自己。

  ‧真正的恐懼不是害怕,而是沒有其他選擇。

  ‧幸福結局的問題就在於,其中沒有真正的幸福,或者還不是真正的結局。在現實當中,有些東西變得更好,有些東西變得更糟,到頭來你還是會死掉。

  ‧獨處最糟糕的地方,就是會想到以前自己曾希望別人不要管你的每一次。當他們真如你所願、不再管你,你才發現自己是很糟糕的夥伴。

  ‧這是疾病故事該有的發展:疾病是已經跨越的障礙,或是贏得勝利的戰役。疾病是用過去式來述說的故事。

  ‧人之所以記得初戀,是因為它顯示並證明你可以愛人與被愛。這世上只有愛情是應得的。愛情是成為人的過程與理由。

  ‧螺旋的特點就是:當你追隨它往內繞,永遠不會找到盡頭,只會無限地越來越緊。

  ‧慢慢地,我瞭解我們將成為彼此過去的一部分。但我還是想念他。我也想念我爸,還有哈洛德。我想念所有人。活著就是會想念。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約翰‧葛林 John Green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曾得過普林玆文學獎、普林玆榮譽獎及愛倫坡獎,也曾兩度入圍洛杉磯時報圖書決選名單,現與妻兒住在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里斯。

  他和弟弟漢克一同經營Vlog兄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線上影片計畫之一。歡迎參觀他的網站或跟隨他的推特,獲取更多訊息。

  網站:johngreenbooks.com

  相關著作
  《再見凱薩琳》
  《尋找阿拉斯加》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紙上城市》

  【關於約翰‧葛林】
  ‧普立茲獎得主
  ‧普立茲榮譽獎得主
  ‧愛倫坡獎得主
  ‧《泰唔士報》百大最有影響力人士
  ‧富比士百大名人
  ‧著作於全球銷售逾5千萬冊

譯者簡介    

黃涓芳


  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及語言所,曾任創意編輯、英語研究員等職。目前為自由譯者,譯有《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再見凱薩琳》、《紙上城市》、《尋找阿拉斯加》,以及《科學怪人前傳》、《眾魔之城》等系列。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083377
  • 叢書系列:潮流文學
  • 規格:平裝 / 340頁 / 14.5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第一次發現自己可能是個虛構人物,是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北區就讀一所名叫白河高中的公立中學時。受制於某種龐大到我無法認知的力量,我必須在一定的時間(中午十二點三十七分到一點十四分)吃午餐。如果那股力量調整了我的午餐時段,或是那幫助編寫我命運的同桌選擇了不同的話題,我就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或者至少是不同的過程。但我開始明白:你的人生是講述關於你的故事,但不是由你自己述說。
 
你當然可以假裝自己是作者。你必須這麼相信。十二點三十七分,單調的鈴聲響起,你心想:我現在要去吃午餐。然而事實上,做決定的是鈴聲。你以為自己是畫家,其實卻是畫布。
 
學校餐廳中,幾百個聲音同時在叫囂,對話變成無意義的雜音,就像沖刷岩石的河水。坐在散發強烈人工光線的日光燈管底下時,我想著,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個人史詩的主角,但其實我們基本上是相同的有機體,群聚在這個沒有窗戶、瀰漫著消毒藥水與豬油氣味的大房間。
 
我吃著花生醬和蜂蜜三明治,喝著胡椒博士碳酸飲料。老實說,我覺得咀嚼動植物並吞下食道這個過程頗噁心,因此努力不去想自己正在吃東西,可是這麼做就等於是在想這件事。
 
坐在我對面的麥可.透納正在黃頁筆記本上塗鴉。我們的午餐桌就像歷久不衰的百老匯:卡司幾經更迭,角色卻沒有變化。麥可扮演的是「藝術愛好者」,和他聊天的黛西.拉米瑞茲則是我「最勇敢的死黨」。我們從小學就認識,不過在其他人的喧鬧聲中,我聽不見他們的談話內容。
 
我的角色是什麼?我演的是「親友」。我是黛西的好朋友,或是福爾摩斯女士的女兒。我總是某人的某人。
 
我感覺到自己的胃開始處理三明治。即使在所有人的交談聲中,我還是能聽到消化的聲音。所有細菌都在咀嚼黏膩的花生醬,彷彿我肚子裡有一群學生正在餐廳用餐。我不禁抖了一下。
 
