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劉晚蒼傳內家功夫與手抄老譜

劉晚蒼傳內家功夫與手抄老譜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劉晚蒼的功夫來源有三:一為譚腿,二為王茂齋傳系太極拳,三為宋永祥傳系八卦掌。後二者是劉晚蒼內家功夫的重要源泉。
 
  本書在太極拳部分還原了傳統吳式太極拳的學習程序,補充了樁功、單操的內容,呈現太極拳授受中由樁、至功、至架、至單操、至推手乃至散手這一完整過程。並收錄劉晚蒼在20世紀80年代留下的一組完整拳架照片。
 
  宋永祥傳系八卦掌部分為世所罕見,劉晚蒼生前極為珍視,鮮有傳人。據傳劉晚蒼的功夫受此傳系八卦掌受益良多。
 
  本書細緻、全面地展現該傳系八卦掌的系統練法,以期宋派八卦掌這一瑰寶廣播於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晚蒼
 
  山東蓬萊人,吳式太極拳研究會首任會長,從學于劉光斗、王子英,屬全佑-王茂齋系傳人,因在與日本人的交手中三勝日本國手三浦英夫,被其稱為「中國劉」。劉晚蒼生平及其拳學造詣詳見《三爺劉晚蒼——劉晚蒼武功傳習錄》。
 
劉光鼎
 
  山東蓬萊人,海洋地質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太極功架與推手從學于劉晚蒼。曾與劉晚蒼合著《太極拳架與推手》,後出版《太極拳術理論與實踐》,將武學與力學研究結合,相互印證,科學而富哲理。
 
劉培俊
 
  山東蓬萊人,其父劉煥烈與劉晚蒼同學於劉光斗,劉培俊自幼由其父指導,後得劉晚蒼親傳,是劉晚蒼武藝的全面繼承者。
 

目錄

上 篇·太極拳架與推手
一、理論 
(一)太極拳法
(二)太極經典拳論解說
(三)力學基礎
 
二、拳架
(一)基本拳式(37 式)
(二)太極走架(108 式)
(三)關於盤架子
 
三、推手
(一)太極推手的基本問題
(二)四正推手
(三)四隅推手
(四)圓形推手
(五)關於打手
(六)聽勁與懂勁
 
下 篇·宋永祥派八卦功
一、源流
 
二、功譜
(一)八卦功妙藝譜
(二)劉光魁傳妙藝功箴言
 
三、功法
(一)宋派八卦老八掌
(二)宋派八卦後四掌
(三)宋派八卦單操
(四)宋派八卦推手
(五)宋派八卦散手
 
附錄一  劉晚蒼師承表
附錄二  手抄功譜
 

代序
 
  劉晚蒼,1906年6月22日(陰曆五月初一)出生於山東蓬萊大辛店東許家溝,1990年7月5日逝世於北京。晚蒼先生畢生酷愛武術,涉獵極廣而尤精於太極拳術,其習練純正,認識精微,體悟深刻,造詣甚高。
 
  他身體力行,德藝雙修,數十年寒暑不移,在北京地壇公園傳授太極拳架,親自餵招推手,培養了一大批拳術家,對提升和推廣中華太極拳術做出了重要貢獻,堪稱一代太極大師。
 
  良師益友
 
  晚蒼先生原名劉培松,是我的堂兄,也是我的良師益友。1941年,我12歲時,老家山東蓬萊遭受侵華日軍的殘酷掃蕩,我家破人亡,孤苦無依,隻身流浪到了北平。蒙表伯曹伯垣收留,到北新橋競存中學寄宿讀書。這時,交道口恆記米莊就成為我每個星期日必去之處,因為這裡有我的三哥劉培松。
 
  培松三哥在恆記米莊打工,每次都熱情地接待我,一壺茶可以談笑風生兩小時;有時逢上吃飯,還會有一碗麵條和一盤豬頭肉拌黃瓜,再加上三哥講的趣聞軼事,每每使我流連忘返。這樣,使初到北平的我在孤寂的學習生活中產生了熱乎乎的家的感覺。
 
