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認知心理學(4版)

認知心理學(4版)

  • 定價:520
  • 優惠價:9549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46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再版的認知心理學,除了補充說明過去過於簡略的部分,使讀者能更充分理解,也加進一些新的資料,增加了內容的深度與廣度。除了原有的主題,由於認知發展的主題一直受到相當的重視,而在第十一章增加了這個主題。因此,新版的認知心理學除了訊息處理模式的幾個重要階段--注意力與感官訊息的貯存、型態辨認、記憶結構與記憶歷程,還包括有關思考的高層次認知活動--概念形成、推理與決策、問題解決、語言結構與語言獲得、雙語,以及重要的認知主題--後設認知與認知發展、智力的本質等,內容更為完整,對讀者幫助更大!

  為免過於艱澀乏味,沒有增加「認知的神經科學」的主題,但在必要時略提了大腦結構所扮演的角色,足以幫助讀者理解。總之,新版的認知心理學,內容比第一版更為充實加深,但仍保持理論與應用兼顧的目標,不致過分艱深,相信對於學生有更大助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鄭麗玉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學士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

  經歷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暨國教所教授
  台北市立雙園國中英語教師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副教授兼語教系主任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初教系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代理校長

  著作
  《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
  《認知與教學》
  《班級經營-致勝實招與實習心情故事》
  《教育心理學精要》
  《心理學》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認知心理學的定義
第二節 認知心理學的歷史
第三節 認知心理學的方法
第四節 本書的組織
第五節 如何閱讀本書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二章 注意力與感官訊息的貯存
第一節 感官訊息的貯存
第二節 注意力與感官訊息的處理
第三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三章 型態辨認
第一節 完形組織法則
第二節 型態描述取向
第三節 訊息處理取向
第四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四章 記憶結構
第一節 雙記憶理論
第二節 短期記憶
第三節 長期記憶
第四節 記憶的組織模式
第五節 記憶的種類
第六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五章 記憶歷程
第一節 處理層次論
第二節 編碼與提取
第三節 記憶的提取
第四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六章 概念形成、推理與決策
第一節 概念形成
第二節 推理
第三節 決策
第四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附錄:醫學系學生的決策指引

第七章 問題解決
第一節 問題解決的步驟
第二節 問題表徵
第三節 問題解決方法的尋求
第四節 妨礙問題解決的因素
第五節 電腦模擬
第六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附錄

第八章 語言結構、理解與記憶
第一節 語言與思考的關係
第二節 語言結構
第三節 語言理解
第四節 語言記憶
第五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九章 語言獲得
第一節 語言的特徵
第二節 語言的發展階段
第三節 語言的獲得
第四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十章 雙語
第一節 雙語的定義
第二節 雙語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雙語的獲得
第四節 雙語教育
第五節 雙語的影響
第六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十一章 後設認知與認知發展
第一節 後設認知
第二節 認知發展
第三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第十二章 智力的本質
第一節 從訊息處理看智力的個別差異
第二節 新智力理論
第三節 人工智慧
第四節 啟示與應用
本章摘要
重要名詞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
索引

 
 



  任教大學部的認知心理學幾年,一直為沒有合適的教科書所苦。認知心理學的興起雖然只有二、三十年,但已有非常豐富的研究成果及理論,是目前心理學界的主流。或許由於探討的主題是屬於內在的心理歷程,是看不到、觸摸不到的,因此有些理論難免較抽象、艱深或複雜。若認知心理學課程全為理論的介紹,對大學部學生來說,難免覺得太枯燥艱深。而其實認知心理學理論應用於許多領域的學習有相當的成果,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是非常有用的知識。因此大學部學生有必要修習這門課,尤其是師範院校的學生,因為修習認知心理學有助於自己的學習,也有助於將來的教學(知道如何有效幫助學生學習)。只是認知心理學課如何介紹「剛好」的理論(不是太多、太複雜,也不是太少、太簡單),能讓學生一窺認知心理學的堂奧,卻又不致迷失;並且兼顧應用面,能維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果,是教材編寫者和教學者必須努力的。本書的編寫就是朝著這兩個目標,希望寫出適合大學生研習的認知心理學教科書。

  由於認知心理學的中文書籍很少,這幾年筆者陸續發表一些有關認知心理學主題的文章,作為上課的教材。但是受限於發表的刊物,這些主題的介紹總覺不夠深入,作為教材也缺乏系統組織。因此我在本書中將這些文章作一些修正,加深加廣,並加入其他重要的主題,合成一本系統介紹認知心理學的書。然匆忙付梓,加上個人才疏學淺,疏漏之處難免,敬祈專家先進不吝指教!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許多人。首先要感謝我的學生:黃麗妃、李國彰、林慶宗、陳雪嬌、蔡惠芳、柯伯儒、林如玉、王瑞壎、邱寶美、蔡易霖、趙文秀、李佳真、李慧玲、楊東榮、蔡昆庭、陳聰興、李正光、鍾瑞玉、陳志誠、吳俊廷等人的熱心幫忙謄稿,他們犧牲假期,從早抄寫到晚,實在令人感動。也感謝沈添鉦老師的幫忙蒐集資料,以及五南圖書的有關工作人員。最後則感謝父母的鼓勵和支持!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637215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7 x 23 x 2.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4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哲學的源頭
 
早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柏拉圖(Plato,西元前428-348)、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西元前384-322)就對人類的認知感到興趣,他們討論知識的本質和由來、記憶和思考等問題。柏拉圖認為人類記憶的形成是由知覺對事物的直接翻版(Reynolds & Flagg, 1983)。雖然證諸我們的經驗,這種說法有待商榷,但是在某些現代理論中(例如:對句子的逐字記憶,第八章)仍可見其影子。亞里斯多德不同意柏拉圖的說法,認為知識的獲得應經由三個法則:相近、相似、對比(Reynolds & Flagg, 1983)。一起發生的事件(相近)在記憶中應聯結在一起,還有被視為非常相似或非常不同的也應該有關聯。這三個結構法則流傳至今未變。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對於知識獲得有不同的看法,柏拉圖是屬於理性主義者(rationalist),主張經由邏輯分析獲得知識;亞里斯多德則屬於經驗主義者(empiricist),相信經由經驗和觀察而獲得知識(Sternberg, 2003)。由於這些討論基本上是哲學的,影響所及,引發了幾世紀來的論戰。在十七、十八世紀,以笛卡爾(Ren'e Descartes, 1596-1650)為首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對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的經驗主義(empiricism)之論辯最激烈。笛卡爾贊成柏拉圖的看法,認為使用內省、反思的方法去發現真理要優於實證的方法,因此理性主義者主張知識來自先天心靈結構。洛克則同意亞里斯多德的實證觀察之重要,因為經驗主義者認為嬰兒出生時心靈一片空白(tabula rasa:“blank slate”),其後所有的知識來自學習或經驗。到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整合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觀點,認為心靈和經驗都是知識的來源(Haberlandt, 1997; Sternberg, 2003)。心靈提供知識的結構,經驗則提供填滿心靈結構的事實;沒有經驗的心靈是空的,而沒有心靈的經驗是盲目的(Haberlandt, 1997)。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