黛西問:「妳不是跟他去露營過嗎?」
 
我反問:「跟誰?」
 
「戴維斯.皮凱特。」
 
「嗯。怎樣?」

會員評鑑

4.5
6人評分
|
6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8
5.0
|
2019/03/24
劇透警告


「世界上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只有一種境況與另一種境況相比較。」
--《基督山伯爵》

初始,不帶任何先入為主的立場、也沒事先看一下簡介就進入試讀,只覺得主角有點奇怪,但卻又說不上來哪裡不對勁,甚至前面三分之一的篇幅都稍感無趣,這是一本YA少年小說嗎?疑問不禁湧上心頭。

主角-艾莎是一名單親家庭的女孩,故事裡的她喜歡想東想西,老是往壞處去想,生活中無法克制也無法避免自己不去陷入那永無止盡、螺旋式的思考。原來這是另類的「強迫症」,不同於大家所熟悉固著性與強迫性行為的症狀,他們不是外顯性的行為,一般人若沒實際接觸過,實在也難感受到他們的不同點。

這樣如焦慮症般的螺旋式思考,永遠走不出死胡同,讓人聯想到荷蘭畫家艾雪(M. C. Escher)的「潘洛斯階梯」,一個永無止盡的迴廊,四條樓梯相互連接,但永遠走不到最高點和最低點,永遠找不到出口一般。主角的孤單無助、鑽牛角尖,如循環漩渦、重複性的反覆思考,讓自己愈陷愈深、無法自拔,讓人不忍與不捨。

故事的另一支線,是艾莎與戴維斯二名青少年之間純純的愛慕。才開始陷入第一次戀愛的艾莎,光是接吻就足以讓她想個老半天,何來浪漫可言。自知自己現實生活的問題,常陷入負向螺旋思考的她能與戴維斯有美好的結局嗎?就留待看倌自己進來一探究竟。只能說作者給了一個不甚完美卻合理的安排,儘管令人唏噓,但這不就是人生嗎?這樣不幸福的結局,留給讀者更多思考與反芻的空間。

作者-約翰‧葛林(John Green)文筆流暢、心思細膩,以自身經驗,寫下這半自傳式的少年小說,小說之所以動人,正在於那栩栩如生的切身經歷,如實般的呈現飽受精神疾病所困擾的主角,身上的強迫症患者的想法與思維。對青少年階段的讀者而言,自我探索、迷惘懷疑的心理,多所著墨,感同身受。而本書更適合各年齡層的讀者,多一層思考社會上存在著不一樣的人,外表與我們無異,內心卻困在情緒漩渦或懸崖邊緣,多一份理解、體會,並接納他們的不完美,正如書中幸好艾莎有好友-黛西的一路相伴,讓她在鑽牛角尖時拉她一把,並讓她重新認識了戴維斯……。

《尋找無限的盡頭》書中有許多饒富哲思的隻字片語,關於人生的思考,讓筆者忍不住用螢光筆畫下幾筆,也忍不住重新打字做記錄。日子還是得繼續過下去,不是嗎?不管是否快樂與幸福。
「生命是一連串疑慮之間的選擇構成的。」
「慢慢地,我瞭解我們將成為彼此過去的一部分。但我還是想念他。我也想念我爸,還有哈洛德。我想念所有人。活著就是會想念。」

《尋找無限的盡頭》給了讀者一次近距離的機會,有機會去認識與我們一般人不太一樣的夥伴,他們縱或外表無異,亦不會危害他人,但內心卻飽受折磨、壓抑、痛苦,他們的內心世界是普通人難以理解的。或許多一分關心、體諒、包容,都能避免ㄧ些不必要的悲劇發生。而讀者更該慶幸自己,儘管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至少還有棲身之處;儘管工作累得半死、氣得要命,至少還能填飽肚子;儘管周遭有惱人、厭惡的人際關係,至少還有默默支持我們的朋友,不是嗎?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小確幸吧!共勉之!
展開
user-img
Lv.5
5.0
|
2018/12/09