  我在蓬萊時,曾經跟隨大哥劉光斗(劉元化)學過幾天拳,照葫蘆畫瓢般地比畫一番,實質上卻是一竅不通,什麼也不懂。到北平與培松三哥接觸後,很快就萌生出學拳的想法。培松三哥同意了,並親自傳授了我譚腿、八卦、太極和七星杆、馬眉刀,其中講解和指點最深的是太極拳術。
 
  應該說,我與晚蒼先生交往達半個世紀之久,不僅得到先生親傳拳術技藝,而且在先生誠樸的言談身教中受到薰陶。不論我在北京大學物理系讀書期間,還是後來在國內外進行油氣和海洋地質勘探時,凡有機會,我必然要到交道口恆記米莊探望,或者直奔安定門外地壇公園去練拳推手。晚蒼先生的和善樸實就像一塊強大的磁鐵吸引著我。每次在地壇公園西南角的松林中與晚蒼先生習練太極推手,我大多沾上即受到發放,像遇上彈簧一樣被彈擊出去,而晚蒼先生則是引進落空合即出,如同彎弓射箭一般。這樣的太極推手習練煞是好看,人被打得滿場亂飛,可真是切實地加深了對「沾黏連隨」「不丟不頂」「站住中定往開裡打」等太極拳術古典理論的體會與認識。
 
  休息時,拳友們都圍繞晚蒼先生而坐,聆聽他講述拳術源流,楊祿躔、董海川等祖師爺們的故事,以及茶館宋(永祥)、煤馬(維琪)等前輩練拳行功的逸聞。這樣,在餵招、講解中改正動作,領會精神,提高技藝,同時又在講授做人的道理。
 
  「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從繁忙的海洋油氣勘探工作中解脫出來,除了蹲「牛棚」、接受批鬥之外,大多時間處於閒散狀態。於是,我和晚蒼先生商量合作寫一本《太極拳架與推手》,系統地整理並論述晚蒼先生數十年在太極拳術方面的傳授、教誨以及個人的心得體會。在得到先生的同意之後,我跑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與晚蒼先生共同回憶往事,並列出提綱多次討論。
 
  同時還約請晚蒼先生去地壇公園,用我在蘇聯買的費得照相機,拍攝彌足珍貴的太極拳架與推手的照片,儘管我的攝影技術不高,照片品質不佳。隨後,我每寫完一章,即與先生逐字逐句地認真研討、修改。全書完成之後,我又與先生通讀一遍,做了最後一次修改,該書於1980年由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首次印刷42000冊,不久即售罄。1983年再版,印數達33萬冊。2005年5月再次印刷,印數5000冊。
 
  晚蒼先生一生質樸,和平待人,從來沒有人前阿諛奉承、背後詆毀褒貶。既不恃技凌人,更不追求名利,實心誠意地傳藝、授徒、探討交流,發揚光大中華武術,實為一代楷模。1990年7月5日,晚蒼先生以85歲高齡溘然與世長辭。我在痛失良師益友的同時,一直惦唸著晚蒼先生生前的一再囑託—對《太極拳架與推手》做進一步的修改與補充。
 
  但是,今非昔比,由於國家對油氣資源的需求迫切,我從事海陸油氣勘探工作,於是整天四處奔波,始終沒有找到時間來完成先生的囑託,內心深感愧疚歉然。
 
  1989年,我奉調到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次年在參加廬山會議期間,由於在山上練拳而結識軟體所許孔時教授。在他的督促和鼓勵下,遂在《太極拳架與推手》的基礎上,增加了太極拳術的力學基礎、生理保健基礎,以及太極拳術引論等章節,並重新定名為《太極拳術—理論與實踐》。
 
  補充的這幾章都未能經晚蒼先生審閱,也無法請先生署名,是我的遺憾之處。
 
  拳架基礎
 
  太極拳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技擊運動。它在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薰陶下,以太極陰陽學說為理論基礎,指導拳架動作和推手應用。長期堅持太極拳術鍛鍊,可以增強體質,治療一些慢性疾病,還可以陶冶情操,修養性情。
 
