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套書展
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我的德國觀察筆記

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我的德國觀察筆記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法語是一個高貴的公園,義大利語是一處巨大的、明亮的、五彩繽紛的森林。但是德語幾乎就像是一處原始森林,如此地茂密與神秘,沒有寬敝的通道,卻有千百條小叉路……會有上百條小徑忽左忽右繞出,也會很快地再回到路上。」——瑞士詩人費德勒(Heinrich Federer),〈德語是一處原始森林〉(Deutsch ist ein Urwald)
 
  世界的語言都與豐饒的文化風景息息相關,
  一本讓你可能從此著迷德國文化,獨一無二的筆記書,
  與熱愛德語的作者漫遊語言森林,
  豐富、多面且趣味十足!
  一起隨著作者的目光,窺看德國文化、政治與歷史,
  深入探索德意志的多樣面貌與魅力!
 
  本書作者以他熱愛的德語為路徑,切入德國文化、故事、時事、傳說,特色獨具,不論讀者是否學習德語,都可以從中得到許多閱讀的樂趣,呈現迷人的語言與文化風景!
 
  他曾因外交工作長駐德國法蘭克福,期間也深入城市觀察與歷史書寫。這次他以輕鬆、略帶詼諧的寫作方式,試圖走入德語的詞句構築的原始森林,為讀者開啟另一扇德意志風景之窗。
 
  作者提到他接觸德語的源起到進而著迷的過程,這本書有如他在這條路上的學習筆記,將他最熱愛德語,化為一篇篇散文,以他精心挑選的德語關鍵字詞或句子,帶領讀者深入德國文化社會、歷史與政治,角度新穎,充滿迷人的新鮮感。
 
  「我習慣記下自己從這些『路標』中窺見的德國歷史、文化與社會,這本書便是這些筆記的選輯結果。」—— 摘自作者前言
 
真心推薦
 
    林育立(駐德國記者)、鄭慧君(淡江大學德文系助理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慶樺
 
  高雄出生,苗栗、臺南長大,後移居臺東。曾在政大外交學系、政治學系及德國魯爾波鴻大學哲學研究所求學,曾獲政大補助研究生赴國外短期研究、國科會/德國學術交流總署博士生赴德研究進修、國科會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等學術獎助,以研究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政治思想獲政大政治學系博士學位,並於德國進修期間獲歌德學院C2級語言考試檢定證書。現任職外交部,曾派駐德國,對於德國思想、文化、語言、政治、文學、社會議題是著迷的閱讀者及書寫者。
 
  作品有《爭論中的德國》、《邪惡的見證者》(天下雜誌)、《美茵河畔思索德國》(春山)、《萊茵河哲學咖啡館》(聯經)等。此外,曾獲2018年及2019年人權新聞評論獎,曾入圍2019年台灣文學金典獎,並獲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
 

目錄

前言:德語是一座原始森林 

輯一語言與生活
晚餐/晚餐麵包 Abendbrot
是的我會說德語,但只能以折磨的方式 Ja, aber nur sehr geradebrecht      
喝酒的人說喝水好 Wasser predigt der, der Wein trinkt   
蒐集故事者 Geschichtensammler
校園過路費 Campus-Maut
沒人想蓋一座牆 Niemand hat die Absicht, eine Mauer zu errichten沒人想蓋一座機場 Niemand hat die Absicht, einen Flughafen zu errichten 
我是同性戀,這也挺好的!Ich bin schwul, und das ist auch gut so!  
窮,但是性感 arm aber sexy
自由死 Freitod
登船吧,你們這些哲學家們! Auf die Schiffe, ihr Philosophen!  
對世界感到痛苦 Weltschmerz
該是我們離開的時候了 es ist Zeit, daß wir gehen
 
