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未來地圖:對工作、商業、經濟全新樣貌, 正確的理解與該有的行動

未來地圖:對工作、商業、經濟全新樣貌, 正確的理解與該有的行動

WTF?: What’s the Future and Why It’s Up to Us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600
  • 優惠價:954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1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下一個誘人的商機?就在這張地圖裡!—《未來地圖》

    文/王伯達2018年12月18日

    未來地圖:對工作、商業、經濟全新樣貌, 正確的理解與該有的行動 最近,我跟我們家的兩位小朋友重新看了哈利波特的電影。其中,有一集內容是哈利波特拿到了一張「劫盜地圖」,它可以顯示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每間教室與角落,並標明學校中所有人的位置。「這看起來好像GPS喔?」我們家小朋友看到這 more
 

內容簡介

  「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會限制你的視野。
  科技帶來的真正機會,是擴展了人類的能力。」-Tim O’Reilly


  未來,你的優勢在哪裡?
  軟體科技革命教父歐萊禮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公開他如何理解與預測創新潮流的方法
  給所有在AI時代力爭上游的人一套全新能力。
  掌握開創誘人價值的行動法則,就是你的新機會!
  《連線》《金融時報》《衛報》《企業》熱烈報導︰
  「五年後聰明人在談的事,歐萊禮現在就能預料到。」

  領先者與普通人的真正差異,在於對科技世界的理解不同。不要戰勝了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AI、雲端平台、區塊鏈等科技趨勢正席捲全球,所有我們認知的世界樣貌都在改變。新科技正在顛覆舊市場,有時你什麼都沒錯,就輸在見解與能力不夠新。

  數度引領網路發展趨勢,催生開放原始碼、Web2.0之父、時代推進者歐萊禮第一本給大眾的重磅力作,親授一套思考未來的工具,教你把眼光從主流技術轉移到處於邊緣的創新者、探索已身處未來的人如何想別人所不敢想的,以及最重要的保持開放心態,幫助你看到以下趨勢,建立開創價值的全新能力,在AI時代成功。

  ▎新工作力3大改變 完全解讀
  ‧從被科技取代到與科技協作,具備一流數位素養是未來人才的條件。
  ‧從學以致用到用以致學,高學力比高學歷更能持續擴展你的技能。
  ‧從滿足大眾到關懷小眾,從打造一個市場到解決一個人的問題做起,非典型創業讓工作重新變酷;我們還有許多重要的事要做,不怕沒工作。

  ▎新商業力3大亮點 一次掌握
  ‧協同合作比競爭對立更能做到新時代的生意。
  ‧勝出關鍵不只比誰的技術更先進,更要比誰最快找出全新的技術應用。
  ‧商業模式利眾比利己更具優勢,Lyft打造對司機與乘客更友善的服務,迎頭趕上Uber;亞馬遜要營造用戶、員工、業主共榮的商業生態才能在市場稱霸;微軟從專有軟體走向開放互利而浴火重生。

  ▎新經濟力3大轉型 不可不知
  ‧隨需經濟崛起有利民生,除了專屬司機、專人照護、私人家教……,想想看有錢人擁有什麼,然後力用現代科技讓一般人也能輕鬆擁有,你也可以搶隨需商機。

  ‧公司從股東至上轉向看重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力,新衡量指標正引導Google等知名企業致力於創造價值,而不是從中獲利。

  ‧回歸以人為本,機器生產的東西會愈來愈便宜,人還有很大的空間創造價值,對政府、企業和個人而言,慷慨與創意都是最強的繁榮策略。

  這一本書給你的東西,比讀完10本書還多。
  用全新的眼光看待現在,思考科技重塑生活的核心本質,
  聰明擁抱改變,才能掌握跨越舊界限的新模式。

名人推薦

  全球重要意見領袖一致推薦
  王伯達|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
  李開復|創新工場董事長、
  李明達|立達軟體科技創辦人
  何英圻|91APP 董事長
  唐鳳|行政院政務委員
  葉榮廷|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
  陳昇瑋|玉山金控科技長、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
  葛如鈞|北科大互動設計系助理教授
  謝錫堃|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任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
  施密特Eric Schmidt|前Google執行董事長
  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賈伯斯傳》作者
  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共同創辦人
  韋瑞安Hal Varian|Google首席經濟學家
  布林優夫森Erik Brynjolfsson |MIT數位商業中心主任
  曼宜伽Dr. James Manyika|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總監

