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訂及推介序
陳勝咸 醫學博士(前台南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部長、教育部部定教授、現任台南大安婦幼醫院院長)
大塊文化出版社給我韓國宋赫娜所著的《我不是孵蛋器——憤而提筆的懷孕日記》書稿,以婦產科醫師為志業的我,心有戚戚焉,因我雖然不是孵蛋器(incubator),但我總戰戰兢兢把孵好的蛋,在子宮內的胎兒順利助生出來(labor),盡力使得母子均安,那我豈不是「助孵蛋器」了嗎?
宋赫娜提到「我的身體是我的,但似乎不再受我控制,舉凡如吃喝的日常,一直到生產方法的選擇,整個社會儼然都可以主張我的身體」,我更是身有同感,和韓國、日本同樣是在東亞文化圈的台灣,更是有類似的問題,造成準備懷孕、懷孕中、產後的女性朋友,還要承受懷孕之外的壓力及負擔,如最近電影《金孫》,可看出來,作為女性都難,作為懷孕前、中、後的女性更難。
本書作者宋赫娜在推特(twitter)上的懷孕日記(@pregdiary-ND),引起韓國對懷孕、生產等等的網路熱議,更獲得眾多女性的共鳴。她更記述:「我的日記暨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揭露孕婦在缺乏關懷和溫度的環境下,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本人也重溫一次懷孕四十周的艱辛,不輸海軍陸戰隊的天堂路。分娩(delivery)也彷彿是登陸,把兵力從海上投射到陸上。
本書是中譯本,本人榮幸獲邀為審校,也在審校後寫篇推介序,本書本人拜讀三次,其內容及感想一一如下:
一、懷孕是一種女性的榮耀卻也增加生理及心理的負擔。又加上工作等等,會不會超出負荷,要女性扮演雙重生產者。
二、女性本身在懷孕中,身體不適、身體形象感、身體自主權、懷孕中的併發症或原本病症加重;從「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觀點來看,又會影響到胎兒,甚至成了「高危險妊娠」(high-risk pregnancy) ,真的很辛苦。
三、「減壓」,任何對女性而言,都是困難的。
四、少子化是整個社會所面對的問題,不宜也不能由女性完全承擔一切,更要建立友善的女性就醫環境、社會支持資源的總動員、人性的關懷…等等。
五、本人三十年產科醫師的經驗(可參考PS.)。宋赫娜一些個人看法,給予較實證且有共識的評論,如子宮外孕(ectopic pregnancy),就不盡然適合用藥物。
創造繼起之生命,是社會的共同願望及責任,以往「男主外,女主內」,反而在現代社會,女要主內也要主外(工作及面對家庭的一切),如何解決及配套是文明社會的指標及努力方向。大家一起體諒並體貼,一起努力吧!
PS. 本人著有《產科醫師的好孕教室》,時報出版公司,二〇一九。可供參酌。
寫於大安婦幼醫院
二〇二〇年三月八日婦女節
推薦序
拆除厭女文化的違建
跪婦諾拉(人權主義者、文字工作者)
「懷孕都是這樣的!」「騙人毋捌生過囝!?」閱讀完宋赫娜筆下的暴力韓國社會,發覺不論是台灣或是韓國社會,習慣將每個孕婦不同的經歷扁平化,限縮懷孕差異的相關討論;見樹不見林,將孕婦的問題簡化成個人案例,欠缺系統性影響的思考,比如:職場欠缺同理心與工作量的調配,單單做比較或是批評孕婦的工作效能;鼓吹自然產,制度懲罰或嘲諷剖腹產,為母愛打分數;沒有母奶,也常見歸因為產婦不努力或是方法不對,而不顧產婦的意願,或是去檢討環境是否提供友善的支持等。在生產相關制度的現況,諸如:給付太低照護不足、職場歧視、勞動法條或制度設計,造成對女性的種種忽略或是壓迫,台灣或是韓國的狀況都極為類似。
對於孕、產婦的保障,台灣有一項獨步全球,以考量女性生產風險為初衷的「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在二〇一五年立法通過,二〇一六年已開始實施,已稍微緩解婦產科醫師人力嚴重流失的問題。推動該項制度的「台灣女人連線」等婦女團體,多年來關注女性權益與健康,持續推動提高女性懷孕生產相關之預算編列、研擬合理制度與配套等等;近來更進一步倡議國家應該提供「哺育」的多元資訊給不同族群的媽媽選擇,而非只有推廣「母乳哺育」。並且逐步改善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的評鑑制度,持續呼籲尊重孕、產婦的自主選擇權。
宋赫娜在二〇一八年間懷孕的日記書寫中,特別揭露她在地鐵上的遭遇,她指出:「在地鐵最容易了解韓國社會如何看待孕婦。」即便是對於韓國厭女文化已有粗略耳聞,但是讀及她搭乘地鐵遭受漠視或是言語暴力的切身經驗,還是讓人吃驚不已!在台灣大眾運輸系統中,讓座給孕婦的風氣已十分友善與普及,難以想像韓國孕婦的心理創傷。她逐週記敘孕期各階段身心變化的不適與面臨的困境,同時映照韓國社會欠缺同理心的無知對待,與對女性的身體自主權的暴力介入,程度相較於台灣,是更加坎坷嚴峻。
