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競合力點亮醫療:北醫醫療體系的變革之路

競合力點亮醫療:北醫醫療體系的變革之路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獨樹一幟的劣勢成功學
驅動變革的競合法則

  競合力,是北醫醫療體系變革成功的關鍵成功要素。

  北醫醫療體系囊括多種營運模式,從大學附設醫院到OT、BOT、院中院、改造託管……,如何競爭?如何合作?

  北醫成長在沒有公部門資源、財團資金挹注的環境,早年因地理環境等因素,第一家附屬醫院的營運成績不如預期,卻能在這樣的劣勢中逐漸成長,變成如今一校六院的醫療體系。

  組織在制定策略時,需要從競爭者與互補者的角度思考,強強可以對決,但有時彼此合作反倒是更好的營運模式。北醫醫療體系以單一體系集多種醫院經營模式之大成,六家附屬醫院存在某種競爭關係,身為領導者必須思考如何制勝而出,但又必須考量彼此合作的機會與模式,在全台醫療體系中共同將市場做大,替自己製造機會、掌握機會。

  本書講述北醫如何善用競合力成就自身的轉型變革之路,對單一醫療院所來說,北醫如何能夠做到的方法值得借鏡;置身醫療生態系當中,如何避免陷入刀光劍影、傷筋動骨的惡性競爭,進而在良性競爭下共同成長,更是值得產業界參考效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筱珮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台灣日報》、《中國時報》記者,合著有《關鍵影響力:金牌企業成功學》、《修練幸福力:陪伴與成長的故事》(合著)等書。

劉惠敏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所碩士,曾任非政府組織工作者、《聯合報》醫藥記者,現為自由撰稿、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監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著有《台灣長照資源地圖:長期照顧實用指南》(合著)、《營養聖戰40年:台灣營養學會四十週年紀念專書》等書。

陳麗婷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聯合晚報》、《蘋果日報》醫藥記者,曾以《報導者》「病床邊的照護危機:一年660億元住院看護需求,誰來把關?」報導,獲第十八屆卓越新聞獎深度報導獎;《報導者》「普悠瑪18死事故」即時報導,獲第十八屆卓越新聞獎即時新聞獎,以及《農傳媒》「把脈百萬從農大軍,農業職災誰聞問」,獲亞洲出版協會SOPA獎。

陳培思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擔任《聯合報》、《Career》雜誌記者,著有《迎向零醫院:永齡X lab共創新醫療》(合著)等書。
 
 

目錄


共創精進卓越 陳時中
腳踏實地,走出自己的路 張文昌
開創醫療大未來 李祖德
創新翻轉,北醫醫療版圖新紀元 林建煌

楔子
航向無可限量的未來

Part 1 創新多元的營運模式
1    自營北醫附醫 台北東區醫療旗艦
2    公辦民營萬芳醫院 締造多項台灣第一
3    BOT打造雙和醫院 新北市量體最大的醫院
4    成立臺北癌症中心 為癌症專科醫療找到最佳平台
5    創設臺北神經醫學中心 專科醫療再上層樓
6    經營李惠利東部醫院 兩岸合作辦醫新模式
7    改造託管新國民醫院 提升地區醫療照護水準

Part 2 設立管發中心運籌帷幄
1    從重管理到重發展
2    以有限資源達到最大效益
3    打造競合創新模式

Part 3 建立重視品質的文化
1    邁向品質促進之路    
2    優化管理品質    

Part 4 精進醫療服務
1    發展具特色的醫療
2    提供先進的創新醫療服務

Part 5 研究開發以臨床為本
1    提升研究能量
2    加速發展臨床試驗
3    擴大生技事業版圖
4    打造台灣生醫矽谷

Part 6 獨步全國的前瞻教學
1    培育跨領域人才
2    創新科技教學
3    打造頂尖模擬場域
4    深化臨床教育

Part 7 培育優秀人才
1    內外並進,建立豐沛人才庫
2    獎勵進修,提升競爭能量
3    引領變革,成立卓越領導學院

Part 8 全方位醫療資訊服務
1    為患者做好就醫準備
2    智慧醫院保障病人安全
3    醫院圍牆外的醫療照護

Part 9 展現人文關懷之心
1    與社區共好的醫療服務
2    不停歇的海外醫療援助

結語
朝向世界級醫療體系邁進
 

自序

創新翻轉,北醫醫療版圖新紀元
林建煌.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一九七六年八月臺北醫學大學第一家附屬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開幕,當時僅有一百七十六床,員工不到百人,經過四十多年努力,二○二○年的今天,北醫擴展為六家附屬醫院,擁有病床逾三千床,員工達八千六百人,每年營運規模超過兩百億元,足以見證北醫醫療體系翻轉的奇蹟。

