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非暴力抗爭:修復支離破碎的世界,這是唯一的方式!

非暴力抗爭:修復支離破碎的世界,這是唯一的方式!

We Are Power: How Nonviolent Activism Changes the World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從不合作運動、公民不服從,到反氣候變遷運動……,
  這些人面對不公不義,選擇捍衛自身權益而抗爭,
  他們創造了歷史,也改變了世界,
  讓我們知道,原來每一個人都是力量!
 
  「這是一本振奮人心的非暴力抗爭簡史,內容從美國婦女參政權運動,一路涵蓋到全球規模的反氣候變遷運動。非暴力抗爭可能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比核融合或基因序列更重要,讓我們得以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二十一世紀。由於這場奮鬥將由青少年領軍,而這本書就是最佳獻禮!」
  ──比爾.麥吉本/氣候運動人士&《衰退:人類的賽局是否已經走向耗竭》(Falter: Has the Human Game Begun to Play Itself Out?)作者
 
  什麼是非暴力抗爭?
  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
  運用破壞性、高風險的策略挑戰權力,
  打斷正常的社會運作模式。
 
  本書介紹六個舉足輕重、影響全球的抗爭故事,
  這些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
  非暴力運動人士選擇對抗不公不義,拯救遭受壓迫的受害者。
  或許你會以為信守非暴力信條的抗爭者厭惡衝突,但事實正好相反。
  非暴力運動人士是勇於挑戰對手的鬥士,
  只不過他們發動的戰爭與戰場上的看起來很不一樣……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發起印度獨立運動
  愛麗斯.保羅(Alice Paul)──爭取美國女性投票權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推翻種族隔離政策、領導民權運動
  凱薩.查維斯(Cesar Chavez)──領導農工為改善工作環境、福利而抗爭
  瓦茨拉夫.哈維爾(Václav Havel)──在專制鐵腕中創造真民主
  格蕾塔.通貝里(Greta Thunberg)──說出真相,為氣候變遷罷課
 
  作者相信,非暴力手段越不和平越好,拒絕暴力但歡迎衝突,
  他認為這是比較理想的抗爭方式,
  甚至可能是修復這支離破碎世界最好的方式。
  希望讀完本書後,讀者也會同意這個觀點,並在這些故事的啟發下,
  加入正在努力以非暴力手段改變世界的鬥士。
 
  獻給下一個世代的非暴力運動人士,你就是力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托德哈薩克-洛威(Todd Hasak-Lowy)
 
  為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目前於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擔任通識教育系教授。與妻子及兩位女兒定居於伊利諾州埃文斯頓(Evanston)。
 
譯者簡介
 
劉名揚
 
  台北人。美國紐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畢業。曾長年旅居美、日,現專職從事設計與英、日文翻譯工作。譯有《完全北野武》(紅色文化)、《GO》(麥田)、《電子之星:池袋西口公園4》(木馬)、《秋葉原@DEEP》(木馬)、《給我搖擺,其餘免談》(時報出版)、《續巷說百物語》(台灣角川)、《後巷說百物語》(台灣角川)、《與小澤征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南海出版)、《圖解資本論》(漫遊者文化)、《圖解心理學》(漫遊者文化)、《美國海豹特種部隊教你反恐逃生密技100招》、《美國海豹特種部隊教你災難求生密技100招》、《創意思考的祕密在聯想力》、《概念思考模式》(本事出版)等書。
 

目錄

序/重新檢視:哪些人以何種方式創造了歷史?
CH1 不願臣服,也拒絕使用武力的非暴力抗爭:甘地與印度獨立運動
CH2 拒絕當弱者的非暴力抗爭:愛麗斯.保羅與女性投票權
CH3  對手恨你入骨時,非暴力手段才是對抗之道:馬丁.路德.金恩與C計畫
CH4  以非暴力手段壯大自己以贏得抗爭:凱薩.查維斯與農工運動
CH5  以非暴力手段在專制鐵腕中創造真民主:瓦茨拉夫.哈維爾與絲絨革命
終章/以非暴力手段爭取更宜居的未來:格蕾塔.通貝里與反氣候變遷運動
過去百年來值得注意的其他非暴力運動
註釋
參考書目
圖片來源
致謝詞
索引
 

 
重新檢視:哪些人以何種方式創造了歷史?
 
