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你最親密的關係中,你最想要的是什麼,而你得到了嗎?如果你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那麼問題的答案或許不會呼之欲出。這本練習手冊以心理學所謂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為基礎,旨在幫助你回答這些問題,並且協助你跟你最在乎的人建立起更加穩固持久的關係。
我身為處理伴侶關係問題的諮詢顧問,曾經看過依附理論中的概念付諸實現,也親自見證本書中的工具能夠治癒人們並為其拉近距離。然而這本書並不只是寫給伴侶的;你可以利用練習和測驗更加了解所有重要的關係,不管對方是父母、兄弟姊妹或密友都適用。我在此提供的練習與策略全都有證據及實務經驗的支持;這些內容經過實證對許多人都能發揮效用。無論你是一個人或跟親愛的人一起完成這本書,我希望到時你就能夠更了解自己以及你在乎的人。藉由在書中學到並與所愛之人分享的新技能,你就可以開始營造更健康、更親密也更穩固的關係。而我相信這正是我們大家最想要得到的。
如何利用本書
除了協助你了解自己的依附模式與傾向,這本書也會協助你識別你最親近的人所表現的模式。如果你在依附測驗第二部分的焦慮型或逃避型其中一項得分較高,那麼你可以先跳到相關的章節進一步了解其中的意義,並知道你可以做些什麼。
為了讓本書對你發揮最大的效用,請規畫學習完所有的章節。跟你有關係的人們可能會屬於各種依附類型,從安全型到不安全型,從焦慮型到逃避型都有,所以其他章節會幫助你了解那些類型。除此之外,依附類型是息息相關的,例如你的分數從整體上看來是屬於安全型依附,但或許你在不安全焦慮型這方面的分數也會滿高的。最後,不同的人(例如兩位愛人)可能會帶出你不同的傾向,而這有一部分是向對方依附類型做出的反應。仔細研讀所有章節會對你最有助益。
這本練習手冊中的練習,是為了促進你察覺並了解自己與他人。完成練習時,如果過去經歷引發了你困擾的回憶或難以承受的感覺,請停止閱讀或書寫,去做些能夠幫助你穩定下來的事情,無論是洗碗、散步、打電話給朋友,或者來一場迅速專注的冥想。你可以稍後再回來練習,不過你要先平靜下來,或是獲得了諮詢顧問的支持,繼續探索本書的主題以及你對書中內容的反應。
最後,我建議你為自己安排休息時間。別試著一口氣完成整本練習手冊!請你一定要睡得飽、吃得好、喝水、見見朋友,並且出去休息做點活動。休息不只能讓整個過程變得更有樂趣,也會讓你在研讀本書時有時間沉澱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