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技湛中國結

技湛中國結

Chinese Knotting Techniques

  • 定價:780
  • 優惠價:79616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放眼海峽兩岸,當今結藝第一人該數浸淫結藝天地大半輩子的陳夏生。

  1971年,陳夏生編出人生第一個結,近半世紀以來持續不斷精進,其創新層面不僅在於技法,更在於表現方式與線材的探索。最近10年堪稱陳夏生創作巔峰期,不但創作能量爆發,先後完成百餘件作品,其技法之複雜艱深更遠遠超乎多數編結人的想像。

  書中數量與質量都驚人的作品充分呈現線條穿繞之美,更展現了不可思議的邏輯思維,每一個結都像一道關於線條的方程式,或簡或繁,而每一條色線皆遵循奧秘的規則或交錯穿插或纏繞包圍,終而以「美」的形貌誕生並存世,陳夏生騁其智巧其手,以逾古稀之齡隨心駕馭長年錘鍊的技與藝,同樣令人驚嘆。遠古結繩以記事,今陳夏生編結成藝,獨力創造一個繽紛的「編結」世界,真可以譽為空前。

  在這一本「呈現之書」裡,除了創作的極致表現,陳夏生也徹底整理技法的演進邏輯,將之系統歸納,親自示範編結拆解、攝影紀錄、撰文解說,一一獨自完成,未曾假手,大異過往相類書籍的立意與編輯方式,其唯一用意就在於半世紀結藝的「總整理」。

  本書所羅列陳述者為陳夏生多年所思所結之道,因此這也是一本「線索之書」,有志者得以藉此進入陳夏生的天地,追索編成此一天地的脈絡,獲得啟發,乃至超越,將結藝帶往一個又一個高峰。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總結之書」,目的在於闡發「結是什麼」或「結可以是什麼」,而非只是一本「如何編結」的教學手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夏生


  1963  國立中興大學農化系畢 1964-1974  先後任教於台中市立一中、士林國中;其間曾於省立農業試驗所工作
  1978-1980  兼任實踐家專繩結課程
  1980-2001  服務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1986-87  兼任成功大學通識教育講座
  1998-99  兼任東吳大學「故宮文物之美」專題講座
  2001  自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珍玩科編纂職位退休 於故宮工作期間,除了做一般性珍玩科文物(珠寶飾物、漆器、如意、鼻煙壺、多寶閣、琺瑯器、文具等)的研究、維護與保管外,對中國歷代服飾、珠寶鑑賞、歷代如意、明清琺瑯工藝等做較深入的研究、舉辦展覽及出版書籍。
  2007  兼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中國結編製課程

  │專書著作│ 
  1981,《中國結》,臺北: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
  《中國結》英文版,Dai Nippon Printing Co.(H.K.)Ltd.   
  1983,《中國結2》,臺北: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
  1984,《中國結》德文版,Schmuck Knoten, Mosaik Verlag GmbH, German Munchen.
  1986,《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服飾篇》,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委員會。
  1986,《清代服飾展覽圖錄》(清代珠寶飾物之質材),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0,《采結攀緣》,彰化:左羊出版社。
  1990,《中國結的經緯》,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1,《中國的服飾》,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5,《吉祥如意文物特展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6,History And Science Of Knots, “The Art of Chinese Knots work: A Short Histor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1997,《中國結3》,臺北: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
  1999,《明清琺瑯器特展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7,《中國結2》英文版 Fun With Chinese Knotting, Tuttle Publishing, Singapore.  
  2007,《中國結3》英文版 The Complete Book of Chinese Knotting, Tuttle Publishing, Singapore.    
  2012,《溯古話今談故宮珠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2,《從傳統出發的文化創意產業——陳夏生的中國結》,文建會指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策辦,生活美學館編製出版。

