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極簡人生的追求
資深媒體人范立達
「想要」與「需要」,一直是商業陣營中兩大主流概念。絕大多數的商人提供給消費者的商品或服務,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渴望,亦即屬於「想要」的範疇。這類的商品或服務,可能包裝著酷炫的外觀,不見得實用但保證亮眼。消費者以並不低廉的價格購入後,初期或許覺得滿心歡喜,但只要一過了嘗鮮期或退了流行,這項商品或服務很快就被束之高閣,從此乏人問津。
真正能引領時代潮流的企業家,則會跳脫常人的想望。他們推出的產品或服務往往是劃時代的,能夠改變這個世界,而且是消費者一經使用後就無法釋手的。回想看看,史帝芬.賈伯斯在二○○七年一月向世人宣告iPhone問世時,有誰能夠想到,這一具小小的智慧型手機能為世界帶來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亨利.福特說得好:「如果我們都照著人們的渴望去創造,至今你依然只會看到馬車,而看不到汽車。」
但是,能夠改變世界的產品真的太少,創造性需求也不是隨處俯拾即得,為了要滿足或填補人們的擁有欲,商人就只好不斷推陳出新,拚命產出所謂的垃圾商品,而消費者在過度購買了一大堆可有可無的產品後,除了造成更多的儲物困擾外,自身的生活品質並不見得能夠得到明顯的改善。至此,有些人便不免自問:「我真的需要這麼多的東西嗎?」
其實,「需要」和「想要」,都是一種心理層次的活動,和購買欲、擁(占)有欲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本書作者從心理學的層面明白地告訴大家:「我們的價值由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定義。」「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會成為我們存在的證據。」「對許多人而言,生活就是義無反顧地追求。」「所有權的界定不再是一種法定狀態、經濟地位、政治武器,甚至也不再是一種權宜之計。更確切地說,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類,以及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一個重要特質。」
換個角度來說,人類的欲望有如大海一般深,在擁有了「需要」的物品之後,剩下的空間,都填進了「想要」的東西。擁有這麼多的「想要」,才會讓自我感覺更良好,更自我肯定,覺得自己的身分、地位不容質疑。因此,作者才會告訴我們:「心理所有權是一種感情上的投射。」
而這種極欲自我肯定的心理活動,有時候會成為打腫臉充胖子的例證。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收入較低的人們身上。他們其實是在進行社交炫耀,努力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可。但站在金字塔頂端的高收入份子,已經不再需要靠著奢華商品來獲取他人的肯定,他們追求的是所謂的「低調奢華」,是只有同樣層次的富豪才看得出來的精品。他們擁有的自信與自我肯定,已不再需要靠著他人羡艷的眼光來獲取。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有人汲汲營營追求擁有這些其實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呢?因為對於這群人來說,擁有奢華商品會產生一種幸福的感覺。窮困的人因為在奢華事物上花錢而得到的滿足感,往往要比有錢人高太多了。因此,我們常會看到有些人過度消費,導致成為「月光族」,甚至背負鉅額卡債,究其原因,不是因為自己的需求不滿足,而是因為欲望難以填平。
但從過往的經歷中可以發現,毫無節制地追求財產,不但不能帶來滿足,長遠來看,某些人甚至會因此變得更加悲慘。但對大多數人而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道理,是一直要到生命尾聲才有辦法領略。
本書提到一則希臘神話:邁達斯國王因為酒神賜予的神力,讓所有被他觸摸到的東西都變成黃金,國王原本欣喜若狂,但後來他發現這樣的神力讓他連入口的食物也變成黃金,甚至連擁抱女兒時,女兒都被他變成黃金。至此,他才慌亂不已,哀求酒神收回點物成金的能力。
克制,或者說控制自己的欲望,是一件必須終生學習的事。建立更多的自信心,學習不要透過他人的評價來肯定自己,不隨波逐流,不追求擁有而是欣賞擁有,這些心理層面的訓練都不容易,但在意志動搖時,若想想上述的希臘神話,或許就會發現,過著簡單一點的生活,少些雜亂、少些競爭,才會讓自己的人生更從容、更自在。「富貴於我如浮雲」就不再只是一句空話,而是生命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