  審視二十世紀初起的美國歷史,會立刻注意到幾起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
  經濟大蕭條
  第二次世界大戰
  韓戰
  越戰
  甘迺迪暗殺事件
  馬丁.路德.金恩暗殺事件
  登月成功
  網路的發明
  9/11恐怖攻擊
  阿富汗戰爭
  伊拉克戰爭
 
  這份清單告訴我們什麼?好吧,就是其中有一半是戰爭,或許這點並不令人驚訝。常說歷史圍繞著戰爭發展,因為戰爭是改變歷史進程的決定性因素。在戰爭中,掌權的是宣戰的政治家,與指揮戰役的將軍。
 
  光是在二十世紀裡,一場又一場的軍事對抗,就造成了全球一億八千七百萬人的死亡。
 
  但其中的其他事件又是如何?其中有一兩起與科技和創新有關。但剩下的幾乎都與平民百姓為自己爭取權利脱離不了關係,而且憑藉的是以暗殺或恐怖攻擊殺害他人的暴力手段。
 
  這是否代表歷史大多是由暴力構成的?
  如果答案是「是」,那麼不是政治家、將軍,或任何願意取他人性命的人的你,是否就完全沒有形塑未來的力量?
 
  以下是同一段時期裡的兩起主要事件:1920年美國通過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婦女獲得選舉權,1964年民權法案通過──宣告種族隔離違法。這兩起事件改變了數百萬人的人生,前者讓原本沉默的另一半人口有了聲音,後者終結了數十年的合法、制度性的種族歧視。
 
  歷史並不是只有戰爭與暴力。
 
  事實上,歷史常是由不同的衝突凝聚而成的。有時為數可觀的群眾不加入常規部隊或訴諸暴力手段,也能夠在由非政治家或將軍所領導的運動中團結一致,為自己的理念獻身抗爭。
 
  例如,在爭取第十九條修正案的運動中,抗爭者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她們在政治運作中幾乎沒有正式的發聲管道,也沒有武裝部隊的支持,但這些女性最後仍得以迫使並說服一位美國總統及全國多數男性民選官員支持她們的主張。
 
  至於爭取民權法案的抗爭,參與者則絕大多數是非洲裔。這些非洲裔男女飽受他們所反抗的人種偏見歧視及邊緣化,絕大多數都無權投票,也常遭受暴力攻擊,但最後還是說服了許多美國白人(以及代表他們的政治人物)一同反抗曾支配他們人生的人種歧視。
 
  在兩場運動中,抗爭者都沒有參政權,也沒有傳統武器,但全都在未讓對手淌一滴血的情況下獲得了勝利。
 
  他們強大力量的來源是什麼?
  就是非暴力運動。
 
  第十九條修正案運動最後衝刺階段的領導者愛麗斯.保羅,是一位進不了投票亭的貴格會教徒。吹響民權法案運動號角的馬丁.路德.金恩,則是一位無法擔任公職、甚至不能用白人使用的飲水機喝水的浸信會牧師。
 
  保羅與金恩都是啟發、動員、組織廣大群眾團結一致,為自己的理念奮鬥、犧牲的運動領袖。在政府體制外運作並拒絕暴力手段,婦女參政運動及民權運動都以非暴力抗爭將群眾的弱點轉化為力量,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非暴力運動並不是美國獨有的現象。論史上最偉大的非暴力上抗爭,可能當推由甘地所帶領的印度獨立運動莫屬。這場運動在未引發血腥的獨立戰爭的情況下,順利終結了英國近兩百年的殖民統治,為三億人帶來了自由。非暴力抗爭也幫助了許多國家推翻了由最強大、最威權的國家之一——蘇聯所扶植的極權政體。
 
  只要爬梳歷史,就不難看到許多非暴力抗爭成功改變歷史進程的例子,效果堪比不費一發子彈的戰爭。
  這代表我們可能沒把歷史讀對。
  至少讀得不夠完整。
  但什麼是非暴力運動的真正定義?是不是任何拒絕暴力手段的運動,就能被自動歸類為非暴力運動?
  並不是。
  非暴力運動人士會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運用破壞性、高風險的策略挑戰權力,打斷正常的社會運作模式。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章節中讀到,非暴力運動人士懂得利用各種技巧與策略彰顯自己的主張。專門研究非暴力運動的學者吉恩.夏普(Gene Sharp)曾整理出一份清單,網羅了全球非暴力抗爭曾運用過的手段。
 
  猜猜清單裡共有幾則?
  一百九十八則!
 
  示威、罷工、抵制、蓄意觸法──也就是所謂的公民不服從──不過是非暴力運動人士最知名的手段。不論他們最後選用了哪些方法,成功的首要條件都是組織及動員願意挑戰權力的大規模群眾的能力。
 
  很多時候,組織活動的第一階段雖然和平,但技術上都不算是非暴力運動。原因是這類組織往往發生在體制內,完全合法並為政府所允許。
 
  例如,婦女在1920年為自己爭取到了投票權,但她們所發起的婦女參政運動早在1848年就已經開始。數十年來,婦女政權論者舉行會議、做演講、拉連署、寫社論、爭取政治人物遊說、甚至出庭辯論法律原本就賦予了她們投票權。
 
  這類體制內的運動喚起覺醒意識,轉變大眾輿情,召喚成千上萬的支持者投入,甚至獲得了一些勝利(例如某些州為了保障婦女參政權進行修憲)。這些手段雖然關鍵,但仍不屬於非暴力運動的範疇。直到依法行事六十多年後,某些婦女參政權論者才決定該是採取更激烈手段的時候了,這才開始衝撞甚至抵觸法律。從這時起,這場運動進入了非暴力抗爭階段,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示威、公民不服從及絕食抗議。
 
