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以金抑鈔:近代中國黃金政策與黃金運臺經緯及影響

以金抑鈔:近代中國黃金政策與黃金運臺經緯及影響

  • 定價:700
  • 優惠價:963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9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以宏觀的大歷史角度,
  從黃金職能與近代中國幣制改革的聯繫變化中,
  析論黃金政策如何影響兩岸經濟金融的變遷。
 
  中國自宋朝開始,即以白銀作為流通貨幣,到了明朝因大量白銀流入,成為銀本位國家,對於銀的依賴日深;西方則在十八、十九世紀從金銀複本位轉向金本位,成為東西方經濟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經濟已無法孤立於世界之外,在此背景下,黃金開始初步進入中國貨幣體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給予中國經濟貸款五億美元,國府將其中二億美元,在美購買黃金運回使用,自此之後,黃金政策開始成為國府財政經濟政策的重點之一。而近代的幣制改革中,1935年法幣改革、1948年金圓券改革、1949年新臺幣改革,從法幣到新臺幣,黃金在幾次的幣制改革過程中,進入現代金融貨幣系統且日益重要。本書蒐羅大量檔案史料與相關研究成果,透過具體而細緻的實證研究,探討黃金在各個經濟政策及歷次幣制改革的運用與收效,以及時代變遷過程中黃金職能的變化,從宏觀經濟角度,分析黃金如何影響近代兩岸經濟金融的進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馮健倫
 
  臺灣宜蘭人。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主修中國近現代史,特別關注財政、經濟方面議題,在兩岸學術期刊、雜誌發表相關論文數篇。
 

目錄

劉常山教授推薦序
序言
 
第一章 黃金在近代中國財經體系聯繫的提升
第二章 第一節 黃金開始進入中國貨幣體系
第二節 金貴銀賤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第三節 1930年代前期國府經濟改革中的黃金因素
附錄
 
第二章 抗日戰爭時期黃金政策的運用與收效
第一節 抗戰前期黃金政策與美元貸款購金政策的確立
第二節 如何運用黃金的討論及定案
第三節 美國方面對華運金的討論
第四節 黃金政策大力推展時期及收效
第五節 黃金舞弊案至抗戰勝利的黃金政策
附錄
 
第三章 抗戰勝利至經濟緊急措施方案黃金政策及影響
第一節 戰後接收造成的不良影響
第二節 中儲券與法幣兌換率失當引發通膨
第三節 以黃金政策調節經濟金融
第四節 黃金風潮案
第五節 蔣介石與宋子文因黃金政策導致關係生變─
以蔣介石日記為中心
附錄
 
第四章 黃金風潮後至國府遷臺前黃金政策及影響
第一節 黃金風潮後至金圓券幣改前經濟情勢與黃金市場
第二節 幣制改革的起念到金圓券收兌金銀
第三節 上海經濟管制與延長收兌期限
第四節 維持金圓券幣值及修正辦法
第五節 拋售黃金及黃金短期公債政策的施行
第六節 銀元券時期的黃金運用
附錄
 
第五章 黃金遷運臺、廈的經緯、阻力與數量
第一節 黃金遷運的起念與過程
第二節 劉攻芸在事件中的角色
第三節 黃金集中、遷運過程的反對力量
第四節 遷運黃金總額
第五節 中國共產黨建政初期的黃金儲備
 
第六章 一九四九年前後國府軍政經費的金銀支出
第一節 在華中方面的運用
第二節 1949年金銀購糧與武漢、福州的運用
第三節 廣州與重慶政府的運用
第四節 其他方面的金銀支出
第五節 臺灣軍政經費支出情形
第六節 裁減部隊與軍政機關
第七節 軍政經費的支出數額
 
第七章 國府遷臺初期財政經濟方面的黃金運用
第一節 臺灣光復至國府遷臺初期經濟情勢
第二節 幣制改革
第三節 黃金儲蓄存款
第四節 配合黃金儲蓄的經濟政策─愛國公債與優利儲蓄存款
第五節 經濟環境漸穩,黃金功成身退
第六節 戰時、戰後與遷臺初期黃金政策的差異
第七節 經濟穩定的其他因素及對社會的影響
附錄
 
結論
後記
大事紀(1927年至1952年)
參考文獻
 

序言
 
  中國長久以來主要用銀,幣制也與白銀相聯繫,黃金雖亦有其重要價值,但在早期社會更多將其作為飾品,而非交易媒介。彭信威先生在《中國貨幣史》一書中提到黃金使用較白銀早,但主要作為裝飾品,戰國以後才用作寶藏及支付手段,而支付手段主要用為賞賜、饋贈和賄賂,並不具備貨幣最重要的兩種職能,即「價值尺度」和「購買及流通手段」。
 
