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心臟的故事:令人著迷卻又難以捉摸的生命核心

心臟的故事:令人著迷卻又難以捉摸的生命核心

Heart: A History

  • 定價:330
  • 優惠價:929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8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以醫師之眼與詩人之心完成的力作!

  ★ 美國公共電視網《新聞時刻─紐約時報俱樂部》選書
  ★ 《星期日郵報》年度選書
  ★ 科學星期五年度最佳科普書籍
  ★ 洛杉磯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非文學書籍
  ★ 2019年英國惠康圖書獎入選

  心是人體第一個啟動的器官,也是最後一個停止的器官;
  心是盛裝隱喻的容器,也是與生命最強的連結。
  對心的認知越多,我們對生命的理解也越深。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十大死因第一名,而且這個問題可能會日益嚴重?
  ◆ 從某方面來說,情感的確是記錄於心的?
  ◆ 「心碎而亡」並非形容詞,成真的可能性其實很高?  
  ◆ 直到一百年前,心臟仍是醫學禁區,動手術和祈禱的存活率竟然差不多?
  ◆ 不小心插錯地方的管子,讓冠狀動脈的治療露出曙光?
  ◆ 心臟以電驅動,但它竟會不小心電死自己?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的心似乎已遠遠超出我們的理解:不僅以難以捉摸的方式跳動,某種程度上也被視為情感的驅動力,更是靈魂的所在,而直到近百年前,心臟仍是禁忌的器官,一切關於它的外科技術更是甘冒天下之大不韙。

  本書從作者個人的家族故事出發,透過屢屢讓人倒抽一口冷氣和驚訝不已的醫學進程,探討這個數百年來令哲學家與醫師深感著迷卻又難以捉摸的器官。心臟一度被視為是人類行為與思想的中心,是勇氣、欲望、野心與愛的源頭;現在的我們雖然清楚,心臟不過就是一堆肌肉和血管,但這個不具先天意義的臟器,卻因為我們賦予它許多意義而變得有意義。而即使這些聯想早已顯得過時,卻仍與我們如何看待這個器官,以及這個器官如何形塑我們的人生息息相關。

各界推薦

  金鼎奬得主、心臟外科醫師 蘇上豪|泛科學主編 雷雅淇──有心推薦

  作者利用時間流的歷史故事做連結,介紹醫學史上人類研究心臓的解剖構造、生理功能,以及治療心臟疾病的演進,甚至是病因病理學的建立,讓讀者能輕鬆上手,是本讀起來沒有壓力,又不失專業的科普書。另外,作者也以自身行醫的經驗,探討醫病關係與生死議題,內容發人省思,更值得大家細細品味。──金鼎奬得主、心臟外科醫師 蘇上豪

  亞馬遜書店選書,媒體好評連連!
  讀者盛讚:閱讀本書就像搭乘雲霄飛車,隨著心臟的跳動和醫學的發展不斷起伏!

  ★ 開頭幾頁就牢牢抓住了讀者。──《紐約時報》書評

  ★ 本書是何等迷人的一堂課,關於這個人人身上都有,但我們對它知之甚少的器官。──《華盛頓郵報》
 
  ★ 作者是位說故事的天才,他引人入勝的文字讓我們樂於花時間,與他、他的病人及家人一起閱讀許多心臟醫學先驅的故事。──洛杉磯書評

  ★ 本書的構思如此優雅,寫作的方式也十分優雅,從中世紀的波斯到當代美國,他毫不費力地闡述所有的歷史,而且充滿熱情與能量。──《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 作者從家族的悲傷過去出發,讓我們對常被誤解的內在器官進行巧妙而真誠的思考。──《書單》雜誌

  ★ 這是一本以醫師之眼與詩人之心寫出的作品,是對人類最重要器官的最高敬意。──瑪麗蓮.亞隆,《乳房的歷史》作者

  ★ 利用個人經驗、家族歷史、臨床訓練、專業知識與對心靈的描述,跟權威重新理解心的故事。──彼得.克拉馬《神奇百憂解》作者

  ★ 我們這個時代最有才華的醫師作家之一!──艾瑞克.托波爾,《未來醫療》作者

  ★ 巧妙地將醫學史上鮮為人知的故事,與他個人及專業經歷交織在一起,創造出一本關於人心的豐富作品。極其引人入勝、充滿歷史瑰寶!──琳賽.菲茨哈里斯,《李斯特醫生的生死舞台》作者

  ★ 充滿啟發性!閱讀本書就像搭乘雲霄飛車,隨著心臟的跳動和醫學的發展不斷起伏。──美國讀者

  ★ 將一般醫學書籍容易忽略的精神影響提出來討論。──美國讀者

  ★ 本以為只有醫學解剖式的器官分析,但書中結合歷史、哲學、醫學,讀來欲罷不能。──美國讀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桑迪普.裘哈爾(Sandeep Jauhar)


  醫學博士、物理博士、長島猶太醫學中心心臟科主治醫師、霍夫斯特拉─諾斯韋醫學院副教授,專攻心臟衰竭,同時也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曾以傑出的醫學人文寫作榮獲南亞記者協會頒發的特別榮譽獎。

