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趨勢展
爸媽真的失智了嗎?:臨床心理師從上萬名個案身上看見的45個診間故事

爸媽真的失智了嗎?:臨床心理師從上萬名個案身上看見的45個診間故事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家屬認為是失智症的情況,90%其實都不是失智。」
從心理角度下手,重新看懂長輩最讓人大嘆無力的脫序行為!

  從事臨床工作近二十年,衡鑑過上萬名長者的臨床心理師,
  從只看見「個案的脫序行為」,到看見「個案是完整的人」。
  他用更全面的角度理解長輩,為肩負照護壓力與情緒包袱的家屬,
  指出一條更有效、更有人性的照護之路。

  •搞不清楚時間,半夜醒來說要上班
  •明明回答過了,同樣的問題還是每隔五分鐘問一次
  •老是對外說自己是獨居老人,可是明明已經搬去跟兒子同住兩年了
  •要她做什麼總是說我不會、我不知道
  •突然說自己欠某某某錢,但對方卻說沒這回事
  •電視開一整天,問他節目內容卻一問三不知
  •重複吃藥,一個月的藥不到半個月就吃完了

  過去一向能幹獨立的父母,居然變得不合常理、無法溝通,照顧不好自己,
  難道他/她失智了嗎?

  對失智的恐懼,導致照護者普遍看到「問題行為」就直接聯想到「失智」,
  然而,急著貼上「失智症」的標籤,不但不能解決問題行為,反而可能製造更多問題。

  長輩的問題行為,背後原因往往是心理、性格、生命史、生活習慣等複雜因素:
  老是認錯人,可能只是偏心;真正的失智症患者會越活越回去,比起「認錯孫子」,更可能認為「自己沒結婚哪有孫子」。
  說自己看到鬼,可能是睡醒幻覺(或睡前幻覺);失智症的幻覺不會固定在什麼時候出現,而且當事人記不得、說不清楚具體內容。
  五分鐘前做的事情也否認,可能只是死不認錯的自尊心作祟;失智症患者無法辨別什麼話對自己有利、什麼不利,無法「選擇性記憶」。

  不盲目相信衡鑑測驗,你應該知道這些事:
  長輩的簡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簡稱MMSE)分數差,常常是因為他們沒動機或想睡覺等心理因素,不代表只有那樣的能力。

  「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簡稱CDR)測的是長輩的「認知能力」,必須排除生理問題的影響,但實際上重聽、眼睛不好等都可能造成誤判。

  照護長輩,你可以有更省心省力的作法:
  別給自己「一定要怎樣」的限制,保持彈性,不只能減輕壓力,關係也更融洽。
  隨著年齡增長,腦袋處理訊息的速度會變慢,只要放慢說話速度,不用大吼也能溝通無礙。

  本書作者黃耀庭臨床心理師,在從事失智症臨床工作的十多年來,近距離長期追蹤、觀察上萬名失智症個案和其家屬。卻意外地發現,個案遠比教科書上所說「患者認知功能會愈來愈差,約八到十年就會進展到非常嚴重」更為複雜。有些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數年後回診,表現突飛猛進;也有些原本衡鑑結果正常的個案,多年後,卻走上失智一途。

  「為什麼,現實狀況與教科書上的描述如此不同呢?」他為了解開心中疑惑,不斷探究、思索用藥之外的其他可能。診間的這四十五則故事,為照護者提供了跳脫失智症框架的思考觀點,指出一條更有效、更有人性的照護之路。。

本書特色

  提供臨床心理師的專業角度,協助照護者以「全人」角度去理解個案。
  清楚指出「一般長輩」與「失智症患者」的問題行為有何不同。
  提供照護一般長輩及失智長輩的不疲倦心法。
  破除一般人對MMSE、CDR、NPI等衡鑑結果的常見迷思。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朱為民  台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主治醫師

  感動推薦
  朱偉仁    愛長照執行長
  金浩鑫    社團法人中華長照協會理事長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陳穎叡    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理事長
  雷若莉  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所)主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耀庭臨床心理師


  目前在圓情居身心科診所、桐.心理治療和汪時旭物理治療所擔任臨床心理師,亦在聊聊心理治療所和一心心理諮商所擔任顧問,台中科技大學老人服務管理系兼任講師。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暨失智症共照中心臨床心理師,及愛長照長照達人特約作家。
 

