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多保持一點距離,你會更溫柔
人類是一種,只要和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就會不可思議變得溫柔的生物。
跟他人互動時,我們會拿捏與對方之間的距離,想更接近對方時態度可能過度強硬,看輕自己時又變得退縮。我們就在不時犯錯中一面修正調整,一面發展人際關係。所謂的人生,就是持續尋找當下與他人之間剛剛好的距離。
當人活到一個年紀後,就會成為能自己找出舒適人際關係距離的人,而這樣的人,就是我心目中成熟的大人。
透過這本書我想傳達給大家的,是要和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無論是跟自己的先生或太太,小孩或媳婦、女婿,又或者是對待鄰居、老友。當你試著比原先想的再多保持一點與對方的距離,就會發現自己變得更溫柔。
距離太近,線繩就容易糾結在一起,大部分的人際問題也是源於距離太近。在我迄今六十多年的律師生涯中,都在整理疏通各種人際關係中「糾結纏亂的線」。
只要方法正確,那些糾纏、打結綁死的線繩就能解開。雖說糾結狀況各有不同,但只要身處其中,就找不到解方。但你若可以後退一步,站在外頭去看全貌,就能找到解決的線頭。
換句話說,即使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或煩惱,若能保持適當距離,就能找到解決的方向。一直以來,我是用「法律」做為潤滑油,將看起來綁死的結梳理開來,讓許多人迎來人生轉機,而我也從中學到許多事情。
做為一個法律專家,在我奉獻了大半律師生涯的民事案件世界裡,法律的作用並不在於「裁判」,而是「解決問題」。
人心不能靠法律來裁判,法院所判的「勝訴」或「敗訴」,也不能用來決定人生「真正的幸福」。
「勝訴」者的人生過得更苦,而「敗訴」者的人生卻輕鬆愉快,這樣的事情所在多有。我的律師生涯,就是一面觀察這法律無法裁定,複雜而荒謬的人類情狀,一面思考何謂真正的幸福。
...
「梳理糾結纏亂的線」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並非我十分擅長之事。我天生就是個急性子,每每拜託同事:「能不能幫我解開這個結?」然後總是驚訝於對方解開之速。
而這樣的我,卻一意想解開人們的心結。因為我希望他們能夠在解開心中纏亂的死結後,積極向前;我盼望他們能活得比現在開心,在接下來的人生能找到人際交往中那「剛剛好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