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臺灣憲兵隊史

臺灣憲兵隊史

  • 定價:600
  • 優惠價:954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1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1895~1902年‧稀見史料‧完整中譯本◇
  誰的血淚?誰的犧牲?
  彰顯殖民者苦心經營的鎮壓歷史,今人如何解讀?


  為確立臺灣成為日本帝國寶庫、南端鎖鑰,為了告慰苦心犧牲的「護國英靈」,日治時期歷任4位臺灣憲兵隊隊長,於1932年編寫完成。

  ★稀見史料完整中譯本,重磅出版!
  ★憲兵隊鎮壓臺灣各地反抗血淚史最具體系的一手史料!
  ★了解日本統治臺灣初期地方史、抗日史的重要文獻!

  ☆吳密察(故宮博物院院長/臺灣史學者)專序推薦
  ☆許佩賢(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近藤正己(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客座教授)專業審訂、專文導讀

  本書根據參與事件的親歷者體驗談、臺灣憲兵隊歷史、臺灣陸軍部備置的史料、臺灣總督府各州廳所保存的資料及其他各種史實記述而成。

  從制度沿革、分隊編成、區域佈署、參與戰事、具體活動,分北、中、南三區,記載明治28至35年(1895-1902)七年間,憲兵隊鎮壓臺灣各地反抗的事蹟。

  作為殖民者直接暴力展現的軍隊、憲兵、警察,日治時期的臺灣憲兵隊在臺灣活躍時期並不長,相關史料相對最少,但在明治時期對於各地「土匪」討伐、「生番」鎮壓的治安維護上,憲兵隊對統治當局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

  《臺灣憲兵隊史》歷任出口永吉、萬喜八郎、藤井慎二、沼川佐吉四位憲兵隊長,於昭和7年(1932)蒐集編寫而成。書中蒐集了明治35年(1902)底臺灣平地抗日事件告一段落之際,憲兵隊在臺灣各項大小行動的紀錄,完整留下各地抗日活動的具體事蹟,是目前所知有關臺灣憲兵隊最為體系性的著作,也是了解日本統治臺灣初期地方史、抗日史的重要資料。

  本書由原任職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宋建和先生翻譯,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許佩賢教授與臺灣大學歷史系近藤正己教授審訂,並由近藤教授撰寫專文導讀。讀者可與同時期的《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歷史草案》相互比對,對於日治時期各地抗日的事件將有更深層的體會。

  「我們雖然想從這本由憲兵所描繪的自畫像,探尋其中登場的臺灣人實像,但那形影畢竟是出奇地小。我相信,從擴大這小之又小的形影來俯瞰歷史的作業,將是再現武裝抗日全貌的第一步。」──〈導讀〉,近藤正己
 
 

