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溝通教養展(止)
眼神的觸動:善用人際連結,有效開展你的事業與人生

眼神的觸動:善用人際連結,有效開展你的事業與人生

Face to Face: The Art of Human Connection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保羅.科爾賀說:「有一種語言無法用文字理解。如果我學會不用文字來解讀這種語言,就能解讀這個世界!」

  現今世界裡,我們太常將注意力用來低頭看手機,
  因而錯失人類經驗中不可或缺的情感連結。


  ※如果希望溝通過程足以帶來有意義的連結,就必須保持警醒、全神貫注。眼神接觸就是活在當下的關鍵,注意力比較不容易渙散。
  ※如果想跟別人建立真心的連結,眼神交會最理想的時間是7~10秒(如果是一群人,則是3~5秒)。
  ※公開演說時,將關注點從龐大的人群聚焦到單一人物身上,與少數人製造較親密的交流。
  ※聆聽與訴說同樣重要,有時甚至更加重要。談話時不是思考接下來自己要說什麼,而是注意理解對方說了什麼。

  透過將故事說得趣味盎然的才能,奧斯卡金像獎製作人布萊恩.葛瑟揭露自己從小害怕看老師眼神的心魔,在成長過程中逐步走出困境,學會直視別人,用眼睛與他人建立關係 。

  他在書中帶你周遊全世界,也看到他最具代表性的電影及電視節目的幕後故事。並且列舉自己與比爾.蓋茲、泰拉姬.漢森、喬治.布希、巴拉克.歐巴馬、阿姆、王子等名人的互動經驗,讓讀者了解他從中學習到拓展人生的關鍵:只有在與他人面對面相處,並且看著對方的雙眼時,才能藉此建立連結。

  這種連結足以拓寬我們的世界觀,並最終為我們帶來最高成就以及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時刻。

名人推薦

  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
  浦孟涵 (盛思整合傳播集團總經理/暢銷作家)
  膝關節 (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
  螺螄拜恩 (人氣作家)
  謝文憲 (企業講師/作家)
  ──真誠推薦
 
  讀這本書像在看布萊恩.葛瑟變魔術!這就是如何成為好萊塢最佳製作人的心路歷程。──《異數》、《決斷兩秒間》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

  布萊恩.葛瑟是通曉如何與他人連結的世界級大師。透過他與世界知名人物建立關係的故事,為讀者揭開如何與人面對面交流的祕訣。──《賈伯斯傳》、《達文西傳》作者,華特.艾薩克森

  布萊恩.葛瑟的著作提醒我們何謂成功的基本要素:人際連結。本書是這個數位時代的必讀書籍。 ──華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包柏.艾格(Bob Iger)

  我記得有無數次,布萊恩都透過一次性的面對面談話,化不可能為可能。在他的新書裡,布萊恩深入探討面對面溝通的影響力,以及為何能藉此讓生意上、人生裡的一切迎刃而解。──奧斯卡金像獎導演,朗.霍華(Ron Howard)

  我與布萊恩相識要三十年了,我們合作的次數更是比誰都多。他輕而易舉就成為我所認識最有創意思維的人,他比誰都聰明;更是絕佳的溝通大師,同時也對來自各行各業、各種背景的人抱持著無盡的好奇心。──好萊塢巨星,艾迪.墨菲(Eddie Murphy)

  在這個時代,我們對螢幕裡的事物逐漸上癮,人際連結也因此被打斷。這本迷人的書籍為我們揭示,如何透過真正與人接觸改變生活。藉由充滿個人經驗的故事,布萊恩.葛瑟展現了從螢幕抬起頭來這個簡單的動作,如何改變你的人生。──《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創辦人,雅莉安納.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

  與人產生連結跟聯繫他人並不相同。只有在我們與人面對面認識彼此時,才能形成有意義的連結,並對我們的人生產生意義。布萊恩.葛瑟就是這方面的大師。透過他的個人故事,《面對面》針對我們如何才能更深刻、更有意義地與人連結敲響一記警鐘,也是珍貴的指南。──《先問,為什麼》(Start With Why)及《在一起,更好》(Together is better)作者,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布萊恩.葛瑟 Brian Grazer


