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台灣環境史【台灣史論叢 環境篇】

台灣環境史【台灣史論叢 環境篇】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aiwan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是劉翠溶院士多年來研究台灣環境問題的成果。內容豐富多元:從漢人到台灣拓墾及聚落的形成說明台灣的環境變遷;從自來水的建設討論台灣的淨水供應問題;從近百年來台灣產業發展脈絡探討水污染的防治與管理;以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為契機,探討台灣中部山坡地的開發利用及其透露的警訊;比較1935年新竹台中烈震和九二一大地震之災情、救災和災後重建;以中華肝吸蟲在台灣感染情況為例,探索環境與疾病的關係;剖析近年來台灣氣候災害對原住民的衝擊及其災後的調適等等。對於1970年代以來,環境保護觀念在台灣的推廣、環境法規的訂定與執行,以及全球永續發展理念,作者也有深入的析論。本書為台灣環境研究提供了兼具高度、廣度與深度的視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翠溶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哈佛大學遠東歷史與語言組博士。歷任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及研究員、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員兼主任、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經濟史、人口史與環境史。
 
 

目錄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
編輯凡例
自序
圖表目次
導論:台灣環境史研究:開展一個新研究視野
 
第一章 漢人拓墾與聚落之形成:台灣環境變遷之起始

一、前言
二、16、17世紀(明末、荷領及鄭氏時期)
三、18、19世紀(清領時期)
(一)政策背景
(二)虎尾溪以南
(三)大甲溪以南
(四)大甲溪以北
(五)噶瑪蘭和後山
(六)澎湖
(七)拓墾後之景觀:農村聚落型態南北不同
四、餘論

第二章 台灣的淨水供應
一、前言
二、台灣的自來水設施
(一)自來水創設前之給水情形
(二)日治時期的自來水事業
(三)戰後自來水事業的發展
(四)自來水發展的效果
三、結語

第三章 台灣水污染之防治與管理
一、前言:台灣產業結構的變化
二、水污染的警訊
三、主要的污染
四、水體污染的情況
(一)河川的污染
(二)水庫的污染
(三)地下水的污染
(四)海域的污染
五、工業廢水的防治
(一)放流水標準發布前的措施
(二)工業區廢水管制
(三)新放流水標準之爭議與執行
(四)河川流域的整體規劃策略
(五)電鍍廢水的管制
(六)非點源污染的管制
(七)工業廢水防治的效果
六、畜牧廢水的防治
(一)養豬業者的陳情
(二)河川污染防治中的畜牧廢水
(三)畜牧廢水防治下養豬業的改變
七、結論

第四章 台灣中部山坡地利用及環境變遷之意涵
一、前言
二、探索集集大地震災害中潛在的人為因素
(一)歷史上台灣中部地區發生的強震
(二)灌溉區與農作受損的情形
三、中部地區農地利用的變遷
(一)耕地面積之變動
(二)山坡地之利用
(三)主要的旱田作物
四、山坡地利用及其透露的警訊
五、結語

第五章 台灣主要地震的災後重建及其意義
一、台灣主要的地震災害
二、台灣的人口變動趨勢
三、在1935年和1999年地震後的災害管理
(一)政府的反應
(二)緊急搶救和醫療
(三)撫慰
(四)物資救援和安置復原
(五)重建
(六)進一步重建
(七)政府預算和私人捐款
四、結論

第六章 環境與疾病:以中華肝吸蟲在台灣感染情況為例
一、前言
二、中華肝吸蟲感染在台灣的情況
(一)南部地區
(二)中部地區
(三)東部地區
三、中華肝吸蟲中間宿主與動動物宿主的調查
(一)第一中間宿主
(二)第二中間宿主
四、結語

第七章 略論近年來台灣氣候災害對原住民的衝擊與災後調適
一、前言:台灣的氣候災害
二、原住民部落在氣候災害中受創的情形
三、氣候災害後重建的問題與調適過程
(一)台南縣
(二)高雄縣
(三)屏東縣
(四)台東縣
(五)嘉義縣
四、結語