目錄

院長序/吳密察
導讀/近藤正己
原序/沼川佐吉
凡例

【北部篇】
第一章 總說

第 一 節 領有臺灣
第 二 節 近衛師團登陸三貂灣
第 三 節 占領臺北城
第 四 節 掃蕩大嵙崁溪河岸
第 五 節 占領苗栗
第 六 節 臺南攻略計畫

第二章 南進軍登陸
第 一 節 混成第四旅團登陸布袋嘴
第 二 節 第二師團登陸枋寮
第 三 節 南進軍占領臺南

第三章 比志島混成枝隊占領澎湖島
第 一 節 比志島枝隊的戰況
第 二 節 惡疫流行的慘狀

第四章 臺灣憲兵制度沿革
第 一 節 憲兵制度的濫觴
第 二 節 憲兵隊的配置
第 三 節 職員
第 四 節 條例的改定

第五章 臺灣土匪的由來
第 一 節 領臺前的匪況概觀
第 二 節 分類械鬥
第 三 節 領臺後的匪況概觀

第六章 徹底執行招降土匪政策
第 一 節 土匪歸順
第 二 節 歸順後的匪情概觀

第七章 憲兵隊在北部地方的活動
第 一 節 臺灣憲兵隊的首次活動
第 二 節 我憲兵明察秋毫,破獲暗殺樺山總督陰謀
第 三 節 臺灣北部土匪大舉蜂起,及上原憲兵大尉一行的戰死
第 四 節 土匪襲擊金包里憲兵屯所,山下所長等八人慘死
第 五 節 憲兵在淡水方面的活動
第 六 節 土匪包圍宜蘭城
第 七 節 馬渡大隊掃蕩新竹、苗栗、桃仔園方面土匪
第 八 節 賊魁陳北舍及簡玉和等部屬遭憲兵逮捕
第 九 節 為防止石碇庄及其他地方匪害,派憲兵駐屯
第 十 節 憲兵第二分隊剿滅匪賊及岡村中尉討伐十六寮
第 十一 節 討伐三角湧內匪徒
第 十二 節 掃蕩龍潭陂、北門坑庄、深坑方面的土匪
第 十三 節 憲兵擊退澳底的匪襲及良民請願駐屯憲兵
第 十四 節 誅戮匪首林成祖以下五人
第 十五 節 憲兵掃蕩詹振、陳捷陛及其他匪徒
第 十六 節 匪賊橫行海山堡,派守備隊討伐
第 十七 節 匪賊總統鳳劉〔劉鳳〕、副總統王火來等前來憲兵隊乞求歸順
第 十八 節 匪徒襲擊大安庄富農,憲兵隊赴援
第 十九 節 憲兵與南港山匪徒激戰
第 二十 節 逮捕小匪首林連海及討伐白石腳庄字十一股
第二十一節 偵察頂雙溪、瑞芳、三角湧附近匪情
第二十二節 匪徒橫行文山堡及其他各地
第二十三節 憲兵隊討伐三張犁匪賊
第二十四節 據兩庄長密報,誅戮匪賊
第二十五節 土匪襲擊南港巡查派出所,及憲兵參加討伐文山堡匪徒
第二十六節 憲兵在富貴角及其他地方與匪賊交戰
第二十七節 北部土匪的侵擾與在各地設置憲兵屯所
第二十八節 礁溪屯所所員迎擊匪賊
第二十九節 憲兵捕縛匪首泥牛及池肚等二人
第 三十 節 匪魁陳秋菊致函憲兵表示歸順之意
第三十一節 匪魁王石頭繳械陳請歸順
第三十二節 安田、水谷等兩憲兵捕獲匪首
第三十三節 憲兵與匪徒在五指山激戰,附乃木總督獎詞
第三十四節 吉田憲兵曹長接受頌德表,附憲兵之苦戰
第三十五節 憲兵與守備隊協力驅逐匪賊,及渡邊憲兵擊斃匪賊
第三十六節 佐久間少尉擊潰匪軍,附憲兵二名遇害
第三十七節 第一旅團討伐土匪,憲兵及守備隊與匪賊發生衝突
第三十八節 松本少尉遇害,憲兵赴援及偵察匪情
第三十九節 檜山憲兵隊長突襲匪群及宮本憲兵少尉戰死
第 四十 節 憲兵隊在溪底附近及大坑庄等地奮戰
第四十一節 討伐和尚頭岩窟的土匪及杢尾曹長擊斃巨賊
第四十二節 討伐宜蘭各屯所轄內土匪
第四十三節 搜索匪魁陳秋菊及匪窟
第四十四節 宜蘭及三角湧方面匪情及討伐
第四十五節 土匪襲擊磺溪頭憲兵屯所及其後的匪徒討伐
第四十六節 匪賊潛入山中及各地匪情
第四十七節 擴大討伐北山匪徒
第四十八節 匪賊欲奪回其同黨
第四十九節 擴大討伐安坑匪賊、憲兵隊的活動
第 五十 節 掃蕩北埔附近匪賊
第五十一節 憲兵擊退匪賊並擊斃匪首李阿成
第五十二節 憲兵騎伍隊的活動及匪賊襲擊臺北城
第五十三節 掃蕩大武崙庄土匪及在火燒寮庄交戰
第五十四節 鹿角坑頭山的戰鬥、金包里憲兵赴援及多賀教諭〔應為助教諭〕、岡田憲兵軍曹遇難
第五十五節 搜索竹仔山腳匪徒及水谷憲兵的苦心
第五十六節 匪徒襲擊北埔憲兵屯所
第五十七節 匪魁林火旺以下歸順及林憲兵隊長的訓戒
第五十八節 討伐福德坑庄及擊斃匪首李田裕
第五十九節 憲兵在石門嶺及下石厝與匪徒衝突
第 六十 節 在一結庄逮捕匪徒與憲兵馳援
第六十一節 擊退匪首詹振及憲兵逮捕土匪
第六十二節 包圍攻擊獅子頭山
第六十三節 討伐西粧寮土匪及憲兵的參戰
第六十四節 在內湖庄的戰鬥、憲兵及其他人員馳援
第六十五節 簡大獅、陳秋菊及林火旺一夥的橫行
第六十六節 討伐背叛歸順的匪魁簡大獅、盧錦春等
第六十七節 金包里憲兵屯所轄內土匪陳請歸順
第六十八節 擴大搜索匪魁林火旺
第六十九節 匪賊襲擊中壢辦務支署及聯合討伐內山匪徒
第 七十 節 討伐殺牛寮〔刣牛寮〕匪賊,搜索草湳山及捕縳匪首
第七十一節 搜索匪首陳錫賓及林三傳
第七十二節 再次搜索芊蓁坑、火燒寮、蕃仔坑等地及匪徒出沒
第七十三節 擴大搜索坪林尾地方匪徒

