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日本建築思想史

日本建築思想史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日本列島隔著對馬海峽與歐亞大陸的東端相接。

  英國也同樣地是隔著多佛海峽與其西端相接。

  即便與具有如中原文化、地中海文化等、類似文化中心發源地所在的大陸相接,但因著地理上的分隔而得以保持對峙的緣故,而孕育出日本列島的獨特文化。那麼,對於日本列島所孕育出的這種文化空間,姑且就使用日本古代所稱呼的「和(Wa)」空間來稱呼它吧。

  歷史中的各個時代與新紀元(epoch),列島都有來自外部的新文化系統到來。這當中的每一次,都歷經了外患、內亂、接受、蛻變的過程,而誕生具有新姿態的「和」文化空間。在七世紀(朝鮮半島‧百濟)、十二世紀(中國‧宋)、十六世紀(西歐‧南蠻)、十九世紀(近代世界系統)裡發生的文化事件,朝著之後的「和」樣式之變遷的期間,分別是以五、四、三、二世紀的間隔陸續減少,持續地演化蛻變到今日。

  朝向近代世界系統的「和」文化空間的變遷,是在上個世紀末完成而結束的。遠在那之前,對於新世界系統(伴隨著世界金融資本主義展開的全球化)的接受就已經開始了。和過去填滿海峽的那種真實的海不同,在這裡由於是資訊化的記號之海帶著同時性來覆蓋整個世界,作為開放系的「和」文化空間,現在正處於不得不作全新編輯組成的情況當中。

  在過去,磯崎新曾在巴黎組織策劃了「間——日本的時空間」展(一九七八)。主要是想以展覽會的這個形式作為媒介,來傳達「和」空間所孕育出的「間=MA」 這個慣習化的感知環境方式,一直到現代藝術為止都產生了固有性的這個事態。之後也在龐畢度中心以「日本的前衛Avant-Guard」(一九八六)介紹了日本的現代建築‧都市設計。那時候從外側朝著戰後日本的藝術視線讓我感受到文化殖民主義。現代主義的確是被接受的。這個列島的建築家明明就藉由新世代將那以獨自的視點來作出轉化或再詮釋,但卻只有「接受」的這個部分被視為焦點,使得轉化與蛻變的核心未能夠被傳達出來。磯崎新認為認知的落差來源在於「和」空間中所特有的「間=MA」。

  因此,這本書誕生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磯崎新   Isozaki Arata


  一九三一年大分出生。師事丹下健三、一九六三年創立磯崎新Atelier。代表作有大分縣立圖書館,現Art Plaza(一九六六)、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一九七四)、洛杉磯現代美術館(一九八六)、Palau Sant Jordi(一九九二年夏季巴塞隆納奧林匹克主場館,聖喬治宮體育館)、卡達國立會議中心(二〇一一)、上海交響音樂廳(二〇一四)等。

訪談者簡介  
 
橫手義洋 Yokote Yoshihiro


  一九七〇年出生。建築史家。東京大學建築學科畢業。歷經東京大學助教、耶魯大學研究員,現任東京電機大學建築學科副教授。著作有《義大利建築的中世主義》、《近代建築史》(共著)等。
 
 

目錄

「和(WA)」空間的建築家      磯崎新

第1章1920—1945
現代主義的出發點
堀口捨己的現代住宅與茶室
樣式史觀與現代運動
現代主義與傳統
概念與技術的問題
「非」與「反」
構造派與技術官僚(Technocrat)
戰時下的現代建築

第2章1945—1970
從戰爭中邁向戰後
廣島和平和紀念館
日本的傳統與建築評論(journalism)
為什麼繩文是必要的?
傳統論爭的終結,然後,邁向都市主義
戰後建築與美國現代主義的影響
看不見的都市
架構的人類

第3章1970—1995
在全球化當中成為浮雕的「日本」
Intellectual Avant-Garde (知性的前衛)
「筑波」的這個問題
國際競圖的任務
商業與都市開發與建築家
年輕建築家的抬頭
競圖的內側
從後現代主義當中開始

第4章1995—2020
時代的段落/閱讀建築的一百年之際
宣告二十一世紀的建築
在近代與現代的包夾當中
場所論能夠引導現代建築嗎
邁向二〇二〇年

作為建築家的超自傳   橫手義洋

版權注記
索引
 



作為建築家的超自傳   


  試著思考磯崎新的這個存在。那個知性的表演究竟從何而來?現在也還持續著那個帶著挑釁的姿勢是從那裡而來的呢。在追索著這個答案的時候,果然磯崎身為丹下健三的下個世代,而有了來自周圍對於他置身於後丹下之立場的期待。我把這個以正面表述地稱作「磯崎新的受難」。也就是說,雖然是時機賦予他的試練,但左右建築家在那之後的命運卻是決定性的。

  若說丹下的傳說性業績與戰後日本的驚異復興是共同存在的,那麼磯崎以降的建築家們並無法期待同樣等級的幸運。因為國家的急速成長不可能會有那麼多次機會。再加上,後丹下世代甚至不得不接受現代主義的成熟與隨之而來的瓶頸。丹下所憧憬的世界建築巨人,柯比意從牽引了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發展的CIAM收手,於一九六五年過世。看起來已經完成的現代主義之未來有著什麼呢?為了打破這個沉滯的氣氛,磯崎展開了他所能夠想像得到的知性與挑釁的表演。回首他歷經半世紀的這些工作的模樣,可以看得到和丹下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建築家的形象。那就是磯崎新。