  在本書所介紹的大多數故事裡,都是先以體制內運動為後來的抗爭運動打定基礎。甘地由律師活動家轉變成不惜觸法的非暴力運動家;破壞體制的蒙哥馬利公車抵制運動(Montgomery Bus Boycott)有一部分是受法院判定種族隔離違憲的判決所鼓舞;凱薩.查維斯則是在帶領農工罷工並抵制葡萄前,先幫助他們組織了工會。
 
  體制內運動在正義之戰中至為關鍵,也有許多書籍討論這種運動形式。但本書將聚焦於不公義的頑固程度讓這些手段已不夠有效、必須採取更激烈的行動才能因應的階段。
 
  非暴力運動就是這麼一回事。但它如何運作?在這軍隊的力量史前無例地強大、舉世槍械氾濫的時代,人民不靠暴力手段,要如何對抗他們的對手?
 
  回答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陳述過去百年來最傳奇、最感人的非暴力抗爭人士的事蹟。這並不代表非暴力抗爭是近代獨有,它的歷史可回溯至許多世紀前,甚至包括聖經裡的耶穌與其身後無數的追隨者,但這種追求正義最直接的手段,從上個世紀起展開了耀眼的復興。我們將看到雖然這些抗爭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但每一場其實都是獨一無二的,也讓我們見證到非暴力行動如何運作、為何有效。
 
  這些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非暴力運動人士選擇對抗不公不義,拯救遭受壓迫的受害者。或許你會以為信守非暴力信條的抗爭者厭惡衝突,但事實正好相反。非暴力運動人士是勇於挑戰對手的鬥士,只不過他們發動的戰爭與戰場上的看起來很不一樣而已。
 
  我撰寫本書的用意,就是因為我相信非暴力手段──其實越不和平越好──是比較理想的抗爭方式,甚至可能是修復這支離破碎世界最好的方式。
 
  希望讀完本書後,你也會同意我的觀點,並在這些故事的啟發下,加入正在努力以非暴力手段改變世界的鬥士。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9121750
  • 叢書系列:WHAT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希望不是與生俱來的。你必須透過行動來創造希望。你必須向全世界宣揚希望。只要有一個人有了希望,它就會傳染出去。」
──摘自國會議員亞歷山德里婭.歐加修-寇蒂茲與格蕾塔.通貝里的對談
 
二○一八年十二月五日,一個頭髮編成兩條麻花辮垂到胸口的女孩,在波蘭的卡托维兹(Katowice)站上講台。調整完麥克風的高度後,她開口說道:「我是格蕾塔.通貝里,今年十五歲,我來自瑞典。」她的聲音並不大,令人好奇這位年紀輕輕的女孩為何會到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向各國領袖演講。
 
通貝里很快就讓大家知道她不是鬧著玩的。如同早於她的甘地或哈維爾等偉大的非暴力領袖,她也準備與世人分享一個龐大的真理:
 
解決氣候危機是人類截至目前所面對的挑戰中最大也最複雜的一個。但主要的解決方案是那麼的簡單,就連一個小孩也能懂。我們必須立刻停止溫室氣體的排放。
 
在本書中,我們已經看到兩項非暴力抗爭的中心原則,引領了從印度、阿拉巴馬、加州、到捷克的運動。
 
1. 說出真理,不論其他人是否願意聆聽。
2. 根據你的信仰行動,即使需要犧牲付出,或可能撼動權力者意圖維持的體制。
 
第二項現在看來應該再明白不過。在整個二十世紀裡,非暴力運動人士在自己的呼籲被忽視時會拒絕讓步,勇敢面對不公義的權威,而且願意為此受苦。活動人士熬過了長途遊行、長時間示威、與絕食抗議。他們勇於面對猛犬、棒打、入獄、甚至生命威脅,只為了將自己的理念延續下去。
 
但真理和這有什麼關係?為什麼真理對這些運動這麼重要?
 
在一本介紹歷史上改變了世界的非暴力運動的書裡,還是很容易低估真理在這類運動裡的基礎角色。畢竟在二十一世紀,大家都相信一個國家不該殖民另一個國家、女性一如男性也該享有投票權、不能以一個人的膚色決定一個人的權利等等。如今這些都已經成為全球多數人所相信的理念。
 
但這些真理在當時都是視為激進思想。在一九一○年,大多數人不認為殖民印度有什麼問題。在一九五○年,許多人認為種族隔離是美國社會的合宜規矩,如同再早五十年前大家認為剝奪女性投票權是完全合理的一樣。許多人從瓦茨拉夫.哈維爾所謂的「活在謊言裡」受惠,並無所不用其極地利用自己的權力阻止其他人發現真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