目錄

【推薦序】看似失智症的症狀底下,藏著長輩的愛/朱為民(台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主治醫師)
【自序】每一個問題行為都是一個溝通的機會

第一篇心理因素
01    為什麼她總是學不會?──缺乏動機
02    為什麼老是回答「忘記了」?──認為自己不會的習慣性思考
03    為什麼總是等我做?是他不會,還是我太會?──被寵壞的爸媽
04    他只說過去的事,腦子裡只剩過去嗎?──愛炫耀的個性
05    怎麼會少算一個孩子?──生命史的影響
06    明明已經搬過來了,為什麼她還認為自己一個人住?──博取他人同情
07    為什麼他五分鐘前做的也否認?──自尊問題
08    為什麼外勞講的話婆婆都不配合?──面對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反應
09    為什麼明明很危險,還堅持要騎車?──我只是做自己想做的
10    在醫院的表現怎麼和家裡差這麼多?──相信權威(另類白袍症候群)
11    他怎麼都忘記吃藥?1──自我感覺良好,不覺得自己需要吃藥
12    她怎麼都忘記吃藥?2──沒有更新舊的觀念
13    她怎麼都忘記吃藥?3──強勢性格,挑想吃的藥吃
14    他怎麼都忘記自己吃過藥了?──焦慮性格,以為多吃好得快
15    她竟然把東西煮燒焦了?──熟不熟練的問題
16    她整天看電視,卻說不出電視在演什麼──電視只是有聲的陪伴者
17    為什麼她總是認錯孫子?──偏心、重男輕女
18    為什麼他總是叫錯人名?──習慣問題
19    為什麼媽媽總是重複說過去的事?──因為心受傷了
20    為什麼她總是說我不會、我不行、我記不住?──習得的無助感
21    為什麼同樣的問題才剛回答完,她又一問再問?──因為太在乎
22    為什麼媽媽一直問什麼時候回診,不是講過了嗎?──記不住細節
23    為什麼公公變得健忘而且沒反應──憂鬱影響大
24    為什麼上週末才回去過,媽媽卻說我好久沒回家了?──情緒勒索
25    媽媽怎麼會把鑰匙冰進冰箱裡?──急躁性格
26    他/她的行為怎麼變得這麼怪異?──壓力的影響

第二篇睡眠因素
27    阿爸怎麼開始胡言亂語?──意識不清的喚醒
28    阿嬤怎麼頻頻看到鬼?!──睡前幻覺和睡醒幻覺
29    爸媽為什麼說些莫須有的事?──夢魘
30    爸爸的衡鑑結果怎麼這麼差?──睡眠的影響

第三篇衡鑑測驗
31    簡式智能評估的小祕密
32    臨床失智量表的誤區
33    神經精神評估量表的誤區
34    老人憂鬱量表

第四篇照顧長輩的不疲倦心法
35    出國吧!我親愛的家人──早期和晚期都是好時機
36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症狀是常態還是特例,處理方法不一樣
37    除了告訴醫生長輩病情「時好時壞」,還能說什麼?──觀察老人行為的重點
38    觀察做事的品質──了解疾病的嚴重度
39    照顧同心圓──共體時艱,盡己之力
40    害人不淺的「一定要如何如何」──保持彈性讓照顧更輕鬆
41    長輩不舒服,可是長輩不會說──照顧者的觀察是長壽關鍵
42    帶長輩去日間照護中心──循序漸進是王道
43    跟老人家講話一定要用吼的?──請你慢、慢、講
44    別人辦喪事,她卻笑嘻嘻──失智症的情緒表現跟你想得不一樣
45    當被照護者離開後──照顧者的空巢症候群

 
 

推薦序

看似失智症的症狀底下,都藏著長輩的愛  
朱為民(台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主治醫師)


  我是一個老年醫學與安寧緩和專科醫師,在我求學、畢業、當住院醫師的階段,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父親會失智。
  八十一歲的父親,在二○一三年跌倒腦出血之後,我開始學習跟失智症共處。最常見的症狀,是說過的話會再說一遍。
  「兒子,吃飯了沒有啊?」「吃過了。」
  「兒子,吃飯了沒有啊?」「吃過了。」
  「兒子,吃飯了沒有啊?」「吃過了。」
  「兒子,吃飯了沒有啊?」「吃過了。」

