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運命理展
尋找二二八失蹤的宋斐如

尋找二二八失蹤的宋斐如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台籍菁英宋斐如生平史蹟最詳實之考證與紀錄。

  一份以民發聲為己任的報紙,
  一個以家國興衰為念的台籍菁英,
  在巨變之中皆被迫噤聲瘖啞,終而杳然消逝。
  是怎樣肅殺的時代,竟容不得一絲清明的聲音?


  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一日。下午兩點左右。一輛黑色轎車,急駛到台北市新生南路五號門口。六個便衣特務急竄而出,直接衝入屋內,不由分說便把宋斐如架上車,揚長而去。

  從此,他也如同王添灯等台灣士紳一般,消失在歷史迷霧中。

  光復後一心國家復興與教育建設的宋斐如,不僅投身政府部門從事教育改革工作,並創辦《人民導報》對時局作出批判和建言。二二八動亂期間未曾直接涉入事件的他,竟在數日後竟遭到特務綁架不知所終……

  銘記台灣傷痕的二二八事件,以及隨後的五○年代白恐歲月,多少靈魂被抹殺湮滅,成為歷史暗角裡無聲的灰燼。數十年來,作者遍踏每個不義的遺跡,走訪無數倖存的生還者,奮力還原悲劇真相,為那些被迫噤聲瘖啞的魂魄,道出個人生命與時代的血淚。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藍博洲


  一九六○年生於台灣苗栗。一九八三年開始小說創作。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曾任職《人間》雜誌,時報出版公司特約主編,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灣思想起》製作人,東華大學駐校作家。現專事寫作。 出版作品:短篇小說《旅行者》,長篇小說《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藤纏樹》、《台北戀人》,報導文學《幌馬車之歌》、《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台灣好女人》、《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紅色客家人》、《尋找祖國三千里》、《台共黨人的悲歌》等,歷史報導《沉屍、流亡、二二八》、《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紅色客家庄》、《麥浪歌詠隊》、《共產青年李登輝》、《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年》、《白色恐怖》、《消逝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灯》、《老紅帽》、《台灣學運報告1945-1949》、《幌馬車之歌續曲》、《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尋魂》,散文《戰風車──一個作家的選戰記事》、《你是什麼派》等。
 
 

目錄

序  曲:失蹤
 
第一章:從殖民地台灣到亂都北京(一九○二年七月─一九二五年九月)

  一、不願做日帝臣民的殖民地孩子
  二、北大的驅彭挽蔡運動
  三、考入北大預科乙組
  四、北大的台灣同仁
 
第二章:文章救國生涯的展開(一九二七年三月─一九三○年十月)
  一、創辦主編《少年台灣》與反殖民譯論
  二、東方問題研究會與《新東方》雜誌
  三、隔海聲援霧社起義
  四、評介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第三章:對九一八與上海事變的反思(一九三一年九月─一九三二年四月)
一、難忘的九一八
二、對九一八的經濟解釋
三、批判「帝國主義戰爭」即將爆發論
四、東北事件與日本社會革命的成敗
五、上海事變的爆發與檢討
 
第四章:在馮玉祥身邊講學的歲月(一九三二年七月─一九三五年六月)
一、沒有忘記殖民地台灣的馮玉祥將軍
二、第一次泰山講學
三、隨往張家口
四、第二次泰山講學
 
第五章:兩度前往日本留學(一九三五年六月─一九三七年二月)
一、第一次赴日與日本政情
二、第二次赴日與中日形勢
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四、歸國
 
第六章:抗戰爆發前後的動態(一九三七年二月─一九三七年十二月)
一、向馮玉祥報告日本見聞
二、續任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館研究員
三、譯介內田穰吉的《日本資本主義論戰》
四、譯介日本的思想界與思想家
五、抗戰爆發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六、出版抗戰叢刊
七、日本侵略戰爭所造成的社會經濟危機
八、紀念九一八六周年
九、抗日必勝的理論根據
十、從南京到武漢
十一、析論一九三七年的日本
 
第七章:抗戰的新階段與新覺悟(一九三八年一月─一九三八年七月)
一、新年.新階段.新覺悟
二、繼續與馮玉祥密切往來
三、分析日本外交的方針與最近動向
四、鼓吹日本民眾反戰
五、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
六、剖述第二期抗戰的勝利
七、日本右派的狂態與日蘇最近的糾紛
八、日本軍部法西斯政府的確立
 
第八章:主編《戰時日本》半月刊(一九三八年八月─一九四二年一月)
一、戰時日本研究會成立
二、《戰時日本》的籌備與創刊
三、武漢緊張與南遷廣州
四、移粵遷港
五、遷入內地續刊
六、重慶時代
七、小結
 
第九章:投入台灣光復運動(一九四○年三月─一九四五年八月)
一、支持台灣民族革命總同盟
二、參加台灣革命團體聯合會
三、台灣革命同盟會執委兼常委
四、國民政府關於收復台灣之準備
 
第十章:教育處副處長與人民導報社長(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一九四六年十二月)
一、派任教育處副處長
二、兼任《人民導報》社長
三、台灣人就是中國人
四、教育視察、專訪與座談
五、校園演講
六、社團活動與紀念文章
七、經建言論
八、如何恢復台灣話的方言地位
九、聲援王添灯筆禍事件
 
第十一章:誰知英烈竟沉屍(一九四七年一月─一九四七年六月)
一、一九四七年元旦感言與其他事情
二、台灣心理建設問題
三、被撤教育處副處長之職
四、屍沉二二八
 
尾聲:奈何志貞成白骨
宋斐如大事年表(1902—1947)
宋斐如著作年表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873372
  • 叢書系列:印刻文學
  • 規格:平裝 / 392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從殖民地台灣到亂都北京(一九○二年七月─一九二五年九月)
 
宋斐如,本名宋文瑞,祖籍福建同安,日據初期的一九○二年(光緒廿八年,民前九年)八月十一日(農曆七月初八)申時,誕生於台南廳文賢里大甲庄二五二番地(今台南縣仁德鄉)農家。是父親宋源與母親張氏朱的六男。
 
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殖民地的孩子宋文瑞從小便喝著家鄉的清泉,呼吸著充滿稻香的空氣,並且在農閒時聆聽著父老傳述乙未以來先輩們的英勇抗日事蹟,也聆聽了農人們哀訴著生活的悲慘際遇,從而有了強烈的民族意識與關懷工農的社會意識。
 
一、不願做日帝臣民的殖民地孩子
 
一九一五年八月,宋斐如家鄉附近的噍吧哖(後來改名為玉井)爆發了以余清芳、江定為首的抗日事件,日軍出動山砲鎮壓,屠殺庄民無數,並且拘捕了一千多人。至此,台灣漢族民眾反抗日本占領的武裝行動告一段落。通過武力鎮壓,日本帝國在台灣漢人社會的殖民統治基本上鞏固了,經濟剝削的目的也得以逐步展開。
 
事實上,宋斐如的青少年時期,也就是台灣人民在日帝鐵蹄下苦度的艱難歲月。一九三五年元旦,他在《東方雜誌》第卅二卷第一號發表的〈生活大轉變期的片段回憶〉記下了殖民地孩子沉痛的遭遇: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童話裡的心理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作者電子贈言簽名扉頁版】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情緒溝通教養展
  • 信誼原創圖畫書展
  • 咖啡甜點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