  但是,太極拳術畢竟是一種技擊運動,所以對它的闡述,以及對其理論與實踐的認識,都必須以技擊作為主線,體現太極陰陽學說,使動作準確,姿勢適度,趟路聯貫,進而在意念的統率下,達到動作和呼吸順遂協調。為了使盤架子能夠逐漸達到圓融精妙的境界,我們特編製了一個歌訣:
 
  太極歌訣
  心率氣行布四梢,頂靈身端蓄腿腰。
  神舒體逸守丹田,虛實變化因意高。
  動中寓靜靜猶動,圓中有直直亦圓。
  太極一元多辯證,陰陽兩儀不固定。
 
  根據古典拳論,在書中明確提出習練太極拳術的十項要求。
 
  晚蒼先生傳授的吳式太極拳架有十個來回趟路,108個拳式。但在編寫《太極拳架與推手》的過程中,晚蒼先生卻要求將重複的拳式去掉,集中論述其中39個基本拳式,包括太極起勢和合太極。為了強調太極拳架中的技擊作用及其中的變換,還特地對這39個基本拳式各編寫了一個歌訣,既闡明其作用,又便於誦讀和記憶。這對於普及推廣太極拳術是有重要意義的。
 
  晚蒼先生尊師重道。在《太極拳架與推手》的編寫過程中,他首先要求收集並精選有關太極拳術的古典拳論,並對它們加以簡明扼要的說明,以便於理解和推廣。遺憾的是,雖然晚蒼先生提供了他記憶中的一些拳論,我又在北京圖書館中查閱到一些,但保留在山東蓬萊東許家溝的一些拳論如劉光斗撰寫的《太極拳論》(見劉培一、劉培俊著《劉氏傳統武術集》),當時就沒有瞭解,也沒有去收集。
 
  晚蒼先生在傳授太極拳架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入門引路須口授,工夫無息法自修」。他認為,太極拳術有許多流派,即使是一師所傳,也會有所不同。大家都是根據太極陰陽學說對傳統套路長期不斷的修練中積累起來的認識和體會,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和尊重。只要像《太極拳論》所要求的那樣,在行功走架中貫徹「貫串」和「用意」,符合原理,就不應該過分挑剔。
 
  拳架是太極拳術的基礎,也是技擊中的知己功夫,必須長期堅持盤架子。既要深入領會太極拳架都是取法乎自然,在輕、慢、圓、勻、穩的動作中連綿不斷,端莊穩重;又要領悟太極陰陽之理,力求用意完整,「周身一家,宛如氣球」。嚴格遵守太極拳術的基本要求,經過長期盤架子鍛鍊,將使外形完滿、協調,空鬆圓活,而內勁又輕靈流動、圓融精妙。
 
  推手習練
 
  太極拳是一種技擊運動,其基礎是太極拳架,應用實踐的習練則是太極推手,也是知人功夫的訓練,因而有「練習太極拳而不練推手,等於不練」的說法。「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要求在太極拳行功走架中,處處擬想與敵人打手,無人若有人;而在推手時,則應靈活運用拳架中的技擊招法,有人若無人。這樣,在太極拳術中走架與推手是學以致用的兩個階段,而且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只有推手與走架多次循環反覆,使之互相緊密結合,才能達到高深的太極拳造詣。
 
  晚蒼先生在傳授太極推手時,首先說明太極推手八法,即四個正方向動作掤、捋、擠、按稱為四正;四個斜角動作採、挒、肘、靠稱為四隅。四正如拳架中的攬雀尾,四隅如卸步搬攔捶,它們合起來組成太極拳對敵打手的基本方法。其次講解太極拳術中對敵打手的基本原則(即沾、黏、連、隨)和主要禁忌(即頂、匾、丟、抗),然後再反覆闡釋輕、重、浮、沉的重要性,進而指出這些名詞之間的關係,它們既是相互對立,又是相互依存的,必須用辯證觀點來對待。正如太極理論所指出的:「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因此,在對敵打手中必須用意於貫串,連綿不斷,捨己從人,否則勢必陷於停頓和僵滯,遭受打擊。
 
  初學太極推手,對上述20個字雖反覆聽到講解,但大多仍是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戰練習,在不斷的體會中,才能逐步領會和認識。
 