輯二語言與文化 
驚嘆 Verwunderung
誘惑人心的歌聲 Sirenengesang
在《杜登》查查看!Schlag im Duden nach!   
法蘭克福的世界精神 Der Weltgeist in Frankfurt
酒宴之歌 Kommerslieder 
德語作為男人的語言 Deutsch als Männersprache 
掌握另一種語言,就是擁有第二個靈魂 Eine andere Sprache zu können, ist wie eine zweite Seele zu besitzen 
柏林賤嘴 Berliner Schnauze
茵夢湖 Immensee   
您與你 Sie und Du
《學院:失敗的綠洲》 “Das Institut – Oase des Scheiterns”
我們什麼都會,就是不會標準德文 Wir können alles. Außer Hochdeutsch       
文化、社會、秩序 Kultur, Sozial, Ordnung
 
輯三語言與政治
人性尊嚴不可侵犯 Die Wü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
請容我這樣說,主席先生。您真是個混帳東西! Mit Verlaub, Herr Präsident. Sie sind ein Arschloch!
無法分裂unteilbar                
與狼的鬥爭 Wolfgang          
併吞 einverleiben
充滿災難的致敬 eine unheilvolle Huldigung 
在雞蛋間跳舞Eiertanz                                                                    
年度惡字:氣候歇斯底里 Unwort des Jahres: Klimahysterie              
驚愕 Paukenschlag                                                                         
抬轎者 Steigbügelhalter 
牙買加破局Jamaika-Aus                                                                             
尊敬退休金Respektrente                                  
磕頭 Kotau
語言比血更多 Sprache ist mehr als Blut 
對手 Gegner
 
輯四語言與歷史 
可以進入沙龍的 salonfähig
瓦魯斯,把軍團還給我!Quintili Vare, legiones redde!
法蘭克福的小水屋 Wasserhäuschen in Frankfurt
來吧,為了人民,我們去吧 Komm, wir gehen für unser Volk!   
哥白尼式的轉向 kopernikanische Wende 
唯獨因信稱義 sola fide   
不要引領我們陷入試探 führe uns nicht in Versuchung
說尖角體 Fraktur reden                                                                 
新日爾曼 Nueva Germania
我們的德語 Unserdeutsch
 

作者序
 
前言:德語是一處原始森林

 
  瑞士詩人費德勒(Heinrich Federer)曾寫過一首詩〈德語是一處原始森林〉(Deutsch ist ein Urwald):
 
  「法語是一個高貴的公園,義大利語是一處巨大的、明亮的、五彩繽紛的森林。但是德語幾乎就像是一處原始森林,如此地茂密與神祕,沒有寬敞的通道,卻有千百條小岔路,在公園裡不會迷路,在義大利明亮的森林不會這麼輕易迷路和遭遇到危險,但是在德語裡,一個人可能在四、五分鐘內迷失在叢林中。正因路途如此艱難,許多人試著盡可能直線穿越,而這有違這語言之本質。這門語言確然須有大方向,然而會有上百條小徑忽左忽右繞出,也會很快地再回到路上。」
 
  確實,德語對我來說像是一座原始森林,身處其中總覺得隨時會迷失,每一個詞彙與句子都是一條小路,每一個受到拉丁語、希臘語或任何外來語影響的概念,都是一條與其他道路交錯的岔路。德語中有一個自中世紀以來傳下的用語:auf dem Holzweg sein,這句話的原意是身處森林中的小路上,這些小路並非為了行人通行而開拓,而是為了伐木工人運送砍伐的木材,因此行人走在這些路上是無法抵達原來目的地的,因此這句話被引申為:身處於錯誤的路上。格林兄弟德語大字典對「Holzweg」之解釋為:「為了伐木經濟而設之路,並不連接兩處」,而「auf dem Holzweg sein」就是「在錯誤方向中」(in irrthum)。如果把德語視為原始森林,德語學習者是否避開不了迷失於林中路的宿命?
 
