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套書展
當身體說不的時候:過度壓抑情緒、長期承受壓力,身體會代替你反抗

當身體說不的時候:過度壓抑情緒、長期承受壓力,身體會代替你反抗

When the Body Says No

  • 定價:399
  • 優惠價:7279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你無法說出口的﹑壓抑自己的,
  身體會代替你說不。
 
  為什麼有人不菸、不酒,注重健康,卻還是罹癌?
  是什麼削弱人體的防禦機制,喚醒原本存在的癌細胞,使其激增?
  為什麼即使是同樣的病症,有些人的治療結果比較差?
 
  現代醫學中許多病症的原因依然成謎,難以解釋即使有相同罹病基因,某些人會發病,其他人還是十分健康,或者有些人會受到某種細菌或病毒襲擊,有些人卻能倖免。

  本書作者在數十年的行醫經驗中,發覺所遇到的重症患者,幾乎都有類似的行為與情緒感受模式,為自己帶來過度龐大的壓力。自我壓抑、無法拒絕他人、缺乏憤怒的自覺,這些特質也使個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無法表達、需求被忽視、善良被濫用的情境。

  不論有沒有意識到,這些情況都會誘發個人壓力,多年來一再發生、程度倍增之下,可能會傷害身體內在的衡定狀態與免疫系統,最後直接反映在身體上!

  假如不找出失衡的壓力來源,只是繼續壓抑或忽略這些長年累積、未被解決的情緒,壓力將會迫使身體代替我們起而反抗。
 
  身體的病症,直接反映我們的心理狀態。當身體開始出現明顯的症狀,就是一種強烈的警訊,告訴我們:已經承擔太多。

  找回感知實際情緒的能力,學習認識自己感到壓力時會出現什麼徵兆,瞭解當我們忽視壓力源時,身體是如何向我們傳遞訊息,不要讓隱性壓力危及健康。
 
  情緒能力包含:
  能感受自己的情緒,才能察覺自己是否正處於壓力中。
  能有效表達情緒,才能確認自己的需求和維護自己的心理界限完整。
  能分辨自己的心理反應是否切合當下情境,還是反映了過去遺留的影響。我們的所欲所求應符合當下的需要,而不是從童年而來的無意識、未獲滿足的需求。如果過去和現在分野模糊,我們會在無損的地方誤以為自己有所損失,或以為自己面臨損失的風險。
  能察覺真正該滿足的需求,不會為了得到接納或認可而壓抑自己。

  我們需要重拾與提升情緒能力,照顧好自己,如此不僅能讓我們邁向健康,也可能是疾病最佳的預防針,阻絕疾病的生成。
 
本書特色

  ☆深入探討壓力如何影響健康,剖析心理、壓力與身體的連動關係。
  ☆案例引人共鳴,全面解析患者的生命經歷、情緒感知與行為模式。
  ☆說明壓力反應的因素與生理機制
  ☆歸納出療癒自己的七A法則

名人推薦

  陳嬿伊/精神科醫師、微煦心靈診所院長

好評推薦

  作者極有技巧將患者的人生故事與生物醫學研究發展相結合,提供了不起的洞見,告訴我們:成長時期的經驗多麼深刻影響了一個人的健康、行為、生活態度與關係。一本必讀之作。──布魯斯‧立普頓博士,著有《信念的力量》
 
  受訪者的故事都很感人、很引人深思……作者詳細解釋了當壓力與創傷嚴重影響身體時,會產生什麼樣的生物機轉。……最後一章會對讀者很有用……作者提供了一套方法,能夠療癒自己、預防潛在壓力引發的病症。──加拿大書評雜誌《紙與筆》
 
  在這本重量級著作當中,作者以饒富感情的文字,剖析患者的生命歷程,同時也清楚說明了身心一體背後的科學。──李察‧厄爾博士(Richard Earle, Ph.D.)
 
  我會買這本書,是因為去年我有兩個親人與癌症對抗(其中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很健康,卻在診斷罹癌之後的十個月便過世)。我早已知道,源於童年時期的情感創傷與壓力跟身體病痛有關,不過作者的書還是令我大開眼界。作者以優美動人的文筆,描寫病患的個人故事,他的洞察令我思考了許多,不光是關於我的親人,也關於我自己……絕對是一本我想要一讀再讀的書。──亞馬遜讀者
 
  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人竟然能壓抑這麼多情緒,自己卻渾然不覺。這本書也促使我嘗試更進一步了解自己,書中寫到了一些我身上也有的行為模式,我想要在真的生病之前改變這些模式。──亞馬遜讀者

   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民眾來看診時,主訴自己遇到不少身體問題,看了很多科卻找不到病因,後來輾轉到身心科,才發現自己一直都沒意識到的情緒問題或是被忽略許久的壓力源。