【中部篇】
第八章 憲兵在中部地方的活動

第 一 節 中部匪情形勢及中村中尉戰歿
第 二 節 憲兵發現匪首紀目頭、林生,島田憲兵上等兵遭難
第 三 節 土匪包圍南投街,憲兵費盡心血努力與我隊取得連絡
第 四 節 憲兵曹長中垣睦以下人員調查蕃地狀況
第 五 節 匪群大舉襲擊雲林及鹿港,憲兵隊及守備隊陷於空前苦戰
第 六 節 匪賊襲擊集集憲兵屯所,屯所員全被殲滅
第 七 節 掃蕩大坪頂賊徒根據地
第 八 節 偵察南投附近匪情
第 九 節 掃蕩公田庄土匪
第 十 節 土匪跋扈與討伐各地賊徒
第 十一 節 北斗街附近匪徒蠻橫至極
第 十二 節 憲兵捕獲土匪蔡如走,蔡連(蓮)舫獲頒獎金
第 十三 節 匪首張猫得逃逸及匪徒襲擊二林屯所
第 十四 節 井上憲兵伍長戰死及二士與匪賊交火
第 十五 節 憲兵掃蕩各地土匪
第 十六 節 池田憲兵曹長赴援及農民搶回耕牛
第 十七 節 憲兵奇襲土匪
第 十八 節 擊退土匪及匪徒襲擊員林辦務署
第 十九 節 憲兵參加討伐觸囗山土匪
第 二十 節 擴大討伐大鞍庄土匪,憲兵將校以下七十四名參加討伐
第二十一節 憲兵驅逐土匪,驛遞社員及布教師遇難
第二十二節 憲兵隊攻擊頭汴山土匪,諸戶、竹村兩憲兵驅走土匪
第二十三節 上蔴園庄的激戰及若井憲兵上等兵遇難
第二十四節 守備隊、憲兵與土匪會戰,良民的支援及憲兵遇難
第二十五節 憲兵的機智,救回肉票
第二十六節 大村、橫澤兩憲兵遇難,匪徒襲擊苗栗郵局
第二十七節 憲兵、守備隊、警察隊聯合搜索集集大山土匪
第二十八節 射殺匪首兩名及憲兵遇難
第二十九節 中部臺灣的匪魁柯鐵病死,憲兵調查實情,其父柯錢戰死
第 三十 節 憲兵遇難及憲兵擊退匪徒
第三十一節 憲兵、警察聯合搜索
第三十二節 三隊聯合討伐樟湖山匪賊
第三十三節 高田、朝日兩憲兵遭匪彈擊斃,討伐橫坑庄匪賊
第三十四節 匪賊大舉襲擊臺中
第三十五節 討伐十八灣〔十八彎〕庄土匪,憲兵及守備隊支援
第三十六節 憲兵上等兵堤正作壯烈成仁
第三十七節 憲兵逮捕匪首張呂莿心腹,逮捕匪首簡水壽同夥六十名
第三十八節 神吉、鳥飼兩憲兵上等兵調查蕃情
第三十九節 憲兵遇難,捕獲各地匪徒
第 四十 節 逮捕匪首曾知高,捕獲餘賊三十名,擊退柯萬力一派
第四十一節 憲兵追擊土匪,各屯所憲兵的活動
第四十二節 憲兵擊退來襲南投街的匪徒
第四十三節 林憲兵隊長有關討伐土匪的命令及其經過
第四十四節 匪徒跳梁,林圮埔、雲林間的交通斷絕,攻擊觸口山
第四十五節 擊退匪徒及林憲兵隊長的警告
第四十六節 憲兵遭狙擊,憲兵搜索鐵國山
第四十七節 在大鞍庄討伐匪魁劉德杓及林發
第四十八節 大湖桶的衝突
第四十九節 歸順土匪反抗,擴大搜索餘匪
第 五十 節 殺戮南庄蕃及鹿場蕃兩頭目,斬殺反抗土匪

