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愛的不久時:南特/巴黎回憶錄(2020我行我素版)

愛的不久時:南特/巴黎回憶錄(2020我行我素版)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350
  • 優惠價:7244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張亦絢:「《愛的不久時》是我寫作至今以來,最喜歡的一本書。」
傳奇絕版小說,重回人間。
2020我行我素版,情義難再得。

寫給痛苦的訣別信,面朝人生的定情物,
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我們都需要有如護身符般的小說。

  台灣到法國念書的女同性戀遇上當地的一位異性戀男子,他們之間有戀愛的可能嗎?他們的關係能長久嗎?小說中的男女主角甚至一度非常嚴肅地約好「這當然絕不是、絕不是一個愛情關係」——你一句,我一句,言之鑿鑿。只差沒去公證,立誓絕不會愛上對方……

  絕版已久的張亦絢首部長篇小說《愛的不久時》, 「2020我行我素版」鄭重推出,全新改版並新增一篇四千多字的後記〈暫時的一切〉。

  《愛的不久時》寫於長篇小說《永別書》之前,張亦絢於2011年出版這部小說時,台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張小虹形容它是「二十一世紀的愛戀手記,後《荒人》後《鱷魚》的怪胎情慾流動。」

  新版後記裡,張亦絢說:「«愛的不久時»是我寫作至今以來,最喜歡的一本書。它有最簡單的面貌,實則說了非常複雜,且只有小說才能說得那麼好的事。……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它是我文學的原點。」

  後記也說明為何絕版多年之後,張亦絢鄭重決定給《愛的不久時》一個比較無印、比較素顏,也比較赤手空拳的版本。刪去初版的<文學與我>兩篇、<後記>與<作者的感謝名單>,此外還有四篇專文導讀與十三則留言版性質的「留言」,也不再收錄進來。「單純,然也毫不簡略 ; 低限,同時絕不虛弱——這也是我想以小說,對世界與各位致上的心意。」張亦絢說。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亦絢


  一九七三年出生於台北木柵。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早期作品,曾入選同志文學選與台灣文學選。另著有《我們沿河冒險》(國片優良劇本佳作)、《小道消息》、《晚間娛樂:推理不必入門書》、《看電影的慾望》,長篇小說《愛的不久時:南特 /巴黎回憶錄》 (台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台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短篇小說集《性意思史》獲openbook年度好書獎。二〇一九起,在BIOS Monthly撰「麻煩電影一下」專欄。

  網站:nathaliechang.wixsite.com/nathaliechang

 
 

目錄

第一部  開始前的開始
第二部  結束前的開始
第三部  兩者之間
第四部  結束吧結束吧
第五部  結束後的開始

後記  暫時的一切——寫在《愛的不久時》「2020我行我素版」出版前
致謝

 
 

後記
 
暫時的一切——寫在《愛的不久時》「2020我行我素版」出版前

 
  《愛的不久時》(以下簡稱《愛》)是我至今以來,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
 
  它有最簡單的面貌,實則說了非常複雜,且只有小說才能說得那麼好的事——也因爲它的這個特性,即使我在公開介紹它時,也一貫「顧左右而言他」,絕不輕易將藏寶圖示人。我自己「偷看」讀者們的反映,會在心中下註腳:「這個已非常接近寶藏了」,「這個越來越沒希望了」。——看到前者,我往往會非常興奮,甚至會想出聲喊,「動手撬開啊!」——有時會看到有人一直在進門處繞來繞去。其實線索都在明確的地方,並沒有刻意為難人,但至今爲止,拿到小寶貝的人多,至尊(?)之寶少。每個人得到的指示都差不多,這就是遊戲的公平性——相較於我的若干作品會心軟而循循善誘,《愛的不久時》維持了我最本色的「其心如鐵」,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它是我文學的原點。儘管完全只讀表面文章的人,也有它可以得到的愉悅——這小說隱藏的礦脈,連我自己重讀時,也都被震懾住。——因我寫完幾個月後,就開始忘記內容了。只保留抽象的記憶。——所以,重讀自己的小說時,也不知小說會如何開展。前陣子重讀,我當下的反應即是近乎失聲呼喊:天啊我的天啊。我記得這小說有什麼東西是「很厲害的」,但真讀到時,我也還是很受驚嚇。
 
  短篇小說裡,在我心中有同等位置的是<家族之始>。作者偏愛自己作品這事,說來可能不妙,理論上好像要有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ㄧ概都說一樣愛一樣疼——但我們也知道,這不是真的。與其否認存在投緣這種事,不如老實承認——某些親子緣份淺的人,可能會有其他緣深。公平當然還是要公平,但情感是另一回事。到現在爲止,沒什麼作品我是寫了就丟下不管的,天性上沒有那麼愛的東西,也有理智上的愛——這ㄧ點,在人與人的關係中重要,在人與書的關係也一樣。
 