  奧斯卡金像獎製作人兼《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作者。他的電影及電視節目曾43度獲奧斯卡獎提名,195度獲艾美獎提名。作品包括:《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阿波羅13號》(Apollo 13)、《美人魚》(Splash)、《嘻哈世家》(Empire)、《美國黑幫》(American Gangster)、《世紀天才》(Genius)等。

  他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好奇心:生命不在於找答案,而是問問題》的作者,該書榮獲2016年「美好人生書獎」(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葛瑟曾獲選《時代雜誌》「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且與他長久以來的好夥伴朗.霍華(Ron Howard)同為「想像娛樂公司」(Imagine Entertainment)的共同創辦人。

譯者簡介

孟令函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期許有一天個人譯作超越身高。譯有《練習每天勇敢一點點》、《那一年,我在巴黎》。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你看見我了嗎?
第二章 勇於冒險,產生連結
第三章 緣分的「關鍵」
第四章 同心便得以致遠
第五章 相信願景
第六章 你的雙眼怎麼說?
第七章 共通性
第八章 眾目睽睽之下
第九章 專心聽!
第十章 適者生存
第十一章 克里姆林宮探祕
第十二章 語言的限度
第十三章 生命的起點
第十四章 冒險涉足新世界
第十五章 眨眼之間
第十六章 聖地的蜜月旅行
第十七章 活著的意義
謝辭
參考資料
 



  我一直都在做電影和電視節目。但多年來,我都持續從我稱之為「好奇式對話」的對話方式裡盡情發揮好奇心――也就是跟有趣的陌生人聊天,並習慣從中學到新知――在這之後,我決定撰寫自己的第一本書《好奇心:生命不在於找答案,而是問問題》。在書中,我探討了好奇心帶來的快樂及它能改變人生的力量。接著我開始思考,為什麼這些好奇式談話真的能起作用――是什麼讓這件事這麼有影響力。我很快就意識到,這就是與某人產生連結的能力――能夠望著他們的雙眼、發出訊號,告訴他們我真的想聽他們說話、向他們學習。學會如何與人產生連結,大概是我一生中學到最重要的技巧,我也每天實踐這項技巧:在協商中、在片場裡、跟朋友談話時,還有特別是在一些新的場合裡。人際連結彷彿是我的解藥,為我原本可能因為學習障礙而充滿侷限的人生帶來改變。找到這些人際連結的技巧,讓我的人生如此充實。

  我對人際連結的理解,來自我個人的經驗和直覺。然而實際上,也有值得採信的研究能佐證我的個人經驗。例如,哈佛研究員羅伯特.沃丁格博士(Dr. Robert Waldinger)就發現:「跟家人、朋友及社群有較多社交連結的人比連結較少的人活得更快樂、健康,也更長壽。」其他研究也顯示,良好的關係能保護我們的大腦,讓我們的記憶更清晰更久。這也就表示,說到照顧自己,與他人保持連結就跟多運動以及健康飲食一樣重要。

  閱讀這些研究,並思索與人產生連結的能力為我帶來的深遠影響時,我不禁開始擔憂。在當今的世界,我們似乎失去這種獲得健康、快樂及成功的關鍵要素。當今世界的一切都著重於不斷前進,我們並未花時間好好看看眼前的人們;我們沒有足夠的耐心逐步建立有意義的關係;取而代之的則是快速、交易性質的溝通。我發現這點在商業往來上特別顯著,大家比較在意「先人一步」及「把事情搞定」,而非著重於認識他人――他人的動力來源、他人關心的事物。然而事實上,不管從短期或長遠來看,多了解他人,通常就是把事情搞定的最佳途徑。

  科技則使這些問題惡化,想想看,你是否很常看到,情侶共進晚餐時各自滑著他們的Instagram動態,全神貫注盯著手機螢幕而非看著彼此;或家長在孩子努力爭取他們的關注時,卻不斷點擊手機螢幕;或是滿會議室的主管都在看自己的電子郵件,而非注意正在報告的員工。似乎,每一天我們都在退步,失去與眼前人互動的重要機會。無庸置疑,我知道智慧型手機很好用,也沒錯,大家都知道,我會上傳自己在自家後院吃早餐的影片。但當我們的注意力越被這些裝置及社群媒體占據,就犧牲越多在現實中與他人實際連結的機會,而這些真實人際關係帶來的益處,遠非其他可以比擬。