  │展覽經歷│ 
  1978,莊氏一門藝文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80,莊喆、馬浩、陳夏生三人聯展,臺北,龍門藝廊。
  1981,中國繩結個展,美國,紐約華美協進會(China Institute)。
  1983,陳夏生中國編結藝術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84,陳夏生中國繩結個展,新加坡,眾書局藝廊。
  1984,第一屆東亞三國結藝展,韓國,漢城同德美術館。
  1985,第二屆東亞三國結藝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86, 中華民國工藝家聯展,臺北,文建會藝廊。
  1987,第三屆東亞三國結藝展,日本,東京交通會館。
  1988,第四屆東亞三國結藝展,韓國,漢城美術館。
  1989,近代文物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9,陳夏生中國繩結個展,臺北,文建會藝廊。
  1990,陳夏生中國繩結個展巡迴展,臺灣,基隆、宜蘭、豐原、彰化等縣市文化中心。
  1991,第五屆東亞三國結藝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2,中華民國現代工藝聯展,臺北,國際會議中心文化藝廊。
  1992,陳夏生中國繩結個展,美國,德州達拉斯科學館。
  1993,臺北國際傳統工藝大展,臺灣,臺北世貿大樓(Taipei I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Traditinal Arts & Crafts)。
  1994,第六屆東亞三國結藝展,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館。
  1995,第一屆編織工藝品特展,臺灣,臺中縣文化中心。
  1995,陳夏生中國結藝個展,德國,Tubingen Tubingen大學圖書館。
  1995,陳夏生中國結藝個展,德國,Frankfurt Museum fur Kunsthandwerk(法蘭克福工藝美術館)。
  1997,第七屆東亞三國結藝展,韓國,一民文化館。
  1998,故宮博物院近代館聯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9,第八屆東亞三國結藝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0,薪傳中國結藝特展,臺灣,臺北市文獻館。
  2001,漆藝之美特展(漆結參展),巴黎、紐約巡迴展。  
  2002,國際繩結藝術交流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臺北工藝設計中心、草屯陳列館、高雄歷史博物館。
  2004,女紅藝術風華展(結藝館),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4,臺灣當代漆藝三地巡迴展),澳洲,墨爾本RMIT Gallery、阿德雷得Jamfactory、布里斯本Craft Queensland。  
  2004,中日漆藝交流展在豐原,臺中,豐原漆藝館。
  2005,莊門五藝聯展,臺北,觀想藝術中心。
  2006,陳夏生結藝個展,臺北,中山堂堡壘廳。
  2007,喜福年年聯展,臺北,總統府藝廊。
  2007,枕頭藝術聯展,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2009/10–2013/1,陳夏生中國結館展,浙江寧波,慈城彩牌陳列館。
  2014/8/15–12/15,青奧聯展——母親的藝術,南京,城南區老門東展場。    
  2015/1/3–3/1,彩結耀祥年——陳夏生師友結藝聯展,臺中,豐原葫蘆墩文化中心。
  2015/5/15–7/15,采結攀緣,臺北,北投文物館。
  2015/11–2016/2,母親的藝術——中國繩結展,四川綿陽,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展覽廳。
  2015/12–2016/3,臺灣美術工藝在宜蘭特展,臺灣,宜蘭美術館。

  │發表文章│  
  1983,〈同心結〉,《故宮文物月刊》,96-103頁,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3,〈中國結的來龍去脈〉,《工藝家》,3-10頁,工藝家雜誌社。  
  1985,〈中國結的現在過去和未來〉,《東亞三國結藝聯展圖錄》,4-6頁,國立歷史博物館。  
  1988,〈談中國結〉,《東亞三國結藝聯展圖錄》,20-23頁,韓國繩結工藝聯合會。   
  1991,〈談中國結的茁壯〉,《東亞三國結藝聯展圖錄》,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5,"The Art of Chinese Knot work: A Short History," HISTORY AND SCIENCE OF KNOTS, P.89-106, world Scientifis Publishing Co. Pte. Ltd.
  1998,〈中國道統繩結技藝的重生〉,《道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589-601頁,國立道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1999,〈中國傳統編結技藝的重生〉,《東亞三國結藝聯展圖錄》,14-23頁,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1,〈中國結的歷史面貌〉,《國際結藝交流展圖錄》,8-13頁,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
  2003,〈中國結藝縱橫談〉,《從道統出發的文化創意產業——陳夏生的中國結》,38-91頁,中國時報系時廣企業有限公司生活美學館。  
  2004,〈女紅藝術風華編結篇〉,《巧手化育針線情》,39-42頁,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8,〈戲漆——談線胎漆藝〉,《故宮文物月刊》,82-85頁,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1,〈同心結〉,《紫禁城月刊》,94-98頁,北京故宮博物院。
  2013,〈從兩位導演引發的古代結飾之應用〉,《傳藝月刊》,66-73頁,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目錄

出版序 2
推薦序 / 黃永松 3
作者序 / 陳夏生 4
攝結外記 / 莊靈 6
繩結源流 10
創作篇 21
中國結的研究與推廣歷程 189
作者簡介 193
技法篇 139
第壹章 單平結系統 140
第一節 上下排列的單平結系列 141
第二節 左右排列的單平結系列 145
第貳章 耳圈疊交系統 148
第一節 雙錢結系列 149
第二節 鈕扣結系列 153
第參章 耳圈疊壓系統,即吉祥結系列 156
第一節 四方形系列 165
第二節 圓形耳圈包穿系列,即團錦結系列 177
第肆章 耳圈穿包系統 164
第伍章 立體結系統 182