  但轉念一想,迷失處也如此迷人。學習外語,不正是離開我們自小到大無比熟悉的大道,踏上了神祕暗道?即使不通往任何既定目的地,這林間小路也是風景。這些年來,我在這座森林裡度過那麼多奇妙複雜的日子,這本書,就是我隨手記錄的路上的風景。其中章節分為三大方向:政治、歷史、文化,我想呈現在觀察德國的政治或政策、社會及歷史傳統、文化現象與根源時,從語言角度切入,可以看見的不同風景。
 
  我並不是讀德文系的,接觸德語相對也晚,大學與研究所讀的是外交學系及政治學系,都是美國主導的學科,課堂上讀的都是美國學者的著作,因此英語才是最重要的(或許也是唯一的)接觸世界的窗口。會到德國讀書並開始學習德語,是因為二十幾歲在讀博士班時意外獲得一筆獎學金,可以選擇某個國家短期出國研究。當時我選擇去德國,因為希望能夠學會英語外的另一種外語,並能以原文研究德國。
 
  在多年深入德國語言後,終能漸漸體會,哲學家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在《對德意志民族演講》(Reden an die deutsche Nation)一書中對德語的評價。他認為德意志民族與其他日爾曼根源的民族最大的差異在語言,德語這門原始而複雜的「源語言」(Ursprache),標誌出了德國民族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正因如此,要理解德國,不可能有其他繞道之路,「外國人若不經過極端費力地學會德意志語言,那麼就永遠不可能了解真正的德國人,那真正屬於德國性質的東西,毫無疑問地將永不被翻譯出來。」
 
  在德語的道路上,確實費力,卻從不失樂趣。去德國前,已有無數人告訴我德語之困難。到了德國後,與德國室友談起德語,他們感嘆連身為其母語者,偶爾也無法完全掌握文法,並在犯錯後自嘲「德意志語言,困難的語言」(Deutsche Sprache, schwere Sprache)。但我開始學習並使用德語後,並沒有遇到什麼跨不過的阻礙,反而越來越感興趣,並因為能夠閱讀德國思想家的原文作品,更強化了學習德語的動力。就這樣,我走入這座森林,而且再也沒有走出來過。
 
  當時學習德語,除了自己博士論文的需要,主要原因就是喜愛一門外語,沒有未來想憑藉德語做些什麼的想法,沒有這條林中路會帶我通往何處的期待,純粹就是貪看不一樣世界的不一樣景致。因此,後來進入政府任職並以語言能力為國家效力,與我開始學習德語一樣,都不在原來的規劃中,甚至包括後來開始書寫我對德國的觀察,出版評論德國議題的專書,都是一條條人生的岔路。
 
  在結束學業、開始工作後,我的人生並沒有與德語分道揚鑣,不管是工作上或者私人生活中,我都必須閱讀大量的德文資料,時常在某些書籍報章的字裡行間,或者與德國朋友的閒聊間,遇見一些令人驚奇的詞彙字句。我習慣記下自己從這些「路標」中窺見的德國歷史、文化與社會。不過,一開始只是記下簡單的字句,沒有寫成完整文章,甚至擴充成一本書的計畫,後來我的伴侶也開始學習德語,我便想多寫一些,讓她在學習外語中不只是苦於背單字文法,還能發現語言在文化深處留下的足跡,對德語更感興趣。寫給這「第一位讀者」的筆記選輯,另外再加上幾次受邀針對德國的演講所留下的文字內容,便成了這本我自己的「路標」。重讀這些使用德語過程留下的痕跡,不由得感慨,沒有走入這森林的話,我的生命將以什麼不同於現狀的方式呈現?我的世界在某個時空點因為接觸了一種語言,從此與原來的世界分道揚鑣了。
 
  美國科幻小說家姜峯楠的短篇《你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後改編為電影《異星入境》)中,描述地球的語言學家試圖理解外星人來到地球目的為何,因而努力地學習外星語言。最後發現,外星人來到地球就是為了教導地球人他們的文字,作為給人類的贈禮,好讓人類掌握這些文字後,改變思維認知,以全然不同的方式掌握時間與世界。我總想,二十幾歲時開始學習德語的我,就像是那個登上外星人飛船的語言學家,帶著敬畏好奇的心情接觸這門全新的語言,學習全新的思維方式,並且進入了全然不同的世界。
 