【南部篇】
第九章 憲兵隊在南部地方的活動

第 一 節 南部匪狀概觀
第 二 節 在蕃仔山討伐兇魁陳發
第 三 節 憲兵參加討伐大武壠土匪
第 四 節 匪賊襲擊阿緱憲兵屯所,憲兵大苦戰
第 五 節 鳳山支廳轄內匪群情勢,憲兵、守備隊及警察官等討伐匪賊
第 六 節 匪魁黃國鎮、阮振等大舉包圍嘉義城附攻擊沄水溪
第 七 節 搜索匪魁黃國鎮及李烏猫等
第 八 節 掃蕩匪賊巢窟
第 九 節 匪魁鄭吉生在各地大逞其兇威
第 十 節 憲兵攻擊匪徒
第 十一 節 生蕃跳梁於恆春轄內,憲兵及守備隊加以討伐
第 十二 節 偵察前大埔,松下憲兵曹長〔內文軍階為「軍曹」﹞以下重傷及西村憲兵遇難
第 十三 節 在田寮庄山中討伐匪魁鄭吉生
第 十四 節 在樟坪頂討伐匪首蔡愛及其同夥
第 十五 節 三岡憲兵戰死及擊退匪徒
第 十六 節 下茄苳南堡事務係蘇觀瀾等上稟陳訴匪徒的跋扈
第 十七 節 設申訴箱及土匪來襲
第 十八 節 沄水溪一帶匪賊的形勢與第 三旅團的討伐
第 十九 節 土匪襲擊內埔辦務署
第 二十 節 護送巡查遇難,憲兵的支援及討伐蕃仔山
第二十一節 討伐苦苓橋、獨坐的土匪,警備艦「海門」的小艇覆沒及憲兵遭難
第二十二節 偵察隊苦戰及憲兵死傷
第二十三節 土匪襲擊潮州庄憲兵屯所,飛田憲兵遇難
第二十四節 憲兵隊及守備隊在援巢中庄陷於苦戰,安永上等兵勇敢奮戰
第二十五節 匪魁林少猫的動靜及真野憲兵伍長遇難
第二十六節 匪徒襲擊鹽水港辦務署及若月中隊討伐樸仔腳匪徒
第二十七節 楠仔坑守備隊與土匪衝突
第二十八節 土匪襲擊阿里港及大樹腳兩憲兵屯所
第二十九節 搜索匪首魏開、黃臭等,憲兵負傷及原田曹長戰死
第 三十 節 佐野憲兵伍長及其他人員戰死,討伐東堡鹿寮土匪
第三十一節 憲兵與林少猫部屬衝突
第三十二節 憲兵擊退匪賊及憲兵戰死
第三十三節 憲兵及守備隊遭匪賊伏擊,郭金水、李欺頭等諸匪首的跋扈
第三十四節 交通連絡憲兵苦戰
第三十五節 土匪襲擊阿公店辦務署,憲兵赴援
第三十六節 護送憲兵遭匪徒襲擊,聯合隊包圍攻擊鳳鼻頭
第三十七節 憲兵遭土匪圍攻,土匪掠奪,匪徒襲擊阿公店
第三十八節 憲兵、警察聯合隊與賊首魏開、黃臭等匪徒交戰,匪賊襲擊彌陀港派出所
第三十九節 土匪再襲阿嗹庄警察官派出所,匪賊襲擊右衝庄
第 四十 節 匪徒襲擊援巢中庄憲兵屯所
第四十一節 石川憲兵隊長巡視,擊退土匪
第四十二節 憲兵遭土匪狙擊
第四十三節 捕獲匪首林有達,擊退土匪
第四十四節 凍仔頂附近的土匪跋扈,憲兵及守備隊合力討伐
第四十五節 匪首高乞等二百餘名匪徒襲擊店仔口
第四十六節 追擊土匪,山崎上等兵戰死,匪徒襲擊派出所
第四十七節 傳令騎兵遭匪徒射擊
第四十八節 匪賊一千名大舉襲擊潮州庄辦務署及該地憲兵屯所
第四十九節 匪首盧松元、陳福傳及其同夥大舉襲擊恆春城
第 五十 節 南部匪魁歸順始末
第五十一節 擊斃匪首張維,憲兵戰死
第五十二節 擊潰匪首黃茂松
第五十三節 古賀憲兵上等兵戰死,憲兵搜索水底寮
第五十四節 鄭吉生誤觸槍械扳機受傷而喪命
第五十五節 牡丹灣生蕃殺人事件,憲兵前往調查及遭難
第五十六節 攻擊內埔賊寨,尖山廍的衝突
第五十七節 挖仔厝庄的衝突,搜索社口庄
第五十八節 攻擊凍仔腳八寶寮,三層崎的衝突
第五十九節 林少猫及陳旺等的橫暴
第 六十 節 青木憲兵負傷,中村巡查戰死
第六十一節 匪賊襲擊阿里港街,在高樹庄的衝突
第六十二節 擊退匪賊及憲兵負傷
第六十三節 憲兵及巡查戰死
第六十四節 上本憲兵軍曹以下六名戰死,匪徒襲擊店仔口辦務署
第六十五節 原田憲兵曹長戰死
第六十六節 擊退黃茂松部下,清除土匪部落
第六十七節 匪首林銓逃逸
第六十八節 討伐匪首劉榮、陳堤等
第六十九節 在三層崎襲擊匪魁阮振,高橋憲兵大尉奮勇戰鬥
第 七十 節 憲兵擊斃匪首及偵察匪情
第七十一節 憲兵遭匪徒毒手而身亡
第七十二節 憲兵喬裝逮捕土匪,匪賊的奸計
第七十三節 第一次搜索蕃仔山賊寨
第七十四節 石川憲兵隊長受頒獎勵信,憲兵擊斃匪首
第七十五節 驅走匪首柯萬力,匪徒來襲
第七十六節 匪首吳滿興〔內文為吳萬興〕、鄭加爵、黃透及鄭忠清等的跳梁    
第七十七節 逮捕匪賊,憲兵戰死
第七十八節 擴大巡察麻豆辦務署轄內及附近匪狀
第七十九節 第二次搜索蕃仔山賊寨
第 八十 節 匪徒襲擊林鳳營警察官吏派出所,駐官佃庄憲兵赴援
第八十一節 第三次討伐蕃仔山賊寨
第八十二節 憲兵、守備隊及警察等聯合擴大掃蕩及土匪歸順
第八十三節 臺南縣轄內土匪歸順狀況,搜索匪徒
第八十四節 匪魁林少猫歸順顛末及其要求條件
第八十五節 歸順匪魁的經歷與其後動靜
第八十六節 捕獲匪首,保甲壯丁的盡力,憲兵、警察等聯合搜索匪首
第八十七節 懸賞捉拿匪首,討伐龍門坑土匪
第八十八節 格殺匪首張添壽,討伐隊苦戰與三少尉負傷
第八十九節 憲兵、警察聯合擴大搜索蕃薯寮轄內
第 九十 節 擴大搜索匪首黃臭,匪徒襲擊大樹腳派出所,搜索觀音山
第九十一節 第四次掃蕩蕃仔山賊寨
第九十二節 匪徒襲擊竹頭崎支署,匪首黃透逃逸
第九十三節 憲兵參加搜索放弄附近及劍門坑
第九十四節 憲兵、守備隊、警察隊等聯合擴大搜索,壯丁團叛變
第九十五節 與匪首林添丁交戰
第九十六節 匪賊大舉襲擊樸仔腳支廳
第九十七節 土匪在歸順典禮上反抗
第九十八節 匪魁林少猫的末路
第九十九節 匪魁林添丁的末路