好評推薦

  「未來有諸多挑戰,人們必須正視書中提到的三大改變:思考邏輯、商業核心能力、價值產出的改變。這本書提供了警示與指示,幫助你更容易看到並掌握未來的種種可能。」—創新工場董事長 李開復
 
  「歐萊禮是可以催生一個產業的人。」—前Google執行董事長 施密特(Eric Schmidt)

  「過去三十年,歐萊禮幾乎預見了每一項重大的技術創新,五年後聰明人在談的事,他現在就能預料到。」—《企業》

  「沒有人比歐萊禮更懂未來了。他對技術有本能的直覺和深刻的見解,對我們正在經歷的巨變,這本書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賈伯斯傳》作者 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歐萊禮具有創意洞見與清晰的道德觀,在席捲全球的一波波科技浪潮中,他是讓人信賴的指引者。想要未來更美好,只有你看這本書還不行──你的朋友也要看。」─MIT數位商業中心主任 布林優夫森(Erik Brynjolfsson)

  「本書是理解未來不可或缺的指南。」─LinkedIn共同創辦人 霍夫曼(Reid Hoffman)

  「科技如何重塑我們的經濟和生活?歐萊禮精闢總結未來的重要改變。」─Google首席經濟學家 韋瑞安(Hal Varian)

  「書中提到許多人物與大事件,揭露了之前鮮少曝光的歷史經過、專業洞見,以及他們對未來的展望。每一頁都讓我有收穫。」—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總監 曼宜伽(Dr. James Manyika)
 
  「這的確是一本好書,內容經典,以科技為主軸,貫穿人類現代文明的發展史,也橫跨各尖端產業的關聯,值得推薦給讀者。」—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任 謝錫堃

  「此刻最急迫、最關鍵的問題在人才,培育AI大軍,才能幫台灣企業升級。」—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玉山金控科技長 陳昇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提姆.歐萊禮(Tim O’Reilly)


  當代科技知識普及的重要推手,曾兩次引領網路發展方向,是推動Web 2.0、開放原始碼軟體、政府資訊公開、自造者運動等科技革命的先鋒。對未來趨勢與商業模式有準確掌握,被媒體譽為「矽谷先知」。貝佐斯經常邀請他到亞馬遜向內部人員分析技術趨勢。

  於1978年創辦歐萊禮媒體並擔任執行長至今,該公司成立四十年來,透過線上學習、出版書籍、會議講座與科技峰會,不斷引領大眾探討一波波的創新浪潮,也培養出許多技術專家與企業家。幾乎每一個科技人桌上都有一本歐萊禮出版的書歐萊禮也是創投公司OATV(O’Reilly AlphaTech Ventures)共同創辦人,並擔任非營利組織「用程式改變美國」(Code for America)、自造者媒體(Maker Media)、科學期刊《PeerJ》、大數據公司Civis Analytics和公民意見平台PopVox的董事。

譯者簡介

黃庭敏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有《注意力商人》《資源革命》等譯作。
 

目錄

推薦序    
不要錯過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對話    李開復
掌握兩要點,做好數位決策           葉榮廷
未來地圖與時光洪流裡的哥倫布   葛如鈞
 
前  言  神乎其技的未來經濟
第一部  用對地圖
第1章  從未來思考現在
第2章  這次不一樣,打造全球腦
第3章  思考下一代網路商業模式
第4章  機會無所不在
 
第二部  從平台到新商業生態系統
第5章  新科技徹底改變企業本質
第6章  最強企業如何不斷優化服務
第7章  政府如何平台化、智慧化
 
第三部  快速提升數位素養
第8章  演算法也需要經理人
第9章  火熱的性子遇上冰冷的法令
第10章 演算法時代的媒體
第11章 我們都是那99%
 
第四部  未來由我們決定
第12章  改變市場遊戲規則
第13章  超級貨幣造福了誰
第14章  我們無需失業
第15章  快速學習,擴增所需技能
第16章  做最重要的事
 

推薦序一

不要錯過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對話

李開復(創新工場董事長)