第八章 台灣地區環境保護之演變
一、環境保護觀念的興起
二、中華民國環境保護的立法
三、環境保護法規執行的情況
(一)污染的防治與管理
(二)生態保育
四、台灣地區的環境保護運動
五、由環境保護到永續發展
六、結語
 
延伸閱讀書目
索引
 
 

總序

為台灣學研究奠基

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秉持「將研究回饋到教學」的理念,不斷鼓勵研究有成的學者,編寫可引導莘莘學子進入學術殿堂的教科書。尤其為了彌補來自外國的教科書,較難周全地顧及本國人文社會環境之憾,特別期待能出版一套有關台灣歷史的叢書。讓台灣本地生易於將整個人類的經驗,融入其所身處之台灣的歷史及社會脈絡中,外地生易於認識台灣經驗在全球社會中具有的獨特性,亦即通過在地化而提升國際化。

  新興的台灣史在敘事架構上,原即不執意於僅做斷代史,復因許多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為探求其專業領域的歷史而投入台灣史研究,從而在通史之外發展出更具深度的專史。有鑑於此,作為學術用書的這套「台灣史論叢」,擬以單一的學術領域,或內涵豐富的特定專題,進行分冊。一方面藉由多學科及多面向的探究,描繪出更細緻的台灣整體歷史圖像,以拓展史學研究者的視野;另一方面提供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界,於運用台灣的素材建構學術論述時,所亟需之台灣史基礎知識,裨益於人文社會理論的在地化。再基於將學術作品推廣至一般社會生活的宏願,期盼以這樣的跨領域研究,形塑台灣新文化!

  這套「台灣史論叢」的出版契機,來自2018年台大教務處運用教育部經費,支持出版中心所提出的「優質教科書出版計劃」。在最初的發想階段,承蒙劉翠溶院士、謝國興教授、張隆志教授殷切指導,湯世鑄總編輯為多面向的考量,方見其端倪。按台灣學界自1970年代,尤其是1980年代起迄今,在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各層面,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本論叢因此擬委請學有專精的教授擔任各分冊主編,就特定的領域或專題,應論述上之需,匯集其個人所撰寫、或學界眾人所發表的相關論文,串連成一書,以詮釋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的發展歷程。有幸邀集來自國內外、任教於各教學或研究機構的學者:王泰升、李文良、呂紹理、吳叡人、吳聰敏、洪郁如、范燕秋、許佩賢、許雪姬、黃美娥、張隆志、詹素娟、劉益昌、劉翠溶、薛化元、謝國興(依姓名筆畫排列),擔任各分冊主編。由於在眾多高品質的學術論文中,僅能納入少數與本論叢之編寫目的、各分冊之核心論旨最為接近者,故為彌補這項缺憾,各分冊都列有「延伸閱讀書目」,以幫助讀者對各分冊所涉議題有更廣泛的認識。本論叢之完成有賴出版中心整個團隊的通力合作,在行政人員提供堅實的支持下,幾位編輯承擔起接洽各選文作者、全書格式一致化、編排索引等繁雜但必要的工作,並由專人負責向學界及社會大眾行銷。

  本論叢初步展現台灣學界,數十年來針對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所為的學術累積。個人才具有限,忝為叢書的策劃,有緣跟國內外的主編、作者及出版中心同仁,一起為台灣史與台灣學研究的奠基工程,貢獻一份心力,甚感幸運與榮耀。

自序

  我從1990年代開始研究環境史,這本《台灣環境史》收入的論文是部分的成果。

  導論首先追溯1966年以來台灣史研究的發展,並簡介環境史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的情況,主要是說明我們要如何開展台灣環境史的研究。第一章以追溯漢人到台灣拓墾以及聚落的逐漸形成,來說明台灣的環境變遷。第二章從自來水的建設來討論台灣的淨水供應。第三章在近百年來台灣產業發展的背景下,探討自1986年以來台灣水污染之防治與管理。第四章以1999年發生的九二一大地震為契機,探討台灣中部山坡地的開發利用及其透露的警訊。第五章除了追溯台灣史上重大的地震事件外,並聚焦於比較1935年新竹台中(墩仔腳)大地震和1999年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災情,以及救災和災後重建等工作及其開展之意義。

