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鐵器時代
據說蜿蜒於我的家鄉的其中一條河,曾經孕育極富產值的打鐵文化──那是與農業社會和屠宰業的興盛發展有關,有著鐮刀、鐵鋤等農具和刀具,彼時那條河豐富礦物質的水,能夠在打鐡過程用於冷焠定型,而河中質地良好的砂岩石材,更是可以做為磨刀的砥石。
我曾經因為教學的需要,而沿著河岸步行,如今只剩下五金行、鋼具公司與工具機店,還勉強可以聯想過去打鐵業存在過的痕跡;我問了商家這間店是不是和過去打鐵行業有關、或者是不是繼承家業如今轉型的發展,店家說這裡早就沒有什麼打鐵店了,我們只是做簡單的鋼具加工,和打鐵根本沒有關係,都什麼時代了。
是啊,都什麼時代了。
我在許多轉彎和巷弄間,遠離市區馬路,遠離熟悉的街道場景,看見城市裡的幽深肌理,感覺到城市更細微的呼吸和脈動,那驟然升起的驚異陌生感,竟然在步行中逐漸被驅離,愈是年代久遠近乎荒廢的屋宅,似乎愈能勾起我和屬於我的世代的共同記憶。
老戲院、青草藥行、問事宮廟、鐘錶行、雜貨鋪,現在幾乎都杳無人跡,但那些都是我童幼時的同學或朋友的家,都有成長的經驗和記憶,但往往只能在偶然迷路、塞車或停等紅燈、或者工作需要的時候,才會來到這些地方,而一旦靠近這些地方,那微微的刺痛感,像是土地也像是過去記憶的提醒,不論時間過得再久,距離離得多遠,都無法迴避這樣的召喚。
收在這本書裡的文字,大多是在這樣的魔術時刻下完成的作品,我也希望這部作品,也會是漫長的時間之流中,一顆堅實存在並默默感受河水沖刷的石頭,它見證了一些人一些事,和為那個「都什麼時代了」的時代,承受或分擔了一些重量。
謝謝桃園市文化局和聯合文學出版社,讓這本書終於被打磨出來;更感謝身邊的家人朋友、老師和同事們溫柔的探詢和關懷,希望您們會覺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