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深度學習的技術:2週掌握高效學習,立即應用

深度學習的技術:2週掌握高效學習,立即應用

  • 定價:360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4年03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集4THINK說書部落格創辦人學習技術之大成!
 
  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大的個人成長
  掌握學習5大層次,讓人腦超越人工智慧的學習技術
 
  學習的深淺,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和人生高度
  學習不夠深,是平庸之人始終平庸的原因。
  學習足夠深,是高手能產生大量有價值的知識與想法的原因。
  學習方式不對,是那些勤奮學習的人,卻成長得慢於他人的原因。
  學習方式用對,是那些比較懶的人,能成長得快於勤奮、 努力的人的原因。
 
  那麼,要如何才能學得深入,而且學得正確呢? 
  本書將從科學的角度出發與論證,結合自身學習經驗總結出框架,帶領讀者逐步達到「高效學習」。
 
  學習由淺至深,不外5個層次
  【記】
  如果學到的記不住,那就等於沒學過。但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又等於「讀死書」。該如何平衡兩者?
 
  【懂】
  理解知識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能讓理解力最大化的學習法,則鮮少人知。
 
  【網】
  高手能將所學融會貫通,但高手是怎麼辦到這點的?又是如何快速地辦到這點呢?
 
  【拓】
  每一種學習都會遇到瓶頸,也包括人工智慧。而要突破瓶頸、進一步拓展能力,我們只能朝三個方向精進。
 
  【活】
  學以致用不是一個道理,而是一種技術。許多人就是做不好這一點,才無法透過學習改善生活。
 
  這本工具書統整了一套完整的學習技術,從思維方式到具體的學習方法與行動,幫助你解決一系列學習中會遇到的困惑:
 
  l  如何學習才能加深你的記憶?
  l  有什麼方法能提升你的理解能力?
  l  學霸與天才的差別是什麼?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夠調整性格?
  l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l  如何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l  如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l  忙碌的人該如何利用零碎時間學習?
  l  市面上這麼多種筆記術,哪一種最有用?
  l  如何善用知識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收入?
  l  如何將和你無關的「無用知識」,運用到你的領域上?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加深思考的深度?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實際改善你的生活?

名人推薦

  江健勇(江魔)|亞洲毒辣NLP創辦人,《奸的好人》系列書作家
  林揚程|書粉聯盟創辦人
  張志豪|台灣陽獅媒體集團副總經理 
  蔡淇華|作家
  閱讀人。鄭俊德
  劉俊佑(鮪魚)|生鮮時書創辦人
  蘇書平|為你而讀執行長
  ──鼎力推薦
 
  Roxas初次參加講師培訓班時,上台5分鐘就讓所有參加者兼導師驚訝不已;第二年培訓班,我邀他擔任嘉賓導師分享「如何寫書」,帶來的驚喜比上一年更大。而這本《深度學習的技術》,則是他給我第三次且更大的驚喜!──江健勇(江魔)/亞洲毒辣NLP創辦人,《奸的好人》系列書作家
 
  當移動互聯顛覆了學習之後,學習的終點已經不是知道而是做到。──林揚程/書粉聯盟創辦人
 
  這本書適合所有想要突破現況,提升自我的讀者。大輝透過各種思考技巧,打開思維侷限,讓靈感能源源不絕的出現。──張志豪/台灣陽獅媒體集團副總經理 
 
  學習幫助我們看得更遠,而要想走得更遠,需要有深度學習的能力,這本書可以幫您做到!──閱讀人。鄭俊德
 
  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學習,卻很少人有人知道如何有效學習。你可以透過本書的「記懂網拓活」五種心法,改善你的學習方式。──蘇書平/為你而讀執行長
 
  我常在楊大輝的4THINK上看到許多跨領域、顛覆性的深度好文,翻閱本書才發現,原來秘訣就在「記、懂、網、拓、活。」學如逆水行舟,不用則退,讀完書後也別忘運用,畢竟學習只是過程,你想完成的目標,才是終點。──劉俊佑(鮪魚)/生鮮時書創辦人
 
讀者好評

  能綜合評述各家長短、去蕪存菁,並結合認知心理學最新成果的學習書,近乎可遇不可求。──MA CHON IP
 
  相較於其他坊間學習方法的書來說,這本書的架構嚴謹,並經作者整理消化,相當易讀。──吳奕均
 
  這本書最讓我有感覺的地方有兩個:第一,是源自於作者對於使學習最佳化的決心與意志。第二,是作者擁有一顆確保理論能夠正確傳達並且實踐的體貼心。以上兩點,使我感受到作者如同人生導師一般的存在感,讓我在閱讀時既是興奮又有著一點點害怕,害怕自己錯過了攸關學習的任何一點點知識……但這害怕的程度確確實實的只有「一點點」而已,這也正是作者的體貼心所在。──薛博文
 
