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矯情的武陵人:未之聞齋批評文集

矯情的武陵人:未之聞齋批評文集

  • 定價:760
  • 優惠價:968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64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批評是深刻認識事物本質的途徑。對人生、世事,深入探究,客觀分析,價值判斷,才能維護價值、真知、公平與正義。

  本書是何懷碩六、七○年代到二○一八年,前後近半世紀對文學、藝術與社會三類批評文章的選集,收錄平生所寫大部分的批評文字,甚得文壇共鳴,見證時代變遷與批評的價值。


  何懷碩教授是當今中國藝術界重量級人物,不僅是水墨畫家與書法家,同時也是知名的評論家與文學家,創作與著述甚豐。

  「未之聞齋四書」為《批判西潮五十年》、《什麼是幸福》、《矯情的武陵人》、《珍貴與卑賤》,是將其近二十年所發表的文章,與過去已經絕版的舊文,在立緒文化出版的《懷碩三論》及《給未來的藝術家》之後,分類合集,耗時近兩年編為四部文字精華選輯。

  《批判西潮五十年》是何懷碩教授大半生對中西藝術五十年思辨歷程的文集。全書共分為兩輯。第一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收錄一九六四至一九九九年文選,第二輯「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則為二○○○至二○一八年之論述文章;不僅是其一生藝術評析之精要紀錄,同時更是一部中國藝術、文化在西潮衝擊之下困頓顛躓的滄桑史。

  《什麼是幸福》是人文與藝術的論集。

  《矯情的武陵人》為批評文集。分文學、藝術與社會批評三輯。

  《珍貴與卑賤》是隨筆、散文集。

  何懷碩 教授一生致力於思考藝術與民族文化,中西的異同,傳統與現代,以及中西藝術傳統中的成就與如何借鑒、融通等等論題。二○一九年「未之聞齋四書」之編輯出版,集結了他自二十多歲到七十多歲的文章,可見其思路發展的軌迹,一生堅持的觀點;是寫給現在,也是寫給未來,以召喚今日與明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同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懷碩


  一九四一年生,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藝術碩士。先後任教於文化大學、國立藝專、國立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文字著述有:大地版《苦澀的美感》、《十年燈》、《域外郵稿》、《藝術.文學.人生》、《風格的誕生》;圓神版《煮石集》、《繪畫獨白》;聯經版《藝術與關懷》;林白版《變》;立緒版《孤獨的滋味》、《創造的狂狷》、《苦澀的美感》、《大師的心靈》、《給未來的藝術家》等。繪畫創作有《何懷碩畫集》、《何懷碩庚午畫集》、《心象風景》等,編訂有《近代中國美術論集》、《傅抱石畫論》等。
 
 

目錄

自序
 
第一輯 文學批評
咖啡杯中的詩人
《秋决》評論
矯情的武陵人
明日黃花說武俠
輕秋毫,重輿薪,再說武俠
文學與政治
貧富.階級.人性
武俠.偵探.科幻
《尼姑思凡》風波評論
批判人性,不可禁阻
文字混亂是文化的恥辱
貧乏、狹窄、麻木與逃避
希臘左巴
《天下第一樓》觀後
藝術?商品?
自卑的罪孽
舊酒與新瓶
雅舍的真幽默
受苦者的出路
傳記.勸學.風義
同情
永恆的滋味
產生「偉大作品」的條件
論詩三題
相聲
魏龍豪與相聲
全球化中說相聲
拓展小說邊界
略說「風格」
文學諾獎與拍賣奪魁
 
第二輯 藝術批評
齊木匠的剛健與婀娜
嶺南畫派.楊善深
畫家王己千
千巖競秀
從「敗墻張素」說起
細說「五百年來一大千」
閒雲野鶴任徜徉
獨立於傳統與時潮之外
余承堯的畫
地底的靈魂
為受苦者造象
一百年的驚嘆
想起龐薰琹先生
萬牛難挽西潮急
吳冠中好作驚人語
開新局,創高峰
李可染的兩個時期
「中國畫」應正名
八○年代兩岸三地的水墨畫
潘天壽藝術思想中的「強骨」
兩宋山水畫二傑作賞析
為現代中國舞者打氣
小論艾恩斯特
音樂與畫——聽黃安源
在痛苦中完成
安德魯.懷斯
大眾藝術的真相
從張大千仿文會圖的真偽說起
混沌中的追求
悲愴的華麗
甘當應聲蟲
歷史的困惑——我對文革時期泥塑《收租院》的看法
我們沒有「我們」
「全球化」我們應有的自覺
今日的「藝術」與「評論」
寫生與創作——我對李可染畫的體會
卸下鐐銬之後
藝術死亡與再生
余承堯.洪瑞麟與我
藝術的異化
憂思、期望與信心
今日藝術界的危機
中國藝術不必加帽子
劉國松抄襲李長之新證
吳冠中的藝與人
 