宋赫娜疾聲呼籲:「發生在女性身上的事就該由女性選擇,女性的身體是女性的,非社會所有。」她以清晰明快的思路,破解韓國社會對於孕婦主體性的矛盾態度,從孕程中一一檢驗社會的無知與欠缺細膩考量的行政制度;以不畏懼被討厭的勇氣論理反擊,讀來快慰人心。
女性在孕程中要獨自承受這麼多的焦慮恐懼與憤怒,即便是自己的枕邊伴侶或是家人都可能無法同理,也難怪孕婦感覺孤獨而無助。也許您是正準備懷孕或是正值懷孕期間的女性,或是已有生產經驗的,透過閱讀與爬梳宋赫娜的文字,相信將帶給您心靈上的指引與共鳴,從而穿越五里迷霧,辨識並拆除厭女文化的違建,見樹又見林地明白許多問題應當從系統的制度上去解決。
性別平等的倡議,往往都帶著相對剝奪感,容易招惹反感,但是國家解決「低出生率」不應單對女性呼籲檢討,讓女性孤獨地承受痛苦。解決性別不平等、消除對女性的歧視壓迫,需要從個人到系統之間,不斷來來回回地討論、調整,讓扁平單一的視角變得更為廣闊、立體。所以宋赫娜才要不斷地說,不斷地呼喊:「我不是孵蛋器!」期待她的著作能引發台灣甚至是海外廣泛的共鳴與討論,改善不利下一代的處境。
前言
每個懷孕故事都不同
告訴朋友懷孕的消息時,得到的反應多半是「妳?」「真的?」「為什麼?」,對他們來說,這太不尋常了,因為印象裡,我是個絕對不會生小孩、熱愛自己和生活的人。
這樣的「我」究竟為什麼懷了孩子呢?回想起來,當時的我對人類和自己充滿信心,深信人類自誕生以來重複過無數的懷孕和生產,自己也一定可以做到。
但,懷孕後才知道,自己一點也不了解懷孕和生產。
女性只要排卵期不做任何避孕,與男性有性行為後就可能懷孕。生物學上,女性的卵子與男性的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在女性的子宮著床即稱為懷孕。受精卵歷經十個月在女性的身體內不斷分裂、成長,直到新生命誕生。以上就是我從正規教育學到的有關懷孕和生產的全部知識。
我是在審慎計畫下懷孕的,懷孕在我的預期之中。原以為只要懷孕初期孕吐幾次,過了挺著大肚子搖搖晃晃的時期,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出生。不料,自驗孕棒出現兩條紅線起,我的世界就完全被顛覆了。由於荷爾蒙改變,我總是感到疲倦、心煩且噁心;大腿痛得像被錘子敲打;半夜捧著肚子翻身;孕吐結束後,子宮變大壓迫骨盆韌帶;從未曾經歷的疼痛以及頭暈目眩,渾身不舒服,都令我害怕、不安。但當我向人訴說這些情況和感覺時,得到的回應往往是,「每個媽媽都會經歷這些,不是只有妳這樣」。
於是,我用匿名的推特帳號「懷孕日記(@pregdiary_ND)」記錄有關懷孕的瑣事。這期間,我也才領悟到未曾懷孕和生產的人對此有多麼無知。看了我這十個月體內發生了什麼事,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社會如何對待、控制並歧視孕婦,沒經驗的人反應是「不知道」或「驚嚇」。每個人毫無例外都經由懷孕和生產過程誕生,卻對女性身體發生的事全然不解,讓我不禁懷疑社會也許有組織且有系統隱瞞了孕婦的聲音。只有懷過孕的人才對我的故事有共鳴,並分享她們的經驗和故事。
懷孕和生產的過程,我很痛苦。身體必須適應每個階段的新變化,往往伴隨著疼痛,然而,醫院和社會只會告訴我「胎兒很好」,或是「懷孕都是這樣的」。不只身體疼痛,承受社會對孕婦不友善的眼光也很艱難。上下班搭乘的大眾交通工具上,孕婦行動緩慢會妨礙他人,因此人人都想避開;公司裡,孕婦則是拿不出績效成果,也不加班的麻煩人物;國家表面上鼓勵生育,實際制度則十分匱乏不足。每經歷一次這些事,孕婦就更堅定不想再生。我就是以這樣的心情記錄著每一天,直到孩子出生。
一開始,我十分訝異女性關於懷孕、生產的故事竟然如此之多,我和她們相互傾吐,一起憤怒和哭泣,是她們和她們的經歷助長了我持續記錄的動力,並讓我得以在匿名的空間開誠布公她們不曾、無法訴說的悲傷。與此同時,我也從這些故事中領悟到,不僅經驗中的當事人,也就是「女性」被孤立,懷孕的「過程」也被社會排除了。社會將每個孕婦不同的經歷扁平化,將她們圈到「已婚有子」的分類中,限縮懷孕生產的相關討論,並劃定為私人故事。但我們有話要說。懷孕經驗人人不同,不能依據結婚與否劃分孕婦,也不該排除「自發或非自發不懷孕」的女性。
此記錄能集結成書,受到推友(推特朋友)很大的幫忙,她們的經驗和建議也一併收錄在本書中,大大補充了我的侷限。儘管只是個人的故事,但這些記錄對煩惱是否要懷孕的人來說,未嘗不是一項資訊來源,同時也是對社會的衝撞,希望能成為開啟多樣性懷孕生產經驗訴說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