  近代中國幣制,自晚清至20 世紀30 年代,以銀為核心,但隨著海運發達之後,歐洲各國在美洲獲得了大量金銀,加上世界經濟連結日益密切的影響,中國的金銀比價,漸漸不能維持往昔的孤立狀態,特別是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金銀比價完全受到世界變動的影響。
 
  在1926 年印度放棄銀本位以後,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白銀市場,各國白銀大量湧入中國,由於中國以銀為貨幣,鉅額數量的生銀流入,嚴重擾亂金融,中國對於金銀的流入與流出,又不能自主,故受國際經濟影響甚大。有鑑於此,經濟學者多皆呼籲應提升黃金在經濟體系中的比重,如經濟學者陶德琨即表示:「以我數千年用銅用銀之國家社會,忽感受世界金制潮流之大波及,只有急起直追,趨入與金制同化之一途而已。」在1928 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正是影響劇烈,相關討論最為熱烈之時,本書也將從近代世界的黃金職能,與中國幣制改革中與黃金聯繫的變化,從宏觀經濟角度探討黃金如何影響了中國近代經濟的變遷。
 
  1930 年代後黃金在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希望中國能將日本牽制在遠東,給予中國經濟貸款5 億美元,在討論用途的過程中,許多國府財經人士都有一國掌握了黃金,幾乎等於掌握了物資的觀念,使國府決定將美國5 億貸款中的2 億美元,在美購買黃金運回中國運用,購金事確立後,國府旋即議決「以黃金控制物資,以物資吸收法幣」,黃金政策也成為抗戰後期國府財政經濟政策的主要依據。自此之後,黃金政策一直為國府主要的財政經濟政策之一,在社會也逐漸成為最具象徵意義的經濟資源。至1948 年底至1949 年國府將經濟資源遷臺時,儘管除黃金之外,尚有鉅額白銀、銀元、美鈔等,但大家皆將其稱為「黃金運臺」,而少有人稱其為「金銀運臺」、「白銀運臺」。
 
  此研究即嘗試探討,黃金在近現代逐漸進入中國貨幣體系的過程,以及如何在進入民國後,開始成為控制社會經濟的重要手段。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關於黃金拋售、吸收,公債、期貨的各種政策開始推出,黃金成為一種重要經濟政策的支撐,在通貨膨脹蔓延社會時,國府對於黃金政策更是寄予厚望,冀望能透過黃金運用,解決其財政問題。
 
  而在近代的幣制改革中,1935 年的法幣改革;1948 年的金圓券改革;1949 年的新臺幣改革,從法幣到新臺幣,黃金在幣制改革中的角色一次重於一次,黃金在政策及幣制改革中運用與收效為何,也是本書要探討的重點。
 
  此書的另一重點,在探討黃金運臺的起念、過程及阻力。關於黃金運臺事,過程與數額,為近十年學者研究最為詳盡的部分,但也仍有值得補充之處,如以往較為人所忽略的,阻止黃金集中、運臺過程等面向,本書亦將進行探討。分析蔣介石如何在下野之後,最後仍在反對派的壓力下,將黃金大部運出,更深一層的問題是為何蔣介石離開總統職務後,仍能無所障礙地動用這批黃金?
 
  歷史學者柯文(Paul A. Cohen)在《歷史三調》中提到「人們普遍相信過去確實發生過的事─往往與嚴肅的歷史學家在仔細研究各類史料證據後,確定的過去真正發生的事,是大相徑庭的。」此書以義和團運動為例,分析人們經歷的歷史、歷史學家筆下的歷史和神話化的歷史三者之存在的互動關係。任何歷史事件,在這三者之間必然存在其差異,然而國府黃金運臺事件的差異則顯得特別突出。
 
  在兩岸長期或刻意或無意地,對於此事的宣傳及符號化之後,運臺黃金與故宮文物、各領域專業人才,並稱為運臺三大重點。社會大眾幾乎很少有人不知道這個「史事」,然而這種集體記憶,又帶著許多的誤區與空白,但在以往缺乏歷史證據的情況下,「史實」的影響力往往也難以與歷史故事的影響力相提並論,此著很大程度也由此得到啟發。
 
  雖然國庫資產在臺灣貨幣體系改革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早期國府並沒有公開這些相關資料,更重要的是,1949 至1950 年代對國府而言是一段失敗的歷史,在戒嚴時期,投入這個研究領域也意味著將承受除了學術挑戰外的其他壓力。使此事儘管引起關注與興趣,常有以此事為主題的著作,如伴野朗著《蒋介石の黄金》、李喬編譯《蔣介石黃金之謎》等,卻少有相關學術研究,而這些帶有文學性質的著作,在缺乏相關學術論著情況下,很大程度取代了人們對這段歷史的理解。2007 年吳興鏞《黃金檔案:國府黃金運臺,1949 年》一書的出版,可視為此事件研究的開始,隨著檔案的開放,傳播媒介的普及,過去十年間,許多學者開始投入相關研究,但仍有許多課題未被討論。
 