  今年九月,我和本書作者歐萊禮(Tim O’Reilly)在舊金山的「人工智慧大會」上有場對談,我們談到了科技發展帶來的衝擊,以及更重要的,新科技帶給我們哪些新機會。

  身為創投家,我時常需要對全球政商精英進行演說,跟他們分享我所看見的AI新世界。我發現,關於人工智慧的未來,我們所知甚少,有滿腹疑問卻沒有答案,想要展望未來卻又充滿擔心。其實歷史上任何時候,創新技術一開始對社會和經濟都會帶來衝擊,但這些動盪在折衝之後,往往帶來更好的生活。這次是否不一樣?對此,我和歐萊禮的看法一致,未來由我們創造。

  歐萊禮是趨勢專家也是科技媒體人,他常說,想要預見未來,就把已經身處未來的人聚集在一起,來一場重要的對談。這本書闡述當今多位重要人物的創見與創新,以及歐萊禮與他們的對話。這些人物有創業家、創投家、科技思想家,還有軟體工程師、演算法權威、政治領袖,對於如何掌握崛起中的新力量,他們都提供了新的見解。

  有些對談的重要結論正在改變網路世界的發展,也有些對話啟發了這一代許許多多的人,還有一些可能日後來看將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對話,值得你深入去了解。這些洞見將有助你正確理解這個世界,並採取該有的行動。

  未來有諸多挑戰,人們必須正視書中提到的三大改變︰思考邏輯的改變(從講求競爭到追求共榮)、商業核心趨力的改變(從依賴特定技術到各種軟體應用創新服務)、價值產出的改變(從專注製造產品到營造活絡的商業生態)。從這個時代最重要人物的經驗與洞見,歐萊禮歸納總結了許多切實可行或腦洞大開的建議,值得我們思考、討論與辯駁。

  想要在不可預知的嶄新世界生存,每個人都需要一幅智慧地圖,這本書提供了警示與指示,幫助你更容易看到並掌握未來的種種可能。

推薦序二

掌握兩要點,做好數位決策

葉榮廷(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


  科技快速發展帶給零售業哪些衝擊和契機?以全家便利商店的數位轉型經驗,以及本書作者歐萊禮提出的未來趨勢,我覺得其中有兩個重點很值得跟大家分享。

  首先,科技會影響消費者對價值的認知,進而影響消費行為。在十幾年前,全家有些店舖就提供免費WiFi服務,當時消費者說︰「哇,你們的服務真好。」現在,我們三千多家店都提供免費WiFi、流量還升級,消費者卻打電話來抱怨︰「速度怎麼那麼慢?」

  就零售業的經營而言,可以用簡單一句話來形容:這麼容易、那麼困難。容易的是,只需要對應消費者的需求;困難的是,顧客在變,需求也在變,而且很難事先偵測。身為通路,可以再多做些什麼?

  如書中一再強調的,企業必須擁抱AI、大數據,做更精準細緻的服務。幾年前,我們推出線上購物App,就是為了建立即時、真實的消費大數據,以分析消費者心理,在行銷面掌握更多主動性。2017年7月,我們又在全家會員App加上「商品預售」的新服務,讓會員可透過App以量販價或折扣價購買特定商品,購買後,商品可先存放在App,等到有需要時,再到任一個全家店舖領取。結合新科技,我們可以更容易做到讓顧客得到最大滿足。

  此外,科技也改變了企業解決問題的方法。隨著大數據與資料科學的進展,企業決策有數位化趨勢。我們很期待在人工智慧的協助下,能夠從數據去做預測、做互動。

  在零售業,要模仿太容易了,保有優勢的時間愈來愈短。一定要做到差異化,未來的競爭力就在這裡。

推薦序三

未來地圖與時光洪流裡的哥倫布

葛如鈞(北科大互動設計系助理教授)


  我經常跟學生分享如何訓練自己預測未來,引導自己想像偉大創造者如何思考。方法很簡單,叫做「會議室思考法」,那是一間想像的會議室,裡頭充滿創造歷史的人物,他們殫精竭慮地砲火相交,討論該如何創造那些從現在看來已然被締造的歷史。

  會議室思考法強迫自己像個逆蹤偵探,也像反組譯工程師,從歷史結果往回追溯、反向猜測,因為你已知道結果了,所以你真有可能對照結果,推論出那場會議可能的過程和重要決定。就算不那麼容易,但肯定比真正身處在那場會議室裡的人要來得簡單,因為他們並不知道結果如何!

