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都柏林人(二十世紀必讀經典文學,短篇小說集之最)

都柏林人(二十世紀必讀經典文學,短篇小說集之最)

Dubliners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百大小說|短篇小說集之最
認識二十世紀愛爾蘭文學大師,喬伊斯最佳途徑
文學小說必讀經典

  《都柏林人》是閱讀喬伊斯的入門之作。這部小說由十五個短篇故事彙集而成,分別記述都柏林人在童年、青年、成年時期及公眾生活的故事。喬伊斯的描繪中,二十世紀初的都柏林人,沉浸在英國殖民昏暗的燈火裡,看不見自己真正的面貌,甚至在死亡將至的陰影裡,渾噩度日,麻痺不自覺。他的敘述,苦澀多於愉悅;他的書寫,尖酸諷喻,警世味道濃厚。

  喬伊斯具有極高的文學才情,他的文字出入於悲劇和喜劇之間,擺盪在同情與嘲諷之際。他的書寫,有時候帶著同情的介入;有時候維持一種旁觀的疏離姿態;更多的時候,欲言又止。尤其是慣用「靈光乍現」的開放式結尾,引發讀者對劇情後續發展的揣測。

  《都柏林人》採用寫實主義的敘述法,因此看似簡單,其實在文字表象下,有著相當分歧複雜的指涉意義。在這本書裡,喬伊斯以文化病理學家的姿態,對都柏林人在心靈、社會、政治及文化上的「麻痺」現象,進行解剖、清理與診療。

  喬伊斯筆下的生命是一場困局,愛爾蘭的經驗提供我們一個自我觀照與省思的機會。透過批判性的閱讀,《都柏林人》可以引導我們在生命困局的掙扎中,增長智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喬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


  著名的現代主義文學大師,以多變的實驗性寫作風格,獨步文壇。他出生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及長流亡於歐洲大陸,一輩子以書寫愛爾蘭為職志。他的創作包括短篇小說《都柏林人》、詩集《室內樂》、劇本《流亡者》、長篇小說《一位年輕藝術家的畫像》、《尤利西斯》與《芬尼根守靈夜》。他嘗言要以尖酸刻薄的手法來描繪愛爾蘭人民在英國殖民情境下所呈現的「麻痺」現象。他的書寫是一面批判的鏡子,用來照見愛爾蘭人的真實面貌,並藉此喚醒愛爾蘭人的良知。

譯者簡介

莊坤良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美國南加州大學英文系博士。曾任臺灣師大英語系主任、國際事務處處長、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臺灣愛爾蘭研究學會理事長。現任亞洲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喬伊斯專題、愛爾蘭文學、後殖民論述和文學教學。近著有《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活學活用‧玩英文》、《人間筆記:莊坤良書畫集》等書,譯著有《都柏林人》、《生命殿堂》,主編《喬伊斯的都柏林:喬學研究在台灣》。除學術論文寫作外,也在臉書、部落格發表詩文、圖畫創作和藝術評論,近年也在English Career雜誌撰寫「跨文化筆記」專欄。
 
 

目錄

從「喬哀思」到「喬伊斯」/林玉珍
新世紀迎新譯——評莊譯《都柏林人》/曾麗玲
中譯本導讀
一、出版
二、《都柏林人》的批評史
三、寫作風格
四、翻譯討論
五、現有譯本概況
六、文本即生命
 
麻痺:《都柏林人》的文化病理學/莊坤良
一、變調的啟蒙
二、後饑荒創傷
三、心懷感激的被壓迫者
四、大雪的啟示
喬伊斯著作縮寫簡表
 
兩姊妹
邂逅
阿拉比
伊芙琳
賽車之後
護花使者
寄宿之家
一抹微雲
對比
泥土
憾事一樁
會議室裡的常春藤日
母親
恩典
死者
喬伊斯年譜
愛爾蘭簡史
研究參考書目
 
 
 

序文摘錄

從「喬哀思」到「喬伊斯」


  初識喬伊斯,是在大一英文課。當時的教材收納了《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對我而言,這短篇小說只是生字不算太多、句法也不太難的英文閱讀教材。當時唯一、也是《都柏林人》最早的中譯本《都柏林人及其研究》,我渾然不覺,只知師長和文藝界普遍認為作者筆下盡是悲觀思想,因而將他的名字譯為「喬哀思」。受到中文譯名的暗示,加上當時才學到的一招半式新批評觀念,我的〈阿拉比〉初體驗,竟有如故事中主人翁面對他所迷戀的對象一樣,只覺得這小男孩青澀的初戀扣人心弦,令我「有時心頭熱血,似乎溢滿胸膛」,但在缺乏分析文本與自己感受的辭彙與能力之際,「也不清楚為什麼會如此」,至於這個故事如何呈現作者的悲觀思想,以我當時的理解,也僅止於主人翁初戀的幻滅。

