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心理祭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3階段分配法,讓投資風險更低,報酬更高,提早過上財務自由的人生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3階段分配法,讓投資風險更低,報酬更高,提早過上財務自由的人生

LIFECYCLE INVESTING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眾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同聲讚譽、
唯一「能賺夠錢、提早退休」的投資法
繼哈利.馬可維茲和約翰.柏格之後的
第二次「分散投資」革命
 
  眾人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呢?是「錢花完,人還沒死」,缺錢通常是人們最常見的困境,大家都想要錢,但錢又好像沒那麼好賺,怎麼想好像都沒辦法賺夠錢?我們該怎麼辦呢?
 
  或許大家會說:靠投資!但怎麼投資呢?好像也沒錢投資?
 
  你的心聲,經濟學家都聽到了,他們致力一生都想為大家找到一種「風險變小,報酬提升」的投資法。
 
  兩位作者是耶魯大學教授,他們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森的投資方法出發,提出一套不增加風險,卻可讓報酬提升50%以上的投資分配法,這套方法強調「時間的多樣化」,就是透過時間的長度來降低風險,並運用槓桿,取得比傳統方法高出50%以上的獲利。
 
  所以……
 
  ✓ 沒錢投資?
  年輕的時候或初入社會,大家哪有錢可以投資,所以作者建議大家,就運用槓桿買股票吧,用2:1去投資。
  運用槓桿就可以解決資金小的問題。
 
  什麼?用槓桿投資!這風險豈不更大?! 試想貸款買房的作法,你是不是也是付出少少的頭期款,貸上兩到四倍的款項,支付利息來買房。沒錯,這樣的槓桿比例,大家都一直在做!
 
  ✓ 怎麼投資呢?
  運用分散時間法來投資,「分散時間投資法」將投資週期擴展到幾十年,讓投資人在使用槓桿買賣時會更安全:
  首先,你必須算出自己每個月可存的金額,到你退休可能獲得的總額,透過這個總額乘於薩繆森比例83%得出來金額來投資股票,其他的投資在債券或其他安全的資產上。但由於儲蓄總額乘於薩繆森比例83%的數字太大,所以你勢必要使用槓桿投資,這時作者建議請分三階段運用不同槓桿比投資:
 
  第一階段:通常指工作後的前十年,應該按照 2 : 1 的槓桿對儲蓄進行投資。
  第二階段:通常指工作後十年一直到投資者 50 歲左右的時候,投資需要槓桿,槓桿比例大於 1 : 1,小於 2 : 1。
  第三階段:通常指退休前的十年時間,投資完全去槓桿化,投資組合 包括公司和政府債券還有股票。
 
  ✓ 這個投資法與一般資產配置法的報酬差異在哪裡?
  1. 風險較小:當崩盤來臨時,損失較小。
  2. 報酬大增:在相同的投資年限下,報酬多50%
 
  ✓ 使用這個作法的禁忌?
  謹記,在運用這個方法投資股票市場前,不能有負債(一定要還清學生貸款和信用卡欠債)。
  另外還有五個狀況,
  (1)你能用來投資的金額不足 4000 美元(約新台幣12萬元)。
  (2)工作單位已經幫你繳存 401(k)退休金計畫(指的是退休金,這筆錢不可用以投資)。
  (3)你手頭的錢,僅夠支付孩子讀大學的費用(不可以挪用)。
  (4)你的薪水高低與市場行情直接掛鈎(本職與投資相關)。
  (5)你一旦投資賠了錢,就寢食難安(風險忍受度太低)。
  
專業推薦
 
  「這是一本劃時代的書籍!它將『時間多樣化』的優點,運用在投資上。」--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席勒
 
  「這是對處在金融危機的年輕人們最重要的投資課程:他們該開始去投資更多的股票和債券,愈早開始進行,風險就愈低。本書的概念不僅合理,而且從歷史中證明有效。」--暢銷書《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作者 提姆‧哈福德(Tim Harford)
 