  我戲稱那個在我腦海裡出現多次,誕生了 iPod、 iPhone、第一部 3D 電腦動畫、Facebook、亞馬遜、第五元素電影的會議室,叫做「那間會議室」。擁有愈多「那間會議室」裡的故事、歷史和細節,就能幫助我們看向未來,甚至創造、進入那樣的會議室,也創造歷史的改變。

  本書頭一章節就讓我欲罷不能。每小段落,就像是「那間會議室」不斷的重現、重新整理。
 
  例如當「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一詞尚不存在時,作者如何和一群科技世界的貢獻者一起討論,並創造出來這麼一個直到今日都毫無緩減跡象的龐大歷史性運動;又如作者剖白他是如何和好友在1990年代初期,當雅虎還在初創的時候,催生網路時代被企業購併的第一個內容網站 GNN;或是標註了精確日期 2000 年 1 月 5 日(週三)上午 10 點 03 分 59 秒的一封給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的私人郵件。這封信最終催生 BountyQuest設立,進一步啟發 Kickstarter 等群募公司及文化席捲全球。

  一開始閱讀此書,我如同踏進被時代封存的,那些不為人知,卻如此巨大的影響我們當今生活的一個又一個時刻。「那間會議室」必然存在,只是我們必須透過許多探索才可能造訪,所有「本該如此」的偉大事物,都有個開始。全書充滿這樣看了讓人肅然起敬的時刻︰原來這個時刻長這樣,而且作者就在其中,還發生了這些事!

  也讓我不斷反思近來參與至深的區塊鏈產業,也是充滿了許多未確定的名詞,猶如當年網路創發的時刻重現,也讓書裡場景與作者走過的路,給了我當下工作一個跨越時空的對比與參考。

  讀完近 500 頁的厚實書稿,我像進入一座邁向未來的現代叢林、時光大樓。由「那間會議室」開始,到一整層的辦公廳,裡頭有各國名人現身工作,最後離開,由作者領我們走向通往未來港口的路。

  人類的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模樣,端看我們如何咀嚼先知的預言,形塑這個世紀。過去的我們也許徬徨無知,但如今閱畢此書,我們便都成為了時光洪流裡的哥倫布,手裡拿著以歷史、經驗、故事和勇氣精鍊而成的地圖,引領我們邁向那個作者用盡心力描繪——更親善向人的未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983835
  • 叢書系列:天下財經
  • 規格:平裝 / 480頁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最大的改變還沒到來
 
未來是如此不同。但即使我們看到這點,並不意味我們能確切知道未來會以什麼方式到來,以及何時到來。
 
一切都不可思議,一切都讓人恐懼,一切都變得太快。我們跌跌撞撞的走進一個由科技主導的世界,我們對它所知甚少,而憂慮甚多。
 
如果我們對科技如何改變商業或社會缺乏認識,就會誤入歧途。我們已見證過許多科技的興衰,有些公司從看似勢不可擋變成無足輕重,也看到一些原本沒人看好的早期科技後來卻改變了世界。
 
真正了不起的獨角獸實際上是什麼樣子︰
 
1. 它起初驚世駭俗。
 
2. 它改變了世界的運行方式。
 
3. 它帶來一個由新服務、新工作、新商業模式和新產業構成的生態系統。
 
MIT史隆管理學院研究員許瑞吉(Michael Schrage)在《你想要顧客成為什麼樣的人?》一書中寫道:成功的創新者不會讓顧客做跟以前不同的事,而是要求他們成為不一樣的人。他們改變顧客。蘋果(現在還有Google、微軟和亞馬遜)正把顧客變成會不加思索的直接跟手機說話的那種人。
 
光是要正確辨識人類的語音就很難了,還要能夠聽懂並執行複雜的動作,然後回應數百萬用戶的同時請求,這需要龐大的資料中心提供強大的運算能力,並支援無比複雜的數位基礎建設。
 