  太極推手有定步與活步之分。晚蒼先生經常演習的是定步四正推手,透過推手雙方打輪來認識、理解和應用掤、捋、擠、按。應該說明,四正推手便於示範餵招,及時講解改正,有助於傳授和體驗太極拳的技法。一般地說,經過相當時間的四正推手習練,逐步加深了對太極拳架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開始對聽勁和懂勁有了體會。往往就在這時晚蒼先生會講述一個故事,道出吳式太極拳術的精髓:春節來臨,楊祿躔從北京回老家探親。全佑依依不捨,跟隨騾車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楊老說:「回去吧,不要送了。」全佑則堅持再送一程。騾車到了盧溝橋,楊老對徒步扶車送行的全佑先生說:「回去好好練,站住中定往開裡打。」正是「站住中定往開裡打」的指示,經全佑先生融會貫通於拳架和推手之中,才形成後來的吳式太極拳術。晚蒼先生繼承吳式太極拳的優良傳統,並加以發揚光大,極重要的關鍵是對「站住中定往開裡打」下過深功夫。每次和晚蒼先生推手,他腰似弓把,腳手如弓梢,引進落空合即出,正是「站住中定往開裡打」,以至動似放箭,上百斤重的漢子立即被彈發出去,既體現出「撒放秘訣」中靈、斂、靜、整的太極打手原則,又在沾、黏、連、隨中乾淨俐落地深化出一個「脆」字,形成了晚蒼先生沉粘古樸、靈潛宏偉的個人風格。
 
  晚蒼先生傳授太極推手,並非只講定步四正推手。他也曾講述過體現採、挒、肘、靠的活步四隅推手,並且指出這是從上步、卸步搬攔捶演化出來的,經過楊式太極拳的闡發,成為楊式大捋,得到廣泛流傳。
 
  應該說明,晚蒼先生曾經教過我一種圓形推手,其手法仍是掤、捋、擠、按,而步法卻沿圓線變化。這樣,腳扣腰擰使身體做大幅度轉動,能夠膝頂腳踢,肩靠肘打,展現出激烈的攻防運動。
 
  聽勁懂勁
 
  作為技擊運動,太極拳術要求在盤架子的基礎上,經過推手訓練,學會聽勁,最後達到懂勁。古典拳論明確指出,練太極推手而未能懂勁,則運用毫無是處。因此,要求「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懂勁是太極拳術的高級階段。
 
  太極拳術非常講究聽勁和懂勁。所謂聽勁,就是對技擊對方進行調查研究。透過沾黏連隨來瞭解對方施加於我的勁力。「彼之力挨我何處,我之意用在何處」,將自己的意念集中於對方勁力施加於我身的著力點上,並努力精確地瞭解此勁力的大小和方向。所謂懂勁,則是根據聽勁所瞭解到的情況,經過分析和判斷,搞清對方的意圖,並迅速做出反應,不失時機地將應對決策施於對方。「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這樣,晚蒼先生依照古典拳論,將人體比作氣球,而將聽勁和懂勁形象地概括為「你挨我何處,我何處與你說話」。
 
  晚蒼先生盤架子,早年與晚年有很多不同,明顯地反映出先生對太極拳術理解的深化和提升。仔細探索其發展和演化的路徑,可以找出兩個原因:一是透過盤架子和推手的大量實踐融匯力學原理,貫通於太極拳術之中;二是對聽勁和懂勁不斷深化,達到高深造詣。
 
  一次,晚蒼先生在地壇公園做盤架子示範時,我發現他在白鶴亮翅和玉女穿梭中都明顯地出現了小臂滾捲的動作。對此先生給出兩種解釋。首先,先生觀察到用圓木墊在笨重物體之下可以輕易地移動此物體;其次,拳論要求「擎起彼身借彼力」,對方施力於我小臂,如我臂順其力滾捲,則不要多大力量使著力點落空,對方身體勢必騰虛,腳跟浮起,而我臂再做反向滾捲,恰好正擊中對方。這樣,向後的滾捲是順其力,使著力點落空,而反向滾捲,又是我發放的落點,使對方傾倒。這正是「亂環決」中所謂「發落點對即成功」,也是聽勁與懂勁的結果。
 