  我鼓勵所有想在學習裡達到更深程度的終身學習者不妨參考此書,從而獲得啟發。 ──Kathy Yap
 
  深度學習的技術 可以說是整合高效學習方法,個人建議讀過後馬上就把它裡面方法實踐出來,可獲益良多,也能讓學習效益更持久。──祁阿華
 
  對於學習如果有覺得迷惘的地方,此書將提供給你一套架構,讓你能更有效率的知道如何學習。──Wolf Lee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Roxas 楊大輝


  4THINK部落格創辦人。作家兼說書人,持續不斷的在思維的主題上寫作了六年,一心只想寫能增進思考的文字,曾出版《盜賊.演員.進化人》、《深度學習的技術》(電子書)、《思維進化》(電子書)。
 
  是死硬理性派,是閱讀愛好者,是喜歡藝術的人,是研究思維的人。但所有這些描述都只是外在的標籤,能夠供你想像一下這個人,但不足以了解這個人。而若真要了解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閱讀他的文字,與他的內心深處對話。
 
  說書部落格:4think.net



 
 

目錄


各界推薦
第1章 獲得很不錯的記憶力
第2章 理解力最大化
第3章 編織知識之網
第4章 全面拓展
第5章 在生活中學習

 
 



  是什麼讓一個人的成長速度比另一個人更快呢?
  簡略的答案是:學習的深淺不一樣。
  一個人若只著眼於知識的皮毛、表面,收穫自然會較少;反之,如果一個人總是追求深入的知識、穿透表象,收穫自然會較多。
  但具體來說,學習的深淺該怎麼劃分呢?
 
  我們先看一則經典的虛構故事:
  在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先後到德國多個地方進行演說,解說當時在量子力學的新發現。

  由於普朗克始終重複著同一套演說,一段時間後,就連普朗克的司機都熟記了他的這一套演說。一天,司機向普朗克說道:「教授,如果您不介意的話,能不能讓我代替您接下來在慕尼黑的演說呢?您只須戴上我的司機帽,舒服地坐在前排觀眾席觀看我演說就行。」普朗克聽後回應道:「可以。」

  於是,司機走上了講台,完整地把普朗克的演說講了一遍。演說結束後,觀眾給予了熱烈的掌聲。接著,來到觀眾發問的環節時,有人向他提出了一個深刻、刁鑽的問題,司機無法回答,於是說道:「我很驚訝,在慕尼黑這種先進的城市竟然會有人問出這麼淺顯的問題,我讓我台下的司機回答就好。」
 
  以上這則故事的重點並不是想說司機有多麼機智,而是想說明學習深淺的差別——司機雖然能把演說的內容都說出來,但他並不是真的理解這些內容,他只是記下了這些內容,然後把內容重新播放出來,其作用與播放器所做的無異。
 
  學習由淺到深,可以分成至少五個層次,其中「記」是最淺的學習層次,停留在這一層次的人通常只會單純地輸入知識,但不對知識進行任何思考。
 
  與這一學習層次相應的,是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學生被灌輸知識主要是為應付考試——這導致許多受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也就是絕大部分人,忽略了學習的本質。
 
  當然,人們早已注意到這種教育方式的各種弊端。例如,專注於記住知識而不是理解知識的學生,通常欠缺獨立思考,也欠缺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其原因也很簡單: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需要訓練得來的,而單純記住知識無法訓練思考。
 
  既然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不好,那為什麼這種教育方式至今依然出現在世界各地呢?
 