約翰﹒葛林(John Green)筆下的故事總是充滿著人生哲理,也蘊含著生命中的酸甜苦辣,而主角們所經歷過的,甚至是各種藏在心底的瘡疤與傷痛,恍若正反映著我們人生中的不完美,每次閱讀約翰﹒葛林的書就像一段療程,在書中角色身上找到連結,跟隨著他們找到內心的缺口,並在字裡行間中找到足以拯救我們的繩索,幫助我們爬出絕望的谷底,迎向充滿希望與救贖的未來。
《尋找無限的盡頭》是所有約翰﹒葛林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本,不只是因為這本的故事最能引起共鳴,更是因為書中的一字一句都擁有非凡的生命哲理,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去解讀,自然而然就能了解到其中的意涵,還能有深切的感悟。我一直都很喜歡作者擅於用天文、數學、詩詞和隱喻的方式去呈現人生大道理,雖然只是短短幾行字,卻能帶來很多很多的感觸,畢竟那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的事物,很直接地就能把這些很有畫面的異象轉換為具有溫度的能量,抹去回憶中存在的痛苦與傷痕。
--
透過同樣經歷過人生巨大變故的艾沙和戴維斯,了解到無法擺脫悲傷「迴圈」的靈魂是如何承受無止盡的負面思維,如何喪失信念、喪失理智、喪失自我,而且那些感受都相當地真實,無論是懷疑自我、對微不足道的事情感到糾結煩惱,還是無法停止自己被悲觀侵蝕,這些受傷心靈很容易陷入的焦慮、恐慌都被很細膩地描繪出來,對於曾經歷過這些困擾的人來說,是非常能感同身受的,儘管說在閱讀《尋找無限的盡頭》之同時,得圍繞在主角們的負面情緒當中,但整體故事卻是充滿著歡笑與感動,有點像是在苦澀的人生中參了點微甜的幸福感,而且對【星際大戰】的粉絲來說,書中各種【星戰】梗看了會讓人莫名地會心一笑。
--
人生就像故事一樣,或許無法預料到會有怎樣的開場與結局,也不曉得會有怎樣的轉折與改變,至少我們擁有自我,擁有掌控自己的能力,即便說有時候會因為過度的恐懼與痛苦而喪失能力,但我們仍舊是自己故事的主人,只要願意解開手上的枷鎖並拾起能改變一切的筆,便可以寫出那些未完待續的故事,不過,在那之前我們要學會放自己一馬,學會敞開心胸接納那些傷痛與不完美,因為只有如此才能走出無限循環的螺旋裡,找到擁有未來的方法與契機。

其實這應該算是我第二次看《尋找無限的盡頭》,當初原文出版的時候,就有買有聲書來聽,即便是用聽的就有很多感觸了,這回讀中譯小說就有更多體悟,而且真的有好多名言佳句都好值得一再回顧。
展開
user-img
Lv.10
4.0
|
2018/12/09

有時候,我們會自問做出的選擇是否正確,如果從新來過會不會有不同的做法,各式各樣的疑惑層出不窮,對於世界、對於生活,還有對於自己,於是不免好奇我們,真的了解自己是誰嗎?

艾沙是位有著強迫症的青少女。體內的細菌可能正在一點一滴的蠶食她的健康、生活中的未知性讓她感覺無所適從,盡然無法去掌握生命的走向,那麼艾沙的存在是否建立在真實之上,我思故我在,如果人類的思考全是控制之下得來的產物,那麼自己還是自己嗎?這個詭異的問題很少人去意識,卻是每個人都在努力尋得的答案。

即使這是本青少年療癒小說,但是作者依舊如往常般,希冀大夥們注意到更深沉、晦暗和痛苦的議題,藉由青少年仍在摸索世界的運作、了解愛情的酸甜的時候,去想想生活中最痛苦的到底是什麼,人們各自擁立最痛的經歷,試著說服對方感同身受,卻忘了或許他人也在苦海中努力找尋解脫的道路。

或許,真的很難想像有能會以保護自己的方式傷害自己,但那是病態的強迫。常見的就是所謂的潔癖,輕微的症狀不會影響生活的機能,嚴重者卻有可能足不出戶、一天洗好幾次澡,這是真實存在的疼痛,最難受的是知道自己的行為令愛的人們感到苦惱和悲傷,自己卻無法去根除,甚至眷戀那般帶來的短暫緩頰。

只是最終我們還是希望能找到一個最好版本的自我,不會忽略友人、好好疼愛親人,懂得去愛情人的聖人,但沒有人是完美的,甚至是充滿了瑕疵但是缺點的不同,造就出生活的多樣性、挑戰性和有趣性。

接納其中的不完美,畢竟那些不完美酷似黑洞般深不見底,可以尋找那黑洞深處的底部,嘗試終有一天發現盡頭,亦或是跳進去那伸手不見五指的幽暗中,找出被忽略的微光。
展開
user-img
4.0
|
2018/12/09