  「這本大膽的著作提倡大眾應該愈早開始接觸股票愈好,不論你喜不喜歡本書提供的投資策略,凡是宣稱自己謹慎、有邏輯的投資人都應該一讀。」——約克大學金融學教授 摩西‧A‧米列夫斯基(Moshe A. Milevsky)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伊恩‧艾爾斯(Ian Ayres)
 
  經濟學家、律師、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他曾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新共和》和Slate雜誌的特約撰稿人。
 
貝利.奈勒波夫(Barry J. Nalebuff)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他教授策略、政治及決策課程,經常為《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撰寫賽局相關文章。他曾在美國運通、花旗銀行、麥肯錫顧問公司等跨國公司擔任顧問,並運用賽局理論協助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設計「個人通訊頻譜拍賣」。著有《思辨賽局》、《競合策略》和《策略思考》等策略經典名著。
 
譯者簡介
 
陳麗芳
 
  寧波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英語口譯員。現任教於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曾翻譯《華爾街潛規則》《技術分析指標入門》《經典技術分析》等書。
 

目錄

前言  一頓「風險不變,報酬增加50%」的免費午餐
第1章    想要免費午餐,就得改變投資觀念  
•1 拿所有身家來賭嗎?
•2 股票投資額,以一生的投資總額來累計
•3利用槓桿買股票
•4 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投資
•5 提前貼現你的收入
•6了解投資現狀
•7這是打敗現實的方法

第 2 章 投資規劃這樣做  
•1投資分三階段
•2兩個重要的數字
•3 生命三個階段的槓桿比
•4別忘考慮「社會保險金」
•5槓桿比例為 2 : 1的理由

第 3 章 我們來看看歷史回測
•1 200/50 比例投資戰略
•2風險更低或報酬更高
•3用投資報酬率說話
•4就算退休時遇上大蕭條,也不怕
•5槓桿投資的優勢
•6考慮社會保障金的影響
•7結論
•8常見問題

第 4 章 未來,沒有假如
•1股市正走俏
•2以富時指數和日經指數為例
•3只為過上平庸的生活嗎?
•4悲觀主義者更要趁早開始槓桿交易
•5未來當然有上萬種可能,但你也只能擇一
•6更加平均化的均值
•7肥尾恐懼
•8現在是最佳投資時間嗎?
•9本益比是否管用?

第 5 章 投資,愈早開始愈好  
•1起步晚,你可以……
•2你可以更早起步……
•3隨著工齡的增長逐漸降低槓桿比例
•4這是一條不歸路嗎?

第 6 章 生命週期投資戰略的使用禁忌  
•1不要背上信用卡的債務
•2最低投資門檻
•3匹配 401(k)退休福利計畫
•4為大學攢好學費
•5 如果你的收入與市場波動相關
•6不知停損者,不適合槓桿投資
•7 不是所有的人都適用

第 7 章 確定你的薩繆森比例
•1支持相對風險趨避度的理由
•2對風險的思考
•3多少錢才足夠?
•4我的存款夠用嗎?
•5槓桿比例應隨著收入狀況而變化

第 8 章 可運用的投資機制  
•1  401(k)、403(b)和 457 退休計畫
•2 個人退休金帳戶
•3如何找到 2 : 1 槓桿比例的期權?
•4借貸的成本
•5其他方法
•6用ProFunds UltraBull基金的方法投資
•7重新調整投資比例  
•8用保證金購買股票
•9購買債券的種種考量

第 9 章 看看其他人是怎麼投資的  
•1 房地產的槓桿歷史
•2 那些關於未來的疑慮
•3分散化投資一點都不危險
•4分散資產投資的未來規定
•5我們的目標

致謝
注釋
 

前言
 
  1986 年,耶魯大學陷入財務危機。校區大樓年久失修,即將就任的校長本諾.施密特(Benno Schmidt)為節約運營成本,竟然提出要停辦社會學系。
 
  當時,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市值為10 億美元,由新招的基金經理人大衛.史雲生(David Swensen)管理。選擇大衛來挑大樑,實在讓人意外。他有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但之前在捐贈基金管理方面毫無經驗。結果他上任後,採取了非典型的投資方式。史雲生發現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投資結構有問題。50% 是股票,40% 是美國國債和公司債券,剩下不到10% 屬於其他投資類型。史雲生覺得這樣的比例太不符合投資的邏輯!
 