  那是因為教育資源總是有限的,而學校透過考試測試學生有沒有記住知識,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經濟的測試學生的方法,這方法可以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兼顧最多的學生。教育資源若沒有獲得增加或找出替代方案,那麼這一種教育制度就會持續下去,人們依然會在學習中過分看重「記」這個學習層次。
 
  除教育制度的問題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人們認為「知識沒被記住,就等於沒學過」,這個觀念帶來的恐懼進而產生了許多學習的誤區,而我們會在本書談到,為什麼你不應該太在意這一點。
 
  「記」是最淺的學習層次,停留在這一層次的人成長最慢,收穫最少。儘管如此,這並不是說它無關緊要或者毫無用處。能記住知識還是很實用的,尤其對尚在校園求學的學生來說,記憶力的確能有效幫助學生通過考試,只是它不應該是學習的重點、終點。
 
  我們會在第一章討論,怎樣的學習能夠增進你的記憶力。
  「懂」是第二個學習層次。具體來說,「懂」意味著你理解了知識,知道前因後果,知道這知識為什麼管用,能起到什麼作用。
 
  在任何時候的學習中,最低的限度是必須「讀懂」,至少達到基本的理解。

  我們每個人都能輕易分辨出「記」和「懂」的差別,這裡就不多做解釋;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何讓自身的理解力最大化——我們會在第二章討論理解力最大化的五個條件。
 
  第三個學習層次是「網」,指的是由許多不同的知識點編織而成的「知識網」。
 
  舉個例子,我們都接觸過攝影,而專業的攝影知識點其實有很多,你要知道如何操作相機、佈置構圖、凸顯顏色對比、用畫面說故事等等。
 
  可以想像,一位真正的攝影高手在按下相機快門之前,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考慮這些知識點,有系統地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效果,從而拍攝出他心中的高質量作品。他不會只應用一個知識點,而是會把多個知識點結合起來應用。
 
  根據資訊理論,資訊能夠消除不確定性,就好像你和你的朋友相處得愈久,你就了解他愈多,愈能確定他的為人。同理,當愈多的知識點構成愈複雜的知識網,就能讓你在完成一個動作時處理、加工更多的資訊,能讓你在一瞬間運用上更多的知識點,因此你攝影所達到的效果和品質就會更好、更穩定。
 
  學習的第三層次,是把不同的知識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張「知識網」,你得融會貫通、熟練知識,才能成為高手。
  但是,要怎樣才能加速這個過程呢?怎樣才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呢?這將會在第三章重點討論。
  第四個學習層次是「拓」,「拓」是前面三個層次的延伸,是對知識網的拓展。
  學習至少要達到「拓」的層次,進行縱向與橫向的全面拓展後,才能算得上是有深度的學習,也才能產生有深度、有價值的知識。
  簡單來說,「拓」包含了三個維度的精進,亦即正確性、多樣性和創造性。

  自人類能夠建構知識以來,從原始人開始,人類的知識總體發展趨勢就不斷在這三個維度進行開拓:
  人類透過科學、哲學、數學來提升知識的「正確性」;人類透過一生的思考、學習、工作、研究,發掘了愈來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提升人類知識整體的「多樣性」;人類愈來愈看重使用知識進行發明、創新,愈來愈注重提升知識的「創造性」。
 
  可以這麼說,拓展知識的正確性、多樣性和創造性,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我們會在第四章討論如何對這三個維度進行拓展,也會談到這個拓展工作能如何幫助我們在資訊時代的競爭中獲益,避開被人工智能淘汰的危機。
 
  最後的學習層次是「活」。這個層次需要你對前四個層次有所理解才能掌握得更好,這裡就賣個關子按下不表,我們會在本書的最終章討論。
 
  從本書開始到結束,我們會逐個探討不同的學習層次,援引科學研究的成果和理論,引薦經過時間證明有效的學習法,從記憶力和理解力的最大化,到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編織知識網,用知識打造核心競爭力,再到改變人生的進程。
 
  我們會一層一層地不斷深入。
 
  現在,讓我們從以下問題開始:
  如果學習之後記不住,那學來幹嘛?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6356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0.8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專門研究學習與記憶的認知科學家亨利•羅迪格(Henry Roediger)與馬克•麥克丹尼爾(Mark A. McDaniel)進行的一項實驗,揭示了一個比重讀更有效幫助記憶的學習方式。
 
他們召集了一百八十位大學生,讓他們閱讀兩篇不同的文章,並分成三組:第一組學生在二十分鐘內重複閱讀文章四遍。
 
第二組學生在十五分鐘內重複閱讀文章三遍後,被要求進行五分鐘的提取練習,亦即憑記憶在白紙上寫下自己能記起的內容。
 
第三組學生則只用了五分鐘時間閱讀文章一遍後,被要求進行三次五分鐘的提取練習,亦即憑記憶在白紙上寫下自己能記起的內容,之後白紙被收回,然後在新的白紙上回憶內容並再次寫下,如此重複回憶內容三遍。
 