譯者感言
索引
臺灣全島圖(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

 
 

院長序

  日本在臺統治的最初大約10年間,最重要的課題是鎮壓抗日武裝勢力為首的確保治安問題。當年臺灣總督府用來鎮壓反抗、維持治安的重要憑藉是可以發揮直接性暴力的軍隊、憲兵、警察。因此,軍隊、憲兵、警察相關的資料,是吾人研究日本統治初期抗日、治安問題的重要憑藉。但是,軍隊、憲兵、警察三者當中,憲兵的相關史料卻相對地最少,而《臺灣憲兵隊史》是這當中最為體系性的著作。

  《臺灣憲兵隊史》成書於昭和7年(1932),先由憲兵隊長出口永吉大佐蒐集資料,後經萬喜八郎大佐及藤井慎二中佐分別增補改訂完成,憲兵隊長沼川佐吉撰序出版。本書內容分成北、中、南三區,記錄了明治28至35年(1895-1902)的七年間,憲兵鎮壓臺灣反抗的事蹟。根據原書序言,編纂出版此書之目的是在表揚日本憲兵在鎮壓抗日、維持治安這種「永垂不朽的偉業」所付出的「貴重犧牲以及慘澹苦心」。但是,目前吾人被鎮壓者一方缺乏足夠的文字史料的情況之下,這些當年顯揚鎮壓者功勞的資料,就成為我們可以用來批判性地翻轉閱讀的重要史料了。

  本書由原任職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前身)之宋建和先生翻譯。宋先生翻譯時考訂了多處原文內容之謬誤,並參考《臺灣地名辭書》和方志,於譯文之內註記本土地名。宋先生完成翻譯之後,臺灣文獻館特別聘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許佩賢教授及臺灣大學歷史系近藤正己教授審訂譯文,書後則附上地名、人名之索引,並由近藤正己教授撰寫導讀引導讀者閱讀此書。