  以上的對話,可能會在十分鐘內重複出現。爸的口吻總是很平靜,但我有時卻不免會因為一直要重複回答而感到心煩。明明知道這是因為失智的症狀,但是忙的時候、心煩的時候,有時甚至也會不想回答,有時又會自責自己為什麼那麼沒有耐心……失智症的照顧者,就是這樣常常在自己內心的小劇場擺盪著。

  二○一七年年底,爸走了,對於爸的記憶也塵封在我的回憶海裡。一直到我拿到黃耀庭臨床心理師的新書初稿,許多記憶像是在太平洋中躍上海面的海豚,一段一段地開始在腦海播放。

  在這本書的第二十二篇,黃心理師說:「會重複問或重複提某事,往往背後真正的訊息是長輩的關心。」看到這裡我才發現,原來父親的失憶症狀,背後蘊含著對我永遠的擔心和不放心。爸知道我總是工作很忙,吃飯速度很快,以前常常跟我說「吃飯要細嚼慢嚥,不然會消化不好」、「要找時間吃飯,不然肚子餓」、「吃飯了嗎?要不要煮麵給你吃?」直到失智之後,腦海裡已經找不出這麼多字句表達,而只能化為一句:

  「兒子,吃飯了沒有啊?」
  簡單的一句話,是父親對兒子永遠的關心。

  台灣在二○二五年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失智症的海嘯即將來襲。根據統計,台灣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五位裡面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換言之,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照顧到失智的父母。我們該如何面對失智的爸媽?我們該如何應對他們的行為?我們該如何調適自己身為照顧者的兩難心情?我們又該如何在失智的脈絡之下好好表達?黃耀庭心理師這本《爸媽真的失智了嗎?》的新書,用了四十五個小故事去說明失智長輩林林總總會令人困擾的行為,並告訴我們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以及該如何去因應它。讀完之後,我真的覺得,如果這樣的書早一點出現,該有多好。

  父親是軍人出身,我小時候一直覺得,爸是個很嚴肅、不苟言笑的人。但在他失智之後,我覺得他有點變了。爸變得比較愛笑、比較會讚美別人、比較放鬆,跟之前不太一樣。我常常想,是不是因為失智的關係,引動出爸原本就有的一些性格、個性,透露了他不常表現出來的另外一面。我想,沒有人喜歡失智症,但是如果我們好好去讀這本書,我們也許會發現,那些藏在失智症症狀底下的線索,都是長輩對我們的愛,以及他們擁有的美好特質。

  誠摯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自序

  近年來,失智症無論在全球或是台灣社會,都已成為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名詞。失智症不像癌症,不是一種會致死的疾病,但因為照顧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因此對節奏快速的現代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挑戰。此外,失智症雖然不只發生在高齡者身上,但與高齡化有必然的關係。在全球人口老化快速的現在,失智人口愈來愈多,高達每三秒鐘出現一個1,因此科學家們正竭盡全力想解開失智症的成因,找出失智症的解方。

  然而,在失智症的領域中,儘管這二十年來不管是藥物研發或疾病診斷的方式,都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臨床上最常用的心理衡鑑技術和工具,卻似乎沒什麼變化。不僅如此,大家在使用這些工具時,也經常容易忽略這些測驗工具設計當時用的診斷標準是什麼?測驗題目一開始是如何擬定出來的?又是否有施測時的盲點等問題,這些都可能讓我們在判斷某些脫序的行為是否由失智症所造成時,做出誤判。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郭乃文理事長曾說過一句話:「大腦不知道『它不會的事』,大腦做不出『它不會的事』。」在判斷個案是否為失智症時,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對失智症抱持刻板印象,把在長輩身上看到的問題行為歸因於失智症,我們就只會用處理失智症的方法去處理問題。一直認為某些行為是失智症,不曾從其他角度去思考它,沒有納入其他新的資訊一併考量,結果就是,我們一直使用原有的資料與知識來篩檢並診斷失智,同樣的思考邏輯也不斷強化、累積。

  如今,被指認為失智症的行為愈來愈多,但會不會有些我們認為是失智原因造成的脫序行為,其實可能起因於生活環境的改變、個性影響或有其他生理上的原因?缺乏全貌,只從失智角度去思索自己看見的零碎生活片段(問題行為),我們就像是瞎子摸象一般,只看見這個人的一小部分,卻以為自己已拼湊出失智症病患的樣貌。