  文章常見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時代》雜誌等媒體及專業期刊,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實習醫師:一位醫師的起點》和《成為醫師:一位美國醫師的幻滅》。

  作者有心臟病家族病史,內外祖父皆因心臟病而過世,成為他對心臟深感痴迷的主因。在長年的行醫生涯中,他不斷從患者身上與新科技的發展中對心臟有更深刻的認識,並對自己能活在人類雙手已馴服心臟的時代感到幸運。女兒的要求是他撰寫本書的起點,讓普羅大眾能更了解自己的心臟,則是他最大的心願。

  目前與妻兒定居於紐約。

  個人網站:sandeepjauhar.com
  推特:@sjauhar

譯者簡介

陳信宏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譯作包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系列作《我愛身分地位》《幸福建築》《宗教的慰藉》《新聞的騷動》《藝術的慰藉》等。
 
 

目錄

序言電腦斷層掃描的預言
引言心臟,生命的引擎
從此,我對心臟痴迷不已
各種意義上的生命之源
 
第一部隱喻
 
第1章心臟不夠大顆
心臟解剖初體驗
隱喻之心
生物之心與隱喻之心的聯結
 
第2章那位沒有名字的人
大體教我的事
人體循環的科學曙光
生命的終極禮物
 
第二部機器
 
第3章千鈞一髮之際
歡迎加入心臟俱樂部
心臟超音波做下去就對了
終於將手術刀伸入心臟
 
第4章試著暫時停止心跳
聖誕夜的手術
為你心跳……物理上的
冰凍之心
心臟手術的彷徨與掙扎
 
第5章人工幫浦的可能
有心肺機就輕鬆多了
體外循環?有可能嗎?
 
第6章將管子插進心臟的瘋子
心導管日常
幫自己插心導管的瘋子
推翻心的禁忌
 
第7章壓力造成的傷害
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醫學研究
所謂的流行病學
佛萊明罕心臟研究
那,白人以外的族群呢?
始終未列入的危險因子
 
第8章清理「管子」的可能性
心臟病發超過二十四小時的實習醫師
生命的悲劇都由動脈造成
吹個氣球,把血管通一通
 
第9章「觸電」的感覺
熱愛磁鐵的病人
跳或不跳,都是電流的問題
心臟有可能電死自己?
 
第10章在心臟裝部電器
為心臟整流
搶救不該死亡的心臟
在心臟裝部電器
 
第11章心臟的替換零件
心臟末路
人工心臟的嘗試
讓你活命,卻不再有心跳
 
第三部心之謎
 
第12章脆弱的心
在九一一事件中獲救的女子
情緒如何干擾心律?
救我命者,也使我痛苦
醫學科技進步的代價
當恐懼來襲
 
第13章  母親的心臟
在睡夢中永眠
最後的告別
 
第14章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命的回歸與重置
改變命運與逆轉損傷的可能
活在人類雙手已馴服心臟的時代
 
誌謝
 
 

序言

電腦斷層掃描的預言


  我最近常覺得喘不過氣。當我爬上磨損嚴重的階梯,前往位於四樓的辦公室時,途中總是得停下來休息。有些夜裡,我會因呼吸道裡塞滿黏液而開始哮喘,並導致一陣陣咳嗽。身為內科醫師,我有幸在九一一事件當時擔任第一線應變人員,但許多曾赴案發現場的夥伴都回報了呼吸問題。於是,我找上身為呼吸科醫師的朋友賽斯評估我的狀況。

  他為我進行肺功能測試,讓我坐在玻璃隔間裡,還對著一條塑膠管用力吹氣。呼氣流量與肺容量都正常。賽斯診斷我罹患的是胃食道逆流,它是慢性咳嗽常見的成因,然後為我開立處方,每日服用制酸劑。但我說服他為我進行胸腔電腦斷層掃描,原因是他的診斷認為並無大礙,但我的症狀離「良性」未免太過遙遠。我擔心肺部可能遭到自己在市中心所吸入的煙塵所傷害。

  如同賽斯預測的,電腦斷層掃描結果顯示我的肺部一切正常。不過,一項額外的發現卻吸引了我的目光。「患者的冠狀動脈有鈣化現象」,檢驗報告輕描淡寫地提了這麼一句。冠狀動脈鈣化是動脈粥狀硬化的早期跡象之一。在我多年來針對年長病患所進行的電腦斷層掃描中,這項結果不時會出現,我卻未曾多留意些什麼。不過,現在的我已經四十五歲了,開始想對這一點有更多了解。鈣化程度有多高?又發生在什麼地方?一位放射科醫師告訴我說,我接受的掃描解析度不夠高,無法回答這些問題。