  爰於此書付印之際,聊述數語為之序。
 
故宮博物院院長
吳密察 謹識
中華民國108年3月

導讀(節錄)

近藤正己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客座教授)


  一、臺灣憲兵隊史的史料意義
  根據《臺灣憲兵隊史》(以下簡稱隊史)的「序」所述,為了安撫鎮壓臺灣武裝抗日運動時犧牲的六百五十名憲兵之亡靈,並記錄、彰顯憲兵的事蹟,出口永吉(臺灣憲兵隊長、1923年8月~1925年8月在任)、萬喜八郎(1925年8月~1929年4月在任)、藤井慎二(1929年4月~1931年3月在任)、沼川佐吉(1931年3月~1935年7月在任)等四任臺灣憲兵隊長,在任期間蒐集史料並編寫,於1932年1月出版了《臺灣憲兵隊史》。

  第一位執筆者出口永吉,1910年至1913年任臺北聯隊的中隊長時,有過鎮壓大嵙崁原住民反抗的經驗(《臺灣日日新報》1923-08-26(4))。1923年他第二次來臺時,頭銜是臺灣憲兵隊長。當時他曾回顧武裝抗日時期道:掃滅武裝抗日是「憲兵隊的大功績」,對於沒有留下確切的記錄則以為是「一大恨事」(出口永吉〈人知れぬ苦勞をした憲兵隊〉,《臺灣大觀》日本合同通信社、1932)。可能這就是他開始蒐集史料,編寫隊史的初衷。隊史的史料,根據「凡例」的說明,除了訪談鎮壓武裝抗日運動的憲兵之外,還有「臺灣憲兵隊歷史」、「臺灣陸軍部配備的史料」、「臺灣總督府各州保存的資料」等。

  其中「臺灣憲兵隊歷史」,不知是否為一部書(或書稿),而且現在也不知其所在了。至於「臺灣陸軍部配備的史料」則顯然是放置在臺灣總督府陸軍部的史料,其內容到底為何也無從推斷。唯「臺灣總督府各州保存的資料」,是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為首,保存在各州廳的公文書,推測是指現在稱呼為舊縣檔案的檔案類。但是,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為首,現存的臺灣總督府公文書中,與軍相關的文書並不多,更遑論憲兵隊、憲兵分隊、分遣所、屯所等的相關文書了,可謂少之又少。

  因此,就2018年的現狀來說,《臺灣憲兵隊史》是我們手邊唯一存在的有關臺灣憲兵隊之基本史料。就算《臺灣憲兵隊史》是以彰顯憲兵事蹟為目的所寫的,這個《臺灣憲兵隊史》在日治臺灣史中所具的史料價值還是無可衡量的。

  二、臺灣憲兵隊的名稱與任務
  《臺灣憲兵隊史》的內容,從第一章的「總說」起到第二章「南進軍登陸」、第三章「比志島混成枝隊占領澎湖島」,敘述日本軍從占領澎湖島到臺灣民主國崩潰,占領臺南的經過,並且對臺灣憲兵隊設立的狀況作了說明。第四章「臺灣憲兵制度沿革」,則是從法制上說明憲兵在臺灣的登場,同時也說明了憲兵的職掌及其組織、人員、配置等。

  當然,最重要的是第四章。在此,特別要請注意憲兵隊名稱的變化。

  《臺灣憲兵隊史》從指揮系統的視點,將憲兵制度的變遷區分為三個時代。亦即,1895年5月到同年9月間,為「總督府隸屬時期」,1895年9月起到1897年9月,為「臺灣憲兵隊直屬時期」,1897年9月以後稱之為「憲兵司令部直屬時期」。

  「總督府隸屬時期」的憲兵,是指初期與臺灣民主國戰鬥時,追隨臺灣總督府及近衛師團來臺,被稱為師團憲兵的憲兵。
  ……(中略)

  1901年4月,「憲兵條例」(敕令第29號)改正,臺灣憲兵也與內地憲兵相同地以軍事警察為其主要職務,至於行政、司法警察的職務則止於作為普通警察的輔助。其原因是「土匪」的狀況逐漸穩定,加上普通警察機關也逐漸普及了。改正的目的是使兒玉總督的主張得以實現,憲兵的主要職務集中在軍事警察,以達到減少憲兵人員的方針。實際上也如所見,以後憲兵之數便大大減少了。「憲兵是臺灣之花」的憲兵全盛時代,也就宣告結束了。

  以上再三地重複,我們在閱讀這部《臺灣憲兵隊史》時,不能忘記的是,這是以顯彰臺灣憲兵為目的,是分發給臺灣憲兵隊關係者的書籍。這是一部在憲兵相關者之間的閉鎖空間中誕生,以及被閱讀的對內出版物。