完成上述的步驟後,實驗人員透過測試題來驗證學生們記得多少內容。結果顯示,重複閱讀組的學生記得最多的內容,其餘兩組則記得較少。
 
有趣的是,在過了一個星期後,實驗人員再次透過測試題來驗證學生們記得多少內容,這時實驗結果卻來了個逆轉。第一組學生,亦即把時間都用來重複閱讀的學生,忘記了一半以上的內容,成績最糟糕。
 
相反,第三組學生,亦即只讀了一遍內容,之後在紙上重複回憶並寫下內容的學生,他們記得最多內容,成績最好,而且他們遺忘的速度明顯地大幅降低了。
 
 
這結論可能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回憶竟然能比重讀更能讓人記住知識,回憶竟然比重讀更能加深記憶。
 
這種透過回憶,或稱「提取記憶」而得以讓記憶加強的現象,稱為測試效應(test effect)或提取練習效應(retrieval-practice effect)。
 
後續的研究還顯示,如果受試者在進行測試或考試時,在提取記憶時感到愈困難吃力(但成功提取),知識就會記得愈牢。當你感覺回憶的過程有點困難時,你就會記得愈好。相反地,重複閱讀雖然簡單且容易得多,而且如果立刻進行考試的話,你還能得到高分;但過了幾天之後,你卻會忘記一大半的內容。
 
這結論很反直覺,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個合理的解釋是,提取記憶會迫使你動用更多的「腦力」(激發更多的神經活動),這會加強你大腦的神經路徑、增加神經通路,因此你會記得更久。相反地,重複閱讀並不需要你動用太多的「腦力」,因此記憶就會比較淺。
 
那麼,如果我們在學習的時間維度上增加難度,或在學習的項目數量上增加難度,是否也能提升長期記憶呢?
 
答案是肯定的。
 
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

會員評鑑

5
6人評分
|
6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3
|
2023/11/18
可能是閱讀量多了,這本書的內容越看越覺得熟悉。
作者只是把別人寫的東西拿來排列組合而已,好處是可以讓沒概念的讀者少看好幾本書
展開
user-img
5
|
2021/10/17
劇透警告
我在PTT書版看到有人推薦Roxas楊大輝的書,就一口氣讀了他其中兩本的著作。想從他的書學習如何更有效率的自學與提升思考的深度。
他的閱讀量蠻大的,此篇後段整理他在書中提及的書,從一本書中可以得到一長串厲害作者的書單,很過癮。
他教讀者要編織自己的知識之網,你從他引用的書單,就可以再多買或多借幾十本書回家讀,慢慢地,就可以擴展出屬於自己的知識網絡。
此書各章節也引用不少實驗來推展他的論點,他等於用了這本書,直接示範如何學習,將學習每步驟,詳細拆解給讀者看。
Roxas從心理學書籍開始展示學習、思考之道,慢慢推移到腦科學、經濟學等學門,他不僅示範如何拆解學習,也同步展示說書的技藝,使你讀他的文章時,不禁又想去讀他內文提及的其他書籍,讀此書除了感到淋漓暢快,又很高興收穫了一本針對學習的好書。

是什麼使一個人的成長速度比另一個人快? 學習的深淺佔了極大的關鍵。
楊大輝將學習分成五個層次:
記: 最淺的學習,填鴨式教育。單純地記住知識是無法訓練思考。

懂:理解知識,知道前因後果,知道這知識為何管用,能發揮什麼作用。

網:由許多不同知識點編織而成的知識網。你得熟練知識、融會貫通,才能成為高手。

拓:進行橫向、縱向的全面拓展,才算是有深度的學習,也才能產生有價值、有深度的知識。
拓展知識的創造性、多樣性、正確性,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活:掌握並理解前四個學習層次。打造自己的思維框架,不斷藉由追求新知,構成良性循環,達到終生學習。

本書有五個章節:
第1章 獲得很不錯的記憶力:
如果你滿足某些記憶條件,你就能記得很久,否則,你就很容易忘掉。
重讀不會加深記憶。對長期記憶沒有多大用處。
提取練習,亦即讀後憑記憶在白紙上寫下能記得的內容。
回憶比重讀更能加深印象、記住知識。稱為提取記憶效應retrieval-practice effect、測試效應test effect
在提取記憶時感到越吃力困難(但成功提取),知識就會記得越牢固。
面對相同知識量,分散在數天完成的學習,會比集中在同天完成,擁有更佳的長期記憶,此現象被稱為間隔效應spacing effect.
交錯學習不同的概念或主題的學生,成績明顯會比集中學習一個概念或主題的學生高。
此現象被稱為交錯效應interleaving effect.
帶有難度的學習,能幫助記憶固化成長期記憶,難度越高,效果越好(但難度不能高到使自己什麼都做不到)
動用更多腦力,會激發更多神經活動,因此記得更久。
當你用自己的方式,去複述知識點,長期記憶會增強,稱為生產效應generation effect
轉換不同環境學習的學生會比總在同一環境學習的學生,記得更好。稱為變動效應effect of variation
這些學習方式仍無法讓任何人逃過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
若要保持記憶,就要在遺忘前複習。才能保持持久的記憶。
多數有用、重要的知識,通常會在好書或日常生活中重複遇到。
盡可能使記憶條件自然融入學習之中。
遺忘曲線並不會觸底,不會讓你完全忘記。