  ***

  鮮少人有機會長期追蹤、觀察大量失智症個案與家屬的問題,我身為一名臨床心理師,十餘年來的工作經驗,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上萬人次的個案及家屬,在工作中獲得了許多失智症相關的經驗,但這些經驗也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許多困惑。

  多年來,我在家屬與病患的衡鑑晤談中,好幾次都遇到,當初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的個案,多年後再度回診時,症狀非但沒有加重,且簡式智能評估(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簡稱MMSE)分數還表現得比之前更好(MMSE 是失智症衡鑑工具之一,見第31章有詳細討論)。

  這與一般教科書上所描述「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會愈來愈差,約八到十年就會進展到非常嚴重的狀況」不一樣。是因為藥物的治療,讓個案認知能力能夠維持或變好嗎?但根據藥品仿單的描述,藥物只能抑制或延緩失智症,並未提及可以治癒。還是說,是環境的改變讓個案的狀況有所改善呢?但如果環境改變就可以變好,應該就不是阿茲海默症了。

  相反地,我也遇過有些患者被家屬帶來看診時,衡鑑的結果是在正常範圍內,但多年之後卻走上了失智症一途。是不是有某些蛛絲馬跡我們在診間沒看到,但家屬一開始就感受並察覺到了呢?那些蛛絲馬跡又是什麼呢?

  這些事情讓從事多年臨床工作的我開始思考:在失智症評估過程中,我們是不是漏掉了什麼?還是我們過度注重某些面向而疏忽了某些問題?

  個案疾病的進程與衡鑑的結果不符,原因可能正是來自於「我們是以什麼角度觀察症狀」。

  醫療人員診斷個案時的統一標準參考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簡稱 DSM-5),書裡針對各種精神疾病,詳列出其臨床表現方式,若個案表現出的症狀符合描述,便可能被確診。但是,當這些已設定好的診斷準則成了看待個案的唯一準則,一開始就假設來診個案是一個「病人」,有時候,便可能發生「先入為主診斷為失智症,然後試著找其他相關症狀來支持此診斷」的情形了。

  舉例來說,DSM-5 描述,認知障礙症個案在學習和記憶方面:「經常在同一次談話中重複表達。在購物或計畫一天時,無法掌握簡短清單,時常需要提醒以導向手邊的工作。」的確,失智症患者會出現上述症狀,然而,是否這些症狀的成因一定是失智症?應該有很多人會說當然不一定,這點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在醫療現場,當我們看到家人或是所謂的「病人」出現了 DSM-5 之中所描述的問題行為時,我們是會朝向「不一定是」的方向思考,還是會朝向「應該是」的方向去想呢?這就是個案可能被認定為罹病的原因之一。

  診斷準則是死的,人是活的。臨床上的症狀,我們所認定的「病人」所產生的那些脫序行為,有許多時候無法藉由診斷準則、衡鑑測驗的分數高低及疾病病程去思考與解釋,所以才會經常會出現矛盾的結論。

  再舉一個例子。臨床心理師在進行心理衡鑑(心理測驗)時,經常使用到MMSE這個工具,滿分是三十分,一般認為不滿二十四分代表有認知功能異常(臨床上,也會因個案年齡和教育程度而採用不同臨界分數)。但它只是一種篩檢工具,不能直接拿來當作正式診斷結果。倘若拿來作為診斷,我們可能遇到這樣的情形:MMSE判為「極輕度」失智症的個案,出現重度失智症患者才有的失禁問題;或是理論上,中重度的失智症患者才會出現視幻覺,但這個時候個案記憶力差,照理不會記得自己的幻覺內容和出現時間,臨床上卻有個案是有幻覺卻還能記得自己視幻覺的內容和發生時間。

  遇到這些與教科書描述的病程不相吻合的臨床個案,因為我們不知道問題從何而來,所以只好將他們歸於失智症,做進一步的治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歷程,疾病不可能是形塑一個人行為的唯一因素。當一些脫序的行為出現,即使這些行為符合 DSM-5 的症狀描述,也並不表示他就是得了失智症,或者表示某些行為是失智症引起的。不然,我們不會看到有許多案例因為環境因素改變,症狀也跟著產生改變,而這也是現在處理失智症問題行為時較少用的觀點。