  我們雖然想從這本由憲兵所描繪的自畫像,探尋其中登場的臺灣人實像,但那形影畢竟是出奇地小。我相信,從擴大這小之又小的形影來俯瞰歷史的作業,將是再現武裝抗日全貌的第一步。

原序

  明治二十八年(1895)五月,臺灣歸於我國版圖以來,已閱三十有八年,皇化逐漸遍布全島,或成為帝國之寶庫、或作為帝國南端之鎖鑰,其在國防上及產業上的地位甚被重視。

  縱觀臺灣達成今日之興盛,不得不想起過去我們前輩所付出的貴重犧牲以及慘澹苦心。

  自領臺以來,我們的前輩為了鎮壓土匪、討伐生番,或為了維持島內秩序,而東奔西走,因此死於賊彈,或被瘴癘之氣侵犯,竟成為護國之神者,實達六百五十餘名。

  對於付出如此極大犧牲及樹立永垂不朽的偉業,卻毫無留存確鑿記錄,非但對英靈不敬,且成為我臺灣憲兵隊的一大憾事, 故當時憲兵隊長出口大佐著手蒐集此等資料,費不少苦心之後略見完成。隨後經萬喜大佐及藤井中佐二代,分別加以增補改訂, 現得以完稿。

  於是,特予付梓,題為臺灣憲兵隊史,以上供六百有餘名之英靈,同時報答歷代隊長的夙志。

昭和七年(1932)一月
臺灣憲兵隊長 沼川佐吉

譯者感言

  臺灣人的命運何其坎坷多舛,首先在原居地中國大陸,旱魃、水災等大小天災接連而來,農作物收成驟減,加之,朝廷蝨官無能跋扈,貪婪無厭,地方大小軍閥、地痞流氓、盜匪等橫行無忌,趁機予取予求,民不聊生。於是,難民們成群結隊向外逃亡救生,有些人遠赴南洋,一部就近前往臺灣。臺灣雖離大陸不遠,但中間橫跨著臺灣海峽及海象險惡萬千的黑水溝,是高度危險的地方。但為了求生只好賭一賭運氣。載運工具是小木船,船夫良莠不齊,遇到正當的船夫,大都會把客人送到臺灣,除了遇到海難。若運氣不好,遇到由海盜兼職的船夫,十中八九財物被搶奪一空後一命嗚呼。千辛萬苦抵達臺灣後,等待著他們的不是手搖小旗大喊「萬歲」的原住民,原住民們認為你們是來侵占我們的土地,於是以毒箭、刀槍相迎。但是,狩獵民族畢竟不是農耕民族的對手,逐漸敗退遁入山地。漢人獲得耕地,認為以後可以安居樂業,而額手稱慶。

  但好景不常,未幾以國家力量為後盾的荷蘭、西班牙殖民者相繼侵入,這些基礎薄弱、一盤散沙的中國移民,立刻降格成為西方殖民者的奴隸。

  到了明末,海盜鄭芝龍之子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西班牙等西洋殖民者,以滅清復明為口號,照樣搾取臺灣人。
  清帝國派遣降將施琅攻打鄭王朝,鄭氏不敵投降,臺灣遂變成清帝國之殖民地,清帝國官吏貪婪無厭,只知搾取而不知建設為何物。

  「大」清帝國被「小」日本打得像落湯螃蟹,不得不求和,把臺灣及澎湖列島奉送給日本,臺灣變成大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島上的臺灣人也變成日本的三等國民。日本隨即派軍來臺,島上各地臺灣人群起抵抗,因中、日立場不同,對他們的認定、稱呼也不同,日人稱他們為土匪或匪徒,中國稱他們為抗日義士。

  我在念公學校時期,聽到街上老人家們談天時常提到:「因戰敗而失業的島上清國官吏,心有未甘,鼓起其如簧之舌,煽惑地方有力人士說:『日人來臺後會沒收你們的財產、姦汙你們的妻女、沒收你們的鴉片,趁日軍陣腳尚未站穩大家起來反抗,把他們趕回日本。』有些秀才們,十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獲得的功名,一夜之間變成無效的神通散,當然心有未甘。地方小混混,為了確保他們的地盤而抗拒日軍。當然也有深受清國八股教育的秀才們,為報答皇恩起而反抗。」以上種種說法,孰是孰非,請由讀者判斷。