  具體來說,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首先,股票歷來的表現比債券要好,至少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資產組合中股票投資的比重過小。其次,組合投資的資產類型過於單一。90% 都是國內投資,很少有資本投放在商品或房地產市場,風險資本的比例也很小,國際投資占比微乎其微。
  
  經濟學家們喜歡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認為,分散投資能帶來免費的午餐。分散投資要麼能分散風險,能以更低的風險獲得相同的報酬;要麼在相同的風險水準上,能得到更高的報酬。史雲生按照馬可維茲的建議,採取了後面一種方法進行分散投資。史雲生接管耶魯大學捐贈基金22 年後,該基金增值至220 億美元(編按:2020 年6 月30 日為止,已達312 億美元)。即使經歷了2008 年的市場崩盤,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價值仍然超過了160 億美元。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一直採用傳統的股權配置,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價值只有60億美元。在過去10 年裡,史雲生管理基金的年化收益一直保持在 11.8%的水準上,不僅沒有提升長期風險,而且還讓投資收益比債券收益高出了一倍。現在,耶魯大學有兩所新的校區在建設,我覺得至少有一棟大樓應以史雲生命名。要說為耶魯大學所做的貢獻,從金錢的維度來衡量,沒人比得上大衛.史雲生。
 
  本書的目的是,引導大家在不提高風險水準的前提下,實現退休投資組合更高的報酬。在過去138 年裡,股票的報酬超過了債券的報酬,雖然並非年年如此,但每個投資者的總體投資都顯示了這種趨勢。股票的收益比債券的收益通常高 5%。即使股本溢價不如預期那麼高,但從長遠來看,股票的收益依然比較高。為了實現更明智的分散投資,我們可以提升總體投資股票的數量,既不用冒更大的風險,又能提升總體的報酬率。
 
  另一種免費的午餐
 
  史雲生幫助耶魯大學捐贈基金通過分散投資,選取多種資產類型為投資對象,取得了更好的投資報酬。這意味著要投資境外市場,投資木材行業、新創企業和房地產。我們希望你已經開展了分散投資。有很多指數基金能讓你投資全球各地更多的股票市場、商品交易和房地產。
 
  我們的投資計畫比分散投資更深入。史雲生的分散投資模式將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投資多種資產類型,獲得了更高的投資報酬。同理,本書旨在通過介紹分散時間投資的方法,為投資者找到報酬更高的投資模式。
 
  利用「分散時間」投資
 
  簡言之,分散時間投資是一種與分散資產投資類似的投資策略。將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在某一檔股票是錯誤的投資策略,同理,將股票市場投資的曝險部位都限定在一年內,也是冒失的行為。如果投資者犯了這個錯誤,而股市恰恰在這一週期經歷斷崖式下跌,那麼他將血本無歸。分散時間投資將投資週期擴展到幾十年,投資者會更安全。
 
  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擅長延展投資的期限。先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單從投資的絕對額來看,與年老時期相比,很多人年輕時的投資金額非常小。考慮了通貨膨脹的因素,絕大多數投資者 60 多歲時的股票投資數額,要比20 歲出頭時高 20 倍甚至 50 倍。20 多歲投資幾千美元,年老時投資數額高出幾十倍,相對而言,年輕時小額的投資,根本無法分散日後的投資風險。
 