  應該附帶說明的是,白鶴亮翅與玉女穿梭在習練中都必須從小臂到後腰有勁,不得丟匾,順勢滾捲和反向滾捲也都必須以腰為軸,力求完整。
 
  在技擊鬥爭中,首先要將自己安排好,這就要靠平日盤架子的功夫了;其次要由聽勁仔細瞭解對方情況,明白其真實意圖,迅速做出分析、判斷,再根據力學原理,從弧線與直線、分力與合力、轉動與滾動、槓桿與螺旋等方式選取最有力的作用,破壞對方的平衡。
 
  晚蒼先生長年在地壇公園演練太極拳術,透過示範、餵招、講解來說明聽勁和懂勁,由實戰來認識技擊的全過程,應該說,先生講解的是拳理、拳法,但處處符合物理學中的力學原理,並能用生活中的實例比喻和加以闡釋,體現出先生在長期太極拳術鍛鍊實踐中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他無師自通地理解力學原理並將其融匯於太極拳術之中的悟性和功底,令人感到十分驚奇和由衷地敬佩。
 
  深刻懷念
 
  太極拳術繼承並發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融會貫通了中國哲學、醫學、美學等多種思想智慧,既博大精深,又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太極拳術流傳廣泛,凡是接觸到此拳術的中外人士,大多會產生興趣,甚至沉湎於太極功夫之中。長期堅持太極拳術鍛鍊,確實可以達到增強體質、陶冶情操的效果,而太極推手的習練,不僅可以提高攻防技藝,還有無窮趣味,可以深化對拳理的認識。
 
  中國古代哲學中,經常使用「矛盾」這個詞。矛是進攻的武器,用以消滅敵人;盾是防禦的器械,用以保存自己。兵書上講求矛盾,實質上是探討攻防、敵我的鬥爭。
 
  《老子》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兵書,「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宋‧周敦頤的「太極圖說」,用「陰陽」作為基本理論,來概括人體及其運動中相互矛盾對立、又相互統一的事物,如動靜、虛實、開合、蓄發、呼吸、進退,等等,以認識其變化規律;孫武在春秋戰國時就從兵家角度對戰爭規律和攻防原則進行了總結,並指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後人發,先人至,此迂直之計也」。孫武認為「先識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情況,因勢利導,實現迂直之計是鬥爭取勝之道。毛澤東在總結敵我強弱的情況下,提出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進行遊擊戰爭的指導思想仍是因勢利導。
 
  在當年的敵我鬥爭中,這些思想原則的高度總結既是積極的防禦型戰略,同時又是具有戰術指導意義的。將它們具體化到太極拳術的技擊鬥爭中,所謂「迂直之計」,就是曲線與直線的轉化:人擊我時,要使其循曲線而進;我擊人時,則要沿直線以對—也就是「引進落空合即出」「站住中定往開裡打」。由此可見,太極拳術長期在中華文化的薰陶中,融會貫通其精髓於技擊運動。因此,要想發展太極拳術,除了堅持鍛鍊太極拳架與推手之外,還必須廣泛而深入地瞭解中華文化。
 
  劉晚蒼先生長期居於北京交道口恆記米莊,安貧樂道,淡泊名利,專心致志於研習太極拳術。他自幼酷愛中華武術,博採譚腿、八卦、形意等眾家之所長,深刻領悟太極拳術之精髓,獨闢蹊徑,達到圓融精妙的境界,並在太極推手上形成「沉粘古樸、靈潛宏偉」的特色。
 
  筆者認為,晚蒼先生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造詣,和他日常以書畫自娛,不斷深化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有關,當然,也和他數十年如一日,堅持鍛鍊,刻苦鑽研,並在北京地壇傳授太極拳架、訓練太極推手有關。
 
  總之,劉晚蒼先生奉獻於太極拳術,承上啟下,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精研太極拳術並加以發揚光大,堪稱一代太極大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63078
  • 叢書系列:武術特輯
  • 規格:平裝 / 414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