  在登上飛船的路上,幸非孤獨一人。在柏林的室友,漢學博士 Dr. Dorothee Dauber,給了我許多語言知識,她對中文詩詞的熱愛,使她擁有敏銳的跨文化觀察眼光,而其對文學的感受,也使她成為一位能把整個德國的豐富與深刻帶給學生的專業德語教師。那個在柏林度過的冬天遇上漫長暴雪,幾乎每一天我們都坐在餐桌前,映著雪光聊著臺灣與德國,哲學與文學;如果要為托馬斯曼的名言「我所在之處就是德國」找一個具體形象,那麼便是她,一位嚴謹精確的施瓦本人,卻又是對世界開放的柏林人。
 
  與學養豐富又有幽默感的 Dr. Thomas Weyrauch 不知有多少次的深入交談,也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窺看令我著迷的德國面貌,尤其他對法學與政治的深入剖析,更使我學到許多。我永遠忘不了在他家作客那晚的「羅馬宴」,我們穿著羅馬人長袍、說著拉丁詞彙,重現了日爾曼文化及語言中的羅馬傳統。我們彼此是不需要說敬語的朋友,友情並非建立在對於臺灣與德國有一樣的理解或立場,而是對於彼此的國家,都一樣帶著同情的批判,或者帶著批判的同情,憂心忡忡思考自己國家的未來,並問著:Quo vadis?(你往何處去?)
 
  此外,也應向同事 Angela Baumann、Katharina Becker 與 Brigitte Ekhator 及好友 Alisa Gögelein 致謝。她們都常與我討論德語(或者,也常忍受我說的冷笑話),並在我有語言上的疑惑時盡力解答或為我尋找資源。這本書中的部分想法,便是在與她們喝咖啡閒聊中記下。
 
  前言的結尾,也要感謝路上相伴的幾位老師,他們都是帶我踏上那艘飛船的領路人。政大政治學系孫善豪教授(已故),曾領著我細讀德國哲學家的原典;政大哲學系張鼎國教授(已故),由於專研詮釋學使他對語言承載的思想傳統十分敏感,與他討論的時光裡,我感受到能有另一位對德語同樣擁有熱情的對話者,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柏林歌德學院的Dr. Otto Detlef對語言與文學的掌握,讓我在柏林學習的每一天都充滿樂趣,在他課堂上我讀了韋伯、佛洛伊德、羅莎盧森堡,以及德奧重要小說家作品,當時非常感動,想不到我真的已有能走入歐洲文化深處的德文能力。也是在他的教導下,我通過了歌德學院C2級考試,為自己的語言學習路程留下一個值得紀念的足跡。
 
  二○○五年就讀波鴻魯爾大學哲學系時,我同時在學校德語班學習,當時的教師 Uwe Jakomeit,不只以清晰的方式建立我德語的語感,還以外冷內熱的方式公平善待外來學生及移民,展示了一個教師的模範。當年我將離開大學返台前,去向他道別,清楚記得他握著我的手說:「慶樺,回台灣後,請與我保持聯絡,因為我非常好奇,未來的你,究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些年來我太過疏懶,並無音訊,非常對不起我的老師,但他所教導的都還留著,十幾年來我不曾有任何一天未使用德語,也許另一種意義上,我與他的聯繫因語言而起,也因語言而從未斷過。至於那個問題,未來我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這本書作為答案,希望我沒有讓他失望。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32746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選摘一
 
晚餐/晚餐麵包 Abendessen
 
翻讀一本我從德國扛回的大書,全彩銅版紙重達三公斤,是一本德國文化史介紹,特別的是,書中收錄非常多的照片、圖畫、海報。其中有一張圖片,是一本知名食品公司出版的食譜《冷食》(Die kalte Küche)。從一本談德國文化史的書居然收錄一本談冷食的食譜,就可以理解德國冷食的地位。
 