  從分散時間投資的角度來看,你二、三十歲的時候進行的投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年輕時投資 5 萬美元,然後年老的時候投資100 萬美元,這種投資模式不合理。我們要考慮,在年輕時投資10 萬美元,年老時投資95 萬美元。對比兩種投資模式,總體的市場曝險部位是一樣的,但是後者在時間上實現了分散投資。事實上,很多人錯失了 20 年分散投資風險的週期。我們的投資生涯本可以有40 年來分散投資風險,但大部分人把投資集中在退休前10 年或20 年的時間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提出一個簡單但看似比較激進的投資理念: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利用槓桿購買股票。分散時間投資意味著增加年輕時投資的額度。年輕時,大家普遍手頭都缺錢,所以不會大手筆地投資。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槓桿交易。年輕的時候進行槓桿投資是更謹慎的投資策略,這是本書的一大中心思想。假如投資者一生在股票市場的曝險部位是定量的,那麼增加年輕時投資股票的曝險部位,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股票曝險部位,這樣就能降低投資風險,實現分散時間投資。
 
  認識「分散時間的投資法」
 
  分散時間投資能降低21% 的投資組合風險,這種投資策略更明智。我們以資產帳面價值的資料來證明。根據類比的情形來看,傳統的投資策略能讓你獲得價值74 萬9 千美元的退休儲備金,但其潛在的投資風險較大,最終的投資報酬波動範圍也較大。
 
  如何衡量風險?將發生概率為95% 的結果一一列出來,看看到底相差多少,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我們要憑結果來判斷投資策略的優劣。使用傳統的投資策略,投資報酬的波動幅度,將高達49 萬美元。
 
  如果採用了生命週期投資策略,你能夠獲得相同的退休儲備金——74 萬9 千美元,但投資報酬的波動幅度減少了21%,即 10 萬5 千美元。也就是說,投資態勢好時,你所擁有的報酬會少10 萬5 千美元;碰上投資前景差的情況,你的報酬比使用傳統的投資策略多10 萬5 千美元。按照傳統的投資策略,情況最糟糕的時候,退休儲備金的淨值只有 25 萬9 千美元。採用生命週期投資策略,你的退休儲備金能保有 36萬4 千美元,而且你還能保持更好的投資心態。生命週期投資策略顯然更勝一籌,具體見圖 1。
 
  這樣的投資結果聽起來好得讓人難以置信。午夜播出的某條電視廣告可能會向你兜售過氣的樓盤,說什麼你能淨賺上百萬美元,而且絕不賠本。
 
  這聽起來很顯然是廣告運營商在操作。不過,分散時間投資策略可不是廣告,它直接應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森(Paul Samuelson)和羅勃.默頓(Robert Merton)的研究成果(我們將在第1章具體解釋生命週期投資策略和兩位學者的研究成果之間的關聯)。話雖如此,我希望大家不要輕信股市大咖的話,也不要對一些大肆吹噓的言論堅信不疑。你應該按照我們的建議來投資,因為本書提出來的策略有理有據,經過了歷史和類比資料的驗證。要相信,也要不斷驗證。無論一開始看起來有多麼合理,也不管有多少人言之鑿鑿,你都無法單純依賴某種理論或者投資常識去投資,因為你動用的可是你退休金帳戶上的錢。我們要看具體的資料結果。
 
  自1871 年至今的股票市場資料驗證了生命週期投資策略的有效性。每次驗證的結果都表明(包括在 1929 年的經濟大蕭條和 2008 年的股市崩盤期間),我們的分散投資策略比傳統的投資策略取得了更好的報酬。我們發現使用生命週期投資策略,日經指數(Nikkei)和富時指數(FTSE)股票資料以及利用蒙特卡羅方法(Monte Carlo)對備選股票收益分布進行分析,都取得了更好的投資表現。本書第3 章至第5 章會詳細探討這些問題,書中使用的所有數據和估值都可以在網站 www.lifecycleinvesting.net 上查閱。
 