  日軍制壓臺灣後,由於兵力有限無法深入地方,又雙方語言、生活習慣不同,難於溝通,而且戰勝日軍的優越感、地方仕紳守護家鄉心切、地方派系互相利用日軍打擊對方、地痞流氓伺機蠢動、原住民趁亂紛紛出草等,種種複雜因素糾纏在一起,使得地方無一日安寧。

  日本領臺初期,兵馬慌亂,臺灣人起而抵抗、或趁機作亂搶劫,全臺陷入混亂之中。日本派軍鎮壓,一面平定,一面在占領地施行軍政,並派遣憲兵隨軍進駐以維治安。

  其後在各地要地設有憲兵屯所,派駐憲兵巡邏監控地方民眾鬧事及原住民出草。譯者家鄉北埔,當時是原住民下山交易的據點,也在金廣福公館設憲兵屯所派有憲兵駐屯威壓,但也照樣遭到民眾襲擊。

  日本憲兵素以殘暴著稱。二戰結束以前,不論在日本本土或殖民地,人進了憲兵隊大門以後,少有完好出來的,不是變成屍體就是被打成五體不全。當時被日人稱為「鬼門關」,人人畏懼。

  本人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服務時(當時在臺灣省政府黎明辦公區),往往利用午休時間前往黎明圖書館瀏覽日文書籍,在書架上看到日本的臺灣憲兵隊發行的《臺灣憲兵隊史》,書中敘述臺灣憲兵隊鎮壓臺灣人反抗的血腥記錄,且屬於「非賣品」未廣布於世,本人認為這些記錄應讓臺灣民眾知曉,於是著手翻譯。

  書中敘述,日本憲兵掌握臺灣治安期間的七年間,大大小小的戰鬥殺戮無數臺灣人外,也設計大量屠殺。例如在各地舉辦「歸順典禮」,典禮進行中,憲警突如包圍攻擊,歸順者遭到悉數屠殺。又如憲兵突如包圍上茄苳庄[水上鄉],命庄內十七歲以上至六十歲的男子兩百三十八人全部集中於一所,不分皂白全加以屠殺。其他沒有記錄的屠殺不知有多少。

  當然,臺灣民眾也不會束手待斃,不論鶴老、客籍或山地原住民,大家起而抵抗,這是他們要確保生活不被侵害的自我防衛行動,與後世所謂的「深明大義」、「報答聖恩」等八股說法完全無關。歷次抗拒中,最為佼佼者應推南部屏東客家人林少猫,他率領客家、鶴老及原住民等聯合軍,神出鬼沒攻擊日軍,令日軍疲於奔命,束手無策,只好用「欺騙」策略,容許其成立「自治圈」,不久,準備妥當後派大軍圍攻殺戮。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的血腥鎮壓與反抗,其間的臺灣人血淚史在本書表述得淋漓盡致。臺灣人民應該覺醒,外來統治者只知搾取與制壓,絕無仁慈之心。

  譯者才疏學淺,疏誤在所難免,衷心希望各位先進不吝指正,以便匡正為禱。以上謹綴數語略敘翻譯緣起以為序。

  本書承蒙近藤正己、許佩賢兩位教授的懇切指導,老同事李謙吉研究員悉心幫助,臺三線文化工坊古少騏女士多方襄理,而得以問世,在此謹致衷心謝意。

宋建和 謹識
中華民國107年5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593099
  • 規格:平裝 / 598頁 / 14.8 x 21 x 2.9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北部篇】
 
第一章總說
 
第一節 領有臺灣
 
明治二十八年(1895)四月十七日,日、清兩國簽訂下關條約[馬關條約],臺灣及澎湖群島終於歸屬我帝國版圖。同年五月十八日,海軍大將樺山資紀奉命擔任臺灣總督,指揮近衛師團、常備艦隊及駐軍澎湖島的比志島混成支隊,負責接管帝國新領土。惟當時島民中猶有為數不少人士,對割讓乙事仍心懷怨懟,進而推舉劉永福為軍務總統,意圖謀反以抗拒帝國接管施政。樺山總督決定以討伐敵軍為優先要務,計畫日後以臺北府作為總督開衙建府之地,從基隆或淡水登陸,並以此為據點,先占領臺北,嗣後再調撥部分兵力登陸西南海岸,由南、北兩面展開夾擊,期速戰速決,以竟戡定之功。依據上述計畫,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率領近衛師團(第一次輸送隊)集結於沖繩縣中城灣,預定於五月二十九日,抵達尖角島[釣魚臺列嶼]南方。在此之前,樺山總督已先行命海軍偵察相關的登陸地點,幾經參酌,決定以三貂灣做為近衛師團登陸預定地,並責成該師團長務必完成搶灘登陸的重任,在奪取基隆後,進而占領臺北府。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