 
 

自序

  這本書是我著述一系列繩結書籍中最有意義的一本,它從孩童為繫鞋帶而開始學的第一個結,就是書中的單平結開始,到連我自己都深恐隨著年歲的增添而忘卻的繁難結子,它是順著我對繩結線路組成的邏輯和科學的解析,由簡而繁循序漸進演變的思考模式編列,經由自己的雙手將一個一個示範結編成、攝影,想親身以最貼近讀者的教學方式呈現。

  另外更邀請在我認識的結友中對繩結線路架構最清晰的陳秀美女士來編輯,秀美是民國七十一年國內成立第一個登記立案的「中國結藝推廣中心」第一批成員,後來由於我要在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中國結3》時,她才進入漢聲工作,擔任該書的執行編輯;以這本《技湛中國結》中介紹技法內容的深廣和繁難,我認為只有她才能勝任愉快;事實上她除了編輯、校圖,同時也位兼讀者的角色,會在某些個結子教學過程中,提供建議或要我多增加一個步驟來幫助讀者更容易了悟。

  在書的內容方面,我自己認為最值得珍惜的,不僅僅是教讀者編這些單獨結子的方法,而是在編排介紹繩結演進的順序和圖片呈現的方式中,傳達對學習編結過程中的思考邏輯和模式,如何能知一反三而融會貫通;亦即用簡單結子的編綰方法來詮釋簡化複雜繁難的結子,使讀者能因徹底瞭解其原理而不易遺忘。此外,對於高立體可四面觀賞的裝飾結,在個人已刊行的中國結系列書籍中,還不曾發表過,也會在這本書中將其編製技法給予詳細的圖解。另外,在我自己編結過程中,為解決一些技術上的艱難而突發奇想的一些小訣竅也都一一記錄下來,或許可以幫助後人在工作時節省一些時間和精力。

  其實,驅使我寫這本書的另一個迫切的原因,就是以前我在撰述繩結源流的過程,是利用自己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工作研究歷代服飾和如意等器物的專題時,順便就把收集到的繩結資料予以排列,沒有經過多重角度去思考其緣由;自從退休以後,因為有了較多連續思考的時間讓自己去消化資料,搭配經過科學解析的方法整理出繩結技法演變的完整系統,再加上一些近年剛出土文物的資料,因此對一兩個基本結和繩結組合技法的斷代有所變動,我不能不藉由書刊,將其出現時間的下限,予以慎重地更正。

  讓我寫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是常有人問起有關繩結名稱的問題,尤其是一些組合結的名字,成為師生在教學時產生溝通上的困擾和記憶上無謂的難度,因此在這本書中將用最簡便、大家都認同而容易記憶的方式來稱呼,例如用盤長結的基本技法,編成由四個邊圍成中空的四方形,就直接稱之為空心盤長結。

  這本書是直接用線材來教大家如何編結,比起以前跟著手繪線條來編,應該更直接而生動,其缺點則是用線材排列結子線路不及手繪線條那麼整齊美觀;此外,由於示範的結子不是作品,只為了詮釋某些技法而設計,限於採用統一的線材,不考慮線材質感與色彩,加上個人也未專注在其抽調的精緻度上,故談不上美觀;重要的是筆者在每一個示範的結子中,往往包含有多種技法並誘導讀者去拓展創作的空間,讀者若能跟隨說明和提示細細體會,相信應該會受益良多的。

  這本書除了著重技法的剖析之外,也將個人歷年來繩結作品中,就技法、線材、色彩、修飾等因素,篩選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刊列於技法篇之前,除了供讀者觀賞之外,也用來作為解說組成繩結觀賞因素的樣品。但是一件欣賞效果傑出的作品,除了我本身創作的條件之外,還要依賴兩項非常重要的技藝──攝影和影像調校。

  這本書的攝影工作,主要由我的先生莊靈擔當,部分還請專業攝影師劉慶隆先生拍攝,嘗試能否拍出感覺不同的東西。由於莊靈“使喚”方便,常為因應我的要求即刻進行作品在不同現場光線下的拍攝,致使繩結的攝影作品色調光影不能一致,需要靠影像調校的高手來調整,而「第五階」主人陳春祿先生正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他自己是攝影家,暗房工作經驗豐富,並且現代電腦功能操作技巧精練;難能可貴的,他在調校時還考慮到任何印刷過程多少都會削減攝影作品成效的因素;尤其是由我本人拍攝技法部分的畫面,他也一一幫忙調到盡量讓讀者能夠辨識的程度,令我十分感動,特於此一併致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822319
  • 叢書系列:繪畫技法.工具書
  • 規格:精裝 / 196頁 / 21 x 29.7 x 2.7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