  本書,是把<如果磯崎新談建築史的話……>的這個「可能有、卻未曾有過」的企劃賦予具體成形的結果。對於這個稀有種類之建築家的知性,周圍的期待也隨之膨脹。然而,由於磯崎並不是歷史家,因此對於過去發生的事實本身並沒有興趣。不過,過去曾發生的建築的問題、並能成為其伴隨的思考痕跡的話又另當別論。這樣的作法倒是奏效了。結果,本書將圍繞著現代建築的思考軌跡,成功地作為磯崎所見的「建築思想史」整理出來。雖然建築家晚年經常會書寫自傳,但若能夠包含自身俯瞰前後時代的這種回顧一定是有趣的。不,倒不如說評論式的回顧比較適合磯崎。在這樣的想法中開始進行作業的是三年前的事。二年前則前往輕井澤的別墅,陪著我一起作了集中性的採訪。然而作業還是有所拖延的原因,在於最近的時代究竟要放入到哪裡為止的這件事感到困擾,而遲遲難以決定。

  象徵最近之時代的建築家究竟要挑選誰,是個不容易決定的難題。因為這個人物必須是在磯崎新之後所出現的建築家才行。而且本來知名建築家願意對其自身之後所出現的新世代建築家作積極討論的,也是極度異常的例子。只是,如果具體的名字出現的話,就沒有以上的話題了。在這樣的想法下非常冒昧地就這樣勇敢地作下去,在不久之後,磯崎所提示出來的是妹島和世。我相當驚喜。於是堀口捨己、丹下健三、磯崎新、妹島和世、為了閱讀日本近現代建築一百年的思想而定下這樣的全體構成,作業一口氣地突入最後的部分。

  在最近的時代中磯崎所帶出的另一個關鍵人物是鈴木博之。今年二月,在接到他的訃報之際,我收到了來自磯崎的一通郵件。磯崎帶著其最大限度的敬意,將鈴木寫成「天敵」。雖然立場完全不一樣,但兩人在某些部分是相似的。然後,兩者之間的交手過招,作為理解現代建築的場景也是貴重的記錄。本書的企劃在開始的那時候,鈴木對我們說「完成的話要給我看喔」,遺憾的是沒能趕得上。磯崎在最後的訪談中將鈴木博之帶出來,我認為也是磯崎式的應答方法吧。

  我在學生時代第一次去看的建築展是「磯崎新一九六〇/一九九〇建築展」。那時候的磯崎新是遙遠彼方的存在。雖然有興趣,但並不是能夠談些什麼的立場。這位大建築家第一次願意讓我訪談的是在二〇〇八年的《d/SIGN》雜誌(太田出版),受到建築史家中谷礼人先生的邀請而得以參與真的是非常感激的工作。本書的企劃,或許也是這段緣份強烈引導下的結果,讓我得以再次擁有與Art and Architecture的知性大將--磯崎新先生訪問與對談的貴重機會。在此對於賦予對建築史家而言最幸福的這份工作的太田出版柴山浩紀先生、落河美砂小姐,獻上最深的感謝。
 
二〇一四年一二月
橫手義洋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636409
  • 叢書系列:博雅文庫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章 1920—1945
 
現代主義的出發點
 
橫手—為了請磯崎新先生為我們談談建築思想史,首先想要從一九二〇年這個帶有轉折性節點的一年來作為開始。
 
明治以降的日本導入了西洋的先進制度,雖然也培養出在技術上與文化上絲毫不遜色的日本人建築家,不過大致上就是到一九二〇年為止變得能夠靈活運用西洋傳統的建築樣式這一點。只不過,作為參照地所在的歐洲已經在一九一〇年代打破了傳統,而展開一系列對於現代設計的挑戰。正式得到發展則是在一九二〇年代。現代許多建築家會對一九二〇年代以降的時代產生興趣並相當關注,或許這會是相當大的理由吧。
 
在歐洲所發生的現代主義的新風潮,亦即所謂的「現代建築運動」,可以說並沒有發生太多的時差就到達了日本。一九二〇年代因著日本建築界的年輕藝術家所展現出的新鮮舉動,可以說在傳達上述狀況最容易理解的指標。
 
一九二〇年的分離派建築會 的結成,是由剛從東京帝國大學建築學科畢業的堀口捨己 等六個年輕人所發起的革命性運動。也就是日本建築界的前衛主義者們。之後,從創宇社 、到新興建築家聯盟 為止,都變成了集結革新前衛建築家們的社團所在。
 
關於近現代藝術中前衛=Avant-garde這個存在的重要性,其源流必須從歐洲的時代背景來理解才行。在西洋中,成為分離派這個名字之由來的維也納分離派 這個團體的組成,也是因著年輕建築家的挺身而出所開始的。對於只是將傳統樣式之再現作反覆操作的建築教育,提出應該作出更為自由的表現、新的造形應該被認同的觀點,是一份屬年輕感性的奮起。只是年輕建築家們因為沒有實作的機會,因此藉由展覽會的這類活動中提出自身的構想來與這個世界對話。或許是因為不以實現為前提,因此作品的主張可以非常純粹而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以一種批判性的風格來和既存的權威作出纏鬥。
 
這個維也納分離派的風格是加強了攻擊性,與二十世紀初的義大利未來派 一脈聲氣相通。相對於分離派試圖表示出和傳統不同的新裝飾藝術,未來派則讓人覺得比較帶有社會性的願景、並更直接破壞傳統。接著俄羅斯構成主義 與風格派 也同樣地,採取宣言與展覽會的這個風格,強調了和過去作法不同的革新性。這是年輕好手群起造反的模樣,形成了前衛活動的基本姿勢。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