  於是我在自己的電腦上開啟佛萊明罕風險計算程式,這種工具能估計一個人在未來十年內心臟病發的風險。我輸入身高體重、血壓、膽固醇密度,也註明我既不抽菸,也沒有糖尿病。程式估計出來的結果顯示,我在未來十年發生心臟病的風險是二%,罹患其他心血管疾病(包括心絞痛與中風)的機率則是七%左右。兩者都低得令人安心。但我也知道自己是個家族有著極顯著心臟病史的印度移民,所以計算程式很可能低估了實際上的風險。

  我的哥哥拉吉夫也是心臟科醫師,他建議我去做運動心電圖,也就是一邊做運動,一邊做心電圖的檢查,但我週末打網球的時候並沒有任何症狀。只有在冠狀動脈阻塞超過七○%的情況下,運動心電圖才偵測得出來,而我相當確定自己的狀況沒有那麼嚴重。於是,我選擇接受特殊的非侵入性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藉此檢視我的冠狀動脈內部。每年父親節,我都會接到宣傳這種檢驗方式的垃圾郵件。「美國有數十萬人外表看來雖然健康,實際上卻是顆不定時炸彈;請務必確保您的父親不是其中一人。」想到自己現在可能會是那數十萬人的其中之一,感覺實在很奇怪,於是我打電話給部門裡的心血管放射師特羅斯特醫師預約檢查。她安慰我,說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很低。「可是為了讓你自己安心,或許的確應該接受檢查。」她說。

  因此,我在某個六月天的一大早接受檢驗。躺在那部C字形掃描儀的檢查檯上,一名技師將靜脈點滴管插入我的手背。這項掃描必須在一個跟葡萄柚差不多大的器官裡,分辨出只有一公釐大小、且以每秒兩百公釐速度移動的斑塊。技師在我的靜脈中注入了乙型阻斷劑,好減緩我的心跳、降低影像模糊的程度。我的舌頭底下也放了一片硝化甘油口含片,藉此舒張胸腔的動脈,好讓造影效果更佳。拍攝幾幅初始影像後,一名護理師在我的靜脈裡注射了X光顯影劑。「你會覺得全身暖烘烘的。」她說,我就在此時感到面紅耳赤,以為自己尿了褲子。而最後的檢查只花了不到一分鐘。

  特羅斯特醫師檢視過掃描影像後,把我喚進了看片室。灰白色的圖片顯示在一部大型螢幕上。放射攝影顯示,我的三條冠狀動脈血管裡都有白色小點。將血液泵入心臟的主動脈開口處有三○%至五○%的阻塞,中段則有五○%的阻塞。另外兩條動脈也有些微斑塊。我渾身僵硬地坐在那陰暗的房間裡,覺得我彷彿窺見了自己日後可能的死因。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72808
  • 叢書系列:科普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0.8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引言
 
心臟,生命的引擎
 
本書要談心臟是什麼、醫學上如何處理心臟問題,以及未來我們該如何才能以最明智的方式與心臟共存,並依賴它活下去。心臟之所以對我們的自我理解具有關鍵重要性,並非偶然。若說心臟是我們身上最後一個停止運作的主要器官,那麼它也是最早發育的主要器官──儘管還沒有血液需要輸送,但是在胚胎形成後三週即開始跳動。一個人出生到死亡,心臟大概會跳動三十億次;心臟所負荷的工作量也實在難以想像:每一次心搏,都足以產生讓血液流經長約十六萬公里血管的力量;一週內流經一名成人心臟的平均血液量,能夠注滿一整座後院游泳池。另一方面,由心臟所維持的生命很快就能被奪走。心臟一旦停止跳動,死亡便隨即降臨。如果說,生命是一場持續不斷的掙扎,那麼心跳即是此一抗爭的核心;藉著為細胞供應能量,心臟也抵擋了生命趨於消失與混亂的傾向。
 
對心臟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跳動。這個目的內建於其結構中,即使是利用培養皿培育出來的心臟細胞,也會自發性地開始收縮,並且尋求其他細胞(透過一種稱為「隙型連結〔gap junctions〕」的電連結方式)進行同步的韻律之舞。就這方面而言,心臟細胞與它們構成的器官可說是一種社會實體。在動物死亡後,牠的心臟仍可繼續跳動達數天,甚至數週之久。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法國外科醫師卡雷爾(Alexis Carrel)在實驗室裡證明,只要得到充分的營養,利用血漿與水培養出來的小雞心臟組織可以跳動達幾個月,甚至二十年以上,遠比雞的正常壽命還長。這是心臟的一種獨特性質:如果沒有跳動的心臟,大腦和其他重要維生器官就無法發揮功能;但心臟卻不需要仰賴正常運作的大腦而跳動—至少就短期而言是如此。此外,心臟不只是把血液輸送到其他器官,還會把血液輸送給自己。我們看不見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努力運用心智,才能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但是心臟不一樣。就某方面而言,心臟擁有自我維繫的能力,這是其他器官都沒有的能力。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楊定一全新作品!重啟人生,再次出發,我們亟需一個全新的開始,走出有毒的關係,看清自戀的倒影,突破受害心態的枷鎖,活出這一生的祝福《水仙:從自戀談起,一種逆風的解讀》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