  這正是所謂的心理有問題,身體先知道。本書作者帶領大家一起去探索情緒壓力等心理問題與身體症狀如何地連結;藉由身體釋放出來的訊息,提升我們對自我身心壓力狀態的覺察力,讓我們更懂得如何去調適面對壓力時的情緒與心態。──陳嬿伊/精神科醫師、微煦心靈診所院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嘉柏‧麥特(Gabor Maté

 
  加拿大知名醫師兼暢銷作家,堅信身心不可二分,專長為創傷對於生理與精神狀態的影響(包括自體免疫疾病、癌症、ADHD、成癮等等)。現已退休,但仍持續進行著述,並受邀前往世界各地演講。撰有多本探討注意力缺失症、壓力、發展心理學、成癮的著作,作品翻譯超過二十五種語言。
 
 

目錄

作者的話
 
第一章    百慕達三角洲
第二章    過份乖巧的小女孩
第三章    壓力與情緒能力
第四章    活埋
第五章    永遠都不夠好
第六章    媽,你也是一部分
第七章    壓力、荷爾蒙、壓抑、癌症
第八章    塞翁失馬
第九章    有所謂的「癌症性格」嗎?
第十章    55%的解決方法
第十一章  都是腦袋的問題
第十二章  從頭開始死去
第十三章  是敵人,還是自己:免疫系統搞糊塗了
第十四章  微妙的平衡
第十五章  失落
第十六章  世代傳遞
第十七章  信念
第十八章  負面思考的力量
第十九章  7A療癒法則
 



  一直以來,人類憑本能知道身心是無法分割。但現代化帶來身心二分的思維,使得我們對於身心是一體的認知,與理智所視為的真理,這兩者產生分歧。很可惜,現在往往是後者這種觀點勝出。

  因此,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將呼應古老智慧的現代科學發現,呈現在讀者面前,這是我寫這本書最主要的目的。另一個用意是希望讀者能引以為鑑,覺察我們在這個充滿壓力的社會,以太多不自覺的方式,促成了折磨自己的疾病。

  這本書不是什麼教戰守則,我比較希望它能作為讀者轉變的契機。因為守則是來自外界,轉變來自內心。簡單的教戰守則已經很多了,類別涵蓋身、心、靈,每年都有新書出版,我無意再增添一本。守則是先假定有什麼地方需要矯正,轉變則是為了真正痊癒,讓整體趨於完整。建言、守則可能有用,但洞悉自我還有身心的運行會更有價值。在追尋真理的過程中產生的領悟,能啟動轉變。對於想尋求療癒的讀者,可以從第一頁第一個案例開始。誠如偉大的生理學家華特.卡農(Walter Cannon)所說,身體有它的智慧。期望這本書可以幫助讀者和我們皆有的內在智慧連上線。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6622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0.9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   過份乖巧的小女孩
 
一九八七年,英國的天才大提琴家賈桂琳.杜普蕾死於多發性硬化症衍生的併發症,享年四十二歲。她的姐姐希拉蕊後來懷疑,有沒有可能是壓力導致妹妹生病,神經科醫生都向她確認與壓力無關。
 
壓力當然不會「造成」多發性硬化症。發病無疑有許多因素相互影響。但真的能說壓力完全無關嗎?我們所檢視的相關研究以及患者的人生經歷,都可以看出與壓力有關聯。賈桂琳.杜普蕾即是一例,她生病和死亡的經歷活生生說明了,因壓抑情緒而生的壓力會導致什麼樣的悲劇。
 
杜普蕾的聽眾常在演奏會中潸然淚下。有人評論她的演奏「令人屏息、讓所有人如癡如醉」。她熱情的演出有時極為激昂,衝擊觀眾的情緒,在舞台上的呈現完全不受拘束,和私下個性不同:她在台上秀髮飛揚、身體搖擺,比起古典音樂會的拘謹,更多的是搖滾音樂的狂放。有觀眾回憶道:「她給人的感覺是溫柔嫻靜的鄉村婦女,但大提琴一到手中就像變了一個人。」
 
直至今日,杜普蕾有些演奏會錄音仍無人能超越,特別是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這部作品是名作曲家愛德華.艾爾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絕望的氛圍中,所作的最後一部重要作品。他在一九一七年寫道:「所有美好純淨清新甘甜的,皆一去不復返。」當時他已七十,已近遲暮。姐姐希拉蕊.杜普蕾在《狂戀大提琴》中寫道:「賈姬能揣摩遲暮老人的心境,這項才能令人驚奇、難以解釋。」
 