第2章 理解力最大化:
理解力最大化有五條件:
1.理解的相鄰可能
閱讀能力也有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越少閱讀的人,閱讀能力越低;閱讀量越大的人,閱讀速度越快,理解內容的能力也越好越快。
一個知識點能否被理解,除了語言因素,最重要的前提是自己是否具備前提知識。
要達到某領域的深層知識,你必須要有遞進的理解,這是理解一個知識的硬性條件。
強大的理解力是透過累積更多的詞彙、知識、概念和規律而發展出來。
你越是強迫自己速讀,理解出錯的可能性越高。
我們其實只需要一定的基本知識,而不是全部的基本知識。

2.理解的發散模式:
有時個體無法理解某些知識,不是因為沒具備前提知識,而是被慣性思維蒙蔽雙眼。使自己看不到其他可能性。
只要找到正確的理解角度,問題的答案往往會很容易被揭開。
怎樣打破慣性思維?怎樣才在理解知識過程中,找到正確角度呢?
答案是:使自己變得更有創意。
創意能讓個體打破慣性思維,使個體用一個新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問題,從而獲得新的答案、新的理解。
提升創意的三個方法:Bed睡覺、Bath洗澡、Bus搭公車。
這三種活動使自己放鬆,進入發散模式。
理解一個知識點,我們需要找到破解問題的角度、開門的鑰匙,有時需要進入發散模式。

3.理解的自然頻率:
人腦對物理運動、人類群體、對自己很敏感。
鄧巴數Dunbar's number是150人,人類大腦可以處理的社交關係上限,約是150人左右。
當邏輯或數學問題被轉換為自然頻率的方式敘述時,個體的解題能力就會大大提升。
科學家;哲學家在利用想像圖景來思考,他們將這類思考稱為思想實驗。意指在想像之中做實驗。
思想實驗在本質上,將資訊想像成動態畫面,在想像中模擬真實世界,思考、理解真實世界。
最有效理解知識的方式,就是透過在想像中不斷建立思想實驗,建立人與人的對話、交流、故事,然後從想像中獲得啟發。
思想實驗其實就是一種對自己說故事的方式。
比起統計數據和嚴謹的文字,故事更容易影響人類大腦。

4.理解的透徹程度:
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在學習中理解到什麼程度?
可使用費曼技巧Feynman technique
如果無法把知識解釋得清楚、簡單、易懂,那就等於還沒完全理解知識。
費曼技巧操作步驟:
A.通讀一篇正在學習的資料.
B.拿出紙筆,將主題寫在紙上,假裝正在教導一個還不明白這知識的人。
C.透過舉例、比喻、說故事確保對方可聽懂。
D.必須時時刻刻保持簡化知識的心態。
E.目標是把知識講解得簡單易懂。
F.講解過程講得比較順暢的地方,代表有透徹的理解;遇到某些地方特別難解釋,代表尚未完全理解。
G.記下還不順暢的地方,重看資料,搞懂知識點。
H.重複上面步驟,直到所有想要理解的知識都可以簡單地解釋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懂了、學會某一個知識點,但其實我們未必真懂,我們只是有一些基本理解而已。
費曼技巧可以和發散模式結合應用。

5.理解的工作記憶:
當你要理解一個相對複雜的知識點,你要加工的資訊量也會超出你的工作記憶。
面對工作記憶超載,有兩個可行的對應方式:
一、資訊壓縮
透過壓縮資訊降低工作記憶的負擔
理解會產生更多的理解。
二、在紙上解題
應對複雜的知識,你要做的就是把細節寫在紙上,然後以俯瞰的角度去理解這個知識。
紙筆像我們的外部大腦,是大腦的延伸與擴展。是智力與思考的放大器。