  儘管事實上,現在我們與他人「聯繫」的能力前所未有,疏離感及孤獨感卻逐漸成為人類的重大議題。在一項針對美國十九歲至三十二歲族群的研究中,最常使用社群媒體的前25%使用者中,表達自己感到孤獨的人,是最少使用社群媒體者的整整兩倍。當然,孤獨感在網路及社群媒體出現前就存在已久,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似乎達到了新高。現代美國人之中,有近半數表示他們感到孤獨;在英國,孤獨的問題則嚴重到必須委任首任「孤獨部長」(Minister for Loneliness)。我敢大膽地說,當今人們渴求真實的關係、歸屬感,以及被認識與理解的感受。

  我們變得不善於與他人產生連結,主要是因為我們失去注視他人雙眼的能力、機會及渴望。隨著我們越來越注意自己的手機而非眼前的人;我們傳簡訊、寫電子郵件、透過社群媒體傳送訊息,而非實際與人面對面交談,我們就越發覺得,盯著螢幕比與人眼神交會來得舒服。然而,這將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有研究顯示,如果嬰兒沒有獲得足夠的眼神接觸,就有更多罹患神經及腦部失調的可能,拒絕眼神接觸的兒童及成人,則可能有更多心理疾患。然而,我不需要這些研究也知道這個道理,我只要回想自己在小學時期,盡可能不跟老師有眼神接觸而失去多少就知道了。

  當然,我們會在面對面接觸時使用許多工具,幫助我們更清楚地溝通並引導關係。對我來說,眼神接觸無論如何都至關重要;眼神接觸就像人際連結的無線網路,它的功能跟無線網路可以為我們連結網路上的無盡資訊一樣,能打開無限可能。一個眼神就足以捕捉另一個人的關注,激起交會、觸發吸引力,並創造真實連結的橋樑。此外,眼神接觸也讓我成為更專注、主動的聆聽者,能夠注視他人的雙眼,讓我進入正念(mindful)的狀態,也讓我更能自我覺察。它賦予我內在力量及自信,而這一切就能夠吸引他人。

  如果一個人一直眼神游移地環顧四周的人事物,不會有人想向他敞開自我。也沒人願意跟一直盯著自己手機的人分享資訊。看進對方的雙眼,帶著你對他人抱持真誠又饒富興趣的訊號,就是尊重及認可的起點。這是讓對方察覺到,「他們很重要」的訊號,這就是有意義的關係中,所有必要元素的出發點――好奇、信任、同情心及脆弱。我們深深看進對方眼裡時,真正地看著他們,就是在跟對方說:「我看見了你。」我們察覺了他們的人性,他們也就此擁有機會發現我們的人性。

  雖然這一切聽起來好像只跟個人的人際關係有關,我卻可以用親身經驗告訴你,眼神接觸讓每一種關係都產生巨大的不同。事實上,你創造眼神接觸的能力能夠成為你是否得到工作機會的關鍵點;能決定你能否獲得同事信任;或讓你提出的專案順利通過,它能成就,也能破壞你的職涯。沒錯,與他人眼神接觸這種小事就是這麼重要;畢竟不管我們是不是在辦公室,或在其他專業場合裡,我們都還是人類。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注意力太常用來低頭滑手機,或放在其他事物上,但僅僅抬起雙眼,迎接別人的凝視就能夠轉變一切。現在,不管在生意上或社交場合,看到有人能好好地與他人眼神接觸,總令我相當驚喜。如果有人平靜地看進我的靈魂,並真誠地對我的人生經歷感興趣,這讓人覺得自己獨一無二且真實;而我也會因為這件事而記住對方。在我們混亂的世界裡,充滿無止盡的忙碌及令人分心的事物,眼神接觸就是改變這一切的終極方式。

  試試以下這個小實驗,你就會開始理解我的意思。找一天的時間,在每一場會議、每一頓飯及每一次對話裡,都把你的手機放到看不到的地方。注視每個與你互動對象的雙眼,在你與他們眼神接觸時,專心聽他們說話。專注於當下並好好聆聽,察覺你的互動方式如何改變,注意這讓你有什麼感覺,並看看這是否讓他人覺得更受尊重、更被聆聽、看見且更有價值。對方很可能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你。