   《永別書》(以下簡稱《永》)寫完好一陣子,我的臉都是慘白的,就算沒有立刻全部忘記,我也傾向不再想起——當然接受採訪或什麼活動之前,會再讀一下,免得跟不上提問。
 
   《永》的誕生與《愛》息息相關,《永》的作者是有意要批評《愛》的作者——這點我非常清楚,可是批評與否定是完全不同的事,惟其有一個具體存在的小宇宙,批評才能進行。而我在這個歷程中,比別人更清楚的,就是「一定會有還好是有」《愛》這本小說。
 
  ……
 
  以上是2010年之前結束的小說。
 
  出版的事多半落在2011年。我執筆加寫的包括<文學與我>兩篇、<後記>與<作者的感謝名單>,此外還有四篇長短不一的專文導讀與十三則留言版性質的「留言」——以上這次都不再收錄進來,為的是讓買了初版的讀者保留其初版的特殊性——傳言說「初版」網路上賣到千元,「有這種事」——我有點吃驚,總之,不記得何時變成絕版。因改變絕版狀態的主動權在我手中,所以延宕也是我的責任居大。
 
  因爲出版與書寫相比——出版是件無趣(但我盡可能說服自己它有趣)多了的事——我也一直有危險的傾向,「只寫不出」的誘惑永遠在那,並不是對問世有任何疑懼——年輕時也許還有證明自己的需求在,但越到後來,往往寫完就很滿足,「分享出去」——老要用勉勵自己(好好做家事或運動)的態度去做。
 
  以往我看到作家寫了不出收在抽屜甚至燒掉,總覺得「很不像話」——但我也是懂那「已經成了」的感覺,雖然旁觀永遠覺得「很不像話」。
 
  2011版的出版,說起來也是「很不像話」——我有個印象,我寫完就很想玩或寫下本書,不記得當時我知道那人是孫梓評或還是稱其為「自由副刊的編輯先生女士」,在看完小說全文後,會來信詢問「出版的進度」。而我為了不讓人覺得我「很不像話」,先假裝認真,後來倒也就認真起來,一面處理一面回信,表示「有有有」,我沒有「很不像話」——可當時的感覺很像還賴在沙發上玩東玩西,就被盯「妳功課到底做完了沒?」只好假裝沒有不情願地說:「我馬上去做」。那段期間有許多有趣的事,發生在梓評、(羅)珊珊和我三人之間,但ㄧㄧ寫它,篇幅會太長又太細,但那是非常幸福的經驗,且最接近我「2010」的初感。那個「初感」就是這次新版我想「恢復的」。
 
  那麼,什麼是2010與2011的差別呢?
 
  雖然以年份曰,但真正的感覺不見得完全是根據年份。  所謂2011之感,就是外於小說書寫,有個「同志有難」的社會氛圍開始加進來。轉眼十年過去,現在不記得每個事件了,不過,有個時空接榫的問題在那裡。儘管法國同婚是後來才通過,但我在法國那些年,法國基本上是「後帕克斯」時期,雖然宣教時仍在說「同志是天譴」的事還存在,社區同志運動工作者也表示,同志在法制上得到保障,認爲同志在文化權上需扶持的文化預算反而開始縮減,對年輕同志未必「一切都好」,但整體來說,接納同志此事已經普遍得多——歧視沒全部消除,但已不是如我青春期在台灣所感受到的——漠視與偏見一面倒。
 
  我知道,每次只要我說到「已有改善」,往往招來憤怒的抗議,認爲應該更強調「仍然不平等」——雖然我的今昔比較,從來不是說不必努力——ㄧ句「我感到厭倦」,我大概忍了二十年不說出口——忍耐卻也是自願的,因爲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說,「我厭倦了這些抱怨」,確實又在加強不公平。
 
  2019年,台灣同婚終於通過。第一層感想當然是高興,第二層感慨也是,不平等壓抑的不只是權益,不平等也讓多少自由活潑的個性被埋葬與放棄呀。簡單地說,對我而言,2011年時有個過份聚焦在同志議題的現象,這個現象並不是任何單一個人或事件施加在我身上,而是在當年的氛圍中,我自己也覺得有必要把反歧視的態度擺出來。因爲我確實覺得恐同的言行,太誇張且必須處理。
 
  可是在同時,我希望用小說打開一個更寬鬆空間的初衷,就彷彿風中之傘,先是搖來晃去,後來甚至飛走了。在某些情況下,我說了十樣事,最後被寫出來的幾乎只有與同志有關的部份,而且放大的程度超過我的想像。我想我「沒有要迴避但也不打算被框架」的立場,對有些人來說,並沒那麼好懂。
 