  臺北醫學大學(簡稱北醫大)醫療體系為何能快速擴張,頭角崢嶸,在這本與天下文化共同出版的《競合力點亮醫療:北醫醫療體系的變革之路》中可以找到答案。

  為完善醫療服務盡心

  北醫醫療體系目前擁有六家附屬醫院,提供具有特色、完整的醫療服務,建構完善的教學研究資源環境,運用AI人工智慧打造最新的科技化醫院,創新營運模式,引領醫療體系發展,創造利潤,回饋北醫教學研究發展,良性循環,共創雙贏,已成為全台大學永續經營的最佳典範。

  一九九七年,北醫受台北市政府委託接手第一家公辦民營(OT)的市立醫院——萬芳醫院,當初在各界都不看好的氛圍下,北醫董事會及全體師生、校友,獨具慧眼,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發揮團隊合作,兩年多就財務收支平衡、創造盈餘,七年就躋身醫學中心之林。

  萬芳醫院的成功典範,帶動北醫醫療體系蛻變,隨後於二○○八年順利取得雙和醫院BOT案,激勵北醫附醫革新求變、勵精圖治,逐漸奠定今日北醫一校六院的龐大醫療體系,成為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醫學重鎮。信手拈來,經營萬芳醫院的心路歷程,只是北醫醫療體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虧到盈,發展出如今多元經營策略的精采故事之一。

  二○一九年十月,教育部通過共同經營新國民醫院,新國民醫院的加入,讓北醫醫療體從醫學中心、準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一應俱全,也讓北醫的醫療版圖繼續往外拓展。

  開創市場新藍海

  北醫醫療體系的突破、成長、卓壯,這四十多年來的發展,可以見證,唯有把握最佳時機、眼光精準、打破框架和範疇、擘劃創新,才能開創醫療市場的一片藍海。

  整體而言,《競合力點亮醫療:北醫醫療體系的變革之路》這本書包羅萬象,主軸是記錄開創嶄新多元經營模式,例如,對於營運管理、醫療品質、組織文化、精進醫療、研究、教學、人才培育、智慧醫療、社會責任,都有詳細著墨。

  在北醫大創校六十年之際,未來北醫大暨醫療體系將繼續接受挑戰、勇於冒險,不僅轉型為創新型大學,擁有更強的科研實力,能快速應對外界的環境變化,更期勉北醫同仁繼續打拚,在一校六院的穩健基礎上,擘劃宏觀開闊的藍圖,奮力向前,航向無可限量的美好未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35766
  • 叢書系列:醫學人文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楔子
 
航向無可限量的未來

 
今時今日,說起「臺北醫學大學醫療體系」(簡稱北醫大體系),即使放在世界舞台上,也可說是名聞遐邇,從國外慕名而來就學、就醫者眾。很難想像,一甲子前,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九六○年,臺北醫學院(二○○○年改制為臺北醫學大學,簡稱北醫大)創校,整個校園只有三間鋁皮屋,全校只有醫學系、牙醫學系、藥學系三個系,第一屆新生也只有兩百零五人;座落在吳興街的校地,周遭淨是一片荒蕪水田,創校後的前五年間,每逢雨天,校門口到後棟實驗室的走道,變成一條泥濘不堪的羊腸小道,師生寸步難行,穿著雨鞋上課成為常態景象。
 
校址偏僻、交通不便、學生人數少,當年一群台灣醫界菁英懷抱理想創校,卻難免陷入私人興學的窘境——校務經費始終入不敷出,董事會成天為錢傷透腦筋。
 
然而,此時的北醫大,肩頭上有個重責大任勢在必行——做為醫療教育機構,必須讓醫學生能有實習的場域。
 
創校之初,北醫大便曾為校地尋尋覓覓;如今,要設立附屬醫院(簡稱北醫附醫或附醫),再度為院址煩惱——原定設在吳興街校區,方便教學、實習相輔相成,但當時吳興街尚未開發,距離市區太遠,民眾前往就醫必須長途跋涉。
 
這段期間,北醫大多次尋覓市區內土地或尋求地方政府合作開發,都因資金缺乏與政府規劃等因素,未能成局。
 
挑戰,前所未有
 
北醫附醫遲遲未能建設,很長一段時間,北醫大學生的實習場地,只能仰賴台北市與附近縣市各大軍醫院、各省/市立醫院或著名私立醫院協助。
 
一九六八年,北醫大董事會考量學生實習需求日益迫切,且吳興街一帶發展快速,人口大量成長使醫療需求擴大,決議在校區內興建教學醫院,卻又受各項因素延宕,遲至一九七六年八月才正式成立啟用,聘請台大醫院泌尿科主任江萬煊擔任首任院長。
 
創校十六年後,北醫大終於擁有自己的教學醫院。
 
然而,北醫附醫興建的龐大費用與營運初期的虧損,讓學校財務日益吃緊,加上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年間,教育部對於私校補助尚少,相對於政府挹注財務的公立大學與部分由企業投資的私立學校,財務問題構成北醫發展的巨大屏障。
 
歷經風雨飄搖,北醫大的挑戰未曾停歇。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