  若說這樣的經驗所凸顯的,是當時的我,不僅英文閱讀能力不足,人生閱歷更是貧乏,在同班同學中卻也非特例。大二小說選讀分組上課,好友那組指定教材包括《一位年輕藝術家的畫像》。我和她不同組,不過課程結束之後,卻得到這本書,因為她移民在即,不想把這本看不懂的書帶走,因而贈送給我。拿到書後,生吞活剝地看完,雖也沒看懂多少,但作者那種獨特的寫作技法,卻讓我眼界大開、振奮不已,先前閱讀〈阿拉比〉時的熱血翻騰,繼續加溫,也為我日後投入喬伊斯研究埋下伏筆。  

  事隔多年,年少時霧裡看花的興奮,已轉化為理性的學術視野,以中文指稱作者名字時,也由「喬哀思」變音為較接近原文的「喬伊斯」,主要是因為掌握其作品的文化背景後,不再認為「盡是悲觀思想」一說,可以概括其視野。換言之,閱讀文化情境這麼特殊的作品,新批評已經不敷使用,充其量讓初學者淺嘗朦朧的文字美感。  

  從「喬哀思」到「喬伊斯」,不僅標示我個人視野的轉變,同時也見證國內對這位愛爾蘭作家的接受史。本書更是這接受史的里程碑。譯者莊坤良教授深研喬伊斯多年,對翻譯也頗有研究,文字更是清順,譯注《都柏林人》可謂不做第二人想。光是前言中的《都柏林人》批評史和翻譯討論,就足見其功力,導讀更是深入淺出,以錯綜複雜的愛爾蘭文化背景為經,艱澀的文學理論為緯,分四大主題評析各個故事。經過這番抽絲剝繭的梳理後,《都柏林人》明晰可讀,國內讀者不用再經歷我年少時的霧裡看花,一廂情願地在故事中尋找「哀思」了。

  為此我要替《都柏林人》的中文讀者感謝譯者,感謝他投注多年的時間精力,送給我們這份讀來順暢又具學術價值的厚禮。

林玉珍(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56262
  • 叢書系列:不朽Classic
  • 規格:平裝 / 408頁 / 14.8 x 21 x 2.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阿拉比

李奇蒙北街是條死巷,除了基督教兄弟會學校放學的那一刻,一向都非常安靜。一幢無人居住的兩層樓房子矗立在死巷盡頭,與方形廣場上的其他房子隔離開來。街上的其他房子認為自己生活體面,便以一張張冷漠的面孔,互相注視著對方。

這幢房子先前的房客是一位神父,後來他死在房子後方的起居室裡。這房子因為長期門窗緊閉,所以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霉味。廚房後面的房間裡,丟棄的紙張,散落一地。在紙堆裡,我找到幾本平裝書,書頁早因泛潮而捲曲:它們是瓦特‧史考特的《修道院長》、《虔誠的領聖餐者》和《維德克回憶錄》。我喜歡最後一本,因為它的書頁都變黃了。在荒蕪的後院中央有一棵蘋果樹和一些雜亂的樹叢。我在樹叢裡找到一把先前房客留下來生了鏽的打氣唧筒。他是一位慈悲的神父;根據他的遺囑,他把身後所有的錢都捐給了幾家慈善機構,也把一些家具留給了他的姊妹們。

冬天來了,晝短夜長,在我們享用晚餐之前,暮色早已降臨。當我們在街頭碰面時,房子早已變得黯淡模糊了,但我們頭上的天空仍是瞬息萬變的紫色一片。街頭的路燈,向著天際,高舉著微弱的燈火。寒風刺骨,但我們仍盡情玩樂,直到渾身發熱為止。我們的叫聲迴響在謐靜的街頭。在遊戲的追逐中,有時候我們會穿過房子後面那條黑暗泥濘的小巷,我們在那兒躲避鄰村野孩子的攻擊;有時候跑到院子後門,那兒潮濕陰暗,垃圾堆還散發著惡臭;有時候則跑到陰暗發臭的馬廄裡,那兒馬伕在刷洗馬匹,馬具上的銅釦發出了悅耳的鈴聲。當我們回到街頭時,早已萬家燈火,整條街也亮了起來。這時如果看見我舅舅轉過街角回家來,我們就躲在街角暗處直到他完全走進屋子裡為止;如果看見曼庚的姊姊走上門口的階梯,來叫她的弟弟回去喝茶吃點心,我們也會躲在暗處偷看她朝街頭上下探看時的眼神。我們等著看她是否會停留在原地或是走回屋裡去。如果留下來,我們只好跟隨曼庚的腳步,心不甘情不願地從暗處走出來。她在那兒等著我們,從半開的門口流瀉出來的燈光,映襯著她的體態。她的弟弟總是先逗她一會兒,才答應聽她的話。我站在欄杆附近注視著她。她的羅衫隨著移動的身體迎風揚起,那清柔的秀髮也跟著左右搖擺了起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