  然後,出現了讓我會稱為「並非惡意但非常不靈巧」的論述,論者並不批評我,卻在提到小說時,以對我來說,不夠有意義的角度貶低同女社群,這是我難以接受的——在言辭往復的過程,我提早收兵——並非沒有論點反駁,而是有許多其他考量,希望還小說一個較自由的空間是其中之一。在此,我希望表達對林欣誼的感念,當時她抓住了文學表達的某種難度,令我至今深深感謝。
 
  此外,有個思考背景的東西,可以說一下。
 
  就像我還是會打噴嚏,我不能保證「我從沒說過一句本質論立場出發的話」。然而,在大部份的時間裡,「我是一個對本質論深表感謝又同時態度審慎」的發言者,所有宣稱「她說她是」——不論是說「她是同志」或「她是雙性戀」——都是跳躍思考地「以訛傳訛」。而我很早就下定決心,對任何傳聞,除非是說「她殺了人」,否則一律不澄清。
 
  我仍然是「對本質論友善但保持距離」的人,「不反對,但也不長期加入」。就是,我完全不願意在本質論與建構論兩者之中二選一,這是長期思考的結果。所以要我去打哪一方我也是不爽的,但我不是沒有立場,而是「我就是這樣複雜(或難纏)且絲毫不打算妥協」。
 
  寫了四千多字,但我要交代的不過是,為什麼在多年之後,我會鄭重決定給«愛的不久時:南特 / 巴黎回憶錄»一個比較無印,比較素顏,也比較赤手空拳的「2020裸賣珍藏版」——我對讀者以及這部小說,有我最全面與堅強的信心——我們至少應有一個這樣的版本。不過,有人跟我反映,「裸賣」兩字不見得好懂,且有與酒類中的「裸麥」混淆的可能。想了想,就改為「2020我行我素版」:我以爲我曾在被問到,什麼是我寫作的類似核心精神,我回答過,最有關的方法就是「我是一個我行我素的人」。結果翻開紀錄,我說的是「獨來獨往」。在精神上非常有意識且不害怕「獨來獨往」——無論「獨來獨往」或「我行我素」都是我最珍視的,這就是「我行我素版」的原由。
 
  單純,然也毫不簡略 ; 低限,同時絕不虛弱——這也是我想以小說,對世界與各位致上的心意。(節錄)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98220
  • 叢書系列:我愛讀系列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部開始前的開始
 
1
 
作家的人生跟她的作品有什麼關係呢?對這問題,我一向憑直覺行事,沒有什麼清楚的打算。惟有一次,我忽然心生感慨,對自己道,我生命中有件事,而這事,這事我一定不寫它的。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
 
後來,我不禁想到,是不是每個寫書的人,都有過這樣一個秘密。也就是說,有一天,我們親逢某事,我們儘管感觸深沉我們儘管驚為天人,但我們決定,這東西,我要把它帶進我的墳墓裡。
 
我相信,如果每個寫書的人,都有這不為人知的一面,那原因一定各有千秋,而且,比任何曾經寫出過的東西,都能令人知道人生。
 
但是,既然寫書的人決定不寫,我們對這主題可以包含的東西,只能一無所知。當我在開始這本書時,我的決定並沒有改變。那個我所深愛的某事某物,我要永遠留給我自己,沒有任何原因的,我要讓它不在人間流傳。
 
說是沒有任何原因的,或許也不一定。雖然基於職業的習慣,是會覺得彷彿自己竊取了什麼;但又知道,這可是完全在自己的自由範圍內──畢竟,這件事如果不是當事人自己說出來,一切都是神不知、鬼不覺的。當事人,不知為什麼,光這三個字就有點美。
 
在某個範圍內,作家確實是很無私的,痛苦也好,幸福也好,懷疑也好,幻滅也好,有了什麼,一轉手,都可能讓它化成作品中看不見的血肉。不過,自從我有那次小逃兵的想法後,我就知道,就算做為作家,我也不是那麼無私的。一生至少要有一次,要背叛,要脫離,要擅離職守,那原本自己跟自己說好了,如同天職般的終身職:寫。
 
說到現在都不是重點。我並不打算討論這件事。如同我已經指出來的,這件事如果存在,是極私密的,除了臆測,不會有太多挖掘得到的內容。不過,這倒是令我想到德弗扎克。
 
據說作曲家德弗扎克喜歡火車。時常特地跑去鐵道不遠處,為的是觀看火車。作者行文到此,已經十分雋永可喜,但是這個日本的音樂評論者似乎非常大惑不解,或說特別熱心研究?他就這件事做了一個結論:德弗扎克雖然非常喜歡火車,但他終其一生卻沒有寫過關於火車的樂曲。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4 山德森之年The Way of Kings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