第三輯社會批評
德行的邊界
求解放的歷史
與損友卡特絕交書
另一個中國人的想法
支持老兵
在海德公園想起七號公園及其他
政治核心、民間社會與中國知識份子
《河殤》與《一同走過從前》
我對當前國事的看法(一九八八年)
雷聲忽送千峯雨,海峽應吹萬里風
匍匐在地,怎能做國家的主人?
「文化統一論」?
希望的九○年代
老大哥與自由民主
中東新聞與「我們的」文化
急所不急與為所當為
「父老兄弟」與「大家長」
政府對文化可做與不可做的事
什麼是衰敗之源?
北捷案更大的原因
得失哀樂,何妨一笑
弊政
最醜的風景是貪婪之心
走出「西潮」的夢魘
這種「民主」,只是災難?
台灣根本沒有「我們」
人類文化向下沉淪
選舉制度非改革不可
商業化與大眾化是萬惡之源
殺人者的悔悟有意義嗎
追尋兩岸的「王道」
去中國,何來文化
價值不可錯亂
探索中華民族民主之路
褒揚令與米其林的反思
台灣病灶:反智
誰將是世界文化的共主?
柯大尾秘辛
 
何懷碩著作一覽
 
 

自序

何懷碩


  十多年不出新書,這一次我一口氣出版四本,把近二十年所發表的文章,與過去已經絕版的舊文,在「立緒」的《懷碩三論》及《給未來的藝術家》之後,分類合集,編為四本,同樣在「立緒」出版。這四本書是近兩年多耗時費力編輯的成果。其中《批判西潮五十年》書名與內容一目了然之外,其他三書,一是有關人文藝術的論集(《什麼是幸福》);一是批評文集(《矯情的武陵人》,分文學、藝術與社會批評三輯);一是我的隨筆、散文集(《珍貴與卑賤》)。我歷年在各出版社出版的書,本書的附錄有「何懷碩著作一覽」,方便查知。

  《矯情的武陵人》這個書名,只是本書中一篇文章的文題。

  我一生寫作,基本上離不開論與評。論就是論述:對萬事萬物的理解、分析、評論。評就是褒貶、評價、批評、批判。前者所論述的對象,比較抽象、普遍、廣泛;後者則較具體、特殊、個別。此書屬後者;我的另一本書《什麼是幸福》則屬前者。

  〈矯情的武陵人〉是一九七三年所寫的少作批評文章之一,近一萬字,當時在讀者最多的「中副」登了四天,很得文壇共鳴。年紀相當的讀者當有記憶。四十多年前的書絕版已久,現在已成「出土文物」,或可見證時代變遷與批評的價值。

  本書是我六、七○年代到現在(二○一八)前後近半世紀對文學、藝術與社會三類批評文章的選集。裡面社會批評有〈德行的邊界〉一文(當年原題為〈言論的道德責任〉),所評的是沒想到後來當上阿扁總統副手的哈佛法律碩士,二○一八年三月還打算參選台北市長,自稱祖母綠的呂秀蓮。一九七六年,我在紐約能讀各大報航空版,繼續為大報副刊寫稿。此文批評她當時推動新女性運動之荒腔走板。後來飛黃騰達當副總統八年,以及更後她對許多重大事件的態度與言行之令人失望,回頭看她早年的見識如此,則後來種種,便可知良有以也。

  批評是深刻認識事物本質的途徑。許多人明哲保身,圓滑做人,對批評沒有好感。過去因為沒有法治,所以常勸戒不談是非,以免惹禍。有人以為批評就是「罵人」。其實人身攻擊才是罵人,批評是說理的行為。對人生、世事,深入探究,客觀分析,價值判斷,才能維護價值、真知、公平與正義。批評是白血球,是防腐劑。不批評常常是掩蓋劣行與黑暗,是媚俗、自私、懦怯,助惡的表現。其實,一切語言、文字的表述都不可能不涉批評。明是非,辨真偽,別善惡,審美醜,都直接間接是批評。