所有這些技術都是相互疊加,會讓人上癮的。這些技術相互關連又互相支持,愈來愈強大,也愈來愈神奇。一旦你習慣了一種新的超能力,生活中要是少了它,就像把你的魔杖變成木棍。
 
一切都讓人感到驚奇,但我們卻深感恐懼。感測器、電腦和控制技術的革命,正在把20世紀的許多日常活動一一淘汰,同時也在一點一滴的重塑我們在21世紀的生活。這才是科技帶來的真正機會:它擴展了人類的能力。
 
這也是改造經濟的祕訣。正如Google首席經濟學家韋瑞安對我說的:「我爺爺不會把我現在做的事,當成是一份正經的工作。」
 
21世紀的新工作會是什麼樣?擴增實境可能會給我們一些線索。有位創投界朋友第一次在實驗室看到一個尚未發表的擴增實境平台,他說:「如果迷幻藥是股票,我會放空。」這就是獨角獸。
 
但擴增實境這個技術最令人興奮的,不是它有更勝迷幻藥的驚人效果,而是它會改變我們工作的方式,讓人員的技能「快速提升」。

會員評鑑

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20/07/25
劇透警告
本書作者提供眾多研究數據並引用多位學者專家談話及其著作,提出未來的模樣,幫助讀者找到目標並帶著目標做事,未來人才的條件是高學力,而大數據演算,可以令人更快速判斷行動的結果,即使AI智慧方便,人類也不會沒事做,只要政府能提供基本生活需求後,人願意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更有創意的解決人類的門題。
展開
user-img
4.5
|
2019/10/27
劇透警告
本書所提的幾個概念,簡單的說明讀後感如下:
所謂的「平台思維」是指運營過程流的改變,而不是平台本身。所謂運營過程流是指經過必要訓練的工作,將原本可能只能招募固定人員在某個場域的工作樣態或模式,轉為透過平台運營,機動提供零工的工作機會,特別是將相對複雜度不高的工作透過平台的集結,即可產生新的商業效益,所以麥當勞可以用嗎?當然可以—改變其固定應募臨時人員或工讀生,用班表排班的傳統經營管理模式,改為透過運用平台提供更多元的工作機會,並有更多可調度的人力資源;其次談到「借用資源」,亦是強調運營過程流的改變,Uber提供平台網羅司機,媒合工作機會並從中獲利,即是以使用權(使用司機的人力及設備)代替所有權(養一批司機),所以,借用資源還是植基於使用者付費的概念上,司機當然也會和Uber也訂定法律合約關係。至於,用盜版圖利的行為,是剽竊智慧財產權違法的行為,自然也是違反「借用資源」思維本意的;再者,「巧用科技」是指運用科技提升人的行動力並改善生活,誠如作者所,The future is not inevitable, it’s up to us. 即是強調「巧用科技」的背後仍是操之在我,簡言之就是—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第四是談到「提高學力」=英國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所言:Knowledge is power 知識就是力量,主要談的是教育系統在知識上的落後,因而個人除了學校所學的基礎專業知識外,更需要額外學習新知,並且持續學習,才能與時俱進、不斷成長;第五是談到「知識就是工具」,比較像美國學者John Dewey所言之「從做中學」的實用主義概念,任何知識若不能加以運用,它並不會產生任何可能或改變,所以知識要成為力量,還要能動手做,模仿也好、創新也罷,目的都是在解決問題上。最後是「新時代的學習機制」,是承第四、第五概念的延伸,主要是強調持續獲取知識的「能力」,在於機制的普遍及熟練地運用(如網路、書籍等各種媒體或管道),才能透過學習機制,讓學習效果派生。
綜括而言,與其說這本書中的好些觀念都是舊的,但倒不如說作者的思維是因應時代變遷下的新解,還是值得推薦一看的好書。
展開
user-img
5
|
2019/06/14
細緻的分享他的經驗和解讀,非常具參考和學習價值。尤其是科技創新的速度和傳統模式出現巨大鴻溝,如何站穩步伐同時面對即時更新的局勢,本書能給你極具可信的精簡見解。
展開
user-img
4
|
2019/04/16
未來,一直來,一直來!
不管有沒有準備好,這本書可以提醒我們很多事。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職場處方籤|楓樹林全書系社方展|全展單書85折、指定雙書79折,特談單書限時99元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