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圖解台灣文化 更新版

圖解台灣文化 更新版

  • 定價:400
  • 優惠價:936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原住民族、荷蘭、清朝、日本、中華民國……
隨著政權的轉移、人口組成的改變,
文化積累融合,
形塑出多元的今日台灣。


台灣這塊海島,政權從荷蘭、西班牙過渡到清朝、日本、中華民國,每個政權都或多
或少地對台灣輸入其已發展久遠的母國文化,因而在歷來政策主導下,造就出台灣鮮
明的「一時期一主要文化」特徵。不過,舊文化的延續性並未因新文化加入而完全斷
裂,新的文化亦會隨著時間流轉而內化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台灣文化便是在這樣的
基調下,多層次地累積融合,形成如今的性格與風貌。
本書分為八個篇章,沿著歷史脈絡具體而微地呈現各個時期一連串新文化移入、與原
有文化交融改變的過程,宏觀而具體地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走入過去的生活情境,從
大方向理解現在習以為常的台灣文化,是如何一步步從史前文化發展到今天、走向明
日未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瞿海良
新竹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畢業。曾任職漢聲雜誌、山海雜誌、綠生活雜誌等。著有詩集《寂寞如絲》、《黑面琵鷺攝影精選集》(農委會)、《中國信託四十週年年鑑》(中國信託)、《大自然的賞賜--原住民的飲食世界》(文建會)等書。曾主持十三行博物館全館展示文案(十三行博物館)專案、《台灣福佬客》(公共電視)、《勤耕福田》(慈濟大愛台)等紀錄片製作人,現為基督教《宇宙光雜誌》主編。

洪麗雯
學術與藝術的混血兒,二〇〇九年以前全力投入歷史及台灣文化的領域,著有數本高職台灣歷史、公民與社會等教科書,並發表多篇期刊,在田野調查方面亦有十餘年之經驗。二〇〇九年以後,因緣際會當起藝術家,奔波於學校、社區從事藝術教育工作,閒暇時則進行文學創作,並投身蓪草工藝振興,偶爾回歸文史調查老本行,現為枋寮F3藝文特區駐村藝術家。

戴振豐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曾獲國科會千里馬計畫以及日本交流協會專家招聘活動的審查,在慶應大學進行訪問研究,之後又獲國科會海外博士後審查通過,於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化史、日本政治史以及臺日關係史。曾於屏東科技大學以及崇右技術學院擔任兼任講師,以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主要著作有〈吉田茂與戰後日本對華政策之研究〉、〈廖承志の対日工作と中華民国―LT貿易協定‧廖承志訪日を中心に〉(翻訳:杜崎群傑)等。

李君琳
一九七四年生於高雄,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曾擔國立陽明高中歷史科教師,現為新北市立三民高中歷史科教師。

 

目錄

導言
從文化生活中發掘歷史趣味,建立你我歷史中心論述

第一篇  史前文化
前言
台灣文化的萌芽從台灣島的誕生開始
台灣Vs. 國際大事記

台灣史前文化的特色
冰河期即將消失前,台灣史前文化正悄悄誕生

台灣史前文化的發現
歷代考古學家齊力拼成史前巨大拼圖

台灣舊石器時代文化
台灣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化,至今仍無法確認是哪一族群

台灣新石器時代文化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展現說明與南島語族間的關係

台灣金屬器時代文化
十三行文化貿易範圍遠及東南亞,顯見海外交流的興盛

台灣史前文化的保存
台灣史前文化在過去與現代間的穿越

COLUMN
浪漫文學家之子竟成一代考古學巨擘?


第二篇  原住民文化
前言
從自由馳騁的世外桃源變成處處受限的傷心地
台灣Vs. 國際大事記

南島語族
台灣原住民屬於全世界分布最廣的族群

台灣原住民的分類
官方與學術界對台灣原住民的理解不全然相同

原住民傳說
神搖楓樹,楓葉落下成人,原住民用傳說解答人類起源

原住民社會
原住民族群因應環境及歷史變遷,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社會型態

原住民的物質文化
陶壺是魯凱族結婚時的聘禮,從原住民器物中發現文化精髓

東番記
早在明朝即有漢人來台、寫下原住民生活記錄

與歷代政權的關係
原住民文化在與歷代政權的衝突中不斷折損

原住民意識的抬頭
原住民在社會運動中一步步喚醒族群意識

原住民文學
原住民用口耳相傳的祭儀歌舞寫下渲染力深厚的文學

COLUMN
台灣原住民曾經建立過國家?


第三篇  荷西統治時期的文化
前言
台灣接受西方文化洗禮,起源於荷蘭人爭奪根據地失利?
台灣Vs. 國際大事記

荷蘭統治台灣的意義
荷蘭人統治及發展貿易,使台灣躋身國際社會

荷、西傳教
在荷蘭牧師宣揚基督教中,誕生了原住民最早使用的文字

荷蘭時代的重要建築
唯一四百年古蹟的淡水紅毛城,見證台灣歷史數百年興衰

荷蘭在台貿易
自然資源豐富的台灣,為荷蘭帶來僅次於日本的巨利

荷蘭與西班牙的日常文化
荷、西的文化遺留雖然稀少,但卻隱藏在日常生活之中

荷蘭時期的文獻記錄
荷蘭長官所寫的熱蘭遮城日誌,詳細記錄荷治時期點點滴滴

荷蘭繪製的舊地圖
荷蘭人所畫的台灣地圖之精細,直到兩百年後歐美各國還在用

COLUMN
第一位來台傳教的荷蘭新教牧師是誰?