  本書分文學批評、藝術批評與社會批評三輯。一九九八年出版的《懷碩三論》四冊中有許多亦是批評文章,加上本書,就是我平生所寫大部分的批評文字。

  書快編好時,發生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二○一八年六月四日「政經看民視」播出「呂秀蓮的心聲」。呂淚流滿面,徹底對民進黨失望。她不願看民進黨主政亡台,要為二千三百萬同胞切腹自殺。她指出民進黨「貪官汙吏,營私舞弊,吃掉國家財產……」。說「卡管」(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是為想變賣台大龐大土地公產,不是政治考量,是「利益考量」……。「綠色再執政下去,台灣被掏空,禍延子孫……。她更言綠營所不敢言;民進黨之外所不能言的嚴重指控:「請大家好好想一想:為什麼民進黨一上台,就立即廢除特偵組?特偵組是專門辦大案子的單位,如果當年沒有特偵組,那個阿扁也不會被關起來。『菜政腐貪汙集團』怕被特偵組監督、查辦,因此才不擇手段將特偵組廢掉了,真是膽大妄為,無法無天。……全世界沒有一國敢這麼幹的。冀望大家轉傳,讓全民了解,俾能自救台灣。」這位綠營大老,前民進黨副總統發出這樣嚴重、具體的指控,幾個月過去,朝野沒有反應,司法不吭聲,輿論沒有重視,政府違憲違法的事照做,這是什麼「民主政治」?……

  另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是讀者不可能想到我在四十多年前便批評呂秀蓮。本書收入我上世紀七○年代發表批評呂秀蓮的一篇文章(見本書〈德行的邊界〉五五二頁)。呂早年顯露價值觀的偏差。她從事新女性主義運動,追隨美國新潮,愛出風頭。沒想到她後來成為民進黨大老,且位居副總統。更沒想到她老年看到民進黨的墮落,痛心疾首,竟能大義滅親,摘奸發伏,保住寒花晚節。這種大徹悟與大勇氣,我們應給她按千萬個讚。過去雖有可批評之處,但她最後的表現,歷史不會忘記。
(二○一九年三月在澀盦)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601340
  • 叢書系列:新世紀叢書.藝術
  • 規格:平裝 / 720頁 / 15 x 21 x 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貧富.階級.人性
 
對貧富、階級與人性的誤解和誤斷,以及有意的曲解煽動和利用,對人生社會都可以產生莫大的禍害……
 
去年國內「文學方向論戰」的時候,我寫了兩篇長文(〈平心看文學方向論戰〉與〈綱領與警覺〉,均在聯副發表),指出「綱領派」把文學當作「社會運動」的手段,當作貫徹政治綱領的工具,不但背離了文學的本質,而且足可使文學枯萎。如果要談文學問題,便應該不危害文學的自由發展與多元價值的維護,也就是不能違悖文學的本質。挾持文學以作為達到某些人政治目的的工具,實際上便是對文學的踐踏。
 
參加文學方向論戰的某些人士,既有彰明的政治、經濟、社會思想的「綱領」,我們當然早知其志不在文學。最近這些人士中有些已直接參與現實政治的「角逐」,當為我們早先的評斷提供了佐證。「醉翁」之意,到底是在「酒」抑在「山水之間」,在民主自由的社會中自可任其自由選擇。不過,既以「社會改革家」的姿態問世,便應以坦誠昭信於社會,大可不必假「文學」與「學術思想」的奇談怪論為煙幕。「身在江湖,心存魏闕」,別人雖拿他也奈何不得(因為在我們國家裡,任何人不違法,均享有政治上平等的權利;政治參與,為民主社會所容許,甚至鼓勵)。但必須立意誠正。
 
年來這一場「文學方向論戰」,其實是一場「意識形態論戰」。在論戰中,各方論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許多問題有激烈的爭辯,可惜有許多是訴諸情緒的「固定反應」或架空的高調。「警覺派」的「結論雷厲,研析粗疏」,也難收說服之效。貫串著這一場雖然轉換地盤,實際上正方興未艾的意識形態的辯論,有關「貧富,階級,人性」三個根本觀念問題,最值得我們平心靜氣地來討論。
 
貧富問題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它既造成人間歷史中許多悲劇,卻亦是激勵人生奮發向上,社會進展的一個動力。實際上,人間貧富的差別,恐怕永沒有絕對消滅的可能。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人類應安於貧富的懸殊,任悲劇永不落幕;或故意留著它來激發歷史的演進。事實上,古今人類各種努力的目的,很大一部分就在剷除貧窮,創造富裕社會,追求均富。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