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平心靜氣: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安忍品〉

平心靜氣: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安忍品〉

Perfecting Patience: Buddhist Techniques to Overcome Anger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我們常會陷入某種怒不可遏的情況,心靈與行為完全被嗔怒之火所控制,造成諸多苦難紛爭與暴力,還傷害了身邊所愛之人,而打破這一切惡性循環的出口,就是「安忍」!

寂天菩薩的經典著作《入菩薩行》,至今仍是最能代表佛陀精神的奠基之作,深遠影響著印度文化與西藏四大教派。達賴喇嘛以其〈安忍品〉為開示的核心主軸,告訴我們如何對治情緒、培養安忍性情,以及實際的操作方法。


達賴喇嘛將教會我們
*當他人傷害我,要正視的是其行為背後的元兇──嗔恨心
*當討厭的人被讚美,不該心生忌妒,而是隨喜讚嘆
*因為體會生命本質為苦,所以能以慈悲與愛來利益眾生

安忍不是逆來順受、不是一昧接受生命中的痛苦與橫逆,而是一種對抗逆境的堅定態度!因為你理解情緒其來有自、事件有因果關係,所以能以沉穩且包容的態度面對他人,能從苦難經驗中尋覓到積極的深意。

當我們愈能看透事件背後緣起因果的律則,生起內省覺察力,愈能讓心靈沉穩、平靜自然地與他人相處,在靈性的成長上,也愈能有所提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達賴喇嘛(Dalai Lama)
是藏族人民和藏傳佛教的精神領袖。
1935年誕生在安多省古本寺附近的塔澤;兩歲時,被發現是達賴十三世的轉世靈童
1950年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西藏,曾向聯合國申請援助,卻遭拒絕
1959年展開流亡生涯,並憑著一已之力行走各地,將愛與慈悲等真理傳送至各處
198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1997和2001曾訪台開示
達賴喇嘛致力提倡慈悲、寬恕、關愛等普世價值,促進世界主要宗教傳統間的和諧及相互了解;作為佛教徒,他以修持、講說菩提心及空正見,護持佛陀教法;身為藏人,他為藏人爭取自由與公義,並努力保存西藏文化。


譯者簡介

周和君、許芳菊
周和君
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美國紐約新社會研究院社會研究所碩士。曾任紐約中國新聞音樂廣播網節目主持人及新聞編譯、播報,新潮流雜誌社採訪編輯,曉園出版社文史部編審,目前專事翻譯,譯有《千福年天書》、《B的故事》(遠流)、《隱居士》及《古者的智慧》(歡熹文化)等書。


許芳菊
政大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康健雜誌總編輯、 親子天下總主筆
目前為:自由作家、譯者。
長年在財經、健康、教育教養的領域裡報導探索,亦同時著迷於心理分析、宗教、神話與身心之間的關連。喜愛榮格、坎伯、ㄧ行禪師、達賴喇嘛與村上村樹。



 

目錄

前言
〈英譯者導讀〉對耐心的挑戰 

1憤怒與憎恨
2省思人生的苦難本質
3調伏心性
4認清傷害的來源
5捨棄諸惡根
6珍視仇敵
7敬重有情眾生
8觀修空性 

名詞解釋
引用書目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613921
  • 叢書系列:善知識
  • 規格:平裝 / 328頁 / 22 x 17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歲~99歲
 

內容連載

1憤怒與憎恨
 
一般而言,全世界各大宗教都強調愛、慈悲以及容忍的重要性。佛教的哲學傳統尤其如此,包括上座部、大乘和密咒乘(佛教中的祕教傳統)皆然。這些流派都認為慈悲和愛是所有靈修的基礎。
 
要發展慈悲心懷、發揚潛存於人們內心中的愛和慈悲,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對抗與這兩個特質相反的勢力。正是依循這個脈絡的考量,修鍊安忍和耐心就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唯有藉著耐心,才可能克服種種障礙,使人獲得大悲心。
 
當我們談到耐心或安忍時,應該了解到其實它們又分成許多層次。其差別程度可由單純的容忍,例如忍受一般的冷或熱,到最高的安忍境界,如一些偉大修行者所示現的風範——這是菩薩們在佛教之路上所處的極高層次境界。既然所謂的耐心或安忍心,是來自於面對橫逆或不利情況時仍能堅定沉穩的那份定力,我們切勿把這份定力的表現視為懦弱,而應視其為由一個人內心深處所展現的力量,能使人在危困中保持不動如山。大致上我們可以這樣界定耐心或安忍的意義。我們發現,即使能忍受某種程度上的生理煎熬,像是酷寒或炎熱的氣候,我們的心態也會造成極大差別。如果我們了悟自己忍受眼前的痛苦,能夠帶來將來長遠的利益,那我們就比較能忍受每天生活的艱辛。同理,在那些高層次的菩提道修行者身上,智慧也扮演著重要的補充因素。
 
修鍊安忍功夫的價值,除了佛法中所提出的觀點之外,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去體驗容忍和耐心也會有極大助益,這樣的功夫能使我們維持內心的安穩,心境寧和,平靜沉著。所以如果一個人能具備安忍功夫,那麼即使他身處一個極緊張的環境,充滿令人窒息的瘋狂和壓力,但他內心的安穩和平靜沉著,會使他不受外界的干擾。
 
我在此演講系列要教導的是一部佛教經典,特別屬於大乘佛教的典籍。這部典籍中所提出的許多修行法門,是從一個致力於大乘佛教菩提心之養成,並循菩薩原則而生活的修行人觀點。然而其中許多禪修方法和技巧,對於那些不是修菩薩道,或是不以佛教為個人信仰者而言,也同樣適用。
 
此典籍梵文名稱為Bodhisattvacharyavatara,譯為《入菩薩行》(Guide to the Bodhisattva's Way of Life)。談到菩薩之行為,一般分為三種層次。首先是邁入菩提道,這主要是指發菩提心,為利益眾生而求能獲證悟之心。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立即評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