感覺自己就像虛構人物。
那是什麼狀態? 你有過這種想法嗎?
為什麼會讓一個真實活著的人覺得自己不真實呢?
這個故事我讀起來很有共鳴,我是憂鬱症患者,發病時的症狀就如書中艾莎的想法很類似,常常感覺自己就像被關在一間黑暗伸手不見五指的房間裡,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看不到自己的身軀,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手是自己的手,自己的腦袋不屬於自己,失去掌控自己的能力。

這本書也提到了我是誰這個議題,認識自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與人在一起就像反射鏡,不能認識自己的人也就沒辦法認識他人,無法愛自己的人也就無法愛他人,不認識自己情緒也就辨別不出他人的情緒。

艾莎(福爾摩西)正值青春年華,但是她患有類似強迫症的心理疾病,常常會有侵入性的思考,像是常常覺得自己不真實存在,感覺不到自己,所以常常在她失去自己本體時,她會用她的拇指指甲崁入指尖,當她感到疼痛時,就可以告訴自己也可以讓自己知道是真實存在的。

桑地亞塔 – 人體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心臟,肺部或腦部。人體最大,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會痛的部分。

而艾莎所患得的侵入性思考,像她手指的傷口一直無法好好痊癒,總是需要不停地到洗手間去檢查傷口,過一段時間必須去換新的ok蹦,尤其當她感覺到焦慮之時,這樣的情緒會讓他汗流滿身,讓自己失去真實感。

深陷憂鬱症的人,當她發病時,那心中低落的自我價值感與厭惡自己的感受,痛苦的已經無法用哭泣去發洩時,她會感覺自己不是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她會想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去轉移自己的思緒,像是用牆去撞頭或是揍打自己,用身體的痛覺去轉移喚醒她自己,告訴她自己你會痛,你還活著,事實上,憂鬱患者他們想要結束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們想要結束那折磨他們的痛苦,想要幫自己停下腦中那絮亂紛飛的念頭。

「知道自己瘋狂卻又無能為力,那種感覺很奇怪。不是覺得自己很正常,而是明知有問題卻找不到修正方法。」

強迫性思考就像一個螺旋,我的傷口破皮了,那會感染細菌,剛剛跌倒的沙地裡一定很多細菌,如果不快點處理,細菌會沿著傷口處進入微血管,細菌會順著血管流到心臟,那這些細菌會漸漸蔓延我全身,我很可能因此引發敗血症,那麼我現在應該做的是馬上去醫院就診..........,會不會在半路就敗血症死亡。

這些思考在一般健康的人身上是不會去過度想像與無限延伸,但是在於有心理疾病的人身上,這樣的想法卻是讓她過度焦慮不安的主因,焦慮是一種恐懼,然而人們最困難挑戰的就是恐懼,書中一段寫著。

「真正的恐懼不是害怕,而是沒有其他選擇。」
「無法選擇自己的名字,就像無法選擇那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命運。」
「肉體或精神的痛苦帶來的挑戰之一,就是我們只能夠過隱喻來理解它。痛苦沒辦法像桌子或身體那樣來表現。就某方面來看,痛苦可以說是語言的相反。」

當人沒有了選擇,連想逃都無處逃之時,自己就像一頭困獸那般被囚禁在自己的體內,任由自己如何呼喊也無法被聽到求救,無助的只能陷在無限螺旋裡反覆重現體會那恐懼的極致,我們會懷疑我們是誰,為什麼我會困在這裡,突然發現我就困在自己體內,而自己又是誰呢?

「如果不能選擇自己要做什麼或想什麼,那麼或許自己其實不是真實的。」
「那我是什麼?一個人到底是什麼? 也許我是我無法不當的人。」

我是誰?我從何而來?為什麼我是我?
每個人到了人生某個階段,總是會問,「我是誰?」,如何定義自己決定將來該過什麼樣的人生,而自己又將可以做什麼? 我與自己都是最難理解且複雜,如何與自己和平相處,該怎麼做才可以合作無間的合為一體無懼地往前行?