第四篇 明鄭統治時期的文化
前言
鄭成功為找尋根據地來台,台灣面臨二度新文化洗禮
台灣Vs. 國際大事記

鄭氏父子在台灣
漢人文化首度以官方的力量移植到台灣

漢人文化來台
明鄭政權引進漢人文化,卻與原住民及歐洲文化產生碰撞

明鄭時期的服飾
明鄭居於一孤島,但所穿服飾卻相當華麗?

明鄭時期漢人建築
鄭經在位時的市鎮,繁華程度比荷蘭時期還要高?

明鄭流寓文學
荔枝、番橘等台灣特有水果成為明鄭文學家寫作新題材

明鄭時期的宗教信仰
明鄭時期最興盛的不是媽祖信仰嗎?

COLUMN
拜太陽公,但拜的不是太陽?


第五篇  清領時期所引進的文化
前言
從昔日民變械鬥頻繁的社會,逐漸開始與國際文化銜接
台灣Vs. 國際大事記

清朝統治下的文化變革
漢人大幅來台發展並置入文化,成為台灣文化主體

漢人傳統文化
迎奉來台的神明出現本地化,媽祖在產茶區成為茶神

清初文學
六死三留一回頭,文學反映當時社會風貌

清領時期的文學轉變
清領中期後文學素質高,文人愛玩擊缽吟展現功力

清領時期的望族
板橋林家大力贊助藝文發展,保留了珍貴的地方廳志版片

漢人建築
清領初期社會不安定,常見城垣隘門等防衛性建築

開港通商後的文化發展
外國勢力伸入台灣,燈塔海關等西式建築入駐

西方傳教士的文化影響
清領後期馬偕來台傳教,產生所謂的賠償教堂?

清朝積極治台
在列強覬覦下,刺激台灣走向近代化

COLUMN
漢人當上原住民駙馬? —張達京


第六篇  日治時期的文化
前言
日本對台灣的半世紀統治,改變了台灣的文化成分
台灣Vs. 國際大事記

日本對台政策
從尊重台灣本地風俗,到強力推行日本化

移風易俗
從革除鴉片、纏足、辮髮三陋習,到引進現代法律、醫療知識

日治時期的建築
大量興建日式及西式建築,引發台灣建築史上的大地震

日治時期的服裝風尚
中日戰爭下的皇民化時期,服裝成為政府統治力的展現

日治時期的原住民研究
日本人類學者來台實地踏查,原住民文化出現有系統研究

日治時期的藝術
日本教師來台教畫,啟蒙台灣西式美術發展

日治時期的娛樂活動
日本商人與唱片公司帶動台灣娛樂界蓬勃發展

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
從台灣主體意識文學的誕生,到以日文取代漢文寫作

台灣文化協會
林獻堂與蔣渭水共同啟發了台灣意識、倡導政治改革

日治時期的五大家族
辦報創校支持詩社,推廣藝文活動不遺餘力

日台關係
不因政治關係斷絕而失去聯繫,語言飲食娛樂仍多受日本影響

COLUMN
「沙韻之鐘」的故事是真的嗎?


第七篇  中華民國解嚴以前的文化
前言
在政治戒嚴的緊張氣氛中,中華文化得到充分發展
台灣Vs. 國際大事記

1947 年 二二八事件
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初始,已有文學作品預見衝突將生

中華文化政策推行
興建中國宮殿式建築,打造台灣為中華文化主體中心

外省文化
在外省子弟的孺慕作品中,訴說一段段光陰的故事

1950 ~ 1980 年代 反共、懷鄉文學
去國之慨、離家之思反應在文學作品中

美式西方文化的傳入
美軍因軍事目的而來台,卻帶動台灣酒吧等美式娛樂興盛

西方文化的傳入
西方思潮與對土地情感的交錯,使文學轉向心靈深處探索

1970 ~ 1980 年代 鄉土運動
文學界面臨國家危機 ,回頭重新發掘台灣鄉土價值

戒嚴時期的傳媒界
重重限制下緩緩前行的傳媒娛樂圈

COLUMN
原來我們的的口頭禪,有很多是眷村黑話?


第八篇  中華民國解嚴以後的文化
前言
以解嚴為開端所開展的台灣多元文化
台灣Vs. 國際大事記

1978 年 台灣解嚴
自由還諸人民,帶動各族群文化的解放

台灣新文學
擴大書寫題材和視角,勇於表達自我與探索新場域

1994 年~ 社區總體營造
喚醒社區民眾的共識,活化並提升在地特色

解嚴後的娛樂界
葉啟田的愛拚才會贏,傳達台灣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

科技與生活
科技拉近有形距離,卻拉開心理交集

傳統文化的轉換
曾被視為過氣,老傳統如今活出文創新生命

台灣文化資產
有形文化資產不再只能遠觀,還可以開民宿活化再利用

與國外的文化交流
不跳火圈卻更加驚豔的太陽劇團,提升台灣民眾的文化視野想像

新住民文化的加入
中國及東南亞外籍人士的加入,為台灣帶來新文化刺激

外國人與台灣文化
從他者對台灣文化的理解學習尊重

COLUMN
到眼科不看病,而是大口吃冰淇淋?

延伸閱讀
索引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800810
  • 叢書系列:Knowledge Base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1 x 14.8 x 1.4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6歲~99歲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