  本書即想探討這些黃金的後續運用及對臺灣政經的影響。1992 年中國大陸媒體表示臺灣的經濟奇蹟是因為運臺黃金之故,臺灣當局即做出駁斥;在臺灣內部,開始出現否定國民黨與運臺黃金對早期經濟發展的貢獻,對此質疑,國民黨方面又會強調其黃金作用。而近年關於國民黨黨產的討論,黃金又被作為一重要討論主題,各政黨皆因自身立場,對早期臺灣經濟中黃金影響程度各自詮釋,不免令人有霧裡看花之感。
 
  本書又一重點,即想探究運臺黃金與國府遷臺初期臺灣經濟的關係。在臺灣研究中經濟方面常被提出的一個問題為「在大陸失敗後的國民黨如何做得那麼好?」對於戰後臺灣社會經濟發展,普遍認為臺灣在欠發達國家(LDCS)的成功是罕見的。臺灣在1953 年以後的兩年中,在兩項成就尤為顯著,即經濟增長率極高,同時家庭收入分配改善;就業率不足的問題,也在20 世紀60 年代末期便幾乎消失。過往研究戰後臺灣成功貨幣改革及經濟增長,往往強調美國經濟援助的角色。而研究財政與貨幣政策問題,通常分為短期穩定問題,如收支失調、通貨膨脹與失業;長期增長問題,如發展投資、儲蓄供應及政府支出、私人投資的融資。本書即嘗試將早期經濟區分為穩定與發展兩個時期,探討臺灣經濟穩定以及發展的過程,運臺黃金在其中的作用。另外國府遷臺初期黃金政策的運用,與大陸時期的差異,是否從大陸經驗中得到啟發,及這種黃金庫存豐厚的印象,對於政治、社會方面的影響,本書也都將進行分述。

  上述這些問題都是本書研究關注的重點,本書雖涉及黃金運臺過程,但其目的並不在繼續深究其經過與數額,而是希望以此事為中心,以大歷史的視野,對於國府戰時、戰後及遷臺初期經濟情勢及黃金政策的使用,運臺黃金的作用與影響,作一探討。
 
  本書在資料方面儘量利用海峽兩岸所典藏的檔案,如國史館的《蔣中正總統檔案》、《行政院檔案》、檔案管理局,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的《中央銀行》、《行政院》、《財政部》,上海市檔案館等檔案,並參酌一些日記如《蔣介石日記》、《吳嵩慶日記》等及相關人士回憶錄、論著、當時報刊等,雖盡量蒐集,仍難免有疏漏情形,本書處理問題許多牽涉複雜,涉及面又較廣,許多細節部分或有未盡之礙,在研究過程中,有許多地方尚未能全盤了解,加以篇幅有限,並未延伸探討,只希望以其有限之力,從經濟層面的角度,再次檢視那個關鍵年代的經濟變遷。
 
  現今歷史研究開始出現與各種社會科學融合之趨勢,其中許多新視角、方法、觀點,皆令人耳目一新。對照之下,實證史學相對顯得冷落。然而雖說歷史文獻史料,並非完全真實客觀的記錄,往往夾雜有當權者的主觀,但唯有利用豐富史料為基礎所建構起的研究,才能深入探究歷史表象背後的史實與歷史脈動,也是本書在內容上所希望達到的程度。
 
  本書架構共為七章:

  第一章探討近代以來,世界與中國經濟聯繫日益密切之後,中國以金銀比價的變動,開始出現無謂損失,當局與各界遂討論以金為本位,或增加其與金掛勾的經濟政策,這種討論從清末開始,至1930 年前後中國發生劇烈的金貴銀賤時最為熱絡,最後在1930 年代讓金進入經濟體系,並於1935 年改革幣制,解除國幣與白銀的掛勾,黃金與財經體系的聯繫在這個時期顯著提升的過程。
 
  第二章探討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府開始實行金銀集中,防範其流向淪陷區的政策,為黃金政策的大力推行提供了法令上的基礎。太平洋戰爭後美國對華提供5 億美元貸款,中國方面決定將其中2 億,在美購金運華,此政策訂定的過程為何?鉅額黃金將如何運用?美國內部對運華黃金政策的拉扯,及抗戰後期黃金政策的收效如何?為第二章要探討的主要內容。
 
  第三章探討抗戰勝利後,社會因接收弊端及法幣與偽幣兌換率失當等種種問題,在1946 年開始引起通貨膨脹,當局藉由黃金政策解決經濟問題的過程和效果,並探究喧騰一時的黃金風潮案其引發原因,及分析黃金風潮案的發生如何造成黃金政策的轉向。