  2008 年的金融危機讓投資者至今心有餘悸。標準普爾500 指數下跌38%,每日股價反轉的力度是空前的。股市震盪強烈時,分散時間投資的作用更加凸顯。股市震盪幅度越大,就越有必要分散投資。我們的模擬結果表明,在現在的市場上,對於那些即將退休或者已經退休的人而言,槓桿生命週期投資策略遠比傳統投資策略更好用。對於那些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而言,剛開始投資就遭遇虧損會使他們的投資更具挑戰,但是因為他們剛起步,因此沒什麼輸不起的。年輕的時候投資曝險越大,就越能讓你在退休前減少股票和曝險部位。這種方法也適用於2008 年金融危機的情況。
 
  「分散時間投資法」的最好案例—買房
 
  買房是明智的長期投資,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分散時間投資策略非常有效。人們投資買房和投資退休金有異曲同工之妙。你用借的錢買房(雖然不能借太多),隨著貸款逐漸還清,你的槓桿逐漸減少。投資買房自然而然是一項分散時間的投資,因為每個人遲早都得把錢投入房地產行業買房。哪怕你剛滿 20 歲,你要用2 萬5 千美元的首付,來購買價值25 萬美元的房子或者公寓。雖然你的房子抵押給了銀行,但你依然把25萬美元投給了市場。擁有房產,你的一生都承受相對穩定的投資曝險部位。
 
  一個人買了房,就相當於在房地產市場裡賺了一輩子都可能賺不到的錢,為什麼?因為他們投放在房地產市場的資金曝險穩定,而且終其一生。擁有房產是人們進行分散時間投資的一種方法。這是買房的一大隱性利益。房產成了很多人退休後最大的資產,這並非偶然。
 
  買房的問題在於它讓人們喪失了分散資產投資的機會。業主們願意開展分散時間投資,但是他們要承受的市場風險都取決於單一的房產,即某一檔房產公司的股票上。投資的上選是要進行分散資產類型和分散時間投資。我們的槓桿股票投資策略,就具備這兩個特徵。由於要投資多種股票組合,我們進行了分散資產的投資;同時,我們得確保即使投資者年齡大了,也能保持較大的股票部位,這就是分散時間投資。
 
  很多人能承受10:1 的房產槓桿投資,但是很少有人願意以2:1 的槓桿比例進行股票交易。如果按照買股票的方式來買房,人們得等到攢夠了錢,能用現金全款付清的時候,才會去買房。這樣一來,一個人能在過50 歲生日前買房就很幸運了。我們提議應該以像按揭買房這樣的態度,來對待股票投資。
 
  近來樓市崩盤已經慘烈地證明,房價不會只漲不跌。用5:1 或者10:1 的槓桿比率買房,是謹慎的退休金投資方式,但這並不代表你能用20:1 或者100:1 的槓桿比率,甚至以超越自己月供額度的按揭貸款去購買(你要這樣投資,房價得天天猛漲才有可能實現再融資,不然請自求多福)。多餘的槓桿或者債務會導致不必要的風險。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認定最好排除槓桿交易,也不按揭買房。過高或者過低的槓桿比率都會導致投資表現不理想。我們並不是要大家去走極端買一些首付為5% 或者10% 面值的股票, 你可以在年輕的時候用 50% 的資金來購買股票。年輕的時候承擔小額的槓桿交易會大大改變你的人生,因為投資報酬隨著時間的流逝是呈複利增長的。愛因斯坦認為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是複利(這句話是否真出自於愛因斯坦值得推敲,但是道理是很受用的)。很多人在開始工作的前20 年裡錯失了大量投資機會,這將大大減少他們人生投資報酬的淨值。
 
  如果說買房的關鍵因素是地點、地點,還是地點,那麼買股票的關鍵是分散、分散,還是分散。不利用槓桿交易,你無法實現分散時間投資。儘早開始槓桿股票投資,將使你在當時承受更大的市場風險,卻能大大降低你一生的投資風險。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些矛盾,卻是有效的投資之道。不但能提升預期退休儲備金,且增幅高達50%,還能大大降低投資結果不良的風險。使用槓桿購買股票最終能降低你的投資風險。
 