  眼神接觸最棒的一點是,它是一種完全民主的機制。凝視他人雙眼的能力不需要有任何金錢、特殊道具,或什麼菁英俱樂部的會員卡就能擁有。也無關乎你認識什麼大人物,或職業為何。只需要一點點刻意、勇氣及練習,任何人都能做到。但這不代表這件事很簡單,我直到二十幾歲,才(幾乎)能習慣性地看別人的雙眼,同時覺得自在又平靜。我很慶幸自己克服了過程中的尷尬感受,畢竟這樣的習慣讓我的一切都變得有所不同。這個最簡單的動作――看著他人雙眼的小小步驟――改變了我在這個世界上的定位、我生命的內涵,以及我回報這一切的方式。

  身為人類,我們都在追尋與他人產生深刻、靈性又真實的連結,這就是活著的意義。我審視自己生命中的每次互動,特別是那些最微小的互動――不管是排隊買咖啡時,站在我隔壁隊伍的人,或在公園裡遛狗時,跟我牽繩打結的人――我都將這些微小的互動視為產生連結的邀請。本書裡的所有故事,都是關於這些人際連結如何改變我的人生。無一例外,我寫的每個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不管我在哪、跟誰在一起,每段人際連結都是藉由面對面的互動及注視對方雙眼而產生。選擇看見他人的存在,是一瞬間的簡單決定,我們每天都會做多次這種抉擇。我希望讀過我的個人經驗後,能讓各位開始將面對面互動擺在你生活裡的第一順位,並鼓勵各位開始抬起頭來,認真看見他人的存在。做出抉擇,然後觀察你的生命開始如何產生無比深刻的轉變。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7582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如同我在《好奇心》一書裡描寫,我首次見到歐普拉時,正逢人生低潮。我們約在她入住的貝沙灣飯店共進早餐。歐普拉跟她長久以來的摯友蓋伊兒.金(Gayle King)待在一起,金是傑出的記者及電視主播。當時我正面臨感情危機;通常,我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敞開心胸,但不知道為什麼,我馬上就覺得自己可以信任歐普拉。我覺得自己好像早就認識她了。很快地,我就開始對她掏心掏肺,盡情傾訴我的感受,而這些心情我從沒對別人訴說過。歐普拉全神貫注的方式有種特質,她將自己靠近我、凝視我眼神的方式,讓我覺得她看見了真正的我並且關心我。她不僅重述我說的話,還有種天賦,能幫助我綜合自己的思緒及感受,並釐清這些錯綜複雜的情緒。她會說:「所以,也就是說,根據你對於這件事的感受......聽起來好像,你必須相信那件事......」歐普拉協助我更了解我自己。跟她產生連結是一種非常震撼的經驗,而那次經驗為我帶來的感受從未消失。

多年後,歐普拉邀請我上她的節目《超級靈魂星期天》(Super-Soul Sunday)針對我的書與她進行對談。這一次,類似的事情又發生了。我很習慣為自己製作的電影及電視節目受訪,但相較下,打書的公開巡迴則更私人;因為書裡寫的都是我的人生經驗,談論這些內容讓我覺得很脆弱,也不太自在。我將成為這長達一小時節目的唯一焦點,我必須深入自己的靈魂。開車前往歐普拉於蒙特西托(Montecito)的住宅路上(節目訪談通常在那裡進行),焦慮感朝我襲來。

抵達目的地後,大門打開了,我們停在長長的車道上。一看到歐普拉穿著亮綠色的衣服踏過草皮走來,我緊繃的神經立刻放鬆;我馬上就感到舒服又安全,且呼吸終於再度順暢。這種感受並非來自於她所說的任何話,而來自於我們眼神交會、打招呼時,她的臉色立刻亮起來的模樣帶給我的感受。我覺得自己備受理解。

二○一三年,歐普拉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致詞,談論她對人們的觀察:「我的職業生涯裡,共做了超過三萬五千次訪談,每次攝影機一關機,受訪者都會轉向我,無一例外地用自己的方式問這個問題:『這樣可以嗎?』布希總統問過、歐巴馬總統也問過;不管英雄人物還是家庭主婦都問過;案件的被害人、行兇者也都問過。甚至是碧昂絲也用她的碧昂絲風格問過......他們都想知道一件事――這樣可以嗎?」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天下文化電子書暢銷展:連結現在與未來,全展單書88折、3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開運命理展
  • 人生哲學書展
  • 秋冬保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