令人驚奇沒錯,但難以解釋嗎?可能沒那麼難。賈桂琳.杜普蕾沒有察覺二十歲的自己已經來到人生的暮年,再過幾年她就會發病,結束音樂生涯。她不曾說出口的情緒蘊含了太多懊悔、失落、無奈。她能對艾爾加感同身受,是因為她自己也承受著一樣的苦痛。他的肖像總是讓她心神不寧,她告訴姐姐:「姐,他一生悲慘,又生了病,但他靈魂的光亮卻能穿透這些。這就是我在他的音樂中所感受到的。」
 
賈姬這番話何嘗不是在描述自己打從出生開始的命運?她母親還和她在婦產科醫院時,就聽聞自己先生過世的噩耗。從那時起,賈姬和母親之間形成一種共生的依存關係,雙方被緊緊綑綁在一起。她既不能只當小孩,也無法真正長大。

會員評鑑

4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2/09/11

IG:reading_matilda

這本書是2011年出版的,直至2019年才翻譯成中文,2011年時還沒有很多人注意到心與身的連結性,但如今,「慢性壓力」已是備受醫界重視的致病因子之一。

建議可以先翻越第16章世代傳遞、第17章信念,仔細覺察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形,再從開頭第1章看起。畢竟作者是醫師,須要引述研究來證明身心聯繫的緊密度,個人建議偏學術的內容可以略過,專注在患者故事上,更能幫助你理解內容。

不過,我注意到亞馬遜的評論寫著,看太多患者的故事會讓人感到絕望,好像自己做錯了什麼,或者有這些心理問題就會得到絕症一般,認為這本書太過消極。老實講,你要真的是容易焦慮或憂鬱的話,這本書可能不適合你,又或是選擇先看最後一章的7A療癒法則來幫助自己。

重要的是,麥特醫師在書中也強調疾病生成的因素很多種,並非有類似性格或心理因素就一定會有相關疾病,你沒有做錯任何事,不需要怪罪自己、怪罪父母,只要誠實面對自己。

說真的,如果我是這位醫師,治療的病患大多是在很快的病程裡離世,大概久了只能麻痺,並說服自己這就是醫師的工作,但他選擇寫下這一切,告訴世人,你的身體解釋了你如何面對自己、面對人生,如何複製上一代、甚至世世代代傳遞下來的課題。

你可以問問自己:「我是否按照最真實的自我過人生,還是只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我的信念與所作所為有多少是自己決定的?又有多少是為了符合、為了取悅父母所創造出的自我形象?」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1/09/07

從西醫的觀點來看,有許多慢性疾病不知道其成因,治療上也十分困難,例如各種自體免疫疾病、各種癌症、失智症等等。作者舉了非常多病例當例子,包括他自己的病人,以及世界名人,說明這些疾病與創傷的關係。當你無法說不,到最後身體就會幫你說不,身體吶喊的方式就是這些外顯的疾病。

幼年經歷的創傷塑造了一個人的性格,這些性格有如背後靈跟隨自己一生。某些性格(例如壓抑憤怒、滿足別人的需要遠比照顧自己重要、對自己的責任使命必達、絕對不可以讓別人失望.....等等)長久下來造成了身體上的疾病。

如果您正受到自體免疫疾病或癌症的困擾,非常推薦您閱讀這本書。它將幫助您如實面對自己的生命,對自己創傷知情,開啟自我療癒的可能性。

本書在最後兩章提供了「從心出發」的療癒方法(最底下那篇書評有誤,書評人可能沒讀完全書),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個人釋放創傷,和創傷後面那個真實的自我重新連結。當你重新和自我連結,才有可能走上自癒之路。

閱讀本書需要有基本的生理學知識,例如之道腎上腺素分泌會讓人體產生哪些生理反應,什麼是「戰或逃」反應,等等。如果有這些基本知識,其他較進階的生理學知識可以從書中學會,並不難。

逃避創傷,除了身體可能會幫你說不之外,另一種逃避創傷的極致方式是藥物成癮。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尋作者的Ted演講影片:Power of addiction and the addiction of power,保證刷新您對藥物成癮者的看法。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1/08/02
|
電子書

身心不二,是現代人進化的目標,統合整個自身,找到創傷根源並療癒他.
醫生在他的紀錄片中也有說到他的經歷,建議還沒看過的人士找來看:The Wisdom of Trauma
展開
user-img
Lv.2
2.0
|
2019/12/19

文字涉及了些專業醫學部分,建議可以先從路易斯賀的創造生命的奇蹟一書開始看,不過這本書並沒有提供所謂解決方法以及對於各個層面情緒的影響談論的不夠深。建議翻翻看看就好。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楓樹林【現代人的健康煩惱咨詢室】書展:單書88折、三書7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開運命理展加碼
  • 圓神領券
  • 大塊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