第3章 編織知識之網:
將不同的單元組合成一個較大的單元,或是將幾個部分組合起來變成一個整體來理解,就叫組塊。
組塊是一種俯瞰視角zoom out的理解方式,是一種對全局的理解。
分塊是一種放大視角zoom in來理解知識的方式,能讓你看到細節裡的魔鬼。
組塊是困難的,所以在一個領域裡對知識擁有通盤、全局認識的人總是少數。
重要的不是你擁有100個知識點,而是你可以用這100個知識點描繪出什麼。
碎片化學習適合難以抽空學習的忙碌人。
你可以隨時把多個不同零件排列成一個整體。
嚴格來說,所有的學習都是碎片/零件化學習。
將大腦中資訊寫在紙上,稱為視覺化思考visible thinking
心智圖mind mapping是一種視覺化思考工具。功用是釐清知識結構、激發創意、增進記憶。
但提取練習的功效完勝心智圖。
心智圖可幫助整理思緒,清楚自己知道什麼、擁有什麼、省略不重要的資訊。
概念圖concept mapping能清晰描繪出知識之間的關係與連接。
概念圖著重描述知識結構之間的聯繫。
概念圖的劣勢是當資訊量過大時,概念圖會變得過於複雜。
視覺化思考的本質是透過排列知識來解決問題。
重點不是排列知識的工具、媒介,而是你想排出什麼?
用系統圖來解說系統思考system thinking
系統裡沒有簡單的因果關係,只有因果循環(沒有宗教含意)
系統圖以圓圈描繪出系統裡因素的因果循環,並以此破解見樹不見林的思維方式。
系統圖優勢有三:
1.追求本質。
2.追求動態系統。
3.追求少就是多。

你需要自行判斷你當下情況適合哪種排列方式,甚至自行摸索出適合的排列方式。
嘗試錯誤法:
1.找一本想要系統地了解的書,最好是看過、比較簡單的書。方便練習。
2.拿出紙筆,先寫下主題,再將想到的知識點全部寫出來。寫成一個清單。
3.接著再在另一張紙將清單上的知識點一個一個進行連接,整個過程隨性就好,像組樂高一樣,將腦袋裡的知識點拆散放好,再排列起來。
4.排列完後,努力找出這張圖美中不足之處,並思考如何優化它。
5.拿出第二張紙,用新的方式重新排列一遍這些知識點。
6.重新排列後,如果覺得不滿意,就再次排列組合、再次改進錯誤,直到滿意為止。
以上沒有絕對正確的排列方式,也沒有絕對更好的排列方式,每一種排列都會帶來不同的新資訊與新理解。
當大量擁有簡單規則的東西可以透過某種方式連接在一起,就會出現非常複雜的現象。此種現象稱為湧現emergence.
連接的整體,大於局部之和。
知識可以粗分為兩種: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
一本書的作者雖以外顯知識的形式跟你溝通,但他卻激發了你的內隱知識。
刻意練習才能學到內隱知識。
刻意練習的步驟:
1.有個好教練
2.挑戰適當難度
3.專注與警覺
4.整體目標與具體小目標
5.即時的回饋
熟練後再進一步,良師、情境、潛移默化。
刻意練習的核心極其簡單,其真正困難之處在於持之以恆。
用想像加強刻意練習的效果(心理演練mental rehearsal)

七個心理演練的要點:
Physical身體
Environment環境
Task任務
Timing時機
Learning學習
Emotion情緒
Perspective視角

大腦的網絡不是恆定的。隨著個體的學習與遺忘,大腦神經元的網路會重新連接、布線、布局。
排列知識就是有意識地為大腦重新布線,也就是主動調整自己大腦的網路結構。
刻意練習就是主動擴展對應的大腦區域,增加連接的密度、強度與廣度。
知識網就是自己的外顯與內隱知識之連結總和。
刻意練習要求你總是知道自己的可改進之處在哪裡。

