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筆者多年來以園林為窗口,觀察中國文學如何處理人與所在世界的關係,晚明是我特別關注的一段時期。早期聚焦於遺存豐富文本的祁彪佳及其寓山園林展開論述,已於2006年出版《流變中的書寫──祁彪佳與寓山園林論述》。十餘年來一邊追溯唐宋文人的前行典範,對於晚明園林文學與文化的探索並未停歇,本書正文收錄的十篇論文,在長期的規劃中終於一一完成。
書中論題或者進行文士群體共相的分析,如討論明人園記中的有無論述、陳繼儒等《十六觀》系列的寫作出版;或者選擇個別案例以彰明典型,如袁宏道與柳浪、李滉與陶山書堂、汪汝謙與不繫園、祁氏家族與寓山。他們在不同的地域經營相殊的園林生活,都嘗試通過一個位置,連接起自己與天地乃至於道的整體脈絡,並共同深刻地揭示人在其中的努力,在可能沉淪消散的狀態與自主籌劃的兢兢業業中反覆用功,企圖走向一個簡單和諧的安居情境。
細心的讀者當能發現,個別的園林也往往緊密牽涉著主人的社交網絡與人世經歷,在時間的持續延展中,與所處的地域乃至時局交織出繁複的關係。它們並不能囊括晚明社會園林興蔚的全貌,尤其是被指責為追隨風氣卻未留下文獻的大批造園者,他們在歷史中失聲無從自辯。相對地,我始終努力尋索得以訪見造園、居園者自我覺知的園林經驗及其文本,經過思考揀擇,在四個單元所標出的面向中,探索當時文士以園林為據點回應世局所曾開拓的文學與文化新境。特別要說明的是,對於儒家園林的探討,從宋朝的堯夫、朱子到明朝的陽明、蕺山,反覆琢磨數年;2007年經翰林大學鄭鎔熹先生、高麗大學金彥鍾先生、崔溶澈先生的接引,跨足朝鮮漢詩的研究領域,最後選擇以詩文豐贍的退溪與陶山為例,闡述園林如何作為儒者實踐生命學問的道場,這是向引領我略窺儒家門徑的張亨老師、戴璉璋老師致敬的一份心意。
感謝寫作過程中曾經交會的古今人事,以各種形式和力量砥礪了我的生命強度。科技部和教育部提供的研究補助,海內外各圖書館提供開放的古籍閱覽服務,讓我得以順利地推進各項研究課題。書中部分篇章曾發表於期刊或論文集,加上新增篇章與統整論述後,也承蒙審查先生提供積極建議,這些識或不識的學界朋友助我得以盡力修訂完善論述,我很珍惜。也謝謝妙慈、家家、明和、妤諳、呂泓、陳圓、星瑩、延澤、筠圃、民敬、叡宸、東龍、麗姝、易璇、勝輝、宰亨等年輕朋友,多年來先後參與研究計畫,我們曾經相伴愉快地讀書。親人與好友們長期溫暖的情誼,支持了我簡單溫潤的生活。本書很榮幸通過審查,編入東亞儒學研究叢書,尤要感謝昭瑛的鼓勵與規劃,葉明鼎力幫忙處理相關事宜;叡宸、易璇、澤鈞幫忙製作索引、編輯排版,都是助成的重要推力。最後,感謝我曾經通過文字拜訪的文士們,他們幫助我體認盈虛消長之道,並能彷彿想見臨淵履薄和月白風清並置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