  第四章探討1947 年2 月黃金風潮之後到1948 年8 月間,經濟情勢與黃金市場的變化;金圓券收兌金銀的過程、數量,1947 至1949 年黃金運用,及拋售黃金、黃金公債等政策的施行與收效情形。
 
  第五章探討國府經濟、軍事情勢日壞,決定在播遷臺灣前,將庫存金銀運往臺灣的起念、過程、反對力量的運作及遷運數量,並藉由中國共產黨建政初期的黃金儲備,看國府運臺黃金數量,在政府國庫及社會藏金量中的所佔比例。
 
  第六章探討1949 年中之後,國府已將重心移往臺灣,但中國大陸華中、華南、西南仍在國府掌握時期,國府如何在稅收大減,中央機關數次播遷,大量人員遣散,每月還須支出公務員與龐大軍隊鉅額薪餉的情況下,運用黃金應付局面,藉此分析遷運黃金的支出類目及數額。
 
  第七章探討國府遷臺之後,利用運臺黃金,在臺灣推行幣制改革、黃金儲蓄存款、愛國公債與優利儲蓄存款等經濟政策,成功抑止當時臺灣惡性通貨膨脹蔓延的過程,並分析黃金政策在臺灣的施行較大陸時期成功的因素。
 
  綜觀全書章節,便可看出部分章節看似與黃金政策無直接關係,然本書並不僅是對國府黃金政策的施行脈絡作一基本的梳理,而是嘗試分析從1940 年取締黃金投機,後開辦黃金存款,抗戰勝利後嘗試拋售黃金抑平物價,金圓券改革,強迫收兌社會金鈔,後又兌出黃金等等,可說十年來圍繞著穩定貨幣的措施,無不著重於金。但以黃金政策作為重點的國家並不僅有中國,然而出售黃金確有收縮通貨,減少發行的效果,但為什麼在中國就行不通?抑低外匯確有鼓勵進口,增加物價的功用,為什麼中國的物價就是難以減低?對黃金外匯的抑低政策,必須在何種條件下才能成功?是這個政策根本要不得?還是中國的條件不具備?或是政策本身是正確的,只是國府執行的技術上有問題?
 
  這些問題如想求得解答,就不能單單探討政策本身,而應以開放式的視野,從同一時間段內的當局整體財經路線、社會經濟狀態、金融風潮等面向,儘可能完整地對當時的經濟環境有詳盡的掌握,以求更好地了解黃金在近代中國經濟體系中的角色變化。
 
  最後對於書名作一說明,此書名的靈感得自金德平先生〈對上世紀40 年代「以金抑鈔」的回顧〉一文。雖說黃金運用過程,有時拋金抑鈔,有時又在市面收金充實庫存,但整體而言,大部分的政策皆屬向市面放出黃金,希望藉此抑平物價,差別在於明拋或暗配等操作方式的不同,認為此名稱頗能表現出國府整體黃金政策的精神,故以此為名。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325990
  • 叢書系列:臺灣研究
  • 規格:精裝 / 552頁 / 17 x 23.5 x 7.7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黃金在近代中國財經體系聯繫的提升
 
前言
 
中國自西漢以來,在很長一段時期,金銀比價十分穩定,在一千多年中,金銀比價的變動很小。中國古代的金銀比價較歐洲低,而銀價較歐洲高,隨著海運發達之後,加上歐洲人在美洲獲得了大量金銀,中國的金銀比價,漸漸不能維持往昔的孤立狀態。特別是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金銀比價完全受到世界變動的影響,基本以倫敦市價為轉移。中國長期以來,經常是銀入超,金出超,因黃金在別國作為貨幣本位,而在中國則被視為商品、飾品。白銀作為主要貨幣,需求數量很大,而自身生產有限,只能依賴海外輸入,1926 年在印度放棄銀本位以後,中國成為了唯一的世界白銀市場,各國的銀大量湧入中國,雖需要有限,但由於以銀為貨幣,故巨大數量的生銀流入中國,皆可按幣價銷售,嚴重擾亂金融,中國對於金銀的流入與流出,又不能自主,受國際經濟影響甚大,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是否更改以往幣制,也成為財政經濟方面的一個課題。在金融政策的改革中,黃金開始進入中國的貨幣體系,雖不屬嚴格意義上的金本位制,然黃金在金融體系中重要性的顯著提升,也為抗戰時期國府黃金運用提供了理論上的基礎。
 
[…]
 
第二節 金貴銀賤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近代中國是用銀大國,但自身產銀不豐,存銀幾乎皆由國外輸入,其銀價完全操縱在外國,由於世界銀價自1928 年起,開始明顯下跌,也影響到了中國,其在1930年前後,中國爆發了影響經濟甚鉅的「金貴銀賤」風潮。
 
一、金貴銀賤的原因
 
關於1930 年代前後,中國金貴銀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各點: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