第4章 全面拓展:
在這個時代,要獲取知識太容易了。
面對垃圾資訊,個體要自行建立一套過濾機制。
你的過濾機制決定知識網的正確性有多高,正確性的高低決定知識網的輸出品質。
為什麼通才比專才更值錢?
答案在於知識的多樣性。
通才往往更擅於解決問題。
我們需要提升多樣性。
科技加速進步,導致一些舊有技能知識的價值正在貶值。
人工智慧無法對事物的本質有所洞見,也無法創造新概念。
我們需要提升創造性。
知識有時候並沒有錯誤,是學習知識的人自己誤解了知識。
過濾機制要安裝在第二層思考。
第二層思考,就像是對新鮮的食材進行加工處理,將不能吃的部分去除,能吃的部分洗乾淨。
當我們放下提防錯誤的意識,錯誤會悄然發生。
尋求人們的失敗經歷,觀察歷史人物的失敗記載,探索偉人們鮮少人提的犯錯經驗。
將自己犯錯經歷寫成小故事,並設法給予故事主人翁一個合理的、美好的結尾。
你的主觀判斷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實本身。
當你察覺自己的第一反應在大喊真實世界很殘酷,你要意識真實世界沒有要對誰殘酷,是你的信念世界太夢幻了。
你能在腦中讓一個局外人,點破你的當局者迷。
證據也有充分與不充分之分。
市面上那些成功的產品、書籍、品牌、政治人物背後的操刀手,他們也知道說故事的威力,也都準備好各式各樣的故事去說服、影響你。
提防不可否證的知識。
但切記,我們要做到的是提防,而不是杜絕。
自己練習想一下事物對立面的思維,就能提高給出理性、正確答案的可能性。
過濾機制的操作很簡單,就是在第一層反應之外,進行第二層思考。
正確性=第二層思考(過濾機制)
內行人有共同的盲點,外行人則更可能用更新的角度來突破盲點。
多樣性能增進正確性。
要達成一件事,你得結合應用不同的思維模型,讓魯拉帕路薩效應Lollapaloozaeffect發生,使不同領域知識結合起來產生湧現,使1+1≥2
正確性=跨領域學習X第二層思考(多元思維模型)
無關緊要的知識,只會妨礙你專注於真正重要的知識。
先跨你該跨的領域,先專注對你來說重要的、有用的領域。
80%的學習時間放在明顯重要的領域,20%學習時間放在探索陌生領域。
多樣性=自身專長領域X跨領域學習
隨機之聯想能產生新知。
沒有聯想,無用知識就無法產生大用。
啟發創造性=無用知識X第二層思考(聯想思考)
創造性=跨領域學習(豐富經歷)X第二層思考(深入思考)
創造性=跨領域學習X第二層思考(第一原理思維)
終極學習武器,恰恰就是思考本身。
用寫作強化思考:
1.設定主題
2.善用各素材幫助寫作
3.進行第二層思考
4.持之以恆

寫作能增進思考,思考能增進學習。

第5章 在生活中學習:
當你能做到一石三鳥,這就是高效。
稀少的是時間,不是書。
順藤摸瓜的找書方式,就像跟師父學習。至少提供一個可以精進的方向。
善用格式塔組織原則Gestalt principles,以極少的時間理解一本書。並做出更好的閱讀選擇。
棄讀不代表浪費金錢。你只是選擇把時間用在更好、收穫更多的書上,這樣做其實是省下金錢。
浪費書籍永遠比浪費時間划算。
維護閱讀興致,理性棄讀方能善用時間。
轉換閱讀策略來攻克晦澀好書。
用舒服的速度來品味作者的意思、文字,盡可能使自己沉浸在內容裡。
思緒自由,就是鼓勵自己在閱讀中隨時轉換思考。
沉浸慢讀,你才能更充分、更深刻吸收知識。
思緒自由,你才能將吸收到的知識轉化成自己想法。

三階筆記加工知識
1.只記錄你想記下的素材、知識點、想法、洞見,除此之外無他(篩選書中精華、紀錄重要知識)
2.排列(視覺化思考、排列知識以達到對全局的理解、主動對大腦認知重新布線)
3.加工:使用費曼技巧、寫下第二層思考、進行修改、補充、加強、反覆修改。