「自己不是單純的,或許甚至不是單數,自己是複數,但複數也可以是一體的,不是嗎?就像彩虹雖然是一道光,但同時也是七道不同色彩的光。」

當身邊有親人或是患有精神疾病時,除了患者本身,最痛苦的莫過於陪伴在患者身邊的親人,他們需要承受的壓力與煎熬是雙倍,除了承受患者的併發症狀,也要處理自己所不斷產生的負面情緒,那種心疼又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心理疾病的康復,需要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與被接受。

艾莎的好朋友黛西她對艾莎說: 「你受到的折磨有時也會讓周圍的人痛苦。」
艾莎的母親也心疼地告訴她: 「我在你的臉上看到痛苦的表情,很想替你把它抹去。」

事實上,患者是可以明白那些深愛自己的人並不是全能的,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也會因為自己而受苦,他們想救我們離開,然而常常在救我們的過程會不慎傷害了我們,可能用錯了語言對話或是肢體行為。

「安全帶在救你性命的同時也會傷害你。」
「在人生某個階段,我們會漸漸明白照顧自己的那些人只是平凡人,沒有超能力,也沒辦法保護我們不受傷。」

思想,思緒,都是在一念之間,他們就像螺旋一樣,若是都將所有的事物往內旋轉去思考,那麼螺旋往內會無限地變小,但我們忘了,當螺旋往外旋轉時,那便是無限地變大。

其實很多美麗的事物都在身邊無時無刻發生,或許我們可以嘗試適時抬頭看看那些我們總是錯過的美好,生命中不總是只有苦痛伴隨著我們,不能因為總是只能看到黑暗,就堅決認為這世上沒有光明。
就像璀璨浩瀚無垠的星空,此時夜晚所看到的星群,到了白天就看不到,看不到並不代表他們永遠消失,而只是他們轉到南半球或是北半球,事實上,那些夜晚才能見到的星群,現在正在其他夜晚國家出現。

「這裡的確發生了超級美麗又浪漫的景象,只是我們看不見。」

推薦給
正要邁入青春期的孩子,認識自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想要愛人就要先認識自己。
同處心靈需要被療癒理解的朋友 與 勇敢堅強的心靈陪伴者。
展開
user-img
Lv.10
3.0
|
2018/12/08

相較於中文書名,原文《Turtles All the Way Down》相信更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與注意,取自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開章的一段故事,最初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是-地球,實際上是駝在「烏龜塔」所支撐的平板上的,無限循環的烏龜群這個意象巧妙地點出這本小說中不少有意思的探討議題,看過這位美國YA小說界當紅作家作品的讀者不難在書中發現許多熟悉的風格特色,這部更是約翰.葛林拋開外界眼光以自身疾病為經驗,首度推出的半自傳性作品。

提出質疑並帶有生命哲思,向來是約翰.葛林作品中最深刻的探索,這本書籍更是在書名就展現,你試著要找出烏龜塔中最底下的烏龜,然而卻不可避免地陷入反覆循環的僵局,就像有名的幾何學悖論-潘洛斯階梯,無論始終向上或向下走,樓梯似乎永無止盡!書中透過隱喻讓抽象而複雜的疾病具體化,蘇珊.桑塔格曾經在《疾病的隱喻》一書中批判各種價值判斷附加其上可能造成的偏見歧視,然而在《尋找無限的盡頭》中,你不能不讚嘆作者隱喻功力的精巧貼切,讓我們對强迫症這樣精神疾病概略輪廓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糾纏書中女主角的侵略性思考,如同無力擺脫的循環迴圈、不斷陷落的流沙、吞噬光線的蟲洞,永遠不能選擇自己要做什麼或想什麼。類似意識流的表現手法呈現主角雜亂的心理變化與複雜心緒,小說部分段落中以粗體字穿插傳達出人物內心的雙重聲音,這樣自言自語的內心戲多了容易讓人稍感不耐,但作者獨有的風趣魅力卻讓整本書籍顯得耐人尋味,諸如女主角在情節中因為姓氏諧音被戲稱為福爾摩西,並如同偵探般追查起億萬富翁的失蹤之謎,除了謎團破解的懸念,這本書裡還提及了像是星際大戰、喙頭蜥、詩文、星空等乍看調性差很多的東西,然而,它們卻意外迸出不少精彩的火花。

《尋找無限的盡頭》雖說是以疾病為創作發想,然而你會發現類似無助孤單的猛鑽牛角心境,是大部分人生活中都可能面臨到的,先不管「烏龜塔」的圖像荒不荒謬,可以注意到的是關於宇宙起源和是否存在開端或終結的問題,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這也是上述「火花」的本質內涵,加上思考螺旋的無法掌控,約翰.葛林不愧是擅長青少年題材的作家,儘管象徵意涵不盡相同,小說卻殊途同歸帶出了青少年對自我探索與成長的心路歷程,閱讀這本書,或許你能更同理他們對世界的想像。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現在就把心情傳達給最重要的人《山茶花情書【山茶花文具店․再次與你相逢】》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新時代限時66折
  • 信誼原創圖畫書展
  • 咖啡甜點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