  我們最初在《富比世》的專欄文章中提出這些觀點時,收到了很多人的抗議信。有人寫信控訴我們是在鼓動大家不計後果地去股市冒險。
 
  投資大師絕對 不會這樣提議,也不該這樣投資。比如蘇茜.歐曼(Suze Orman)投資股票的數額,不會超過她擁有財產的10%。哪怕是最激進的情況,投資大師也只會建議你把85% 的存款投資股市,以後逐年減少。其實,這些觀點並非投資良策(我們會在第6 章解釋例外的情況 )。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完全可以舉債投資股票,以超過退休金儲蓄帳戶的額度去投資。在理性的情況下,最好以退休金帳戶餘額兩倍的金額投資股市。
 
  分散投資只有兩個維度,你可以分散資產類型或者分散時間進行投資。哈利.馬可維茲和約翰.柏格(John C. Bogle)發動了第一次的「分散投資」革命。馬可維茲靠向人們展示如何優化投資組合、進行分散資產投資,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領航基金的創始人柏格,通過創立低成本的指數基金,率先將分散資產投資推向了大眾。
 
  直至今日,投資者們依然沒有體會到分散時間投資的價值。分散時間投資遠比分散資產投資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好處。最簡單的理由是,跨時間的投資報酬率相關度,要比跨資產類別投資的報酬率相關度更低。
 
  更加出色的分散時間投資策略能降低風險水準。風險水準降低後,人們就能增加投資市場的曝險部位,取得更高的報酬。
 
  我們相信本書一定能帶領各位投資者走出舒適區。曾經大家都不需要為了退休以後過什麼樣的日子操心投資的事情,只是這樣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以前用人單位會按照員工到手的薪水,來提供既定的福利計畫和退休金。從多個方面來看,這都是讓人欣慰的事情。大家會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也不需要擔心通貨膨脹會影響生活品質(因為薪水會隨著總體物價水準的上升而上漲,退休金也會與之掛鈎,至少在退休前大家不用擔心),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投資問題。
 
  遺憾的是,世道發生了變化,既定的福利計畫已經為特定的退休金收繳機制取代,這還得看你的工作單位是否慷慨。這就表明,投資的任務就落在了個人身上,而且能否正確投資已經變成了勝敗在此一舉的事情。
 
  為了籌集退休後生活所需的資金,你得正確儲蓄,理性投資。很多人總愁攢不到錢,如果他們投資過於保守,這個問題就更是雪上加霜。合理的分配資產投資能夠至少提升50% 的報酬。這比你增加50% 的存款簡單很多。通過提升分散投資的智慧,你能在不增加風險的同時,提升報酬。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963619
  • 叢書系列:MASTER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2.5
7人評分
|
7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2.0
|
2024/10/30
|
電子書
這本書基本上內容算是集網路各家說法的大成
大致摘要重點如下:
1.作者用過去回測投資的財務數據(美股)
說明股市有生命週期的問題
投資人可以去認真研究,找出屬於自己市場的週期循環

2.除了投資指數外,還有很多可以超越指數的投資策略
譬如結合股票+債券,反覆的操作運用
並且加入使用槓桿買賣
作者也強調,他們所摸索出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每個人都應該要摸索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然後審慎樂觀的面對投資這件事

最後,建議出版社更認真審視一下這本翻譯
或是能夠找人潤稿、潤飾一下
如果有更流暢的翻譯
更能彰顯出這本書獨特的價值
不然這本書就不建議拿起來翻閱了(看這種水準的翻譯太燒腦)
展開
user-img
1.0
|
2024/03/10
翻譯超差...

請譯者要謹慎審稿且保持做人最基本的良心...