編織與拓展知識網,多元思維模型,多樣性帶來的創造力。
給忙碌人的學習建議:
1.忙裡偷學
2.最小努力
用輸出整理輸入,用輸入改善輸出。
學習不僅僅是單純追求新知,而是要推陳與出新並存。
開啟一項個人計畫,不但可以用上此書所有學習理論,也能使讀者達到多重目的,其潛能是巨大的。也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本書內文提及的書:
1.學習之道.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2.理性動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3.大小說家如何唬了你?一句話就拐走大腦的情節製作術. 出版社:大寫出版
4.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思維訓練課:讓學生學會思考的20個方法.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5.學習、創造與使用知識概念圖:促進企業和學校的學習變革. 人民郵電出版社
6.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出版社:方智
7.神經的邏輯:謎樣的人類行為和解謎的人腦機制.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8.打敗基因決定論:一輩子都可以鍛鍊大腦!出版社:時報出版
9.快思慢想. 出版社:天下文化
10.錯不在我:為什麼我們會替愚蠢的信念、錯誤的決定和傷人的言行辯解?出版社:大牌出版
11.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從大腦發揮自癒力的故事中發現神經可塑性.出版社:遠流
12.原則:生活和工作. 出版社:商業周刊
13.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 出版社:天下文化
14.智能時代:大數據與智能革命重新定義未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15.超越智商:為什麽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16.自我關懷的力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17.心靈更勝藥物:科學證明你可以療癒自己. 出版社:生命潛能
18.這才是心理學:看穿偽科學的批判性思維.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19.進擊:未來社會的九大生存法則. 出版社:天下文化
20.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 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 出版社:商業周刊
21.人生的長尾效應:25、35、45的生涯落點. 出版社:天下雜誌
22.不整理的人生魔法. 出版社:天下文化
23.鋼鐵人馬斯克:從特斯拉到太空探索,大夢想家如何創造驚奇的未來. 出版社:天下文化
24.偉大創意的誕生:創新自然史.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25.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 出版社:先覺
26.如何想到又做到:帶來持久改變的7種武器.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27.動機,單純的力量:把工作做得像投入嗜好一樣有最單純的動機,才有最棒的表現. 出版社:大塊文化
28.持續的幸福.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29.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 出版社:大塊文化
30.愛因斯坦的宇宙:想跟光賽跑、從椅子摔落……世紀天才這樣想出相對論及量子力學. 出版社:時報出版
31.直覺泵和其他思考工具.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32.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 出版社:天下文化
33. 見識:吳軍博士的矽谷來信,教你掌握商業與人生的本質. 出版社:高寶
34. Rework.作者: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35. 黑天鵝效應. 出版社:大塊文化
36. 獲利的法則: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 出版社:今周刊
37. The Blank Slate: The Modern Denial of Human Nature.作者: Steven Pinker
38. 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 出版社:遠流
39. 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 出版社:商周出版
40. 盲眼鐘錶匠:解讀生命史的奧祕. 出版社:天下文化
41. 如何閱讀一本書. 出版社:臺灣商務
42. 自私的基因. 出版社:天下文化
43.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及未來. 出版社:時報出版
44. 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出版社:三采
45. 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 出版社:平安文化
46.暢銷的原理:教你發掘需求、掌握潮流、想出熱賣企劃的6個實戰守則. 出版社:時報出版
47.故事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說故事的技藝,打造獨一無二的內容、結構與風格!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48. 演員的自我修養
展開
user-img
5
|
2021/10/17
這本書是我目前讀過提升學習技術類的書籍中,寫得最完整與實用的一本!而且竟然是一位出自台灣的作者,深深感到台灣也是人才輩出的地方。

書中透過將學習分成五個層次去一一解釋與提供應用的技術,從頭讀到尾都是技術精華,而且說明的方式不會讓人覺得難以應用於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而容易放棄,反而提出了讓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麼長年以來的學習盲點,原來不是自己的智商或能力比別人差,而是用錯了方法。

如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並且刻意練習,在學習知識與應用上將能有另個突破。

如果也是對於自己明明有新學習新知識,卻在學習上常常深感無力的人們,滿建議可以多讀此本書,給自己學習的方式轉換成有效的技術。
展開
user-img
5
|
2021/04/18
我看到有關學習的好書, 通常都會推薦給國外朋友, 畢竟很多朋友出國除非更好的工作環境,很大的理由也是希望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一般認知).

結果這是第一次我無法讓她們找英文原著, 因為這是台灣人寫的, 真是驕傲....中文也是要必修的, 中國人做學問也是可以不得了的, 哈哈...

回頭來講正文, 作者的邏輯層次非常有系統, 而且也不是獨樹一幟, 更多是將目前許多的學習流派整理起來, 按照學習的層次分別填充進去, 因此各流派間的強弱項更加能夠理解, 則讀者在使用時想要因環境時空, 或個體所要處理的知識或需要調動知識的層面不同, 也有不同的學習強化方式可以利用.

非常喜歡這本書, 力推.
展開
user-img
4.5
|
2020/05/22
一本非常棒的書,非常的有深度,特別引用了許多在學習上的科學論證,內容客觀,也很有系統。

對成人學習領域來講很有幫助。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新會員獨享】3.8~4.7加入會員輸入指定通關密語抽入會好禮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