  第六章以中華肝吸蟲在台灣感染情況為例,來探索環境與疾病的關係。人類感染中華肝吸蟲是因食用半生不熟的魚。考古資料證明中華肝吸蟲感染在中國至少有2,300年的歷史。在台灣,關於中華肝吸蟲感染最早的報告於1915年提出。但在1990年代以後,已漸得到控制。第七章以近年來台灣氣候災害,來陳述對原住民的衝擊與災後的調適。氣候災害主要是由颱風豪雨造成,原住民大多數居住在山區,因而受到的衝擊更大。面臨著災難社會重建的難題,則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從台灣整體環境永續發展著眼,就土地利用與管理方式著手建立合理可行的制度,以期寶貴的土地不要繼續遭受破壞。

  第八章討論自1970年代以來,環境保護觀念在台灣的宣導與普及,環境法規逐次訂定、修正、執行,各種污染的防治與管理,環境保護抗爭運動的發展,以至配合國際永續發展理念所採取的措施。但要達到永續台灣的目標,則需要政府各相關單位協調配合與全體民眾不斷的堅持和努力。

  要之,希望本書收集的這些篇論文能夠有助於讀者認識台灣環境史,以及我們面臨的捍衛台灣永續發展的重大任務。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3538
  • 叢書系列:台灣史論叢
  • 規格:平裝 / 364頁 / 14.8 x 2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論 
 
台灣環境史研究:開展一個新研究視野(摘錄)
 
一、前言
 
近年來,台灣史研究在台灣已受到相當多的重視。根據彭明輝以各大學歷史研究所研究生自1966至2000年完成的碩士與博士論文數量加以統計,結果顯示在1984年以前,台灣史論文所占的比率往往不到歷史學論文總數的10%,而中國近現代史則大致上在30%-40%以上;在1991年以前,台灣史所占的比率也都低於20%;但在1994年,台灣史與中國近現代史一樣,都大約是占30%(29.6%);自此以後,兩者互有消長,到了2000年,中國近現代史的比重略大於三分之一(36.7%),台灣史的比重則正好是三分之一(33.3%)。換言之,就數量言,台灣史顯然已成為台灣各大學歷史學研究生偏好的研究領域之一。
 
至於碩、博士論文以外的台灣史研究作品,則不勝枚舉。例如,1989年出版的《台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中,收錄1945-1988年間,以中文發表於70種期刊的論文(包含翻譯)及專著(包含學位論文)共2,365篇(本)。由主題來看,這些論著以研究土地開發與區域發展最多(占18.9%),其次是人物的研究(占16.4%),第三是宗教活動與民間結社(占10.2%),第四是產業(占9.8%),其餘的論著則涉及統治政策、移民來源、農墾型態、漢番關係、家族發展、社會動亂、文教設施、及涉外關係等問題。
 
此外,除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史的評述外,對於台灣史研究的回顧,至少有4波值得注意。第1波是在1985年,由《思與言》雜誌社主辦,邀請曹永和、黃富三、許雪姬、黃秀政、張炎憲、蔡淵洯與石萬壽等人,分別就台灣早期歷史、清代台灣土地開發、清代台灣之制度、武裝抗日運動、日治時期政治社會運動、清代台灣社會史研究,以及台灣南部平埔族研究等方面之成果加以檢討。第2波是在1989年,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會後於1992年出版的論文集中,收錄有關台灣史回顧的論文有8篇,包括中村孝志回顧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石萬壽回顧明鄭時期研究,翁佳音回顧清代台灣漢人社會史研究,徐明福回顧台灣傳統民宅的研究,林會承檢討台灣村鎮人為環境研究,顏娟英回顧日治時期的台灣美術研究,吳密察檢討矢內原忠雄的大作《帝國主義下の台湾》,及費德廉(Douglas L. Fix)回顧美國的台灣史研究。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