我自己是一個不太計較吃的人,在德國居住時也總覺得入境隨俗,另也因為事情太多,所以常常如德國人一般吃冷食,以節省時間。即使是晚上,有時候我也以沙拉、麵包、火腿、起司作為主餐,簡單在廚房五分鐘弄好,快速吃一吃,便去做自己的事。曾經有臺灣朋友來訪,跟著我這樣吃晚餐,說覺得我生活得非常可憐。
 
他不是特例,我認識的臺灣人似乎總是要在晚餐吃熱的,不習慣老式的德國飲食方式,可以在晚上吃「冷食」(我說老式,是現在因為各國文化的影響,德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有所改變了)。這種飲食習慣是一種文化傳統,德文中還可以看出一些痕跡。
 
Abendbrot,以前用來形容晚餐的字,正是晚上(Abend)加上麵包(Brot)。現在人晚餐比較少以麵包為主食了,也因為晚餐越來越是家庭聚餐時間,媽媽們會準備熱食,德文現在也比較常說 Abendessen,不過 Abendbrot 還是偶爾會說—至少我自己很愛用這個字—幾年前德國翻譯一部惡搞的好萊塢吸血鬼電影,名稱就叫「Bis(s) zum Abendbrot」,意思是「晚餐時見」,同時也因為諧音,可以理解為「當成晚餐吃」。另外,根據「部落客重要性指數」(Blogger-Relevanzindex)的分析,德語世界部落格美食類第一名,就叫做「德國晚餐麵包」(German Abendbrot)。
 
德文中有些諺語還有 Abendbrot,可以看得出這個字的文化脈絡。例如: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2
5.0
|
2020/07/14

來到奧地利是一條始料未及的道路,
學習德語則是來到此後必然的歷程,
雖然以上這一些都不在人生規畫中!

但是自此,
才真正發現世界不單只有從小認識的美語世界,
除了加州Hollywood,
在歐洲還有另一個關乎哲學、城堡、文學的不同世界,
同樣繽紛卻是截然不同的面貌!

除了語言,
為了更加了解德文世界的一切,
我開始搜尋起所有關乎德文社會的書籍,
而慶樺便是其中最受注目的作家。
透過對德國政壇的了解,
他能讓在台灣的我們理解歐洲發生了什麼事。
透過對德國哲學的深度研究,
他能夠讓我們從「德國人是怎麼想」來明白「為何他們會這樣做」。

關於德國如何面對納粹過往歷史的「轉型正義」,看過許多文章,往往給我隔靴搔癢之感,總看不到真正的核心。但慶樺卻能由書籍、展覽、影劇、少為人知的歷史事件等多重面向,深入挖掘那個大時代下小人物的見證,以及德國人對自身過去邪惡所進行的種種反思。他帶領著我看見回憶、反抗、面對的勇氣,以及德國社會如何對這一切反覆討論、曲折前行。不僅是面對歷史的思考,更是對人性、對道德的深刻探問。

於是乎,從「爭論中的德國」、「萊茵河哲學咖啡館」、「符邪惡的見證者」....不由自主買下一本又一本的書,跟隨他的腳步更進一步走入德語世界,也因為作者,開始一步步認識鄂蘭、德國學運....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進一步認識自己的開始,因為他的書,我習得的不只是知識,更多的是對自己的理解。

今天,我終於收到作者的新書,
儘管在台灣已是熱銷,
但我應該是全歐洲第一個拿到新書的忠實讀者,這一次他從最平實的生活出發,從德國生活語言中認識德國社會。
我想,這很適合和我家孩子聊天用,畢竟當我能告訴他們新聞裡常看到的" arm aber sexy" 是從何處而來,還能解構一下柏林市政和同志爭取平權的浪潮,這一切豈不極好哉!

❤️ 無論如何,掌握另一種語言,就是擁有第二個靈魂。(Eine andere Sprache zu können, ist wie eine zweite Seele zu besitzen.)想要一窺德語世界,這本新書絕對是必然的選擇!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瑞昇全書系
  • 圓神領券
  • 大塊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