  這本書針對個案表現出的 DSM-5 中的認知障礙症,從不同角度去探究,不只縱觀他的生命史(個案過去的個性、現在習慣與未來預期可能的症狀發展),也從橫斷的觀點考量他的生活(個案所處的環境,包括人、事、時、地、物,以及他與環境的互動)。我們藉由這些完整的觀察,試圖以一個「全人」的角度,找出形塑個案症狀的可能原因。當我們能更清楚、有條理邏輯地找出這些症狀出現的原因,後續便可能加入不同的處置方式,更有效、更人性化地面對和處理這些行為問題。

  書中描述的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為主,此外,書中的故事人物情景均已修改刻意淡化個人色彩。各章所提的個案原則上不會有太複雜的問題行為,所以讀者閱讀時可能會想:「我當然知道這不一定是失智啊!」本書將實際上相當複雜的問題行為簡化,是為了方便討論,一一分析可能造成問題行為的因素。希望讀者在讀完此書之後,當長輩混合出現兩樣、三樣甚至是四樣症狀時,例如:重複問問題、時間混亂、叫錯名字等,比較容易去分別出哪些影響可能來自於環境、哪些出自關係、抑或是個性使然,哪些是可以被處理、哪些可能一定要藥物介入?

  長輩看似令人困擾的問題行為,其實都是一個溝通的機會,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父母的個性、生命史、習慣、偏好、情緒等等所有他們生而為人的特質。誠摯希望本書能有效減輕照顧者負擔,並且藉由提供長輩以認同、肯定和同理心為出發點的照護,協助他們打破走向失能的惡性循環,重新建立正常功能,體驗更圓滿的生活。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567610
  • 叢書系列:care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02
 
為什麼老是回答「忘記了」?──認為自己不會的習慣性思考
 
許太太是另一個看似失智症患者的個案。她會出現在診間,是因為兒子說她在家中經常說「我忘記了」!但在晤談時,看她的樣子,不像是剛說過就忘記的人,所以我在她說完「我忘記了」之後,馬上鼓勵她,要她試著再想想看,用猜的猜猜看。結果,很多問題即使她無法完全猜中,只要我提供些許線索,她也可以記得片段。於是我抬頭問她的兒子:「你們是不是只要聽到她說『我忘記了!』就幾乎完全相信她真的忘記,也沒有再多給她幾次機會試著想想看?」兒子點了點頭。
 
像許太太這樣的個案,或許是因為,她在過去曾經有過真的忘記某事的經驗,這種經驗多經歷幾次之後,她的思緒便走上了認為「凡是需要記憶的東西,我都不會記得」的這條錯誤道路,這變成了她的信念,從此不再認為自己記得住任何東西,最後甚至變成一種反射動作:別人問她什麼,她就馬上回答:「我忘記了」,幾乎毫不思考。「我忘記了」一說出口,她自己也不會再努力去思考答案,等於是阻礙自己萌生繼續想下去的動機,最終結果當然就如她所願──忘記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一個人心裡怎麼想,結果就會如他所想的方式成就。」在診間,我會試著中斷個案習慣走的「自我實現預言」之路,鼓勵個案專注在「想」,而不是專注在「記不起來」,有時候會發現,針對我所提出的問題,個案真的可以想起答案。
 
的確,隨著長輩的年歲增長,不少家人都感覺他們的記憶力好像愈來愈差了,然而,家屬在觀察個案的狀況時,該看的不是個案愈來愈頻繁地說「不知道」或「我忘記了」,反而該注意他們還記得哪些與現在有關的事情,譬如:記不記得自己的年齡、生日(也有些長輩不過生日,那就有可能不記得),記不記得自己的大孫是誰、曾孫是誰等等(有家屬會對這樣的問題提出質疑,認為長輩當然記得那孩子啊,因為他是長輩帶大的。但是倘若長輩真的是失智症、不記得現在,理應不記得這孩子現在長大的樣子,甚至有可能連他是誰都不知道)。每位長輩的關注焦點不見得都一樣,還是需要仔細觀察分析。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柿子文化電子書年末暢銷展:電子書單書85折、雙書82折,有聲書、影音課程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情緒溝通教養展(止)
  • GL百合展(止)
  • 五南年度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