如果自己不懂而胡亂翻譯或是只想賺錢隨意的翻譯,是否會造成廣泛讀者誤用?
展開
user-img
Lv.3
0.5
|
2023/01/29

觀念我給五顆星
但書無趣我只想給半顆

優點
1.生命週期
降低時間風險
還能增加報酬

缺點
1.書非常無趣
就像一直不斷的用中文大篇幅講解數學公式
裡面又穿插一些姓名
然後再用不同數字帶入
又重覆再用中文講解數字公式
網路上看人心得就好
像是正2哥、清流君、狂徒之類的
要鑽研的人再考慮
展開
user-img
Lv.2
3.5
|
2022/10/25

1.這本書的觀點算是將網路上靈散的槓桿投資做一個有架構性的統整
2.部分內容不斷重複或用不同的實證方式來證明生命週期投資的優勢,看到有點煩躁
3.翻譯真的蠻糟糕的,有些地方要重複看個兩三次才能推敲出原書作者的意思,後來有上網google這位來自中國的譯者,好像在其他書中也有一些劣評
展開
user-img
Lv.5
4.0
|
2022/01/17

<高風險不是高回報>

我認為這本適合不滿足於簡單的指數投資策略,或是想了解更多不同的投資策略、有投資概念與經驗的讀友。

這本書在亞馬遜4.4顆星,Goodreads為4顆星。可是在博客來因為翻譯不流暢很低分。我大概看得太快,若看得懂就沒有太在意。

之所以會買來翻閱是Goodreads為4顆星評價引發我的好奇心。

通常Goodreads的讀友更為挑剔,一些眾所週知的書也常被批的體無完膚。能得到4星以上的,不是在知性上有特殊之處,就是在感性上能帶來感動。

這本書是2010年前後出版的。凡是在2009年後出版的投資書,不可避免的都會提到2008年的金融海嘯對其書中主題的影響,很顯然這本書的兩位作者認為他們的這項投資策略完全可以通過海嘯的考驗。

作者是兩位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森的投資方法出發,提出一套他們證明不增加風險,卻可讓報酬提升50%以上的投資分配法,強調時間的多樣化,透過時間的長度來降低風險,在投資初期就運用槓桿,穩定取得比傳統方法高出50%以上的獲利。

在到處一片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就好的投資氣氛中,看到不是這類的書籍,很令人眼前一亮,就像去年看到的「低風險,高回報」的股市投資悖論一樣(作者Pim van Vliet 與 Jan de Koning )。即便我們最後不一定修改原本進行的投資策略,也可以好好的反思作者的背後思維,看看他們用了哪些嚴謹的手法來驗證他們的論點。

這兩本書的作者有一個好處,就是完全把他們的測試數據和內容在網站上對所有人公開,都鼓勵你用你自己國家的實際數據去進行測試。

看過許多的投資故事,投資最終還是每個人自己所有學習與價值觀集大成的展現,我學習到的一個想法是「你原本認為的,不一定都是對的」。

很多我們原本堅持認為的,很可能沒有甚麼穩固的基石。就像是高風險高回報這個錯誤認知,在讀了那本《低風險高回報》後完全被推翻。

第二個想法是,許多可以超越大盤的投資策略,受限於不同的財務、心理背景和操作情緒,未必是合適你的。如果不認為自己的實力真的超越投資界NBA的頂尖高手,我是看低自己一點,知道自己有很大的認知偏誤,謹慎進行。

最後有一點是:為甚麼效果很好的投資策略這些作者想公開呢?如果太多人用會不會最後策略就失效了?為甚麼他們不自己悶聲大發財?

這兩套書的作者都在某種程度上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希望更多人知道他們到底在幹甚麼,不希望珠玉蒙塵。也不認為若有許多人用他們的策略最後會影響策略的成效太多。

感恩今天可以翻閱這本投資策略書。

How nice!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理財】投資新手也ok!躺贏人生,打造月月PAY財富,電子書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暢銷展
  • 秋冬旅遊大展
  • 商業思考筆記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